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3-08-28董旋魏宗游陈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董旋 魏宗游 陈琳

摘  要:“微生物学”是茶学专业中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理论知识较多且复杂,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茶生产相结合。基于此,文章简要论述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的必要性。将“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学习与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加工及储藏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茶生产过程中各阶段微生物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探讨“微生物学”课程与茶学专业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同时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微生物学;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加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0-0159-04

微生物在茶树生长繁殖、病虫害防治、肥培管理、茶叶加工贮藏以及保健品开发等领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甚至衍生出一门新的学科“茶微生物学”。当前茶学专业设置的微生物课程普遍存在课程内容繁杂、与茶学专业联系不紧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专业所需等实际问题。本文以贵州大学茶学院的茶微生物学课程为例,针对茶这一经济作物及相关的微生物,积极开展茶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探索。课程基于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围绕微生物在茶叶生产各方面的具体作用,通过设置主题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项目设计、使用灵活的学习方式、注重能力考核等多方面来综合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

一、“微生物学”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的职责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做到立德樹人、全方位育人,把学生品德的塑造置于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要源源不断进行,贯穿学生的教育全过程。从“微生物学”课程看,“微生物学”理论课程具有知识点繁多、内容分散的特点,授课教师如果经验不足,则抓不住该课程的重点,跟着书本宣读,无创新思维,课堂上无趣味,以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从学生角度出发,部分学生对微生物学的概念不清楚,基础差,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模糊,难以理解。若课程枯燥无味,则失去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差。就当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现状而言,迫切需要从课本中整理出精炼的专业理论元素和素质教育元素,将两者有机融合并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立德树人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课程开设的意义

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农业发展欣欣向荣,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贵州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自然气候,孕育出特色优质的贵州茶。茶叶已经成为贵州省的特色产业,且茶园面积连续8年排名全国第一[1]。茶产业要发展,专业人才是关键。为此,贵州大学建立了茶学院,助力贵州茶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微生物学”是茶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茶树的适生环境、各生长阶段、茶叶的加工和茶品质都与微生物息息相关,因此开设茶“微生物学”课程有利于茶产业发展和品质管控[2]。

三、“微生物学”课程特色内容与要求

(一)茶微生物基础知识

茶是我们生活中常备的健康饮品之一,在茶产品的开发中,微生物时刻伴随左右,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关系着茶叶的品质。在六大类茶中,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在其制作过程中,微生物是成品茶品质生成的关键[3]。在茶树种植阶段,土壤中的微生物对茶树根系生长影响较大,如出现有害真菌或病毒,可直接导致茶树死亡。在茶园管理阶段,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在茶鲜叶中,造成各种茶树病害,直接导致茶产量严重下降,用发病叶片做成的干茶品质也差。在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次生代谢物直接影响成品茶的品质。在储藏过程中,微生物的繁殖会严重缩短其货架期。因此,了解茶中各个阶段的微生物群落,对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4]。

(二)茶树适生环境

茶树喜酸性土壤,其中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关系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关系着植物的整个生长周期[5]。研究发现,由于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都会有变化[6-9]。

在茶树的适生土壤环境中,真菌数量应少于细菌数量。中国茶树种植范围较广,不同茶区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茶树栽培的历史、不同茶区的演变,分析其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关系,将微生物多样性与茶树的生长周期及各项外部特征结合分析,可发掘与微生物共生的规律。将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及气候变化规律,与茶树的生长规律相结合分析,可总结出不同地区之间茶树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为后期茶园管理及各种茶树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良好基础。

(三)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不同的茶区,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孕育出了许多优质的茶树资源,传统的茶叶开发方式主要将鲜茶叶制成干茶售卖,这样的方式不能将茶树最大化地利用,造成资源浪费。随着对微生物的不断研究与利用,可将此技术运用到茶副产品的开发中,增加茶树的利用率。微生物种类较多,功能也不同,部分微生物可以代谢出各种酶类,利用酶促反应,可以将茶的废弃物再次利用。例如将茶园修剪管理时的废弃枝条、制茶时各种残渣碎末堆积发酵,制成无公害的生物有机肥[10];部分微生物可以代谢出多种活性物质,利用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为宿主,可以制成各种杀虫剂、抗菌蛋白和生物材料等[11-12]。微生物技术的利用,提高了茶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了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了茶农的收益。将微生物技术与茶产业相结合,使得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也有力促进茶学学科快速发展。

