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创新中实现非遗以文化人时代任务
2023-08-29杨荔莎訾博婷
杨荔莎 訾博婷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着满足人生命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三维存在需要的育人因子,是塑造人、引领人、激发人的重要教育资源;实现其以文化人时代任务,需以“守正创新”作为新时代发展我国非遗文化事业的方法遵循;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到守方向之正、立场之正、基因之正,创内核之新、策略之新、制度之新,追求致敬经典与契合现代的深刻融合,实现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守正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8-245-03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把“守正创新”这一概念提到全党面前,将其作为指引全党认识和实践工作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事关中华民族精神根脉延续、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事关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工作,当以“守正创新”为方法指引,既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做到代代守护、薪火相传,又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一、非遗文化内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彰显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中华文化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非遗文化中能够塑造人、引领人、激发人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文化基因是非遗以文化人的主要内容。立足马克思对人三维存在样态的界定——生命存在、社会存在、精神存在,本文从提升人的三维存在质量出发,提炼有助于人的三维存在满足和发展的非遗育人因子。
(一)非遗文化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智慧凝结
在人的生命存在维度上,非遗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有助于人们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理念;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生命观,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并坚定追求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蕴含着黜奢崇俭的经济观,教育与提醒人们正视自身的需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以人为本”纠正“以物为本”,从束缚自身的资本逻辑的窠臼里解放出来。
(二)非遗文化是人民群众爱国爱家的精神传承
在人的社会存在维度上,非遗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抵御外敌守护家园的家国理念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有助于激发人们艰苦奋斗、以身报国的精神动力,引导人们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以诚信、友善、和谐、平等、互助为人际关系处理准则的和谐交互理念,有利于人际和顺关系的构建与维护,帮助人们实现家庭的温馨和睦、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间的和平团结;蕴含着群体认同的价值导向,非遗作为各族人民思维模式、道德规范、信仰崇拜、生活范式及审美情趣的集中表达,是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按照群体所倡导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以及改造世界,能够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政治教化,实现对政治思想的启迪、政治信念的唤醒和政治行为的向导。
(三)非遗文化是人民群众追求追寻的价值彰显
在人的精神存在维度上,非遗蕴含着塑造理想人格特质的信仰之力。非遺通过其所负载的理想文化模式影响人的认知系统,进而构建人的心理模式与行为模式,深刻影响着人们实际人格的建构,以隐性、渗透的方式对公众产生心理教化作用,有益于帮助人们从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建塑健康、完满、独立的现代人格。除此之外,非遗蕴含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不忘初心的忠诚传承。在经历至少上百年的口传心授、带徒传艺、原汁原味活态传承过程中,流传至今的非遗传统技艺不仅仅是一项工艺,更是一份民族记忆,内蕴着师徒对这份技艺的忠诚传承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而这正是要对全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要。特别是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时期的青年,运用此育人因子有助于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锻造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培养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促其尽快实现专业认同,具备专业技能,强化专业使命,担当专业责任。
二、守正创新是非遗以文化人的方法遵循
“守正创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文化兴则国运兴,把“守正创新”作为新时代发展我国非遗文化事业的方法遵循,做到既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又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使之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现实文化相融通,充分发挥其育人功效。
(一)守正是非遗以文化人的合规律性遵循
守正即守方向之正、守立场之正、守基因之正。“守”者,定力也,“正”者,大道也,“守”是“正”的科学前提,“正”是“守”的前进方向,二者相得益彰,方得以“守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故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新时代“守正”以丰厚的价值内核,逐渐上升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基本前提。
“守”是根基。必须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根脉,实事求是,不忘本来,凝练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基因,把握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浪潮中积淀出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时代浪潮中保持本真、薪火相传、永不变色。
“正”是方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人民是非遗作品的创作者、是非遗文化的塑造者、是非遗精神的传承者,这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推进非遗事业发展,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要求,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非遗发展的价值取向[1],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挥非遗文化服务当代、造福人民、育人化人作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与文化自信培育塑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守正”作为传承文化基因、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来源,必须时刻回答合规律性这个“是什么”的问题,始终本着崇敬、尊重的态度,从更深层次上把握非遗文化内核,坚守非遗文化根脉,站稳人民立场,坚定不移走非遗文化保持本真、造福人民的正道。
