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中的运用

2023-08-29郭蕾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表现性指向识字

郭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一大贡献是探索并构建了结构化的语文课程内容,设计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这样划分课程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定会带来教、学、评的变化。本文聚焦“评”,通过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特点的梳理,探讨表现性评价发挥的作用。

一、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的特点

“教—学—评”的一致性能更有效地实现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价值,所以2022年版课标在每一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的最后一条,专门阐释其评价要点。梳理这些评价要点,再结合学段要求和学业质量描述的相关内容,总结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的特点。

1.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目标的特点

评价目标指向评价什么,这个“什么”就是我们期望学生的学习成果。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目标有如下特点:

(1)多样性的评价目标

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目标具有多样性特征,是因为语文学习任务指向不同的学习结果目标。我国著名学者皮连生将学习结果划分为情感领域、动作技能、言语信息和高级规则。如我们期望学生能热爱汉字,这是指向情感领域的学习结果的目标;我们期望學生能认识3000个汉字,这是指向言语信息的学习结果的目标;我们期望学生有正确的握笔姿势,这是指向动作技能的学习结果的目标;我们期望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具有交际能力,这是指向高级规则的学习结果的目标。

(2)分层性的评价目标

多样的目标还体现在不同层次上。有些目标只需要了解,如诗歌的特点;有些目标需要理解,如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些目标需要运用,如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些目标是指向某一学习任务群核心观念的,需要学生持续理解,如“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评价目标需要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评价目标要求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

(3)整合性的评价目标

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目标的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听说读写的整合;二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整合;三是语言运用与文化、审美、思维的整合。如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向他人请教”,就体现了这三方面的整合。

2.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时空的特点

语文学习任务群既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也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过程性主要是强调评价的时空观,指评价应该是贯穿整个学习的过程,起到对“教”的改进和“学”的促进的作用。各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指向评价的“教学提示”中都能看到相关的要求,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分享、演讲等现场表现”;“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建议中强调“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主要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

3.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主体的特点

评价主体,是关于谁来评的问题。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在提倡评价主体多元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参与评价。如“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建议中强调“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以鼓励为主,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心智活动的主动参与,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设计、评价标准的制订、评价结果的运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目标的多样性、层次性、整合性特征,评价时空强化过程性特点和评价主体突出学生主体性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只用传统的“问题—反应”式的纸笔评价,难以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多样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是适应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特点的对策,其中表现性评价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表现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中的作用

1.表现性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美国的斯蒂金斯认为,表现性评价就是教师在学生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创造成果、作品时直接观察和评价他们的表现。周文叶认为,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由此可见,表现性评价能通过可观察、可评价的外在表现推断学生内在能力及精神状况的变化。将表现性评价与老师们熟悉的“问题—反应”式的评价作比较,主要差异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就评价内容而言,“问题—反应”式的评价指向的是信息、事实、定义的理解或执行简单任务的能力,而表现性评价指向的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创造的高阶能力。

二是就评价任务而言,表现性评价更加强调任务与真实世界的关联,首先是来自真实生活的情境,其次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如,评价学生“请教”的口语表达能力,出现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是让学生完成选择题,选项是关于请教的注意事项;另一种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请教。第一种就是“问题—反应”式评价的任务设计,是高度抽象的情境;第二种评价任务则是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尽量合乎真实生活。

三是就答案而言,“问题—反应”式评价有标准的答案,如教师只需要根据固定的选项对学生的请教能力做出判断;而表现性评价没有标准的答案,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请教的具体表现进行能力的判断,评价的主观性更强。

2.表现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中的作用

通过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特点的分析和对表现性评价的认知,可以总结出表现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中至少可以发挥三大作用:一是能够检测传统“问题—应答”式的评价方式检测不到的目标。这些目标指向的是每一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中需要持续理解的统摄知识能力实现迁移的目标。二是支持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的过程性特点。语文学习任务群视野下的教学倡导以单元整体意识规划学习内容,强调学习任务下的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表现性评价既指向结果,又关心过程,能支持单元整体性教学。三是表现性评价能支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表现性评价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生可以按照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借助评价标准监控自己的学习,时时刻刻都清晰自己在哪里,要到哪里,怎样到那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表现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中的运用策略

