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群学习理解演讲稿的“情”与“理”
2023-08-26张忠森
【摘 要】演讲稿的学习应该从其本身的文体特点出发,同时兼顾教材对课文学习的要求。以《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演讲稿的学习为例,教师主要从“情”与“理”两方面展开教学。以任务群的方式让学生从“情”分析演讲稿以情动人的因素,从“理”分析以理晓人的魅力。分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本身出发,细读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意图,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演讲稿;《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体教学
演讲稿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早在初中阶段,学生就接触了《最后一次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等经典的演讲稿。以往的教学没有太重视从演讲稿这一文体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按照一般的说理文进行教学,因此学生未能在学习中充分发现演讲稿的文体特色。
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和新教材的使用,促使许多教师重新审视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任务群学习是新课标推荐的学习方式,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它改变了以往靠教师一篇篇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成果也得以展现。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提到:要注意这些作品切于实用、关注特定对象、富于针对性的特点;要结合具体作品,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从这点来看,教师在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流程时,应该建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按照新课标中的要求,这一类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1]
基于以上思考,该单元《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课文的教学过程重在让学生理解演讲情境的特殊之处。因为演讲总是有明确的演说对象,演讲稿自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学生要抓住文体的特点就要关注作者如何针对演说对象做到让演讲有理有据的同时还能以情动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情”与“理”两方面着手,对这两篇演讲稿进行对比阅读。
任务一:梳理情感脉络,体验稿中之“情”
演讲稿从整体来看非常注重“理”的清晰。这是因为演讲者为了传递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图,自然要保证说理清晰。但是,一场演讲想要打动人,让他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在稿中投入情感。只有演讲者动情地进行演讲,以情来打动听众,才能真正实现演讲的最终目的。
任务一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梳理全篇情感脉络,体验稿中情感:
这两篇演讲稿都流露出演讲者强烈的情感。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阅读文章,对其情感脉络进行梳理,并分析演讲者是如何以情动人的。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两个活动作为支架,让学生顺着支架实现对演讲稿情感的梳理。
活动1.1:依“因”析情,整体感知
预习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印发这两篇演讲稿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两次演讲的原因。只有了解了这个“因”,学生才能从整体上感知演讲稿的“情”之所在。
按照教材注释一所说,《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的背景是“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这一条注释只是客观事实的陈述,学生很难通过这条信息感知马克思演讲时的情感。所以教师要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因”: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高涨,掀起了一场为争取工人政治权利的“宪章运动”。1848年至1849年,资产阶级革命席卷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这一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在这一革命中,工人阶级崭露头角,第一次作为一支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同资产阶级并立相争。马克思一直积极投身革命,直到1856年4月受邀出席《人民报》创刊四周年纪念会。此时距离1848年已有八年之久,而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人们的斗志难免有些衰落。[2]
阅读补充材料后,学生就能联系现实背景,明白马克思作为革命领袖,在这种情形下的演讲有非常明显的鼓舞士气的目的。这篇演讲稿中传达的“情”是对未来的激情,想要展现的是对未来的信心,因此全文表现出鼓舞与呼吁的情感倾向。
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在好友葬礼上做的悼念演讲。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个人而言是悲痛的,对广大工人而言也是悲哀的。所以,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而言不仅仅是失去挚友的悲痛,还有因革命道路失去思想领袖而感到的惋惜。同时,悼念中必然会回顾马克思一生的成就与革命贡献,恩格斯对此表现出极大的赞扬与尊敬,并对革命事业表露出必胜的信心。应该说,这篇悼词的情感是多元的。教师可以补充馬克思与恩格斯友谊的资料,以及马克思做出的的创举,让学生理解恩格斯复杂的情绪。
活动1.2:品语悟情,细处感知
