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的运用分析
2023-08-27陈娟娟
陈娟娟
一、前言
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收益。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视,明确管理计划与战略方向,运行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全面完成经济管理任务,才能推动企业在新时期实现进步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与时俱进与创新完善,需要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合理运用,这是企业实现经济成本节约、控制,以及提高经济管理工作质效等重要保障。
二、目标成本管理相关概述
目标成本管理,是现代经济发展背景下出现的较为新型的企业成本管理方式。较之传统的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在控制手段方面。传统的成本管理属于事后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识别成本的不合理之处,进而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规避。而目标成本则是强调成本的事前控制,就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以及市场环境发展趋势等,对各相关成本因素进行分析,结合预算内容实施有效的成本管控,即事前控制,这种预防性的成本控制,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其次,在成本管理办法方面。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采用分析、调整的操作手段,对于成本发生之后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和解决核心问题的办法[1]。其中,调整主要是对问题内容进行改善,使得后续的成本控制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的应用步骤主要包括目标确立与目标完成。在进行生产之前,需要对相应的成本目标进行确定,基于多角度进行成本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就是完成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需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才能算是完成了既定目标。
三、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目标成本管理是较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且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较为积极、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对于成本控制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需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方可实现稳定发展。若是利润过低将会使得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传统的成本管理在利润控制的应用效益并不明显,而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的应用则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就实际情况而言,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在较大程度上完善了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利润控制需求。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等配套技术在目标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预算管理的准确性,使得企业经营成本更为可控。其次,有利于企业各个部门的疏通管理。各个部门统一管理难是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目标成本管理理念的应用实现了对各个部门的综合管控,强化了各个部门的沟通效率,突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是实现部门联动的有效方法。此外,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严峻挑战。包括基础信息化设备建设与目标成本管理经营理论更新方面,是企业实现内控效率与经营利润提升的重要保障。
四、企业经营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的运用现状
(一)目标成本意识不足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许多企业管理者始终认为企业想要实现不断发展的核心在于对外部市场的持续开拓。因此,新市场的开拓成为了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盈亏情况也与市场份额息息相关,导致了企业经济管理对于成本管理的忽视,一旦出现亏损则扩大市场,呈现出较为畸形的市场占比现状。企业希望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扭转不利局面,实则导致了重型资产占比过重的不良发展局势[2]。企业的经济管理更为重视对利润情况,对于成本管理的关注程度稍显不足。管理人员普遍认为经营利润增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自然会好转,忽视成本管理与实际利润之间的关系,必然使企业遭受亏损的后果。
(二)缺乏健全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虽然许多企业对于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表现出了诸多问题,未能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缺乏对目标成本的深入了解,未能就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不够完善。企业片面认为预算管理是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甚至将预算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等同化。对于预算实施、目标控制的后续管控环节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超预算现象,使得企业成本失控。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充分的预算过程。许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关键在于对企业内部情况的计算,忽略了市场评估预算,导致市场问题发生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不能发挥目标成本管理的真正价值。
(三)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涉及诸多信息数据的处理与应用,传统的人力统计、计算方式显然不适应目前企业的经济管理要求。对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配备完善的信息化设备,实现对海量信息数据的高效处理,更好地保障目标成本管理效益。但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较低,不具备对大量数据信息快速、准确处理的能力与条件,无法實现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出现了数据分析缓慢、不全面,信息数据应用效率低的现状。同时,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而出于成本考虑,或者资金有限,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造成不良影响
(四)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壁垒
就当前企业经济管理而言,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无法获得较为全面的数据信息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运用效益。究其原因,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壁垒,各个部门对于业务信息、财务信息都有着明确的保密规定,通常情况下不会传递给其他部门,甚至于有些信息企业领导都不具备查阅权利。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准确、全面获取成本管理相关信息,不能为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相应信息,导致成本控制的偏差较大。
五、企业经济管理中目标成本管理运用策略
(一)强化成本预算意识,积极转变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需加强对各个经营管理環节的成本控制。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成本预算意识,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就当前情况来说,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甚至是企业领导对于成本预算的认识不够深入,普遍较为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缺乏对成本预算与业绩提升之间的关联性与重要性的充分认识,进而导致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效率较低,企业的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与利用,不利于企业经济管理效益提升。对此,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认识到成本预算的重要性,实施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实现对成本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优化等全过程控制[3]。此外,财务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在目标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履行成本管理职责,加强对成本预算实施的跟踪管理,掌握和有效纠正预算偏差。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制定合理措施,强化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效益。