(四)“微生物学”课程改革

“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好理论知识是运用该技术的必要条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微生物在茶产业中的重要作用。贵州大学茶学院开设的茶“微生物学”课程,授课对象主要是本科学生。但学生对“微生物学”这门专业课有些陌生,再加之与茶相结合,使学生接受课程理论知识能力减弱。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剖析

贵州大学茶学院茶“微生物学”课程选用的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教材,在讲解理论知识和茶相联系时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挖掘茶“微生物学”课本中的经典内容、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成为提升该课程与茶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学生学习主要以线上为主,学习到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对课程的理解较为抽象。因此,授课老师应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筛选课本中的重点,难点,遇到抽象的理论知识时,要配备相应的实际图片,便于学生理解。例如,茶树喜酸性土壤,茶树栽培时土壤微生物种类对茶树存活率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微生物会产生酸碱度不同的代谢产物,从而影响土壤的酸碱度。生长阶段各类病原菌变化,病原微生物多种多样,引发的病症也不同。在茶树萌发新梢时,其嫩叶抗病能力较弱,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害,使茶鲜叶质量变差。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不同,在黑茶加工中微生物的变化较大,部分黑茶在后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微生物,而有些微生物决定了茶的品质,如冠突散囊菌是一种黑茶的品质特征性微生物。了解微生物在不同阶段对茶的影响,使学生对茶微生物学基本知识有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和理解[13-21]。

(六)多媒体教学

茶“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复杂、烦琐、抽象,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图片、动画或者视频,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吸收知识。虽然许多茶专业课程都利用了多媒体技术教学,但没有深入探索如何高效使用多媒体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但以“PPT+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法,并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在这种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引用了新技术,但还是枯燥无味。学生课堂学习时注意力容易转移,不利于其独立思考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更难以利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际生产。作为授课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与茶“微生物学”课程相结合,在茶“微生物学”授课过程中,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的教学方法、视频等,学习别人经验加以改进,变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在课堂上有难以理解或者比较抽象的部分,运用线下实践操作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茶树各种病害的发生,及各类茶加工过程中各类真菌的变化。

(七)引入最新知识体系

我国茶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对茶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越来越多,在茶树的科学种植、提高茶园的管理效率、对茶树各种病虫害的防控管理、将茶与旅游相结合方面都引入了新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識体系的加入,为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茶的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对于茶“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与时俱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多了解该学科发展现状,及时补充学科发展前沿知识。茶产业一直在动态发展,要结合各阶段茶学方面的最新科研或科技成果,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相应调整,在讲解与茶树种植、加工、管理等过程中有关的微生物学的知识时,应多花时间充分让学生理解,使得老师和学生都走在该学科的前沿。由于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品种较多,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有利于茶园管理及品质保障,打造高质量“欧标茶”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扩展新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CO-MS)等在茶叶检测方面的应用,以问题为导向,从微生物角度分析如何高质量发展茶产业。

(八)考核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应用,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茶“微生物学”课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与气象、土壤、植保等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作为茶学专业的学生,扎实学习微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是指导实际生产的关键,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茶“微生物学”理论知识课时较多,实践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大量理论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及实践能力。而“茶微生物学”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实践课同样不能放松。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如分离纯化茶树适生土壤微生物、茶树根系微生物、各类病害病原菌、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在选取实践教学基地时,尽量选取离学校较近的茶园苗圃,便于学生定期观测相关实验数据。

