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2023-08-28

学苑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视野中华内涵

方 程

(吉林省长春新区北湖英才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应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引领学生研习语言知识、传承优秀文化,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教师重语言知识研习、轻优秀文化传承的现象。而这,会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产生影响。鉴于此,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教师应深度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策略,引领学生深度理解、广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文化自信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等。但是,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教师却面临着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如何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如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现实困境。

(一)如何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内涵,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呢?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挖掘,还是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启迪、引领、指导学生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是在课前挖掘,还是在课中挖掘?是从文章的主旨大意中挖掘,还是从文章的思想情感中挖掘?……这一切,是教师从教材中挖掘文化内涵时所面临的困境。

(二)如何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窄化的文化视野,往往会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呢?是以教学活动为抓手,还是以教学评价为推手?是在阅读教学中拓展,还是在写作教学中拓展?是依托课堂练习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是利用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拓展学生文化视野方面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三)如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文化知识的匮乏,往往会导致学生精神世界的空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还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滋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巧妙、恰当地利用中华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呢?这是文化自信背景下,亟待每一位教师解决的问题,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一种困境。

二、文化自信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对策

针对文化自信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教师应从作者、编者、读者等多个视角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应以观看微视频、参加微演讲、开展微辩论为契机,多举措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应应以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等多途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多视角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阅读文章的视角不同,学生往往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发现。为了深度挖掘教材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教师需引领学生从作者、编者以及读者等不同的视角,进行挖掘。

1.从作者视角挖掘文化内涵

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铺垫,也是学生走进作者视角的一种方式。教师可借助于一些课前预习任务或课堂达标练习,引领学生了解走进作者视角。

以八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为例,教师设计了一项课前预习任务,即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搜集、整理关于朱德的生平以及这篇文章创作背景的相关知识。通过完成此项课前预习任务,学生能够逐渐走进作者朱德的视角,感知、体会到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从作者的视角,学生也能够体会到母亲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母慈子孝、勤劳善良是学生从作者视角感受到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这篇文章的文化内涵,联系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学生也会对母慈子孝、勤劳善良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种高度的认同感。

2.从编者视角挖掘文化内涵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并不是一种随意、无序的安排,而是一种巧妙、恰当的设计,处处彰显着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因此,为更为全面、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从编者视角进行挖掘。

以八年级语文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两篇课文为例。当学生从编者视角挖掘文化内涵时,会发现:这两篇课文重在向学生展现中国体育、中国军事的崛起。跳水姑娘吕伟是千千万万体育工作者中顽强拼搏、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一个缩影;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是中国军事崛起的一个里程碑……让学生深度理解、广泛传承中华民族拼搏、勤劳、智慧、爱国等优秀品格,才是作者编排这些内容的初衷。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当学生从编者视角挖掘文化内涵时,他们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会对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对中华优秀文化产生一种更为强烈的认同感。

3.从读者视角挖掘文化内涵

不同的读者,因其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对文章中文化内涵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分析,学生也是一名读者。因此,教师应引领、指导学生从读者视角挖掘文化内涵。

以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为例,当学生从读者视角挖掘文化内涵时,他们会有这样一些发现:扎根西部地区、投身祖国边疆建设的每一个人,就如同一棵棵白杨树,他们看似平凡,貌似微不足道,但是,却有着坚韧不拔、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优秀品格。这些品格,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内涵。

从读者视角挖掘文化内涵,也是学生与作者、与编者对话的一个过程。通过多元对话,学生也就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度理解文本的文化内涵。

(二)多举措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微视频、微演讲、微辩论,不仅能够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形式,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更为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以观看微视频为契机,拓展文化视野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形象直观、形式活泼的微视频,备受教师与学生的青睐。鉴于学生文化视野比较窄的问题,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蕴含文化知识的微视频,并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这些微视频,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以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这篇课文为例,尽管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也能够了解一些文化知识,但是,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他们也无法通透、细致地理解苏州园林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鉴于此,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广泛搜集、细致整理一些展现苏州园林优秀文化的微视频。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微视频,就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苏州园林的文化知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

教师除了可以在课中组织学生观看微视频之外,也可以在课前、课后要求学生观看一些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视频,以此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以参加微演讲为契机,拓展文化视野

分享、交流是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享、交流,能够让学生交融思想、碰撞思维,能够让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以微演讲的形式组织学生分享、交流,能够让学生分享、交流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有效。

例如,在引领学生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教师设计了一项分享、交流活动,即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围绕石拱桥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微演讲。有学生在微演讲中讴歌了中国古代桥梁设计师智慧;有学生在微演讲中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坚韧、智慧等优秀品格……

一段段声情并茂的微演讲,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对教材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文化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3.以开展微辩论为契机,拓展文化视野

为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围绕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开展精彩纷呈的微辩论。主题鲜明、精彩纷呈的微辩论,能够增加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形成互补,让学生的文化视野在互补中不断拓展。

例如,在教八年级语文《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愚公不愚”和“愚公真愚”展开了微辩论。在唇枪舌战的微辩论中,学生对愚公坚韧、勤劳、不服输的精神,有了更为全面、深入、通透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在微辩论中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当然,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微辩论中有更为突出、更为优秀的表现,教师应设计一些课前准备任务,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深度挖掘关于愚公精神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

(三)多途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文化的自信,离不开精神的丰盈。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读思结合、读议结合以及读写结合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1.在读思结合中丰富精神世界

读思结合,即阅读与思考的深度结合。如果学生只阅读、不思考,那么,他们也就会仅仅停留在浅层阅读阶段。反之,倘若学生将阅读与思考深度融合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会由浅入深地阅读。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时,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链,引领学生开展了读思结合活动。以这些问题链为向导,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思考更加细腻,学生更为清晰、真切地体会到了浓浓的父爱,以及作者对父爱的真情赞美。

显而易见,有序、有效的读思结合活动,能够让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内容、深度体会文化知识。同时,在读思结合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逐渐将文章中的优秀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优秀品质,以此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2.在读议结合中丰富精神世界

在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议论活动,即读议结合。此举,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将优秀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品格。

例如,在引领学生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言文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读议结合。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借助于教材中的注释,自主理解文本内容。紧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展开畅所欲言的议论、交流。

通过读议结合,学生更为深入、全面、细致地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逐渐将多姿多彩的中华优秀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精神,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

3.在读写结合中丰富精神世界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更为通透地理解文化知识;通过写作,学生能够更为广泛地传承优秀文化。因此,适时适度的读写结合,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仅让学生以阅读为契机,深度理解了愚公的优秀品质,而且让学生以写作为契机,联系实际生活,赞美、讴歌身边的愚公精神。不仅如此,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地将愚公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精神,进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读写结合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方面的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抽丝剥茧地从文章中选择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鼓励学生围绕这些传统文化,开展写作训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如何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如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等现实困境。鉴于此,教师应采取多视角挖掘文化内涵、多举措拓展文化视野以及多途径丰富精神世界等策略,引领学生深度理解、广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学生就会逐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一种认同感,学生的文化自信也会逐步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会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视野中华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居· 视野
挖掘习题的内涵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