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经素养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3-08-27程昊宇韦奇科范永祥公彦博杨源中
程昊宇 韦奇科 范永祥 公彦博 杨源中
摘要:“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推动乡村振兴,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居民知识素养普及水平较低,成为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因素之一。财经素养作为乡村知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为研究实例,梳理全州县的财经素养教育情况,发现当地居民财经素养不足,普遍存在有大量可支配收入闲置等问题,提出提升农村居民财经素养,激发农村居民主动寻求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乡村振兴;财经素养;内生动力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6-012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章标识码:A
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人力物力的投入,政策的扶持,农村的经济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由于农村自身内生动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导致农民的财经素养整体水平较低,难以充分利用起手中的闲余资金。这对农村的发展、金融行业的拓展造成一定阻碍。农村居民受经济发展程度、地区差异的影响,接触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比城市居民更少,农村居民的财经素养水平也与城市居民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通过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可以帮助农村居民提高财经素养水平,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全州县为例,对全州县农村居民的财产情况,财经素养水平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 加强乡村财经素养教育的价值
加强乡村财经素养教育,从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践为依据,丰富完善财经素养教育理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与实施,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更有效的经济政策、更良好的市场氛围下,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农村居民精神上日益富足,物质上的财富也稳步提升[2]。
经过调研,全州县农村居民的财经素养较为薄弱,对财经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对如何管理使用资金、合理规划资金的认知不足,对财务风险、市场状况等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此情况下,加强乡村财经素养教育,普及相关财经知识,将为农村建设带来文化素养认知层面的助力,更好地吸引劳动力返乡就业,为乡村财经知识普及提供便利。在研究乡村财经素养的提升过程中,立足实际,反复探索调研,有利于乡村财经素养教育理论的进步与完善,也为对乡村财经素养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 全面推进乡村财经素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困难挑战
2.1 SWOT分析概述
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列举并加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材料,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的财经素养教育情况进行SWOT分析。
2.2 全州县推进乡村财经素养教育的SWOT分析
2.2.1 优势分析
一為地域优势。全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北部,与城市相邻,多条公路、铁路从中穿过,交通便利,农产品到达市场的运输距离近,便于发展本土农村产业。从气候带来看,全州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交接区,气候适宜,降水量充足,有利于当地农产品生长,其产出量可达到每年一到两熟,能保障当地农产品的高品质产量和质量,从而带领当地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目前,全州县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56家、家庭农场274家,创建数量居全市前列。2021年,全州县被列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荣获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
全州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可借助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来发展红色旅游等第三产业,吸引各地的游客,实现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与农业相辅相成,弥补其依靠农业发展的季节性短板。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让农村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得到提高,财富的积累使得农村居民对财经素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2.2 劣势分析
关于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全州县出台的政策较少;广西多地出台的大学生毕业下乡政策在全州县落实不到位,相关福利补贴力度较小,这导致全州县人才回流渠道狭窄,人才匮乏。当地乡镇的金融机构较少,具备财经素养的人才数量不多,无法为农村居民整体提高财经素养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此外,全州县的农村居民们对于余额宝、基金等理财产品了解甚少,甚至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农村居民对于年利率、投资回报率等专业名词了解不足。村里缺少精通理财的专业人员带领农村居民去认识或了解这些理财产品与渠道,导致农村居民获取理财信息的方式较少,再加上本身的观念与城市相比较为落后,导致财经素养教育普及不到位[3]。
2.2.3 机遇分析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村多元价值[4]。全州县巩固柑橘、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优势,发展水果产业集群。全州县水果累计种植面积30 400hm2,年产量72万t。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逐渐形成营销与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这不仅可以提高全州县的人流量,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还可以吸引金融机构的进入,间接帮助农村居民了解财经知识及财经知识的重要性[5]。
随着产业的发展,农村对市场类、服务类、经营管理类的人才需求增多。随着农村信息技术、产业规范化水平的发展,可进一步吸收劳动力、吸引人才,为全州县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产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回流形成良性循环,使得农村居民手里盈余的财富变得更多,使得他们有着更多的“机会”去理财,或去投入再生产,盘活手中盈余的资金,助力提高财经素养,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2.4 威胁分析
一是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与城市的进一步割裂。随着桂林市城区的快速建设,农村到城市的务工人员数量正在攀升,这一现象在全州县也较为严重。由于全州县部分村镇通往桂林市城区的道路较差,导致大部分务工人员选择在外居住,这就导致村内的居民与城市的联系不畅。大部分中老年群体长期生活在村中,城中务工人员一直定居在城区,城市与农村沟通较少,人员的单向流动导致村内人口减少,住户减少,不利于财经知识的传播,城区中一些理财机构、金融服务以及财务知识无法在农村中得到开展普及。
