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阶段下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机制与路径选择研究

2023-08-28徐冰清

价格月刊 2023年8期

徐冰清 刘 建 陆 柯

(1.江西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2.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中心, 江西南昌 330046)

一、引言

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内涵特征在形式、 内容、层次和机制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延伸和拓展。 中部地区涵盖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6省,既不沿海又不沿边,在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出口贸易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嬗变,全球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大幅萎缩和国内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的大背景下,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是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积极调整与主动应对,对于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提升国际经贸治理话语权、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推进和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基础、 条件和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在新发展阶段下更好推进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而实现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新发展阶段下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机制

新时代背景下,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机制包括以下4 个方面。

(一)加强区域合作,利用好国际国内两大市场

从开放的范围看,国际市场由以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开放为主转向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国内市场由以东部沿海地区开放为主转向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实现国内市场充分开放。 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对外开放模式容易受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市场波动影响,核心技术环节“卡脖子”等问题突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开放重点, 不仅能够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逐步打破由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传统经贸规则,通过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中西部地区推向开放前沿,进一步强化产业间资源互补,不断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 另一方面,自加入WTO 以来, 中国通过充分参与并利用世界市场倒逼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国内市场仍处于“待开发”状态。 目前全国中等收入人群比例已达30%以上,高水平对外开放应立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合作,增强国内市场对全球要素和资源配置的吸引力,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互促共进。

(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向国际化发展

从全球资源配置的过程看,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应当体现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当中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当前,中国重心由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等货物贸易为主转向先进制造业货物贸易与现代服务贸易并重。 受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以及自身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中国前一轮对外开放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以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 面对来自主要发达经济体逆全球化的挑战和保护主义的威胁,单纯以制造业“单兵突击”的模式难以为继。 一方面,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服务贸易竞争已成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对外贸易类型结构看,虽然货物贸易仍占有较大比重,但是2012—2022 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长达到6.1%,其中2022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9801.9 亿元,同比增长12.9%。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动能。 通过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能够进一步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和产业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开放模式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仍然着重于组装加工等价值链低端环节,而技术专利、品牌服务和市场营销等“微笑曲线”高附加值前后端区块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影响了制造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从产业间协调发展看,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产业,两者相互支撑、优势互补,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既是全球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当前, 中国在重点领域内的改革还存在许多难点。 从开放层次看,核心要义就是要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随着国际贸易壁垒日趋复杂、严苛,再加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潮流影响,国际经贸规则正步入深度调整、亟待重塑的阶段。 从国内外形势看,一方面,中国传统的贸易竞争优势正在减弱,在新的竞争优势中,产品、产业间的竞争已逐步让位于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贸易机制的全面竞争,优化制度供给成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治理本质上是一种规则体系设计和制度安排,总体趋势就是经贸规则高标准化,提倡进一步提升境内开放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关税减让等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商品自由流通和共享全球开放红利,中国流动型开放模式取得长足进步。 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这一时期的对外开放仅仅依靠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边境开放举措是无法有效适应全球价值分工演进新需要和国内贸易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的,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力度,不断梳理、革新境内开放举措,助力生产消费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效接轨。 基于此,中国要深度融入高标准化全球经贸规则,避免被“边缘化”风险,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核心,跳出“边境”开放为主导的藩篱,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空间分配。

(四)建设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在新时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自2013 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历经6 次扩容、升级,自贸试验区已形成贯通东西南北地理区域、四大经济板块全覆盖的基本格局,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国企改革、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培育打造了一批以电子信息、 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不到全国4‰的国土面积, 贡献了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7.3%,吸引外资占全国比重18.5%,成为支撑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三、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形势分析

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受到宏观政策、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要素等诸多因素影响。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区域发展定位加快重塑,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发展形势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一)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推进和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政策红利和战略重心转移的双重叠加势能进一步释放,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空间枢纽功能和地缘优势进一步凸显,为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一系列重大机遇。

