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互动:增强共情涵育的行动力

2023-08-29陈海宁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5期
关键词:行动共情互动

陈海宁

[摘要] 当代教育需要注重共情涵育,通过师生之间真挚而深入的交流与理解,实现高品质和高效益的涵育。涵育思想是师生共情的根本方向,涵育情怀是师生共情的重要目标,涵育行为是师生共情的实践路径。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坚实的共情能力,开展积极涵育。通过复原共情情境,丰富共情模式,把握共情节点,打造共情与涵育之理想方舟。

[关键词] 共情;互动;行动;涵育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表现师生情谊的文章,展示了一幅幅师生学习生活的美好画面:《孔子游春》中孔子与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游玩,借水论道,载歌载舞,呈现出一片欢愉与温馨;《理想的风筝》中那位腿部残疾,却仍拄着拐杖与学生一起放飞风筝的刘老师,总令人难以忘怀;《师恩难忘》一文中記叙了小学老师用儿童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些老师用自己的言行与情感,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共情涵育之魅力。

“共情”,指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感、体验和观点的能力,能够从他人的细微言行举止中,敏锐地把握其心灵,设身处地,与其一起感受,产生同感与同理,因而让教育“走心”。“涵育”,有涵养、修养、教化、养成、化育等意,在学校教育中,也指道德、学问、品行等方面的引导、教育。“共情”是一种能够感知他人情感并产生共鸣的能力,而“涵育”则是指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产生“共情”,从而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态度。在德育过程中,“共情”与“涵育”可以相辅相成,零距离并存,产生拨动心弦的德育力量。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有坚实的共情能力,开展积极涵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对他人感受和需求的理解与关怀,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共情涵育”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一、遗憾:“共情”与“涵育”之擦肩而过

当我们意识到在“涵育”的过程中,“共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时,我们开始更多关注教育生活中师生共情的场景。遗憾的是,实践中的“共情”和“涵育”似乎总是不经意地擦肩而过,并未得到充分的关联,良好的德育方式难以达成高效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是教师角色。教师在共情涵育中未能起到引导和榜样作用。大部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认识到位,并努力在教学中加以实施。然而,也有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巧,缺乏共情能力。

二是学校环境。学校缺少能够支持共情涵育的环境。在一些学校中,由于教育资源不足、活动阵地单一或管理不善,共情涵育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三是家庭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对于共情涵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家庭存在沟通不畅、情感表达欠缺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

四是学生自身。由于受到升学教育的巨大影响,部分学生往往只重视自己的学科成绩,片面追求应试升学,而淡化对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会对共情涵育产生影响。

五是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也会影响共情涵育。在一些地区,可能存在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共情涵育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师生共情涵育现状与理想状态存在一定差异。共情涵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传递。只有将共情与涵育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并愿意为他人付出的品质,从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启发:“共情”与“涵育”之任重道远

“今天你的笑容特别灿烂,让老师心里也不禁快乐起来。你愿意与我分享你的快乐吗?”“今天因为妈妈批评你,很难过,是吗?想哭就哭出来。如果愿意,也可以跟老师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每当教师营造出这样的共情语境,学生总愿意诉说心声。

(一)涵育思想——师生共情的根本方向

师生共情是一种深度的情感交流和相互理解。在共情教育中,教师通过提供开放性问题、引导批判性思维、探索多元文化背景、鼓励参与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价值观和道德判断;提升学生的自尊、自信、社交能力、情商水平;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及共情能力。涵育学生的思想,实现师生共情的根本方向,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涵育情怀——师生共情的重要目标

涵育学生的情怀是师生共情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育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对他人给予关爱和理解,从而涵育学生的同理心;通过教育活动和课程设计,提供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并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倾听、接纳和回应他人的情感,涵育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涵育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小组活动、项目设计等方式,涵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涵育学生的情怀,能够使学生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内心更加善良,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感、关爱他人并积极投身于社会的优秀公民。

(三)涵育行为——师生共情的实践路径

在涵育师生共情的实践路径中,建立互信关系、倾听观察、提供情感支持、创设合作性环境、引导情感表达、教授共情技巧以及提供反馈和评估都是重要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帮助师生相互理解和支持,促进师生之间的共情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涵育出具有积极行为表现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

三、畅想:“共情”与“涵育”之理想方舟

对于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究、尝试、反思、创新,其实都是在努力缩短“教育”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追求共情教育与积极涵育之间的零距离,是我们对完美教育的一种畅想,需要我们持续努力。

(一)复原共情情境,还积极涵育原有生态

当教育受到“唯分数论”“升学率考核”“媒体负面效应”等因素冲击时,纯真美好的教育生态遭到破坏,对学生的教育往往陷入一种功利性的恶性循环。复原共情情境,还“积极涵育”原有生态,显得极为迫切。所谓复原师生共情情境是指创造让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感同身受,并建立起情感联系的氛围和场景。为学生复原多样化的情境,让他们能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经历,逐步完成积极涵育。

1.三足鼎立:建构“共情情境”

一是倾听与尊重。作为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想法。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表达自己,在交流中展现出真诚关心和理解。二是共享与经历。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让学生对你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通过分享个人经历来建立共鸣。三是入境与入情。利用情境进行情感导入,即在课堂中使用情感导入的方式,通过引发学生内心的情绪反应来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唤起学生对于特定主题或场景的情感共鸣。

2.五管齐下:创设“积极涵育”