(二)创新是非遗以文化人的合目的性恰适
创新即创内核之新、创策略之新、创制度之新,追求事物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作为一个国家永葆生机活力的灵魂所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必须坚持的方法遵循。
新时代非遗文化坚持“创新”方法指引既是其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内在需求,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时代对非遗发挥其育人价值的外在要求。从其内在需求看,非遗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非遗文化也相应产生与时俱进的内在需求,需要探索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现代文化相融通的创新发展之路。从外在要求看,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其内蕴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筑牢广大人民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智慧源泉。然而,新时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非遗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非遗日益与人民生活相分离导致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也随之淡漠。在此背景下,只有推动非遗进行“双创”发展,才能使富有民族智慧和魅力的非遗文化活跃起来、把具有时代价值的非遗精神弘扬起来,帮助非遗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根脉、涵养中国人民精神品质的时代使命。鉴此,新时代非遗坚持“创新”方法指引,形成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内生动力的非遗发展模式,探索非遗发展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对非遗“双创”发展并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有重大意义。
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讲究方法路径,时刻回答合目的性这个“应当如何”的问题,始终本着理性、科学的态度,全方位、系统性地运用“创新”方法指引,以丰富新内涵、探索新形式、创设新制度等多元路径和创新思维推动非遗彰显永恒的时代价值和魅力。
(三)守正创新是非遗育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体现了“守正”与“创新”是一个辩证统一、不能偏废、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必须建立在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必须行走在指向正确方向的康庄大道之上,否则就会误入歧途、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在理论创新上紧跟时代步伐,同时以理论指导实践,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多方创新。
我们需要明确,“守正”不是守旧,“创新”不是主观随意,要辩证认识和处理非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主动与被动、作为与支配、选择与必然的现实矛盾,在以守正创新助力非遗实现以文化人时代任务时既做到遵循客观规律、顺应时代潮流,又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实现新时代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守正不渝,创新不止。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非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引,助力非遗与时俱进,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三、实现非遗以文化人时代任务的守正创新之道
明确守正创新理论内涵是助力非遗实现以文化人时代任务的第一步,还需以守正创新理念为指导制定出传承发展非遗的具体举措,从而在新时代非遗文化发展领域真正落实坚持守正创新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新时代非遗文化抱朴守正之道
传统中蕴藏着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中内涵着民族的志气底蕴。若想更好地摸清楚我们自己的“文化家底”,在新时代延续好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保留住中华民族的非遗底色,我们应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方面贯彻如下举措:
1.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须得就一系列根本性、原则性问题闡明立场态度,厘清理论是非、明确前进方向。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走适合自身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2],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贯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智慧源泉,成为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共同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党的领导是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百年党史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文化繁荣、文明兴盛[3],引领人民在新时代树立起文化自信,才能有效应对不同形态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
2.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非遗创作导向。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非遗工作者既要以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又要以人民心声为非遗创作主旨。生活是文艺唯一的源泉,非遗工作者需要到群众中去,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挖掘人民生活所蕴含的鲜活素材,让人民成为新时代非遗作品的主角,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对人民群众价值引导、思想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在非遗传承创作过程中,非遗工作者要秉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以人民心声为非遗建设主旨,既通过风格各异、种类多样的非遗作品传达人民在民主、法治、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意志和愿望,又要通过非遗作品对人民进行思想引导,注重非遗创作的社会效益,切实通过非遗作品传达人民心声,反映人民关切[3]。
