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思维在质疑解难中生长
2023-08-29付丽娟张晨晖
付丽娟 张晨晖
教学目标:
1.能针对阅读时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尝试运用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努力探索、解决问题。
2.在语文与其他学科、与学习者生活之间的互通平台的支撑下,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尝试运用多种媒介呈现探究所得,提升综合素养。
3.通过语文跨学科学习,较深入地了解恐龙的演化过程和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激发探索欲望、创新激情、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整体建构
师:三月初,我们紧扣“科学探秘”这一主题开启了第二单元的学习,在“感受神奇的力量”这一大任务驱动下,完成了三个子任务挑战。我们“探秘远古馆”“遨游当代馆”“畅想未来馆”,对琥珀的形成、恐龙的演化、纳米技术的神奇、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这几个学习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见图1)
(设计意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探究“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为人文主题,根据单元人文主题,我们以“感受神奇的力量”这一学习任务为中心,以“探秘远古”“遨游当代”“畅想未来”三个子任务为依托,设置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结构化的学习任务设计,使学生达到更为深入有效地学习。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彼此一致且在某种意义上是整合和连贯的学习内容,可以组织它们相互强化。)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两周前,学校发布了“科技馆改造征集令”,我们来看一看!(播放学校科技馆改造征集令视频,营造情境。)
师:征集令一经发布,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改造后的科技馆可以展示什么内容呢?结合第二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些建议:(出示)
1.科学家是依据什么推测出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的?
2.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中,身体都有哪些变化?
3.是什么原因促使原本不会飞的恐龙飞上了蓝天?
4.古人为飞向蓝天做了哪些尝试?
5.我国在航天领域还有哪些新的成就?
师:这几个话题都和“飞天”有关,由此我们确定了展区的大主题为“逐梦蓝天,拥抱未来”,包含三个板块:恐龙飞向蓝天、古人逐梦蓝天、科技圆梦蓝天。
根据三大主题,同学们自主选择,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研究,这节课就请大家来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
(设计意图:本单元语文要素
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学完本单元后,教师的教学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从单元核心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学情需求,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突破点开展单元延展式探究性学习。)
三、 “跨界”学习,解决问题
任务一:揭秘“恐龙飞向蓝天”
生:我们小组承担的是“恐龙飞向蓝天”这一板块的展厅布置任务。一开始我们的设想是把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呈现出来,于是我们绘制了恐龙演化的思维导图,撰写了解说词,但我们觉得还是比较单调。
后来我们思考,科学家是依据什么推测恐龙飞向蓝天的呢?通过回顾课文内容,我们发现,1996年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这就是科学家解答鸟类起源的重要依据。因此我想在展区添加恐龙化石的资料。我们登录中国考古网,认识了许多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并将其制作成了小报。
师:你能登陆中国考古网查阅资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丰富了展厅资源,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很棒!
生:我是十足的恐龙谜,妈妈给我买了《恐龙百科全书》,认真阅读后,我了解了许多恐龙演化成鸟类的知识,并制作了一本“恐龙拉拉书”。
师:你把恐龙演化的过程制成精美的“拉拉书”,运用“语文+美术”的方法呈现学习收获,直观形象。
生:“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中,身体都有哪些变化呢?”我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我和小伙伴特地去请教了生物老师,让他来为我们答疑解惑吧。(播放视频,呈现生物老师的讲解。)
师:听了生物老师的讲解,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师:看来,在生活中学会请教他人,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生:恐龙为什么会飞向蓝天
呢?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鸟类起源》这部纪录片,里面就有相关介绍,我保存了视频并进行了剪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大家是不是觉得意犹未尽啊?我把它放到展区,课后同学们可以到科技館观看完整版。
师:这一小组的同学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索、请教他人等方法解决问题,展示了“恐龙飞向蓝天”的许多资源,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这个展区充满了期待。
任务二:追溯“古人逐梦蓝天”
生:我们小组承担的主题是“古人逐梦蓝天”,我们想在展区呈现三个方面的内容:古人飞天成语、古人飞天发明和古人飞天故事。
1.在游戏中积累古人飞天成语。
学生闯关猜成语:我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看到九宫格猜诗句很有意思,我就想能不能在我们的展区设计一个“古人飞天成语闯关游戏”,谁想来挑战?
(学生讲述游戏规则,玩闯关游戏。)
教师组织评价:你们觉得这个展区怎么样?
生:这个展区很有趣,在闯关游戏中丰富了我们的积累。
生:如果在闯过一个成语关之后,就能让我们了解这个成语的相关知识,游戏就更有价值了。
2.在实践中探秘古人飞天发明。
生:我们想在这个展区放置一些古人飞天发明的实物,并进行相关的介绍。
生:这是风筝,我和妈妈在假期上网查阅资料,研究了风筝的演化过程。(出示风筝演化图并介绍)
生:这是孔明灯,孔明灯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一种飞行器,用竹篾扎成里面的方架,再在外面糊上纸做成灯罩,在底部的铁丝中间放上一块松脂,点燃后孔明灯就靠热空气飞上了天空。
生:这是竹蜻蜓,我们想给大家展示一下它的玩法,同时请大家思考:竹蜻蜓为什么能飞起来?