1.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强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提供了支撑。 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6 个方面21 条措施,其中有8 条涉及对外开放;2023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要在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中部地区政策倾斜。 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落地实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 2012—2022 年, 中部地区外贸规模由1.22 万亿元增至3.78 万亿元,占全国外贸比重升至8.99%。 其中,安徽省进出口总额由393 亿美元增加到1070 亿美元,年均增长10.5%左右;江西省进出口额近3 年连续跨上500 亿、600 亿、700 亿美元台阶; 河南省进出口额历年位居中部6 省前列,2021年更是突破1200 亿美元大关, 比2020 年增长30.6%来源。

2.通道建设不断完善。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施策推动内陆开放通道建设,不断加大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和有关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工程建设力度, 加快国际物流通道和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空间枢纽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拓展了更大空间。 截至2021 年末,中部地区高速公路里程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26.6%, 铁路里程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22.9%,中部各省份之间、各城市群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结网络日趋完善。 目前,湖南省已形成中欧班列(长沙)、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航空货运枢纽、怀化国际陆港、岳阳城陵矶口岸、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等五大国际贸易通道;江西省共有国家一类口岸4 个、功能性口岸7 个、综保区4 个、跨境电商综试区3 个,赣欧班列和11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6 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 湖北省已搭建中欧班列(武汉)、2 个水运口岸、2 个航空口岸以及铁水铁海江海多式联运的跨境贸易通道。

3.产业加速集聚。 产业集聚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积蓄了更多势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从投资增长看,2022年中部地区投资增长8.9%,高于东部地区5.3 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1.9%,高于东部地区13.2个百分点,其中山西、河南、湖南分别增长229.6%、119.8%、41.3%。 从产业发展看,近些年来通过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培育形成了一大批实力强劲、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群。 2022 年,中部地区有8 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有22 个产业集群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百强榜单。

(二)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 中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前所未有,但困难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1.外部需求持续走低。 受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外需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2023 年4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率由2.9%下调到2.8%, 随着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速的持续放缓, 周边国家的外贸出现大幅下降,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和投资也受到明显影响。 从2022年10 月份以来, 全国外贸出口以美元计基本上都是负增长(仅2023 年3 月为正增长);中国对美出口连续8 个月负增长。

2.比较优势逐渐减弱。当前,国际经贸格局加速重构, 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日益成为主流,中部地区传统产业占比偏高,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不断削弱,“低端产业不想要,高端产业难引进”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从全球看,东南亚、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凭借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 土地环境容量大、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等中低端外贸进出口环节对中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造成严峻的挑战。 同时,在发达国家“再工业”战略的影响下,先进制造业回流趋势愈发明显。 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中部地区,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从国内看,区域之间争夺产业转移的竞争愈发激烈,相较于东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部分沿海地区外贸企业在向河南、 江西等中部省份转移后, 选择向西部地区进行“二次转移”。

3.产业转型持续承压。“双碳”背景下,中部地区由于高耗能产业规模大、占比高, 在短期内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面临节能降碳减排及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 如,山西省2022 年煤炭产量达13亿吨, 连续两年增产1 亿吨以上, 煤炭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11%;河南省2021 年高耗能工业占规上工业能耗的比重为38.3%; 江西省2021 年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上工业能耗比重85.6%。 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中部地区“两高”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但产业结构未实现根本转变,节能降耗及转型升级的压力长期存在。

(三)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不同于东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政策红利释放减弱和交通区位优势降低等问题,中部地区面临的问题既有区域共性,也有各地对外开放程度及发展模式不同导致的特异性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开放整体水平不高。 从外贸规模看,尽管近些年来中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引进和利用外资有所增加,但总量偏小、结构不优等问题仍然突出,外延式扩张、粗放式增长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从图1 可知,2022 年中部地区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比GDP 所占比重低13 个百分点,中部6 省进出口额均未达到万亿元以上,规模最大的河南省为8524.1 亿元,规模最小的山西省仅为1845.6 亿元。 从经济外向度看,目前中部地区的贸易主要集中于国内,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从图2 可知,2022 年中部地区外贸依存度最高的江西为22%,列全国第13 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8 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最低的山西省为7%,列全国第25 位, 与沿海经济大省上海(94%)、 广东(65%)、浙江(60%)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从外贸市场主体看,中部地区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出口龙头企业,附加值高、品牌效应强的自主拳头产品严重不足。 在中国对外贸易前十强企业中,中部地区仅有1 家企业入选;对外贸易百强企业中,中部地区仅有10 家。 特别是河南、山西两省,仅富士康一家企业就贡献了全省超过一半的外贸进出口,一旦富士康撤离,外贸进出口将面临断崖式下跌。

