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结肠癌术后用药规律*

2023-08-28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浊毒李教授白花蛇

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胡博乾 郎晓猛 李培通 赵子齐△ 刘 悦 张艺凡 翟文静 刘建平△△(石家庄 050011)

提要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索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结肠癌术后用药规律。方法:于河北省中医院门诊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经李教授治疗的结肠癌术后患者处方。通过Excel 2021建立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经过标准化后进行药物频次、药物属性、药物聚类、药物关联及复杂网络分析,探索李佃贵国医大师治疗结肠癌术后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121首,通过数据挖掘得出高频用药为黄连、黄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用药以寒、温性为主,味多苦、甘、辛,归经以脾、肝、胃为主。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黄芩、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当归、白芍、苦参、槟榔、川芎、白术。结论:李教授主张以化浊解毒、宣瘀通络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

结肠癌是常见于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盲肠至直肠全段,随着电子结肠镜的广泛使用,结肠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然而结肠癌仍然是全球第三大癌症,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10%[2]。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伴随着复发率高[3],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等[4]。中医药可改善结肠癌术后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佃贵是河北省中医院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李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是肠道肠络瘀阻,气血失于濡养,痰湿、瘀血与浊毒合而为病,当以化浊解毒,宣瘀通络为大法。本研究通过挖掘李教授临床治疗结肠癌术后的方药,分析出治疗结肠癌术后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结肠癌术后提供用药思路与临床依据[5]。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李教授于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治疗结肠癌术后病案121例。

1.2 纳入标准 (1)既往有结肠癌病史且行结肠癌根治术;(2)为初诊患者或复诊患者;(3)采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且治疗处方内容记录明确;(4)服药后患者反映症状有明显改善。

1.3 排除标准 (1)中药处方记录内容不完整;(2)处方内容重复的,只保留初次的处方。

1.4 数据库的建立与规范化处理 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WEB页面下载Excel模板,根据纳入与排除规则,由两名录入员分别进行录入,数据出现出入者,由第3人进行核查。根据《中国药典》[6]、《中医药大辞典》[7]、《中药学》[8]等将纳入的中药名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元胡”统一为“延胡索”,“川军”统一为“大黄”,“阿胶珠”统一为“阿胶”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用药频次分析 总计纳入处方121首,用药频次1 881次,涉及中药139种,用药频次前10味的中药为:黄连、黄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当归、白芍、槟榔、川芎、苦参、白术,详见表1。

表1 用药频次分析

2.2 结肠癌术后用药功效分析 中药功效分析共涉及10类药物,其中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理气最多,频次分别为305、210、203,频率为16.21%、11.16%、10.79%。详见表2。

表2 用药功效分析

2.3 结肠癌术后用药药性分析 中药药性分析共涉及7类药物,其中以寒、温、微寒、平为主,频率分别为31.90%、27.22%、14.35%、12.76%,详见表3、图1。

表3 用药药性分析

图1 用药药性雷达图

2.4 结肠癌术后用药药味分析 药味分析包含10种药物,其中以苦味为主,占46.84%,第二为甘味,占35.94%,第三为辛味,占34.93%,详见图2、表4。

表4 用药药味分析

2.5 结肠癌术后用药归经分析 所用中药归经共包括12种,其中主要为肝经(965次,51.30%),其次为脾经(901次,47.90%)、胃经(805次,42.80%),详见表5。

表5 用药归经分析

2.6 药物关联分析 对121首处方进行药物关联分析,设置标准为置信度≥0.5,支持度≥0.5,提升度≥1.55,详见表6。

表6 用药关联分析

2.7 药物聚类分析 对纳入的121首处方进行药物层级聚类分析,选择药物频次前10位药物进行分析,距离类型采用欧式距离,显示方式选择圆形竖向聚类图,将高频药物分为5类,分别为黄连-黄芩、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苦参-槟榔、白术-川芎、当归-白芍,详见表7、图3。

表7 聚类分析分组

图3 用药聚类分析图

2.8 复杂网络分析 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的复杂网络分析功能,实现对纳入的121首方剂实现中药-中药分析,设置边权重>60,提取出李教授治疗结肠癌术后的核心处方,共10味中药分别为:黄芩、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当归、白芍、苦参、槟榔、川芎、白术,见图4。

图4 复杂网络分析图

3 讨论

3.1 李佃贵教授对结肠癌术后的中医认识和治疗经验 中医学中并无结肠癌这一病名,从历代中医典籍中分析得出,本病属于中医学“大肠瘕”“肠蕈”范畴[9]。李教授认为,结肠癌的发病除了水湿内蕴、痰瘀互结等病机以外,浊毒的参与也是重要的因素。浊毒理论是李教授在过往中医理论基础上的发扬和创新,此处的浊毒是指由湿浊、谷浊久蕴化热而成的一种黏腻秽浊之邪。叶天士指出“病初气结在经,病久则血伤入络”。浊毒为病,日久能蕴于肠腑、伏于经络,影响气血循行,浊毒与湿、痰、瘀相互凝滞日久则化为癥瘕肿瘤[10]。结肠癌术后的患者虽已祛除局部的肿瘤,但浊毒内蕴的病机依然存在,周身气血循行不畅的主要矛盾未得到解决。浊毒还具有“遗邪内伏”的特点,待体内正气虚衰,浊毒会随着气血津液各处流窜,这便是结肠癌易复发的根本原因,更是李教授应用化浊解毒,宣瘀通络大法治疗结肠癌术后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11]。