除此之外,企业还需积极转变传统静态的、僵化的成本控制模式,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理念的学习、应用,切实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由于目标成本管理属于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对此,需加强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利益是调动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核心,通过制定绩效奖励条例等方法增加工作人员参与目标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热情。盈利是企业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经济效益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对此,企业可以把成本管理、员工薪资福利、奖惩制度等有效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的目标成本管理和控制观念与意识。
(二)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优化
首先,需要对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充分明确。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若是缺乏相应的规定、标准约束,将会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在目标成本管理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管理要求,提高应用成效。对此,企业需结合自身经营理念,明确成本管理规定,加强对企业内外部关系的优化、梳理,使得企业相关人员明确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与任务,提高目标管理的认识。促进部门之间、员工时间的参与与合作,提高对资金、物资、人力等的合理配置与应用,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就企业发展层面而言,还应加强与相同目标的企业关系的梳理、优化,就一致目标开展相应合作,更好地占据市场空间,实现共赢。
其次,对目标成本进行科学分解。在确定目标成本之后,要求企业就经济管理的整体对目标成本实施细化、分解。在进行目标成本层级分解的基础上,要求各个部门结合自身实际业务,确认各自的成本管理目标,实现对成本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将具体的目标成本细化落实到各个部门、员工的身上,明确成本管理权责。为确保成本分解的合理性,企业需将成本合理的划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同时在目标总成本的导向下,完善相应的成本管理考核与评价体系,提高各个部门与员工的成本管理工作积极性,为目标成本管理实现提供有效保障[4]。
再者,构建合理的目标成本控制系统。这是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优势的重要保障。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需要企业结合实际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目标成本管理系统中,融合了管理队伍、工作规划,以及其他可行性内容。系统的实际构建需要对员工信息资料、原材料成本、生产设备使用寿命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目标成本管理系统的效用。在此过程中,企业需就目标成本管理系统建设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更好地深入掌握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情况,为目标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有效依据。
除此之外,还需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企业在构建目标成本管理机制过程中,必须重视对机制执行环节的严格把控,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现象。加强对机制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加强对老旧系统的定期更新,不断完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降低企业经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三)加强生产成本管控
一般来说,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效益会对企业的流动资金、财务管理效益等产生直接影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生产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需要加强对定向成本管理、生产成本管理链条等的分析,进而对整个生产成本控制体系进行改革、创新。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与市场变化,进行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降低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生产成本的合理预测,优化目标成本管理方案,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在企业的营销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突出成品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目标成本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落实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事前控制方面,产企业需基于整体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资金实力,对生产经营进行深入细致地考核,尤其是对生产原材料、工艺应用、人员成本等方面的深入考察、研究,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以及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尤其是要充分确保产品生产的高度可行性与经济性。采用动态成本管理的方式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成本进行全面的监控管理,确保目标成本细化落实到位[5]。此外,还需加强对事后的成本控制反馈、评估与优化,及时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核算、对比,尽可能地将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以内,确保企业实现预期的生产效益。
(四)加强成本控制信息化建设,强化成本监督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求对所有发生费用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监测、控制,以实现对资金流向、成本用途的全面掌握,切实把生产经营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及提高资金的有效周转,提高项目成本控制效率。对此,企业需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成本控制中的合理运用,就成本控制建立起完善的信息数据库以及合理借助BIM技术建立可视化的成本控制模型,有效消除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更好地实现不同部门与不同管理职能之间的成本拆分与成本分摊。切实将成本控制目标细化至各个部门以及具体的员工,落实对目标成本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现预算超支,以及实现对超预算现象的有效调整。
此外,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确立发展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阶段控制,使其时刻处于可控的成本范围内,不会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确保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进行企业内部构建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慎重解决成本目标责任不明确的问题。通过构建权责统一的成本目标管理体系,对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责任进行具体明确,为后续的管理模式优化与问题解决提供固定的解决方向,形成稳定有效的成本目标控制体系。同时,加强目标成本控制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互相监督与制约的管理体系,形成常态化的成本控制,推动企业成本控制整体目标的实现。
六、结语
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不得不重视对项目成本的控制,以此获得较高的项目利润,提高市场优势。然而,诸多因素都会对企业的成本控制造成较大影响,企业唯有实现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全面考虑,方可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与模式,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对成本控制的动态化与全面化,更好地保障企业的项目效益。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在经济管理中运用的重视,充分认识到目标成本管理应用的优势,结合企业当前实际情况剖析目标成本管理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构建形成完善的、适应企业发展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更好地推动企业经济管理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引用
[1]王梓.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1):157-159.
[2]段渝.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23):30-32.
[3]刘建文.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企业,2021(06):6-7.
[4]赵晓晓.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经界,2021(11):58-59.
[5]王芙荣.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4):32-33.
作者单位:空军二十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