考核是检验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知度,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这样的方式只能了解到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情况,这与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相违背,应该重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22]。例如在讲解茶树病害时,将学生带到实践基地,采集感病叶片,让学生拍照记录发病叶片的形态特征,将叶片带回实验室分离致病菌。培养学生将可触碰的实物与抽象的理论结合,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理论相对比,是否有太多偏差,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重新设计实验直至达到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并作相应的记录,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着重讲解。待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有一定认知后,应在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的实验材料,避免实验误差。在不同的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实验场地或实验材料不足的情况,建议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到实际中,而校外企业就是很好的实践环境。在不同地区、茶企,学生能更全面地接触到茶树生长及加工中与微生物的关系,不仅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结,还可拓宽学生视野。

四、结语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有最专业的老师和最前沿的知识。技术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业。扎实的基础理论才能指导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在开展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时,要让学生扎实学好理论知识,重视实践型人才培养。文章针对茶“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试探性改革,以期为本科院校茶学专业的“微生物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邓钺洁. 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劲发展[N]. 贵州日报,2022-03-28(01).

[2] 陈丹丹,朱旭,武月琴,等. 微生物发酵茶中Teadenols的研究概况[J]. 中国茶叶加工,2021(03):34-37+45.

[3] Na A,Fssd A,Ieoa B. Kombucha—An Ancient Fermented Beverage with Desired Bioactivities:A Narrowed Review[J]. Food Chemistry:X,2022(14).

[4] 胡桂萍,劉波,石旭平,等. 微生物资源在茶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4):1205-1211.

[5] 王贵卫. 茶树根际环境因子—细菌种群及功能相关性探究[D]. 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8.

[6] 田永辉,魏杰. 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根际细菌及酶活性动态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1(4):63-66.

[7] 高旭晖. 茶树根际微生物与根际效应[J]. 茶叶通讯,2000(1):35-38.

[8] 孙海新,刘训理. 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J]. 生态学报,2004(7):1353-1357.

[9] 韦持章,农玉琴,陈远权,等. 茶树/大豆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8,27(04):537-544.

[10] 刘姝,涂国全. 茶渣经微生物固体发酵成饲料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01):130-133.

[11] 倪星虹. 茶渣提取蛋白及饲料化利用的初步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12] 胡民强,王岳飞,徐侠钟,等. 茶渣生物洁净有机肥肥效试验研究[J]. 茶叶,2006(03):145-147.

[13] 周才碧,陈文品. 茶园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14,36(03):14-15.

[14] 孙波,廖红,苏彦华,等. 土壤—根系—微生物系统中影响氮磷利用的一些关键协同机制的研究进展[J]. 土壤,2015,47

(02):210-219.

[15] 柴苗苗. 土壤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J]. 乡村科技,2019(21):86-87.

[16] 田甜,韦锦坚,陈远权,等. 茶树的铝、硒、钙营养及互作研究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29-33.

[17] 罗勇,吴江,陈健. 茶树主要病害症状识别与防治[J]. 植物医生,2010,23(01):17.

[18] 张强,杨云祥,唐方圆,等. 茶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15(12):80-81.

[19] Zhao M,Zhang D L,Su X Q,et al. An integrated metage nomics/metaproteomics investigation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 -ties and enzymes in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of Pu-erh tea[J]. Scientific reports,2015,5(01):1-10.

[20] 方欣,骆爱国,涂青,等. 普洱茶(熟茶)发酵过程各层间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J]. 食品科技,2019,44(05):37-42.

[21] 张欣,姚粟,白飞荣,等.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可培养方法的勐海发酵普洱茶细菌多样性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44(09):15-21.

[22] 杨少辉,王洁华,宋英今. 多元化考核体系在高校公选课中的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0):141-143.

(责任编辑:淳洁)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茶树抗茶饼病基因克隆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黔科合支撑[2020]1Y001号);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贵州茶树抗菌基因克隆及多态性分析”(项目编号:贵大人基合字(2018)10号)。

作者简介:董旋(1978—),女,博士,贵州大学茶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魏宗游(1996—),男,硕士,贵州大学茶学院,研究方向为茶树抗病基因;陈琳(1985—),女,硕士,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