图1 2022 年全国部分省份进出口情况单位:亿元

图2 2022 年部分省份外贸依存度情况

2.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从贸易类型看,中部地区出口产品仍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低,与东部沿海省份在智能制造、医药、电子等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相比差距较大。 2020—2022 年,尽管中部地区各省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第二产业占比仍然偏高,第三产业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

表1 2020—2022 年中部6 省产业结构比较 (单位:%)

具体表现在:(1)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大企业偏少。 从2022 年度《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公布情况看,中部地区共有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42 家, 占全国的比重为22.6%,数量最多的河南省为87 家,列全国第5,数量最少的山西省为45 家,列全国第24, 比全国第一的山东省少了85 家。 (2)工业规模大而不强, 传统产业份额依然较大。 2022 年中部地区规上工业营收最高的河南省, 传统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9.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仅为25.9%,而广东省同期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高达55%、29.5%。(3)从出口产品看, 中部地区初级产品、 低附加值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 服务贸易中生产性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 高附加值服务业创新能力偏弱, 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弱势。2022 年,江西省出口增速居中部第1,全国第6,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超过20%,导致外贸出口出现“丰产不丰收”的情况。 (4)从省域间差异看,中部各省经济联系弱化、同类产业重复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分工不明显、产业组织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导致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目前,中部6 省普遍将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且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聚效应还不够明显。 以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为例,2021 年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16.2 万项,仅为东部地区的23.8%,新产品销售收入6.2 万亿元,仅为东部地区的37.6%。 (5)中部地区R&D 经费投入远低于东部地区。 2021 年中部地区R&D 经费投入5346.4 亿元、 仅为东部地区的28.2%。 中部地区最高的安徽省R&D 经费投入强度为2.34%,与山东省并列全国第8(见图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 个百分点。

图3 2021 年全国各省份R&D 经费投入强度占比情况

3.营商环境仍有差距。从《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2》发布情况看,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水平呈现“阶梯式”下降,对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仍有一定差距。 从省级层面看,全国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前10 的省级行政区中, 中部地区仅安徽入选,列全国第8 且得分与前几名差距较大;从市级层面看,全国营商环境指数排名前20 的城市中,中部地区只有武汉、合肥、长沙3 个城市入选,且都排名靠后;从高新园区看,全国高新区百强中,中部地区共有25 家,比东部地区少28 家,其中有17 家排在50 名之后。 具体表现在:政策的标准化、系统化水平不够高,虽然近些年来政府层面出台了很多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 但还没有形成标准化、体系化模板,各省之间、省内各地市之间政务服务标准不一、流程不同、质量不高,数据共享资源不全面、共享实效性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惠企政策落地不实,企业对惠企政策的知晓率、感知度还不够强。 一些企业不知道自己能享受哪些政策,或者知道自己能享受某些政策却不知如何办理。 “放管服”改革不够深入,部分领域还存在“放得开、管不住”“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现象。

4.平台通道的支撑能力不强。 目前,中部地区仍然侧重于传统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互补性较差,对政策、资源、资金等要素深度流通缺乏足够支撑。 开放平台的综合效应发挥还不够明显,虽然除江西、山西以外其他4 个省份均已设立了自贸试验区, 但与全国同类平台相比竞争力整体偏弱,缺少像广交会、进博会等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国家级、国际性展会;经贸交流的活跃度还不够高,2020—2021 年中部地区举办各类经贸类展览活动457 次, 比东部地区少1624 次。 国际化大通道建设比较滞后,北上南下、东进西出仍有不少堵点、断点,特别是口岸“三同”成效还不平衡,口岸建设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业务推广和市场开拓度还需进一步提高,通关通检流程还需进一步优化。

