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涵育:赋能成长的教育样态

2023-08-29季晓梅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5期

季晓梅

[摘要] 共情,不仅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应该指向在共情中涵育品格,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共情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修炼教师的仁爱之品,构建温润的生长环境,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提升自身修为,以大格局引领成长;与学生共同治理班级,同频共振中助推成长;丰富实践活动,在深度共情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 共情涵育;温暖共生;赋能成长;教育样态

古往今来,教育大家对“共情”都有着独特而又丰富的诠释。它是孔子眼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卢梭“把儿童当作儿童”的主张,是苏霍姆林斯基手中“拨动孩子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亦是丰子恺笔下那一幅幅“用儿童的心看世界”的漫画。无论是哪一种表达,都传递着一个信息——共情是成就良好教育的必备条件,也是实现师生双向奔赴的关键要素。

共情,是指与他人一起感受,强调设身处地,有同感、同理心、感同身受之意。共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在现代教育生活中,它不能仅仅被窄化为教师与学生共情,形成师生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还应该指教师在认同共情的道德属性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共情能力,深入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优化育人路径,提升学生素养,健全学生人格,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一、共情在教育生活中的独特内涵

共情作为一项技能,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教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唤醒学生心底向上向善的力量。同时,教师本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得以提升。

(一)有助于修炼教师的仁爱之品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桂贤娣老师每天会问自己三个问题: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能感受到你的爱吗?而共情恰恰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懂得共情的老师,看得见每一位学生,看得懂每一位学生。他们能够深刻体悟学生的感受,产生有效的共鸣;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基于学生的认知状态,采取适切的解决方法;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正视生生差异,实现仁爱大爱。

习近平勉励广大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其中,仁爱之心是师德的源头。做好老师、“大先生”,都离不开老师的仁爱、包容和奉献。而共情是影响老师关爱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能让学生收获最需要的关爱,使其温暖成长。

(二)有助于构建温润的生长环境

在班级生活中,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师生之间的信息差逐渐缩小,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师生关系由简单到复杂,师生矛盾开始显性化。学生更期待与教师平等对话,渴望获得尊重并且被肯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拥有共情能力,就能秉承推己及人的态度,将“理解”二字做扎实,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这样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形成自我价值感,他们会感觉到被悦纳、被接受,会因对教师的信任而产生对他人、对社会的信任感,逐渐形成平和理性的人际交往模式。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作为最好的德育资源,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会从教师身上习得共情的能力,学会移情换位,生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包容,和谐的班级生态环境也能得以构建。

共情是一粒善良的种子。这样的生长环境远离误解猜疑,远离校园霸凌,温暖而又润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关怀信任,一起在充满阳光水分的环境中自然成长。

(三)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共情能力强的教师,能够真诚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首先,共情能力强的教师善于反思。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敏锐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反应并不断反思调整,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表现更加丰富且有层次,学生的展示会更加自然而又舒展,学生的创造也会更有新意且有深度。教师也实现了在课堂中即时反思,真正实现共生共赢样态。

其次,共情能力强的老师更善于引导。他们交流沟通的态度和方式,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容易获取信任。尊重不越界,随和不随意,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既能体察到当下学生的心理,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吐露心声,然后跳出框架,有远见地看到深层问题,帮助学生消除顾虑,解除疑惑,廓清茫然,引导学生积极成长。

二、共情涵育成长的有效路径

教师可以修炼共情品质,探寻适合的滋养化育的方式涵育学生品格,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塑造共生的教育样态。

(一)提升教师修为,大格局中引领成长

教育是关乎人成长的事业,应该充满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特质。教师应该提升自我修为,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在大格局中引领学生成长。拥有大格局的教师理解每个学生的特征和个性,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包容学生成长中的“小事故”,允许他们以自己的节奏不断向前迈进,不会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不会将无止尽的考试和作业当成激励学生成长的法宝。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应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拥有正确成长观的老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给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他们大多也拥有静待花开的定力,坚持将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大格局、大视野和大胸怀,涵育有理想抱负、有个性特长、有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学生,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共同治理,同频共振中助推成长

班级生活作為学生品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应该跳出本位主义,将学生融入班级建设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感,将传统的由上而下的线性管理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立体治理。在此过程中,教师感受学生所需,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他人内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深层次共同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助推彼此成长。

日常管理中,教师可以设置每日晨会,由“每日观察员”轮流负责,以学生的视角去发现班级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措施;可以定期开展“与我面对面”活动,学生开诚布公地和教师交流,诉说自身困惑,教师给出积极建议;黑板报可以开辟“班级朋友圈”专栏,学生可以对班级生活中的事件发表看法,也可以将自己的困惑以匿名的形式发布于“朋友圈”,师生共同支招解决;等等。这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能让学生主动体察他人,关怀他人,从他人感受入手,从而培育其社会属性。同时,学生在参与班级治理时,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能更好地将自我感悟与教师、朋辈的感悟结合起来,帮助个体实现“去自我中心”,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具有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更容易建立深度沟通合作关系,也必定能在助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丰富实践活动,深度共情中健康成长

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深度共情活动,也是涵养学生品格的重要途径。与教材课本相比较,社会实践活动能带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世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倾听、观察、调研、实际操作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深入感悟社会生活、理解生命本质,把握事物本源。

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在观察动植物生长过程时,感受到生命的不易,由物及人,学会关爱自然,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感;在红色寻访活动中,学生在搜集资料时感悟先辈奋进的力量,在聆听故事中产生对英雄事迹的深刻共鸣,在阅读传记中体察伟人的思想,并且将对英雄的共情与祖国的热爱结合在一起;在志愿者实践活动中,学生真切体验不同的职业岗位,直觀感受各行各业的艰辛,体悟劳动价值并为之骄傲,也加深对劳动者的理解。

与自然共情,敬畏万物生命;与朋辈共情,感悟多姿生活;与榜样共情,实现自我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将个体与自然、他人、世界的关系都纳入共情教育系统,最终统一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学生也能从“自我中心”中走出来,承担起“利他”的责任义务,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社会发展,思潮喷涌,新时代的青少年拥有思想与主张,他们更渴望自我实现,更期待被认可。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视角”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悟,真正与学生共情,并不断优化共情涵育行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拔节成长。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能变得包容而又开阔,大气而又不拘小节,师者的自我成长也能顺势而成,温暖共生的教育样态从而得以建构。

[参考文献]

[1]孙炳海.关爱与共情: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道德[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范帆冁,尹向毅.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共情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共情教育思想的启示[J].福建教育,20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