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故事化教学方式管窥

2023-08-29余桃桃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8期
关键词:故事诗人诗歌

摘要:中学古典诗歌教学一直困扰语文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在多数的教学时间中,古典诗歌教学无法让学生在诗歌的学习中获得应有的美感。以李白、杜甫的诗歌为例,从诗歌的故事化视角还原诗人创作时的冲动和激情,最大程度地复原诗歌背后的生活与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诗人创作初衷,体会诗歌的美感,从而为解决古典诗歌教学的困境提供方法上的一些参考。

关键词:诗人;诗歌;语言;故事;生活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古典诗歌是农耕文明厚重土壤中孕育出的奇花异卉,深沉而厚重的黄土是诗歌的温床,男耕女织的静谧是诗歌的情调,山高林密是诗歌的源泉,苦乐不均的阶级矛盾是诗歌的剑锋所指。

诗歌故事化,是将诗歌还原到其原始本真的状态,尽力再现诗人创作时的冲动和激情,最大程度地复原诗歌背后的生活与故事。诗人把生活中的故事揉碎并重新调和成了自己理想的艺术品,而读者读诗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件已经成型的艺术品打碎,让它回到原来的真实存在。诗歌的学习就是需要在还原中回到最初的创作真实,以此来感受艺术创作的变化过程与其中凝聚的艺术力量。

一、浪漫主义诗歌的故事化

李白的诗歌奇异瑰丽,想落天外。高中语文教材选取的李白的诗歌是他浪漫主义的篇章。李白的一生在漫游与高歌中度过,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曾被帝王“降步辇迎”,也曾被发配夜郎,这些足以构成一首波澜壮阔的人生之歌。人生之歌是需要一个个故事为底色的,从故事化角度理解诗人、解读诗篇,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42岁,二入长安。李白此次进入长安,得到了他一生最高、最隆重的礼遇,唐玄宗亲自“降步辇迎”,并让李白供奉翰林。李白由一介漫游四海的布衣文人骤至显贵,在长安除了受到皇帝超规格的礼遇之外,在长安的文艺界也获得了超乎寻常的赞誉: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龜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蜀道难》是李白在长安向贺知章出示的诗篇,也是在长安得到高度赞誉的代表作,诗中充满着雄奇的想象,将古神话与时下景物结合,由晨至昏的时序迁移,由夷到险的路途起伏,由惊奇到恐惧到庆幸的心理变化都囊括诗中。想象的雄奇奔放,贯穿着山势的绵延突兀,回荡着水流的奔纵直泄,充斥着群鸟悲鸣、子规夜啼的毛发悚然。想象力如同舟船一般,装载着山的奇绝、水的湍急、夜的惊悚,带着对入蜀友人的牵挂与劝慰,一路驶向了对国势的焦虑与殷忧中。从小在蜀地长大的李白,蜀地的奇险已烙进童年的记忆中,所以李白对蜀地的描述风雷激荡、吞吐回合,代表着诗人内心对奇、绝、瑰、伟的山川奇境的追求。

如同贺知章所赞誉的那样,诗中的李白不是凡界俗物,而是天上的神仙下到人寰,他带着四万八千岁前的久远,带着五丁开山的悲壮,乘着六龙所驾之车的疾驰,引领读者走上蜀道,进入蜀地,生命的快意与艰辛统统都融入诗人由低到高的惊呼与高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除了有想落天外的浪漫,还有关怀世事的远见。虽然诗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实现其“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政治梦想,但是诗人在诗中敏锐地感受到了蜀地对于唐王朝的战略意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对于蜀地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历来教学只会偏重对蜀道奇伟的描述,而对于后文蜀地政治与战略地位的评价却常被忽略。但是历史的发展除了让读者继续领略蜀道瑰奇之外,也以十四年之后“玄宗仓皇幸蜀”的史实验证了诗人预见的准确性。

《蜀道难》中有少年李白在蜀地成长的故事,有李白与友人离别的故事,有李白对王朝政治隐忧及预见的故事,有贺知章金龟换酒送李白雅号的故事。故事常品常新,也是诗歌的生命力划破千年的历史风尘而常读常新的源泉。

天宝三年正月(744年),李白44岁,要离开长安了,三年的帝都生活,让李白既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又感到无所适从。“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李白在帝都生活的另一面。李白最终无法忍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的陪侍生活,要求还山,唐玄宗“赐金放还”。近三年的长安生活,李白以黯然离去而收场,激愤加悲愤之余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李白离开长安的告别诗,也可以看作是拒绝向权贵俯首的宣言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的是诗人的一个梦。诗人在梦中身游天姥山,随月至剡溪,亲访大谢遗踪,然后身登天姥山,在山中见雄奇之景,听奇绝之声,遇仙人降临,身置其中,恍然飘忽。诗歌由梦而入,梦的虚幻给诗人创造了想象的空间,梦的迷离给诗人提供了天马行空的诗情自由。天姥山的高,引发了诗人好入名山游的诗兴,天姥山的奇牵引着诗人寻幽览胜的诗思,天姥山的怪满足着诗人不落窠臼的神奇瑰怪追求,诗人的人世坎壈通过阴沉惊怖的“熊咆龙吟”来宣泄,天姥山道教之地的风味让诗人在梦中尽睹列仙之风采与光耀,让诗人久困的内心迎来了生根发芽的生命脉动。