3.普及非遗教育,加强对非遗文化基因的发掘和阐释。非遗传承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须得强化教育、文化等部门间的合作,力求达到校园中有非遗社团、课本里有非遗知识、博物馆中有非遗展览、舞台上有非遗表演、媒体上有非遗专栏,让非遗的种子在幼时种下,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可以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非遗常态教育机制,鼓励大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支持高等院校开设非遗专业;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非遗教材,通过实施“非遗新苗”研习社培育工程培养一批热爱家乡非物质遗产的好苗子,建设一批国家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让更多社会成员成为非遗的传承人和推广者;建立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支专业过硬、能力超强、知行合一的师资队伍。在普及非遗教育的基础上,还能助力非遗内核的整理和挖掘、研究和阐释、提炼和展示,让更多青年从事非遗研究工作,密切非遗保护中心、高校、社会组织间交流协作,在理论及应用方面达到更高水平,助力非遗文化彰显育人魅力。
(二)新时代非遗文化惟实励新之道
创新创造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非遗要实现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须得把握时代需求,回应时代课题,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可行路径,沿正确轨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合理“扬弃”,与时俱进丰富非遗精神内核。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成分必然会存在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不相适应的内容。因此,非遗内核要根据时代新特点和新要求,合理“扬弃”旧有非遗内核,并结合时代新内容新进展对非遗内核进行丰富和补充,使其体现出新时代特色。创内核之新,最终要义是推动非遗原有精神内核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诸多新时代伟大精神融入非遗创作[4],通过非遗作品传达时代精神,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发出当代中国声音。
2.采用“非遗+”系统战略,多元融合开辟新渠道。文化只有“近人”才能“迷人”,非遗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蕴含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采用“非遗+”系统战略,推动“非遗+数字”“非遗+旅游”“非遗+产业”等业态发展,不仅能使非遗被更多人熟知,提升非遗的“熟化”程度,还能使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拓展非遗保护传承和以文化人的空间生态,最大限度提升非遗“活化”程度。
“非遗+数字”即以数字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将非物质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字、影像、音频、视频等便于传播的数字资源,并充分利用短视频、全息投影等技术,创制新的育人场景,将非遗文化巧妙嵌入其中,营造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故宫博物院就将大量的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了AR技术,推出了“数字故宫”APP,将各类文物古建筑逼真的展示出来,通过网络和手机APP搭建观赏平台,游客甚至可以使用VR眼镜观看故宫文物的三维模型和AR互动效果[5]。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非遗”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契合性。应发挥旅游景区所具备的空间和载体优势,打造专题化、体验式的文化空间,让游客能亲身参与到非遗制作中来,身临其境感受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探索情景化、沉浸式的展演展示形式,在非遗展演中实现非遗与受众群体的情感互动,为非遗存续传承提供实践空间和应用场景。
旅游的本质是体验多元文化和探求文化差异,深度游本质是文化游。因此,文旅经营主体需满足游客以“体验多元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诉求,围绕自身特色及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品质化非遗旅游产品,让消费者借助文创产品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可以说,“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助推“非遗+产业”开辟新局面,要不断推进文化产业改革,形成高级化、现代化文化创意产业链,分类打造适宜不同层次人群的文艺产品,使消费民众能深度感知到非遗符号的人文意蕴,更为真切地领悟非遗文化内蕴的精神内核。
3.创设全流程覆盖机制,搭建非遗传承体验体系。非遗传承体验体系是统合高校、学生、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多元主体的有机整体,需创设全流程覆盖机制,对各传承主体提供制度保障,以推进“制度保障+理论研究+自我塑造+平台支撑+产业升级”五环融合,盘活非遗育人资源,打好非遗育人组合拳。因此,政府应通过政策扶持、立法保护,加强宣传、教育、旅游等部门间的合作,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长效机制,让学生在校园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在社会实践平台中亲身实践调研、在企事业单位中见证非遗文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从而在知行合一中唤醒实践主体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三)追求致敬经典与契合现代的深刻融合
非遗作品既要保留历史和传统的印記,又要对其进行再创造、深加工,准确契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回顾和品评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从歌曲、舞蹈、民俗表演、杂技、武术等多种节目形态,到春晚吉祥物、主标识、舞美设计、演员服装等都有文化元素的巧思妙用,特别是用了许多非遗元素,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科技与文化融合之中打造了一场视听文化盛宴,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将传统文化视为源泉和根本,实现古典韵味的传达和非遗意蕴的继承,在潜移默化间培育民众共同审美情趣,坚定其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守以行稳,变以致远,遵循守正创新理论指引,实施非遗传承与创新双轨制发展路径,让非遗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实现良性发展,不断厚植中华民族文化根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展现出时代新姿,实现非遗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参考文献:
[1] 乔巧,唐海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及当代启示[J].大连干部学刊,2022,38(04):25-30.
[2] 李佳.论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必然性及实现条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1):86-90.
[3] 徐国亮.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J].红旗文稿,2021(24):35-37.
[4] 黄智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审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4):9-17.
[5] 敖雪,谢思.数字技术在非遗活态传承中的应用研究[J].丝网印刷,2023,350(06):91-93.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