对演讲的起因和情感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演讲稿本身出发,深入品味语言的魅力。语文的学习,最核心的学习内容还是语言,从语言文字的细处体悟作者如何表达思想感情。
比如,在教学《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文时,安排的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已经过去了8年之久,马克思的演讲还要从1848年革命开始讲起?这个活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一段,尝试理解马克思演讲的语言特色。在课文的第一段中,不少特殊的词语暗含着作者的情感。“微不足道”一词表现了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眼中,1848年革命就是一件小事。但为了鼓舞听众我们所做的事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不是无用之功,作者接下来用了“干硬外壳”“细小的裂口和缝隙”“暴露”“看来似乎”“模模糊糊”等微妙的词语,表现这个看似微小的事情其实已经动摇了社会根本。“一片汪洋大海”的比喻,极大赞扬了这次革命蕴藏的巨大力量。能将现在的社会“撞得粉碎”的表达肯定了革命的价值,为事情的性质定性。由此学生可以发现,马克思演讲的魅力在于他的语言精到,善于以一系列比喻将革命的意义与价值表达清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加上与死者特殊的友谊,也就决定了作者在写这篇演讲稿时更偏向于情感的表达。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安排的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寻找作者是怎样表达哀痛之情的。有学生注意到,作者没有直接使用“死了”“逝世”或“去世”之类的词,而是用了“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的表述,从不同层次加以表达,表现出作者对挚友马克思逝世的复杂情感。“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的表达符合马克思的身份,同时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停止思想”作为一种讳饰的手法,表现出作者不忍直说好友逝世的悲痛。“还不到两分钟”,强调了事发的突然和难以接受。但是“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又表达了一种欣慰和对事实的接受。也有学生发现,演讲稿一开头点出了时间,且非常准确。这样写一是让在场的听众和世人都记住这个特殊时刻,二是表达自己对马克思突然的逝世感到悲痛。精确地记录逝世时间虽然是客观的表达,但也蕴含着深层的情感。
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演讲稿的结尾:“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为了让学生理解全文情感,教师要让学生特别关注这句话。首先是“永垂不朽”这个成语的使用。“永垂不朽”不是一般的人能够使用的成语,此处用了这个词来形容马克思的英名与事业,表达的是对马克思的崇敬与赞扬。其次“将”这个副词也值得深究。“将”表示的是未来会达成的事,此处用了“将”,一方面提醒听众马克思的事业还没有真正成功,需要活着的人继续努力;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马克思的理想与事业怀着必胜的信心,这既是在鼓舞自己,也是在鼓舞在场所有人,更是在鼓舞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继续奋斗。
以上的活动都是为了完成梳理情感脉络的学习任务而设。通过活动,学生明白演讲稿是一种现场交际的文章,要实现交际功能,需要引起现场听众情感上的共鸣,否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分析演讲现场的特殊之处,从演讲的原因入手,分析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从演讲稿的语言细节入手,仔细揣摩演讲者如何通过语言完成情绪的渲染、实现情感的共鸣。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能从“情”的角度掌握演讲稿的文体特点。
任务二:找到逻辑线索,掌握稿中之“理”
要实现演讲稿的交际功能,只有“情”的动人还是不够的,还要以“理”服人。向听众讲清楚你的道理,让听众接受你的观点,才会真正按照你的想法去践行,而不是只能激起一时的热血,激情过后再无响应。因此,演说者在说理时一定要注重客观依据,也要有清晰的说理思路,这样听众才会认可演说者的理念。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两篇演讲稿,找到作者的说理逻辑,思考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说理。同样,教师还是可以设置小活动作为支架,从整体和细节两个角度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而不是停留在梳理思路的表面。
活动2.1:梳理全文思路,发现说理“异常”处
梳理全文思路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画出来。这对学生来讲难度并不大,关键在于提点学生发现说理的“异常”处。这其实是引导学生用思辨的眼光去分析课文,将学生的思考拉到文字的更深处。比如活动1.2《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教学中让学生思考为何演讲要从1848年革命开始讲起就是一处异常。除了时间相隔久远,还有一个异常是提起的事件与当时场合无直接关系。马克思的这场演讲是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在纪念会这样的场合下,为什么马克思只字未提《人民报》呢?这是因为《人民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创办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为该报撰稿并提供了其他帮助,它的存续证明了革命的薪火仍在延续,而鼓舞人们投入到无产阶级革命中就是《人民报》创办的初衷,这也是这次演说的目的。通过发现“异常”中的合理之处,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思考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又如,马克思的演讲稿中提到了一个很大的“异常”,那就是“19世紀特征的伟大事实”:在拥有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一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力量的同时,又显露了远超罗马帝国末期可怕的衰颓征兆。这个“异常”的具体描述,马克思放在了演讲稿的最后,这也是全文最难的一段。