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习内容趣味化 练习形式趣味化 练习评价趣味化

2023-08-27张军平

小学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趣味化信息技术

张军平

〔摘    要〕   尽管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因为练习内容枯燥、练习形式单一、练习评价缺失等,导致练习在引领学生夯基固本、拓展延伸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深度融合,能够使练习内容趣味化、练习形式趣味化以及练习评价趣味化,进而提升练习的实效性。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以有趣、有效的练习为抓手,引领学生更为通透地理解、更为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练习评价;趣味化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20-0085-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上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运用运算法则、内化计算方法、发展思维品质等。然而,因为小学数学课堂上的练习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评价缺失等,所以导致学生参加练习的积极性不高,致使练习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趣化练习的内容、形式与评价,以此提升练习的实效性,将练习的作用最大化。

一、练习内容趣味化

面对枯燥乏味的练习内容,学生参加练习的积极性会明显下降。为了让练习内容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适当利用教学软件相关功能,丰富、趣化课堂练习内容。

(一)以网络教学资源为素材,实现练习内容趣味化

有趣、丰富、多元的练习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全面巩固所学知识。尽管教师自主设计的练习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但是因为教师视野的局限性,所以会导致设计的练习内容比较片面。因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搜集、细致整理一些练习内容。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设计本课的课堂练习时,教师首先可以从一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中搜集优质、同步的教学资源,如计算练习、判断练习、选择练习以及解决问题类题目等。这些练习题目,包括了“小数乘整数”的各种形式、知识等。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这些练习题目重组、优化、整合,如:去除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并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设计练习题目。丰富、有趣的练习题目,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而且有助于趣化练习内容。

或者,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信息技术软件的组题功能,围绕“小数乘整数”的相关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目。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教学软件所设计的题目进行适当调整即可。

(二)以教学软件功能为媒介,实现练习内容趣味化

教学软件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理解、掌握以及培养、发展、提升能力的一种新媒介。本着趣化练习内容的目的,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中的相关功能,精心设计一些紧扣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的练习活动。面对有趣的课堂练习活动,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完成练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希沃白板教学软件中“分类”“配对”“竞赛”等功能,趣化了练习内容。在“分类”计算练习中,学生需将得数相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算式归为一类,方能顺利完成练习任务;在“配对”计算练习中,学生需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与其相对的得数连接在一起,才能圆满完成练习任务;在“竞赛”计算练习中,学生两人一组开展竞赛,以单位时间内完成计算练习数量多、准确率高的一方为优胜。

教师巧妙、恰当地利用教学软件中的相关功能,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练习的内容,而且能够增加课堂练习的趣味性。面对丰富、有趣的练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主观能动性也能够得到全面发挥。

二、练习形式趣味化

练习的趣味性,不仅体现在练习内容方面,还体现在练习形式方面。为了让练习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可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练习于趣味情境游戏、模拟操作之中。

(一)融练习于趣味化游戏之中

有趣的练习形式,能够增加练习的召唤性、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参加练习的积极性。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趣化练习的形式。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一个数除以小数”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个“掷色子开宝箱”游戏。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设计一个色子、六个宝箱。在每个宝箱中,教师可提前“装入”一些关于“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题。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掷色子、开宝箱。紧接着,各小组学生按要求完成从宝箱中开出相关练习题目即可。同时,为了让整个练习活动更加具有竞争性,充分发挥学生参加课堂練习的积极性,教师可采取分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此项游戏,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题目准确率最高的一组为优胜。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些诸如“走迷宫”“黄金矿工”“连连看”等游戏,并将相关的练习融入“走迷宫”“黄金矿工”“连连看”电脑游戏之中。这样,原本枯燥的练习也就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被动完成练习也就变成了积极参加游戏。

(二)融练习于趣味化模拟操作之中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项有效举措。在练习环节,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些趣味模拟操作活动。这样,学生通过乐此不疲、积极主动地完成趣味模拟操作活动,就能够更深、更细、更透地理解相关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一些趣味模拟操作活动,即让学生利用交互式一体机的交互、拖拽功能,对“圆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等一些基本图形进行旋转、平移。相比于组织学生在纸上以绘画的形式感知、体会图形的运动规律,这种信息化的方式更加便捷、有趣、直观、生动。同时,学生参加此类模拟操作游戏的积极性会更高。

显然,因为教师将练习融入了趣味模拟操作任务之中,所以练习的形式变得更加有趣,练习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有趣的练习形式,也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活动、完成练习任务,并在有趣、有效的练习中发展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练习评价趣味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小学数学课堂上的练习环节,属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学生完成练习任务的实际情况,则是他们的学习结果。因此,教师应聚焦学生的练习过程,趣化练习评价主体与方式,提升评价效益,以评促练。

(一)练习评价主体趣味化

在常规评价中,教师、学生、家长都是评价的主体。但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手段,趣化练习评价主体,“邀请”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卡通人物,对他们在练习中的实际表现进行细致评价,以此提升评价效益,实现以评促练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围绕练习目标,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练习情境,并在该情境中融入一些分数除法算式。紧接着,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这些分数除法算式。为了提升学生完成分数除法算式的准确性,更进一步地调动学生完成分数除法算式的积极性,教师“邀请”学生喜欢的一些人物,如“光头强”“小头爸爸”“喜羊羊”等,对学生在练习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动态、细致评价。如:针对学生完成计算练习的情况,“光头强”可以通过播报准确率、评价语等,进行评价。因为评价主体是学生喜欢的卡通动漫人物,所以学生十分关注、在意评价过程与结果。

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趣化了评价主体,“邀请”学生喜欢的动漫卡通人物参与评价,使学生关注评价结果,使评价更加具有实效性。以有效的评价为推手,练习的效益也會稳步提升。

(二)练习评价方式趣味化

多样、有趣的评价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关注评价过程、在意评价结果,进而实现以评促练的目的。在趣化练习评价方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

例如,在小学数学练习环节,教师可全程利用一些教学评价软件,对学生进行持续、动态、细致、有趣、有效的评价。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练习内容。之后,利用教学软件随机抽生的功能,随机抽选部分学生完成相关练习。紧接着,根据这些学生完成练习的实际情况,利用教学评价软件,奖励这些学生一些虚拟的礼物,如星星、红花等。最后,当学生完成所有的练习任务后,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分析、展示每位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整体表现,如:哪位学生获得的礼物最多,哪位学生的排名靠前……依托这种有趣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师能够让整个练习活动变得更加有趣,能够持续调动学生完成练习任务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此外,教师也可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评价功能,对学生完成练习状况的形式进行趣味化评价。如:教师可首先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布置一些练习题目。之后,学生登录网络学习空间账号,进入练习界面,在线完成相关练习。紧接着,点击评价功能,学生就能够在网络学习空间评价界面看到评价结果,并查看自己的错题,分析、了解自己出错的原因。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练习,具有夯基固本、拓展延伸、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等多种作用。为了将练习的作用最大化,教师应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完成练习任务的积极性,提升练习的实效性。这样,小学数学教学就会因为有意趣盎然的练习而精彩高效,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会因有趣有效的练习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珊,周孟楠.数字时代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22(21):146-149.

[2]梁伟旋.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电教,2022(1):39-41.

[3]张燕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猜你喜欢

趣味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基于课堂实践的会计教学趣味化探讨
主题活动融入角色游戏探究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方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