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3-08-27蔡耿英陈惠芳
蔡耿英 陈惠芳 彭 帆
(作者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二十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各层面持续推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在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展开论述。
一、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要求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需要紧扣“岗课赛证”育人模式的总要求,即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依据,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1]。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具体实施再到考核评价,都必须围绕“岗课赛证”这一主线。
一是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职业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对接新技术和新产业,使课程内容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紧贴生产一线;其次,要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课程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再次,要对接职业资格标准,使课程内容体现职业资格要求;最后,要对接国际职业标准。“岗位性”是指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依据;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技能要求融入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的对接。
二是在课程组织实施上要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原则,在考核评价上要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在“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建设,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了解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需要深入调研和分析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明确教学过程中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后,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点和条件,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改革的实施要点
(一)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实施“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是基于岗位技能要求,将职业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通过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需要金融专业结合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来调整相关内容。所以,金融专业应遵循行业或企业的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企业实际业务操作为载体,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合理确定金融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目标,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2]。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以“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为引领,从课程标准设计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来确定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例如,重构课程体系时要明确专业核心技能(或职业能力)、关键能力、通用能力及隐性知识等内涵与标准。其中,专业核心技能(或职业能力)指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关键能力指除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外的其他能力;通用能力指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隐性知识是指在完成核心技能(或职业能力)、关键能力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课程体系是“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课程建设的核心。对金融行业、会计行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展开调研分析发现,金融行业具有职业岗位多、工作任务复杂且变化快的特点[3]。会计行业具有业务流程复杂、账务处理要求严格、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在构建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时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按照工作过程划分教学单元,在能力训练模块设计与不同岗位工作任务相匹配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
(三)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应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围绕金融产业需求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深入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知识技能要求等关键要素,开展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定位如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坚持三个面向,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掌握金融知识和相关的现代经济理论与实务知识,熟悉金融政策法规和相关行业政策与法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人才既要具备从事银行业务或其他金融业务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又要熟悉银行业务相关操作流程及风险管理内容等[4]。
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适应生产一线岗位需求、具有较强工作适应能力、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岗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教学资源建设首先要遵循信息化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其次,金融专业应依据“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会计专业岗位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根据会计、金融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再次,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5]。最后,优化考核方式,将考核内容与课程内容相对应,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比如,金融专业考核内容要结合学生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二)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理论型”和“实践型”两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其中,“理论型”职业资格证书是金融、证券、保险、银行、投资等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证书;“实践型”职业资格证书是金融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证书。“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下,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金融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专业师资力量的关键所在。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组建“岗课赛证”复合型教师团队,实现“岗课赛证”一体化[6]。
一是聘请行业专家、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在聘请兼职教师时,应将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兼职教师在企业行业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职业学校可以聘请行业专家、企业精英等担任兼职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是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见》,深入实施“金专计划”“金课计划”,推进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了解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发展趋势,增强实践能力,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
三是强化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利用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组织开展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岗课赛证”融合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突出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金融专业涉及大量的会计业务操作和核算内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至关重要[7]。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金融风险意识教育及感恩教育等内容。同时,通过共建共享、协同育人等方式,建立以学校为主体、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过程,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共建共享中实现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同步、专业课程与岗位需求同步、教师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
(四)探索“1+X”证书制度试点,推动校企协作
“1+X”证书制度试点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打通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渠道,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一是金融专业应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会计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金融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认衔接的路径和方法,构建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和标准,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双导师制”。二是学校可以建立企业导师库,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企业专家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能够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三是健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应根据专业特点,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和教辅资料、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订单班、工学交替等多种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四是学校应深化与国外职业院校、机构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积极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五)深度推进课程内容改革
首先,课程内容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改革的关键是“一体化”,即整合和重构专业培养方案中有关专业能力的要求。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工作过程导向”原则,即以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标准,按照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二是“工学交替”原则,通过模块化、项目化、案例化教学模式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集教学、生产和培训于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三是“理实结合”原则,通过建立与工作过程对应的教学情境、学习情境,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8]。
其次,课程内容改革要按照“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拓展知识”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在基本知识部分,应通过案例、情境等形式将相关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基本技能部分,应通过项目任务来安排实践操作内容;在拓展知识部分,应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培养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中有效践行该模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例如,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合理的课程标准,完善相关机制,制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标准;加大投入,建设符合新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岗课赛证”融合的考核体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岗课赛证”融合能力;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等,真正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出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