3.2 基于数据挖掘得出的李佃贵教授治疗结肠癌术后用药规律 通过对已纳入的121首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可得用药频次超过50%的药物共有9味,分别为黄连(77次,63.64%)、黄芩(71次,58.68%)、半枝莲(70次,57.85%)、白花蛇舌草(70次,57.85%)、当归(69次,57.02%)、白芍(68次,56.20%)、槟榔(63次,52.07%)、川芎(62次,51.24%)、苦参(61次,50.41%)。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通过抑制GRP78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凋亡起到抑制结肠癌浸润,降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效果[12]。黄连与黄芩为泻心汤的重要配伍,两药相须为用,擅清中上焦火热,共奏清热燥湿之效,更能泄浊解毒,防止浊毒之邪留滞肠腑,预防结肠癌术后复发。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是在癌症治疗中常用的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具有清热抗癌、软坚散结的作用。肿瘤细胞的转移体现了明显的免疫逃逸特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不仅可以降低结肠癌术后患者复发的风险,还对提升患者免疫力有积极作用[13]。当归、川芎、白芍,为四物汤经典配伍,补血活血,治疗营血虚滞,既可以恢复浊毒内蕴耗伤的营血,又可以化瘀通经改善周身的气血循环。药理学研究显示。苦参提取物: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对提高结肠癌术后患者免疫能力,诱导体内残留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具有重要作用[14]。

从中药药性分析结果来看,李教授所用药物多为寒性,其次为温性。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体内浊毒不能通过手术完全祛除,因此必须以清热燥湿,化浊解毒的寒凉药物为君遣方用药,与此同时,考虑到患者体内浊毒久羁、耗伤气血,且患者经过手术,正气更加亏耗,李教授在投入寒性药物的同时,佐以温性药物以固护脾胃,防止苦寒更伤正气。所选用中药多为苦味,其次为甘味、辛味。苦味能燥能泄,清热燥湿以祛除浊毒化生之根;甘味入脾,最能补益,既可缓解患者术后虚劳症状,又可恢复浊毒耗伤之气血;辛味能行能散,行气活血,改善因浊毒阻络导致的气血循环障碍。用药多归于肝经,其次为脾经、胃经,“肝为五脏之贼”,当人体气血循环失常,首先责之于肝脏。浊毒蕴于肠腑,气滞血瘀,化为癥瘕肿瘤,气血运行不畅的状态并不会随着肿瘤的摘除出现决定性改变,因此选用入肝经的药颇为重要。脾胃为中焦枢纽,生痰之源,是湿热、浊毒化生的根源,因此清热燥湿、健运脾胃是缓解结肠癌术后症状,预防结肠癌复发的重点。从中药功效分析发现,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理气、活血化瘀的药物居多,由此可见李教授采用泄浊解毒,宣瘀通络为大法治疗本病。浊毒病邪同时具有浊邪重浊、黏滞、秽浊和毒邪燔灼、传变迅速、易伤血络、易耗津液的特点,治疗当用苦寒药物以燥湿,水湿祛则浊毒之邪无以凭依,同时重用清热解毒药物,热毒得清则浊毒病邪失其迅猛之性,患者并且趋于平缓[15]。本病患者患病日久,浊毒多深聚血络,影响经络气血循环,久之则四肢百骸失于濡养,急当重用大剂行气活血药物以调畅气血。

中药关联分析显示,多以黄连、黄芩、白花蛇舌草、当归、白芍、川芎为主。用药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4类,第1类药物用于清热燥湿,湿热得祛,浊毒病邪无从依附,脾胃自然健运;第2类与第4类药物补血活血同时固护脾胃,第3类药物泄浊解毒、清热抑癌,既除浊毒病机之根,又防浊毒留滞肿瘤复发。

复杂网络分析提取出核心处方为芍药汤加减,共包括10味中药,分别为黄芩、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当归、白芍、苦参、槟榔、川芎、白术。芍药汤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功擅清热祛湿、解毒止痢,常用以治疗湿热痢疾,药理学研究证实,芍药汤复方及其内部单体有效成分可以防治肠道内慢性炎症减缓或阻断其炎-癌转变过程,明显延长结肠癌模型小鼠生存时间,减少其肠道内肿瘤数量[16]。在芍药汤原方基础上增加了清热泄浊、活血化瘀、健脾燥湿的药物,体现了泄浊解毒、宣瘀通络兼顾脾胃的治疗大法。

4 结论

本研究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李佃贵教授门诊病历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处方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其用药规律。李教授认为结肠癌术后患者具有浊毒久羁、气血虚滞的病理特点,治疗当以泄浊解毒、宣瘀通络为大法,应用苦寒清热药物,防止浊毒留滞造成肿瘤复发,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宣瘀通络,改善因浊毒阻络导致的气血运行障碍。对临床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浊毒李教授白花蛇
白花蛇舌草茶饮料的研究与展望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花蛇舌草主要成分的抗癌机制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育槐
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中5种抗肿瘤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
厨子救人
饮水
一张合影背后的故事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