(生猜想竹蜻蜓飞行的原理)
生:我们就准备在展厅的这个区域设置“动手玩一玩”和“原理介绍”两个内容。
教师组织评价:你们觉得这个小组的设想怎么样?
生:他们的探索让我感受到了古人飞天的梦想和古人的智慧。
生:他们的设想很有趣,让我们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到了竹蜻蜓飞行的原理。
生:三个发明好像有点少,据
我所知还有飞龙火箭、热气球等,可以继续搜集,让展区更加丰富。
3.在互动“点播”中重温古人飞天传说。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很多古人飞天的传说,读了这些故事,我们被古人追梦蓝天的探索精神深深打动,我们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故事,于是设计了“你点我播”活动,你们最想听哪一个故事?
(一生点《万户飞天》,一生讲故事。)
生:在科技馆展厅中,每个故事都应该有一个同学现场讲解,可他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展区,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可以为故事录制音频,链接到课件中,参观的人想听哪个故事自己点击就行。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很有智
慧,带着大家在游戏和生活中获得知识,还带着问题现场寻求帮助,真是收获满满。相信汇集大家智慧的展区一定人气很旺。
任务三:展望“科技圆梦蓝天”
生:我们小组研究了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将航天大事件一一罗列出来,设计了一条航天时间轴,请大家把航天事件,快速地摆到时间轴(见图2)的相应位置上去吧。
(小组合作完成航天时间轴)
生:现在请组员们化身新闻播报员,为大家播报这些航天大事件。
(组员播报航天大事件)
师:一个个航天大事件,预示着祖国航天事业辉煌灿烂的明天。我们不要忘记创造这些奇迹的人们。
生:是的,中国在逐步实现航天梦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航天英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我们对航天英雄的个人简介、杰出贡献等进行了搜集整理,布置了“航天英雄展”,请大家看一看。(滚动播放课件,图文结合介绍航天英雄的事迹:杨利伟、翟志刚、王亚平……)
师:你们觉得这个展区怎么样?
生:这个展区不仅帮助我们梳理了航天大事件,还带我们认识了许多航天英雄,了解了他们为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生:介绍航天英雄的课件在最后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可以在展厅里使用大屏循环播放的方式,供大家反复观看,效果更佳。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能在海量资料内容中根据需要进行有效整理,呈现了“航天时间轴”和“航天英雄展”这两个展区的内容,可以说是干货满满。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想要承担的这一块展区已经有了雏形,希望我们班的改造方案能够被学校采用。
(设计意图:以完成“科技馆改造”这一主任务为驱动引擎,围绕核心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跨学科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真实、自主、开放的实践活动中探究、解决问题,同时还发展了学生思维,提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学生在反复自主实践中,打破学科壁垒,基于语文学科进行主动“跨界”,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关联,拓宽了视野,更好地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四、回望问题,提出希望
师: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有时候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同学们,让我们“逐梦蓝天,拥抱未来”,做一个智慧的探索者!
教学评析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紧承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语文要素,提出了“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的学习要求。其实,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这些单一学科的问题往往比较简单也比较孤立,容易找到答案,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比较单一化、程序化。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超越语文学科本身的问题:天文的、地理的、生物的、科技的……这些涉及学科内外、课堂内外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相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而言,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整合跨越学科的知识技能。因此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付老师设计了“逐梦蓝天,拥抱未来”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整合问题,创设任务情境
付老师首先汇总了单元学习之后学生产生的诸多疑问,对问题进行了归类和整理。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教师确定了 “改造学校科技馆”这一主任务,创设了“逐梦蓝天,拥抱未来”的大情境。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设置了“恐龙飞向蓝天”“古人逐梦蓝天”“科技圆梦蓝天”这三大展区,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组成研究小组进入其中一个情境开展学习,解决问题。最终,学生的改造方案能否被采纳也许并不重要,但是学生在跨学科的研究中学到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以及形成研究成果的汇报过程都是很有价值的。
二、“跨”出语文,提供探究路径
“学校科技馆改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教者根据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提出了五大核心问题,内容涉及恐龙演化过程、古人飞天梦想、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等方面。围绕这些问题,教师组織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请教他人”等方法尝试解决问题,说服学校接受自己提出的科技馆改造方案,学习内容涉及语文、生物、美术、信息技术、科学、音乐等学科。这种基于语文学科的主动“跨界”是对语文课程的有益补充,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多种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过程中的成长也是多方面的,这也正是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价值所在。
三、回归语文,提升学科素养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跨学科学习应引导学生从语文实践活动出发,其归宿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因此,语文跨学科学习最终要回归语文,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付老师以“学校科技馆改造”的任务情境统整教学过程,把单元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设计进阶式任务链,逐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在任务一揭秘“恐龙飞向蓝天”中,制作小报、剪辑视频等呈现方式,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对学习成果予以梳理的思维轨迹;任务二追溯“古人逐梦蓝天”中,飞天成语九宫格竞赛、“点播”古人飞天故事等活动是语言运用的鲜明典例;任务三展望“科技圆梦蓝天”中,航天新闻播报、图文结合介绍航天英雄事迹等学习活动,再次将学习的触角向语文伸展,指向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回顾整个任务群设计与实施过程,教者始终立根语文、坚守语文,实现着语文的使命与归宿,体现了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本质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扬中市外国语小学/江苏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