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刺焦氏晕听区结合针刺运动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023-08-28河北省人民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头针功能障碍针刺

河北省人民医院

高 婷 杨 洁 刘婧斐 邢 潇 袁世伟 潘 婕△ 寇丽杰△(石家庄 050000)

提要 目的:研究深刺晕听区结合针刺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深刺组)40例和对照组(传统针刺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传统针刺组选取患者偏瘫肢体对侧焦氏头针的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双侧平衡区;深刺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用3寸毫针针刺双侧晕听区,头针均留针7~10 h,留针期间深刺组配合针刺运动,每日治疗1次,每周5 d。于治疗前、治疗2 w后、治疗4 w后采用 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平衡功能评测量表(FM-B)、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组各时间段治疗后BBS、FM-B、MBI评分情况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BS、FM-B、MBI治疗4 w后评分均高于治疗2 w后的评分(P<0.05);深刺组治疗2 w后和4 w后的BBS、FM-B、MBI评分高于同期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深刺焦氏晕听区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和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显示:脑卒中仍是目前威胁全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是导致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率居高不下的首位病因[1]。随着人们对卒中预防意识的提高,以及我国卒中诊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很大程度地降低了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死亡率,但仍有众多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神经功能损害[2],在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中平衡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功能损害之一。而此类患者普遍面临着无法独立步行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的现状[3],因此获取更高效的针灸治疗技术来改善脑卒中后平衡能力是临床工作者所需攻克的医学难题。

头针作为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其流派纷呈,对中枢神经损害性疾病发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被广泛用于脑卒中后的功能康复[4]。焦氏头针以现代神经生理学为基础,通过针刺大脑功能皮层的头皮投射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也已得到证实[5]。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通过针刺焦氏晕听区结合针刺运动对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5月到2022年8月河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神经科及康复科80例脑卒中平衡功能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深刺组)、对照组(传统针刺组),每组各40例。采用盲法评价,疗效评价者不了解具体治疗情况。本研究方案经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伦理审批号19026-018)。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或脑出血的诊断标准[6],中医诊断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的诊断标准[7],且头颅CT或 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

1.3 纳入标准 (1)纳入患者需符合上述脑卒中的中、西医诊断标准,且病程在6个月以内;(2)年龄在20~80岁之间;(3)患者已度过卒中急性期,病情稳定,能配合检查治疗;(4)存在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及坐位、站立等平衡障碍;(5)Berg平衡量表首次测定≤40分;(6)自愿参与本项目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脑卒中患者;(2)非脑血管病变原因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3)有较严重的合并症(包括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精神障碍及痴呆、帕金森病、癫痫、骨关节病变等);(4)同时参与其他研究项目且对针刺不能耐受的患者;(5)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1)不能按研究方案规范治疗或未接受临床疗效评定的患者;(2)试验过程中发生病情加重或其他不良事件导致研究中止,无法完成治疗观察者;(3)患者因各种原因不愿意继续接受治疗,中途自行退出者。

2 方法

2.1 深刺组 参照《焦顺发头针》选取患肢对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双侧平衡区、双侧晕听区。操作方案:常规穴位消毒后,晕听区采用3寸(0.30×7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中研太和针具批号:ZY210610),依据患者双侧侧方头颅弧度等情况进针深度2~2.5寸不等,余穴位采用1.5寸(0.30×40 mm)针灸针(中研太和针具批号:ZY221004),针身与头皮约呈30°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使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后缩小进针角度,继续将针平行于头皮刺入,针刺深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头针适当留针7~10 h,留针期间晕听区头针行捻转手法10 min,即10 min内间歇捻针2~3次,以200 次/min速度捻转针身,捻针角度一般在90°~360°,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头针捻针的同时操作者与患者均要精神集中,强调患者主动运动。并随证配穴,选取患侧肢体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八邪、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

2.2 对照组 对照治疗组不针刺头针晕听区,其余选穴及操作方法同深刺组相同。

以上治疗均为每天1次,每周5 d,共治疗4 w。2组患者除接受针刺治疗外,均接受常规的降糖降脂、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神经科治疗,并进行坐位训练、站立转移训练、上下肢主动活动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康复治疗,各康复项目每日累计共训练1 h,治疗天数与针刺治疗相同。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Berg平衡量表(BBS)[8]:包含站起、坐下、无支持站立、转移、上臂前伸移动、独立站立及单腿站立等14个项目,共计56分。平衡能力越好,得分越高,低于40分表示平衡能力损害。

3.1.2 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M-B)[9]:包含无支持坐位、支撑站立、无支撑站立及单腿站立等7项,总分14分,得分与患者平衡功能呈正相关,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平衡能力越强。

3.1.3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MBI)[10],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水平,共10项评价内容,满分100分,评分数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正比,能力越好,得分越高。

以上观察指标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 w后、治疗4 w后各评定1次,观察指标均由不参与分组与治疗的康复治疗师进行量表打分。

3.2 统计学方法 以上研究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不齐性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3.3 治疗结果

