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08-27王明光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2期
关键词:流程监督企业

王明光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经济事务日益复杂。现金流和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价值创造的双轮驱动。现代企业如何进行风险管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手段,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实现企业战略保驾護航,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但内部控制在我国实施较晚,企业内控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内部控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就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优化对策。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多维度识别流程风险点,并针对不同风险点,预埋对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合理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平稳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业务高度融合,它不是改变经济业务本质,而是对原有经济业务流程的再造。在现代企业实践中,企业只有全面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构建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断强化落实、加强监督、持续完善,才能让内部控制真正在企业落地生根,促进企业更好的、持续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内部控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1]。企业如果没有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他内控要素无论质量如何,也都无法让内部控制真正落地。虽然我国很多企业都按照法律法规设置了内控制度,但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产生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企业内控环境不完善。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导致内控成了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形式主义严重。某些企业片面认为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基层人员,管理层人员凌驾于制度之上、突破控制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在企业内控建设中,管理层的领导和示范作用缺失,也直接影响了基层人员对内控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导致内控运行失效。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但是一些公司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企业的现象,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无法实现真正分离。导致权力集中、缺乏制衡,无法保证内控的有效实施。

3.人力资源政策不完善

任何企业的核心都是企业中的人以及人的活动,企业所有业务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人的活动。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对规范人的行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有重要影响。但目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不健全,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因人设岗的情况比比皆是,人员的聘用也忽视职业道德修养的考评。有些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员工技能水平提升较慢,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造成企业员工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不配位,人才队伍建设严重不足,影响了内控的有效实施。

(二)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

目前很多企业不清楚内部控制的目的,只是一味的为抓内控而内控,导致内部控制失去方向。一些企业的内控存在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缺失或修订不及时的情况,导致内控制度与企业实际不符,无法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部分企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缺乏专业的内控人员,内控运行失效。再加上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内控制度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内部控制发挥不了作用,形同虚设。

在内部控制手段方面,有些企业为减少聘请人员的成本,忽视不相容职务分离,导致无法实现内部牵制,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资产损失的风险。有的企业没有建立明确的授权审批制度,企业一把手一支笔、一言堂,忽视集体决策程序,增加了舞弊的可能性。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工作仅限于核算,业财融合能力较差,无法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有的企业ERP实施不完善,业务与财务的信息沟通不畅,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发挥控制职能。有的企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不能对闲置设备、呆滞存货的处理提出决策建议,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有的企业预算管理没有真正落地,片面的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的事情,预算执行跟踪不到位,预算控制无约束力,导致预算管理的失效。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薪酬考核体系,“爱叫的鸟有虫吃”的现象普遍,公司的薪酬体系混乱,绩效考核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在内部控制活动方面,按照迪博数据资讯披露的信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缺陷前五的是资金活动、资产管理、采购业务、销售业务、财务报告领域[2]。

(三)风险评估实施不彻底

有些企业把内部控制作为临时阶段性的工作,忽视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有的企业认为只要建立了内控体系,内部控制已经大功告成了。内部控制与运行的有效性缺少后续评估机制,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无法自我修复、持续完善。在企业实践中,部分企业对内控有效性认定不严谨,内控自我评价报告与外部审计报告结果类型严重不符。企业间的内控报告相似度过高,内控评价只是流于形式。在信息披露方面,部分企业对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披露笼统,泛泛而谈,缺乏实质信息,也缺少对缺陷整改情况的详细披露。

(四)内部控制监督和追责机制不到位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对于内控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公司内控监督缺位,未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缺陷缺少认定标准,无法做到内控监督的有效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也流于形式。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公司内控授权监督机构,在内部监督中作用也形同虚设。目前大中企业通常都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目前主要在做财务审计、专项审计和责任审计,内控审计事项涉及的较少。再加上很多公司管理层不太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人员和资源配置上都比较欠缺,导致内审部门的内部监督工作很难开展,无法对内部控制做到有效监督。有的企业内部控制缺乏匹配的问责机制,内部控制无约束,无法保证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是内部控制的基调,它反映着公司管理者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行动,决定了内部控制其他要素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1.提高全员内部控制意识,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文化

企业高管在内控环境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要抓好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高管的表率作用,切实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强化制度意识。企业要清楚的认识到,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全员。企业良好的控制环境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企业需要建立内部控制文化[3]。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灵魂和支柱的作用。企业要努力构建内部控制文化,所有员工各司其职,结合实际业务实施内部控制措施,破除纸上形式主义,真正把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内控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也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组织基础。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内部控制才能有效实施。因此,企业要强化公司治理结构[4],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在公司内部控制中,进一步明确各个治理机构的权限。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并监督经理层组织领导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营活动,同时受监事会的监督。另外,企业应该调动所有资源,严格选拔内部控制专業人员成立内控机构,保证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转和落地实施。