5.高端人才缺口较大。 相对而言,中部地区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等方面的中高端人才仍然比较匮乏。 从高技术产业人才看,2021年,中部地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研发人员仅75.7 万人,不到东部地区的1/3。 从高等教育情况看(见图4),2020 年中部地区拥有高等学校数占全国总量的26.2%,低于东部地区11.3 个百分点。 依据每十万人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数量来衡量,中部地区最高的湖北省为3598 人,列全国第7,山西、安徽分别为2688 人、2702 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部地区创新人才力量储备。 从人才流失情况看,中部地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受当地工资福利、发展前景、基础保障等因素制约,导致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 据统计,全国人才流失率最高的5 个省份中,中部地区的江西、安徽人才流失率分别达63.5%、53.8%, 分别列全国第1、 第4位。

图4 2020 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数及占比情况

四、中部地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制创新和路径选择

推进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看,中部地区的开放水平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任务艰巨繁重。 必须切实找准方向路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补齐短板弱项, 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畅通与东西部地区乃至全球的中循环、大循环。

(一)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筑牢外向型经济发展支撑

基于当前中部地区钢铁、机电、汽车、有色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应坚持把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加快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产业集群。 如河南省重点打造工程机械、农机装备等产业集群;山西省重点打造铝镁合金及深加工等产业集群;湖北省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光电子信息、大健康等特色产业集群;湖南省围绕本省主导产业现状,重点打造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航天装备等产业集群;江西省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 中医药等产业集群;安徽省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配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积极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的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湖北武汉信息光电子、湖南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河南洛阳农机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同时,加快推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持续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推进服务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做优做强。

(二)深化区域协同合作,加快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中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全国大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的优势,积极抢抓国家深化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强与东西部地区产业间协同合作,不断深化资源、技术、资本等方面的合作,推动重点产业加速向中部地区集聚发展。 同时,进一步强化中部各省、市间交流合作,通过高层互访、部门联络、企业互动,推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对接机制,共同拓展区域内部市场,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质量。 如,湖南、江西两省地缘相近,要借助国家层面大力支持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在产业共建共享上加大协同力度,形成优势互补、产业融通。

(三)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规模能级

聚焦跨境电商等6 种新业态新模式,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中部地区应抢抓外贸发展机遇期,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构建区域性电商枢纽, 发展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推进跨境物流、金融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 具备创建国家级开放口岸、设立综合保税区条件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贸易“单一窗口”。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高质量办好江西世界VR 产业大会、 湖南RCEP 经贸博览会、 安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不断丰富拓展功能内涵,切实增强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 积极开展外贸企业对接活动,加强国际营销体系建设,推动企业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双线拓展市场。 如,湖北、安徽、江西等中部省份应充分发挥汽车产业优势,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口”,进一步支持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提升在海外开展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持续巩固汽车出口优势。

(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中部地区应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围绕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决破除任何影响外商投资和企业经营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要围绕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中立、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标准、监管一致性等方面加大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力度,给予外资外企准入前后国民待遇。 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开放,切实降低汽车、航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准入门槛,确保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外资项目在中部地区能够享受到比东部地区更优的服务保障。

(五)加快平台和通道建设,构建通达全球的对外开放枢纽

中部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这两条轴带的中游,应继续完善开放平台功能结构,优化交通网络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连接东西南北区域的枢纽作用。 一方面,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平台,以获批设立的安徽、河南、湖北、湖南4 个自贸试验区为依托,积极开展竞争更加公平、市场更具活力的对外开放制度创新;持续加大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力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打造成为内陆政策洼地和开放高地。 另一方面,加快完善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对外开放通道体系,构建以高铁和空港为支撑的现代交通网络,强化陆海空协同联动,以交通区位优势提升物流枢纽优势。 根据国家战略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湖北武汉、河南郑州、湖北鄂州、安徽合肥等一批国际物流中心和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不断提升区域航空枢纽功能;积极推动中欧班列发展,构建以各省省会城市为枢纽节点,连通西接欧洲、北联俄罗斯的铁路货运大通道;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作用,推动沿线城市港口资源优化整合,进一步畅通中部地区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陆水联运通道。

五、结语

高水平开放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带一路”倡议协同推进和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中部地区应不断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内地、走向世界,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