一是设计合作项目。教师安排合作项目或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并激发彼此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项目,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培养互助与团队意识。二是个案研究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行个案研究或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或角色,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他人的处境,并产生共鸣。三是鼓励表达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讨论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也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情感被理解和接纳。四是建立信任关系。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共情情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坦诚、真实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人特点和需求,并在行为上展现出可靠性和可信赖性。五是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在创造共情情境时要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应性较强的教育环境。

在师生共情情境中,教师采用以上方法,复原平等、互动、和谐、温馨的共情情境,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还原一个积极、健康、有温度的涵育生态,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链接和理解,提升教育效果。

(二)丰富共情模式,绘积极涵育美好样态

通过丰富共情模式,绘制积极涵育美好样态,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人,培养同理心和关怀之心,同时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道德发展。

1.他育与自育的模式

第一,探索他人视角。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尝试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背景和经历的故事,并与之产生共鸣。

第二,树立正面行为模范。教师、家长、学生、社会杰出人士都可以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通过模范的言行举止,激励学生向积极、善良和正直的方向发展。

第三,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选择与学生相关性高、具有情感共鸣的话题或案例,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情。

2.分享与合作的模式

第一,建立正向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及时、具体的正向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情涵育活动,并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共情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第二,开展团队合作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合作的活动,例如,小组项目、班级游戏等,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合作和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共情。

第三,举行学习分享会。鼓励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经验和技巧。通过听取他人的故事和经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并建立共情链接。

3.活动与践行的模式

第一,设计主题讨论课。定期组织主题讨论课,探讨一些学生关心的话题。通过开放性的讨论,促使学生思考和理解不同观点,培养他们尊重和包容他人意见的能力。

第二,实践社会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实践项目。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他人的需求和困境,培养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第三,组织情感表达活动。情感表达活动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并且让其他同学了解并回应他们的感受。例如,通过写日记、写信、创作诗歌、制作卡、绘画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与他人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共情。

在这些共情模式下营造的教育环境将充满温暖与尊重,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和被关爱,师生之间的共情效能将得到提升,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个人成长,达到“有效共情,积极涵育”零距离教育的美好境界。

(三)把握共情节点,创积极涵育教育契机

共情教育需要教师把握一些重要节点,创造一个温馨常态的教育环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常态环境中,学生才可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到他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并逐渐接受积极态度与优良品质的涵育。

1.寻找“唤醒点”,开启积极涵育

在教育领域,唤醒点是指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涵育的关键因素或策略。它可以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者是一位鼓舞人心的教师。寻找“唤醒点”是为了开启积极涵育,激发个体的积极意识和行为。我们可以唤醒学生的兴趣,找到他们的潜在动力和热情所在。通过培养他们对感兴趣领域的投入和专注度,激发积极涵育;唤醒学生的动力,可以设立目标与挑战,通过达成挑战性目标,个体会获得成就感,从而促进积极涵育;唤醒学生自信,通过给予正向反馈、鼓励尝试新事物、提供支持与认可等方式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并让他们相信自己具备实现目标的能力。我们创造正向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氛围。通过倡导正面价值观、鼓励彼此帮助和支持,提高个体对积极涵育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培养逆境应对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开启积极涵育过程中,寻找“唤醒点”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开启积极涵育,并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2.瞄准“切入点”,推动积极涵育

瞄准“切入点”是为了推动积极涵育,促使个体积极行动和发展。从“激发内在动机”切入,了解个体的内在需求和动机,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和目标,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个体会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设立明确目标”切入,帮助个体设立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计划和行动步骤,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努力;从“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切入,教导个体如何管理时间、完成任务以及解决问题。通过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个体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促进积极涵育;从“提供积极反馈”切入,正面的反馈可以增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从“创造支持网络”切入,建立一个积极的支持网络,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和指导,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并保持积极态度;从“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切入,鼓励个体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并取得成功;从“提供机会与挑战”切入,给予个体参与各种活动和项目的机会,并提供适当的挑战性。这样可以激发个体的学习热情和积极行动,并推动积极涵育。总之,在推动积极涵育的过程中,瞄准“切入点”可以推动个体的积极涵育和全面发展。

3.制造“碰撞点”,活跃积极涵育

为了提高班级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我们需要制造一些“碰撞点”,以活跃积极涵育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首先,思想碰撞——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平台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该有充分的交流和合作机会,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班级会议、分享经验、组织讨论等方式来实现信息共享和思想碰撞,激发出更多新颖的想法和可行的方案;其次,情感碰撞——教师应该注重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创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在情感碰撞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更多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四有”新人;再次,氛围碰撞——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积极探究氛围、互帮互助氛围,通过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或项目来增进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默契程度,碰撞出更多协同创新的火花。涵育学生之间相互支持、信任和尊重,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总而言之,制造“碰撞点”,活跃积极涵育是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老师需要在积极涵育中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个学生,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勇于面对挑战并寻求帮助。与教师和同伴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互相启发,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共情与成長。

总之,当代教育需要注重共情涵育,通过师生之间真挚而深入的交流与理解,实现高品质和高效益的涵育。在共情涵育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真正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成为有情感素养、有品格魅力的社会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

[2] [美]亚瑟·乔拉米卡利,凯瑟琳·柯茜.共情的力量[M].中国致公出版社,2019.

[3]颜志强.儿童共情[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行动共情互动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用舞台“行动”进行创作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