但如果学生仔细阅读并进行梳理,就会发现这一段的说理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整段话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到“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为第一部分,讲的是当时的社会现状及存在的重大问题;剩下的是第二部分,讲的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第一部分一开头作者就提到“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具体而言好比机器的使用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却给工人带来了贫穷和劳动强度的提高。还有“财富的新源泉”“技术的胜利”“科学的纯洁光辉”等方面,层层递进,最终落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这一话题上。而要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就要以革命的力量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第二部分的内容提到革命力量的出现,这股新的革命力量就是工人,社会将产生巨大的变革,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至此作者说理完成,整个段落层层铺垫,一步一步将听众引向自己想表达的观点,让所有人明白:无产阶级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即便有阻碍和困难,无产阶级革命也必将取得胜利。
再如恩格斯的演讲稿,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道:“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先提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作出的贡献,再谈到历史科学的发现。而在后面具体展开时,先提到的是马克思在历史科学上的成就,然后才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这是为什么?细心的学生马上就会发现,这是作者有意为之。因为物质上的生活资料生产是一切的基础,只有明确了这个基础才能谈更上层的建设。任何一门学科中的新发现,即便它的实际应用还无法预见,都要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在此前提下,作者就可以强调“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有了之前的过渡,马克思对革命的伟大贡献得到强调,从而肯定这就是他最大的历史功绩。从这个“异常”处入手,学生发现这篇演讲稿中还有很多地方也用了不少过渡词与句,这一说理方式使演讲更顺畅、思路更清晰。学生可以更深入学习这一写作手法,将课文中出现的过渡词句圈画起来,摸清作者推进说理的思维过程。
活动2.2:品味语言细节,分析说理深刻处
说理时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问题本质,这样观点才经得起推敲,更好地引起听众的思考。课文中这两篇演讲稿都有这一说理特征。
比如在马克思的演讲稿中,为了让自己的说理更生动形象,作者用了大量比喻,以喻体暗示现实。“干硬外壳”“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无底深渊”“一片汪洋大海”的本体都指向当时的社会和革命。作者演讲的意图很明确,就是强调1848年革命是必要且重要的。但为了让在场听众听懂革命的真正意义,重拾革命信心,所以用了形象的比喻,象征性地表现革命对社会的冲击有多巨大。第二段用了对比和类比手法,讲到无产阶级革命趋势正向我们袭来,就像空气一样,虽然有些人感觉不到,但它的到来是历史的选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肯定了革命的力量和必然后,作者就可以从各方面、各角度来阐述当时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而证明只有革命才能解决这些矛盾。
又如恩格斯的演讲稿中,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本来用一个短句就可以说明清楚,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可以了。不但简洁明了,表达得也很清楚,但是作者却选择用很长的句子进行说明。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个能够单独成段的长句只讲了“一个简单事实”。将简单的事实复杂化,其目的就是让说理变得深刻起来。作者将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作类比,突出其划时代意义。接着分三个层次具体列举马克思揭示的事实:第一层讲了“基础性的生存需求决定复杂的高级精神活动”这一事实;第二层讲明“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上层建筑的基础”这一规律;第三层讲清“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这一道理。而这三层又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第一层推出第二层和第三层,第二层又是第三层的依据。这個发现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想要证明这个发现堪比达尔文的贡献,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这个发现的价值掰开并解释清楚。因此作者有意把这个看似简单的事实“复杂化”,就是为了说理深刻的需要。关注细节,关注作者在何处用心处理,思考为什么这样处理,才能让学生把握演讲稿的文体特色,为教材中“单元学习任务”里写演讲稿、深入分析的任务做好铺垫。
语文教学,要依托教材内容和教学提示中的要求进行教学,以课程标准推广的任务群教学模式展开,以引导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任务,适时提供支架和帮助。在面对特殊的课文时,要注意从实用性和文体特性的角度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达成中,积累学习类似文本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0.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修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64.
(责任编辑:朱晓灿)
【作者简介】张忠森,高级教师,江山市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解读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