根据表现性评价的特点,不难总结出表现性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评价目标,二是表现性任务,三是评分规则。是不是具有这三个要素就是一个表现性评价呢?来看一个案例:

评价目标:认读汉字300个,并能组词和说句子。

表现性任务:

勇闯第一关:从300个汉字中随机抽取5

个汉字,进行认读;

勇闯第二关:从5个汉字中任选其中3个

汉字,各组两个词;

勇闯第三关:从6个词语中任选2个词

语,各说一句话。

评价标准:

此案例虽然具备了表现性评价的三点要素,教师是根据学生在闯关活动中的表现完成识字、组词、说话能力的评价,但我们也发现,这样的活动化的评价完全可以用简单的纸笔测试替代。三点要素要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符合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要求呢?接下来笔者从表现性评价的三点要素谈运用策略,同时完成这个案例的改造。

1.评价目标的拟定:指向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持续理解的目标

通过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目标的多样性分析,知道了每一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评价目标是具有层级性的。而位于某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最核心的、体现其学习价值的、需要学生持续理解的目标,才需要运用表现性评价加以检测。

这样的目标,在每一个语文学习任务群都有,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中知道汉字是表意的文字,能理解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目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習任务群中能理解实用性表达的关键是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目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能理解联想与想象有助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目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能理解观点是需要事实与材料来佐证的目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整本书目标;“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中能依据问题解决的需要,选择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目标。

案例中的评价目标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中的信息知识和一般技能的目标。如何换成语文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需要学生持续理解的目标?可以从学段目标和学业质量描述中找依据:“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综合这两处表述,可以得出第一学段学生识字能力的形成,需要持续理解的目标是:理解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快速有效地识字。当然,作为带有综合性特点的表现性评价,还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需要持续理解的目标——“能根据对象和目的有条理、清楚、简明地表达”“在小组活动中,能分工、会合作,既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倾听他人的意见”等。

2.评价任务的设计: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典型成果

表现性任务是为了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而设计的任务,其目的是引发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或任务结果的表现,将这些表现作为证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判断。表现性任务由任务背景和任务要求两部分组成。任务背景阐释为什么做,帮助学生认识任务的意义,起到激发内驱力的作用。任务要求则需要明确做成什么和具体怎么做。做成什么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典型学习结果有关。(见表1)

上文案例可以这样改造学习任务:

任务背景:这是一项帮助一年级学生快乐识字的工作,希望你能调用识字经验积极参与。

任务要求:

(1)合作制作一个识字玩具;

(2)合作创造一项识字游戏。

你需要做这些思考:

(1)如何将有效的识字方法融入在识字玩具和识字游戏的发明中?

(2)如何向一年级的学生清楚地介绍识字玩具和识字游戏?

3.评分规则的研制: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典型能力

评分规则可以理解为评价主体为了更好地判断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而研制的评分办法。一个完整的评分规则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表现维度、表现等级、等级描述。有必要时还要呈现样例。表现维度呈现的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表现等级是对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几种程度进行界定;等级描述是清楚表达各个等级的具体指标。

指向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表现性评价的表现维度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典型能力。每一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化的典型能力有哪些呢?(见前页表2)。

案例中评价学生识字玩具制作成果时,就落实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很典型的能力——独立识字能力,包括汉字分部件意识和生活中认字意识两个表现维度。在评价游戏介绍时,围绕着“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针对情境、目的、听众有效表达”的典型能力描述标准。(具体内容见前页表3)

当然,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鉴于文章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了。

“能检测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推理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的表现性评价在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中有很大的优势。如何设计更加贴合学生的表现任务,研制更加科学的评分规则,以提高评价的效度;如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规范操作,以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还需要老师们做更加深入的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表现性指向识字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识字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识字儿歌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