3.3.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本研究观察共纳入80例脑卒中患者,深刺组和传统针刺组各40例,治疗期间无剔除病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卒中类型等一般情况相比较,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3.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BBS的情况:治疗前,深刺组与传统针刺组分别进行BB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4 w后分别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2组BBS评分均提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4 w后BBS评分均高于治疗2 w后(P<0.05),深刺组治疗2、4 w后BBS评分均高于传统针刺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深刺组与传统针刺组的疗法均能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提高卒中患者BBS评分,且深刺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详见表2、图1。

表2 2组患者BBS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比较 (n=40,分,

图1 2组患者BBS随时间治疗评分比较

3.3.3 2组患者治疗前后FM-B的情况:治疗前,深刺组与传统针刺组分别进行FM-B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 、4 w后,2组分别与治疗前FM-B评分相比,2组FM-B评分均提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4 w后FM-B评分高于治疗2 w后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且深刺组治疗2 、4 w后FM-B评分均高于传统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说明2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FM-B评分均有优势,且深刺组优势较传统针刺组更明显。详见表3、图2。

表3 2组患者FM-B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比较 [n=40,M(P25,P75)]

图2 2组患者FM-B随时间治疗评分比较

3.3.4 2组患者治疗前后MBI的情况:治疗前,深刺组与传统针刺组分别行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 、4 w后,2组MBI评分分别与同组治疗前进行比较,2组MBI评分均提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4 w后MBI评分高于治疗2 w后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深刺组治疗2 、4 w后MBI评分结果均优于传统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2组治疗方法均能提高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水平,且深刺组治疗方法更优于传统针刺组。详见表4、图3。

表4 2组患者MBI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比较 (n=40,分,

图3 2组患者MBI随时间治疗评分比较

4 讨论

卒中后的平衡功能障碍,因其属于中风后出现的症状之一,应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气血不足,髓海空虚,兼夹痰浊瘀血上扰于脑,伤及筋脉,阴阳失调,从而出现运动、平衡和共济功能障碍[11]。据统计,临床上脑卒中后伴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约超过80%[12]。平衡功能是肌体各种运动功能的前提,从坐位到站立、站立再到行走都是以平衡为基础的[13],维持肌体平衡的任何功能环节受到损害,都会对平衡产生影响,表现为肢体肌肉力量下降,关节活动度的受限,肌张力的异常,出现共济、协调的失衡及多感觉统合障碍等[14]。中医理论中“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经气通过分布于头部的经别、经筋与络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脑联系,已证实针刺焦氏头部腧穴可调动全身脏腑精气,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等作用,能加快肢体平衡功能的恢复[15]。现代研究亦表明头部腧穴与大脑皮层在头部的投影区又有直接关系,针刺头部腧穴可增加大脑皮层血液供应,促进血管新生,同时可兴奋大脑高级运动中枢,激活受损神经细胞,增加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区之间的联系,增强其协调作用,极大提高脑卒中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16]。

头针流派众多,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脑源性疾病方面疗效已公认[17]。本研究选取焦氏头针的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平衡区贯穿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及足少阳胆经等3条经脉,均与脑密切相连,而督脉又称之为“阳脉之海”,可调节人体全身阳经之脉气,针刺这些头针区域可通督填精益髓,激发全身阳气,促进大脑皮层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运动和平衡功能。晕听区也属于焦氏头皮针功能分区之一,根据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焦氏晕听区位于大脑皮层颞上回中部,为皮质听觉分析器,有研究证实对该部位进行针刺并施以手法,可起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气血,使大脑皮层血管扩张,以改善病变皮层供血供氧,从而有效改善眩晕、不稳的症状[18],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另外临床研究发现,头针久留和实施特定的针刺运动操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疗效[19]。本研究方案采用3寸长针对晕听区深刺并久留针,目的是给予穴位持续的强刺激量;留针期间,对晕听区头针间断行高频率捻转手法的同时,又强调患者进行患肢的主动运动,体现了针灸“守神”的特点。该疗法与单一的体针、头针、电针等治疗相比,更能体现出患者参与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给患者制定一个由易到难且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动作目标,既增加患者治病信心,同时通过一定量的针刺捻转刺激可改善肢体肌肉的血运状态和调动肌细胞、线粒体供能作用,从而使患者肢体的耐力有所提高,进一步改善患者对躯干的控制能力,恢复平衡能力[20]。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2 、4 w后,深刺组和传统针刺组BBS、FM-B、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2组治疗4 w后的各项评分也较治疗2 w时增高,且深刺组BBS、FM-B、MBI评分均优于传统针刺组。结果表明2组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且深刺晕听区联合针刺运动疗法的治疗较传统针刺方法效果理想,被动施以头针针刺与患者主动运动相结合,充分在治法上体现出一定优越性,为扩大临床疗法提供参考。本研究中疗效评价部分仍存在些许不足,后期研究中可加用一些客观评价仪器,如平衡测试仪等,确保收集到的用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障碍能力的数据更加客观,获得更加准确的临床数据。

猜你喜欢

头针功能障碍针刺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ody acupuncture for 32 cancer cases with intractable hiccups after radiochemotherapy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