3.完善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员工的引进和培训、薪酬和绩效考核、人员的使用和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的退出政策。人力资源制度就是对人的信任进行限制。企业应该加倍重视职业道德指标的选拔考核,并优先于专业能力的考核,在企业内部宣贯守法和诚信文化。同时切实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保证公司员工结构合理,采取措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保证内部控制真正落地

内部控制是企业汇聚资源、凝聚力量达成企业目标防止跑偏的重要手段。企业实施内控,首先要明确目标,是实现合规经营、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准确的初级目标,还是实现提高运营的效率效果和企业战略的高级目标,避免内部控制失去方向。在明确内控目标的前提下,企业要全面梳理经济活动流程,识别风险,在业务流程中镶嵌对应的控制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具体来说:

1.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等内部控制手段

企业要明确内控的目标,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以量化。内部控制就是为企业的目标服务,如果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清晰,没有可衡量的全面预算体系,没有可数据化的标准,内部控制就失去了方向。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它有效的将业务流、资金流和实务流结合在一个管理体系中,从而有效的把资金运用发挥到极致,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有利抓手。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企业还要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控制手段,对各种业务进行有效控制。

2.企业运营的流程要合理、清晰

内部控制就是把为目标而实现的流程,植入了控制的方法,是流程化管理的机制。它针对企业内部所有经营活动,通过搭建业务流程树,识别各环节风险,并寻找关键控制点,针对关键流程节点把控制措施镶嵌在业务流程中。同时,还要实现流程的岗位化、岗位的职责化。企业要明确流程由哪些岗位组成,流程当中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同时明确岗位职责,每个岗位应该在自己的节点上发挥什么作用,将流程与岗位、职责建立紧密联系。实现内部控制和业务管理的有机融合,做到流程、权责、制度的一体化,实现管理的一体化。

3.建立并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就是把风险控制规则融入到流程当中去,以规则的确定性去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企业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梳理整合、外规内化、融合嵌入等措施建立内控制度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寻找最佳路径,将其固化到流程机制中去,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三)重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

管理学上有这么一句话:此时的灵丹妙药,彼时的致命毒药。即使企业建立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效的内部控制也会变得无效。内控建设是一项动态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一方面,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不断变化的,面对的风险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环境是变化的。企业要综合这两个方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实际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以评促建,不断的调整、修订和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控制目标角度,内部控制目标包括合规性、资产安全性、财务报告、经营、战略。从控制过程角度,评价设计有效和运行有效,围绕重点业务、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以规范流程、消除盲区、有效运行为重点,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内控缺陷,并具体披露内控缺陷报告及整改措施,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

(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追责机制

公司制定的流程制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还会有人去打破它。企业需要把这些有问题的行为和流程重新纠回正确的轨道,这就需要内部控制监督和追责。监督和追责能确保流程不会最终流于形式,内控制度不会停留在纸面上。

1.完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控监督机构职责,制定开展内控监督程序和方法。内部审计机构代表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进行监督,它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在企业中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对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比较熟悉,是实行内部控制监督的最好选择。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时要给予充分的权威性,直接受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以保证其在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5],从而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开展。另外,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拓展,企业需要为内部审计部门补充多元化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才,使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结合进行

日常监督结合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及时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专项监督是在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发生调整或变化时,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检查。企业监督实践中,要把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实时做出调整。

3.设置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并及时报告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标准,并根据公司情况及环境變化及时修正。企业在内部控制监督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需要及时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向高管层汇报。同时应跟踪落实内控缺陷整改过程,对整改不积极或存在问题的,落实相关责任,保证整改闭环。

4.完善内部控制问责机制

企业对所有违反流程、触犯规则的人和事都要纠偏。企业应充分运用监督评价结果督促整改,落实整改责任,对整改效果进行检查评价,对整改执行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责任追究,通过监督追责压实责任主体。企业在追责机制中要明确内控问责事项、问责方式及程序以及对应的惩罚措施,保证内部控制问责有章可循。

四、结语

目前,内部控制已经受到中国企业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内部控制在中国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反舞弊需求,合规监管需求,管理提升需求。目前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它可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持较好的体质。内部控制要融入到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要做到事前规范、事中监控、事后问责并进行持续改进完善,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保证企业行稳致远。

引用

[1]孟庆良.内部控制视角下的A公司财务舞弊分析[J].会计师, 2021(01) .

[2]何振宇.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1+X+N”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21(12) [3][3]邓宇.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 2021(14).

[4]王现刚.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2) .

[5]张广维.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济,2011(17) .

作者单位:山东华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流程监督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本刊审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