二是农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两极分化,导致全州县部分农村居民与现代生活逐渐脱轨。村中外出务工人员与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的单向流动导致现在的全州县人口主要以中老年以及婴幼儿两大群体为主,在年龄结构中缺少青壮年的支撑,使得现代生活方式与理财方式难以普及。农村居民与城市生活的联系缺少一种媒介,这种媒介主要为青少年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等这些知识面、接触面较广的人来担当,成为连接农村居民与现代生活沟通的纽带,帮助农村居民提升其对于财经素养的认知度。
三是周边区域同题竞争的威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产业与旅游在广西多地进行融合,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例如广西兴安县的民族特色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华江九寨”项目,“华江九寨”将把华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华江的民族团结进步与红色资源、民俗风情、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等主题体验、沉浸式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目前全州县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周边县区的率先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也给全州县带来了压力,面临着区域同题竞争的威胁。
3 提升乡村财经素养的建议
3.1 大力推广普及乡村财经素养知识
加大对农村居民财经知识的普及与宣讲,以专家讲座下乡、志愿者宣讲团入户等方式积极开展常态化、丰富多彩的消费观、金融理财知识及法律法规常识教育,使农村居民具有基本的财经知识和能力,提升农村居民财经素养,帮助他们逐渐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可以利用贷款、手中的流动资产合理投资生产,实现经济增收;可以进行财务运用决策分析,明确财富后期运用走向,将手里的财富增长值最大化;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有基本的辨别与决策能力。大力推广普及乡村财经素养知识,对于活跃当地经济、促进其增长有积极的作用。
3.2 政策引领,推动财经教育学习
各级行政部门共同发力,构建财经素养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数字化工具,合力更好地推进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应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农村居民更好地开展财经活动,提升其学习财经知识的兴趣。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财经教育的课程内容,把《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中的五维内容: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 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财富与人生,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制度方面的内容,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有好的国家政策作为农村居民学习财经知识的指路明灯,就能进一步调动积极性,产生一股学财经知识用财经知识的风潮。在政策的相应鼓励下,农村居民再加之以实践,利用财经素养知识实现经济增收,使农村居民真正体会到掌握财经知识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感受到财经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应让学习者感受到这些知识与自己生活休戚相关,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以更好地生活[6]。
3.3 实现理财产品简约化设计研发,适用于农村居民的理财服务
金融理财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产品,是在经济繁华的城市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这种新兴金融服务产品才在农村地区开始普及。金融理财产品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是一种新鲜事物,对其了解程度不深。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得各类金融产品在互联网的加持下走进农村居民的生活。针对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应设计研发出一种适合全州县当地情况的产品类型,操作界面更简约化,能够便于农村居民了解产品,同时更易上手操作。针对全州县所开发的金融理财产品,应遵循低风险、收益稳定、适宜当地情况的原则,使得这类金融产品能够真正服务到农村居民,并从中受益。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互联网金融链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农村居民财经素养的提高。农村居民在日常的简单应用中习得了相关财经知识,一方面可以实现财富的增值,另一方面也助推了全州县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4 做好人才回流工作,让更多人才留住农村
农村人才的缺失,也是造成全州县乡村财经素养不高的重要因素。应挖掘全州县优势,出台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让更多企业投入到全州县农村建设当中,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到农村,带领农村居民进行创业投资等一些經济活动,让农村居民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经济的运作规律,使农村居民具备基本的市场分析素养;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制定出台人才落户、购房、购车、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一系列专项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人才服务保障,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留下来,为全州县地区的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加强农村产业基础的建设,通过对低效闲置用地整治,集中开发或者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形成具有较高行业水准的标准化种植养殖企业,增加集体和农户收入[2]。农村产业基础的建设成果,将进一步吸引青年人返乡。人才的回流将为农村居民财经素养的普及提供智力支持。
4 结束语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只有财经素养水平与财富积累相互匹配,才能让个人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得到良性的发展。农村居民财经素养不但会对个人以及家庭的幸福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国家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性[2]。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合理运用财富能较好地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全州县的调研与分析后,全面了解到当前财经素养教育在全州县中的发展情况,对于提高全州县乡村财经素养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全面提升农村居民财经素养,有助于农村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严佳卉.多向发力 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能力持续提升[J].金融博览,2022(08):54-56.
[2]甘菊云,韦东报.提升居民财经素养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J].农家参谋,2022(14):57-59.
[3]辛自强.中国公民财经素养基本状况报告[J].心理技术与应用,2022,10(03):129-153.
[4]刘月红.运用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探讨[N].山西科技报,2022-03-15(A06).
[5]吕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分析[J].现代商业,2022(30):52-54.
[6]宗秀秀.社会视角下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J].营销界,2021(3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