李白一生身兼儒、道、游侠、纵横家思想,但生命的归宿点更多的是倾向于道家思想。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诗人的失意隐在暗处,而内心的狂热却置于明处。当梦醒时分,狂热褪去,而失意持续涌上心头,诗人面临离开长安,面临与友人别离,面临政治理想的破灭,面临不可预测的未来,想到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世事变幻,如梦一场,梦醒无聊,诗人又想“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人世无奈,何不逍遥一世,求仙访道,回归名山。但诗人胸中又有更大的块垒,不吐不快,一吐则震古撼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热爱自由,满怀真诚,他“曳裾王门不称情”,他“天子呼来不上船”,他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故事都涵盖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诗人的梦幻之旅,是诗人离别友人、告别长安的告别诗,更是诗人对权贵表达愤慨与蔑视的宣言书,或隐或显的故事潜伏其中,把其当作故事读,当作故事来进行教学,情感的纵横错落、跌宕汹涌自会迎面涌来。

二、现实主义诗歌的故事化

杜甫是与李白并称的唐代著名诗人,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杜甫的诗数量较多。教师教学杜甫的作品时应注重从现实和纪实的视角切入。纪实诗很多时候可以当作故事来进行分析和解读,用故事化的方式来研读,通常感人至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时移世易,当经历安史之乱,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杜甫滞留夔州时,他登高望远。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创作了《登高》一诗。这首号称“古今七律第一”的诗篇,固然在诗歌史上有无法撼动的地位,但从故事化的角度解读同样感人肺腑。经历安史之乱的磨难,杜甫曾寄居蜀地,但蜀地的动荡与资助自己的亲朋的谢世,导致诗人无奈离开蜀地顺流东下。

杜甫在公元767年的重阳节登上夔州的一处高台,眼前呈现的是急风烈烈、飞鸟环旋,漫无边际的落叶弥漫天地间,滚滚江水向东流去,开朗却衰飒,深沉并悲壮。无复青年时代登高时的气势豪迈与壮怀激烈。此时登高,充斥在诗人心中的是衰残与悲观,时空的交融,把诗人推到了一个无法承受的孤独境地,当耳中持续不断响起哀猿悲啼时,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沧桑感齐涌心头,发为厚重而悲凉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人评价此二句“一联有八意”:

盖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多少难以言说的故事都浓縮于两句诗中,圆润而通转的语句中饱含有诗人的生活故事。此句值得细细品味,入乎口,浸于心,伤于神。此时诗人多病缠身,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作者此时登高已无复青年时的睥睨天下,而是凸显人到暮年的苍凉与悲欣感悟。诗的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把国事、家事、个人的不幸事都置于心头,欲借酒浇愁,却无奈发现此时已戒酒,所有的块垒无由倾诉,诗人的内心淤积太多的难言之隐,此时的生命如同承载苦难的航船一样,苦难的风浪随时都可能掀翻诗人的生命之舟。

在早年的《望岳》一诗中,杜甫的生命承载着时代的激情,而在暮年的《登高》一诗中,杜甫的生命负荷着极限的苦难。四十载人生流逝,穿梭了多少故事,无数的故事凝结成这样的诗篇,而这样的诗篇又可以幻化出多少不幸的故事呢?在教学中可把两首诗进行对照和比较,诗篇会在故事化的讲解中以不一般的方式走入学生内心世界,并激起学生的情感的波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在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写下了《石壕吏》。此时正值唐军与安史叛军作战的失败之际,唐军为补充兵员,四处抓丁。诗人在石壕村目睹了这令人感到分外悲惨的一幕,用其如椽巨笔记下了这一悲惨黑暗的时刻,让后世读者见识了如何通过家庭的悲剧来反观国势孱弱的途径。诗人日暮投宿石壕村,遇见差吏捉人,老翁逾墙逃跑,老妇出门应对,在差吏的催逼下,老妇在声泪悲啼中自道家世不幸,三男戍守邺城,二男已战死,室中只有弱媳幼孙,媳妇无法出来见人,因为她衣衫褴褛,出入无完裙,这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但战争的残酷以及差吏的催逼,最终还是把老妇人带上了战场。

在这个夜晚发生的这场人间惨剧中,诗人似乎是缺席的,因为他只是注视着这场惨剧的上演而无能为力;但诗人分明又是在场的,在老妇人的声声悲诉中分明饱含着诗人的谴责和痛楚。诗人是矛盾的,如果他“忧国”,他必须支持抓壮丁,必须支持这场平叛的战争,如果他“忧民”,诗人必须阻止这场滑稽并悲酸的抓丁行为。诗人在国与家的利益中无法取得平衡,所以只能用如实记叙的笔调并加入人性的悲悯情怀,在二者的调和中记下这个故事。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对这首诗有言:

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这首诗可以看作一个撕心裂肺的故事,但它不仅仅是故事,它是现实,读一次就要肝肠寸断一次。诗歌的生命力来源于生活,源于不停上演的生命中的故事。

综上所述,诗歌的故事化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品悟,学生要回到生活中的故事里去,把诗揉碎,拼绘出它本来的模样。在诗歌教学中,让生活告诉学习者诗歌产生的源头,让故事再现诗人最初的感动和倾心,教学如能遵循这样的方法,诗歌的教学自会充满故事的趣味性和诗歌的本真性。

作者简介:余桃桃(1978— ),女,贵州省铜仁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研方向为汉语史、词汇学。

猜你喜欢

故事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诗人与花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