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古诗鉴赏题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2023-08-26陈彩曼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鹤山卖花桃李

陈彩曼

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新课标I卷古诗鉴赏题沿袭了这几年古诗考查的热点和重点,选择了偏重“理趣”的宋诗,考查对古诗思想内容、主旨的理解、分析与概括。而且不但考查是否能读懂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诗中的哲理。其中客观题重在考查对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表达技巧的运用,主观题偏重于“理趣”,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其蕴含的道理。下面就2023年新课标I卷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做简略的分析,并针对古诗鉴赏高考备考策略提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古诗鉴赏试题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选用了南宋诗人林希逸的《答友人论学》。林希逸(1193—1271)字肃翁,号竹溪,又号鬳斋,今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苏田村人,南宋理学家,有名的山水画家。其置身儒学,参引释道,诗作偏重于山水诗和哲理诗。《答友人论学》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对友人关于治学的论述作出了答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 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 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 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参考答案】A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治学主张、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自2018年起,本题采用单选择形式考查,适当降低了试题难度,但考生如果不能准确理解诗歌,很难做出正确选择。理解诗歌的前提是读懂诗歌,同时考生答题时也需注意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认真对照,将对选项与诗句的理解落到细微之处,因为出题人针对选项中错误点的设置是落实到诗句的细微之处的。

首联主要写诗人对“逐字笺来”这种治学方法的态度。逐字笺,即一个字一个字地注释,并以此方式来学习儒家经典、探寻儒家奥义。学转难,转,指的是反而、反倒,“逐字笺来学转难”意思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注释学习儒家经典,反倒是难以领悟儒家经典的真谛。“逢人个个说曾颜”,意思是当今一个个“儒学大师”每逢遇上别人,张口曾参,闭口颜回。首联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治学方法和态度的否定。因此 A项“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的解读是错误的。

颔联“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皮毛”比喻表面的、肤浅的东西,多指学识。意思是“哪里知道,表层的、浅薄的皮毛剥落下的精义,儒家经典的真意,其实并不存在于人们口耳相传的话语之間。”因此,B项“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的理解是正确的。

颈联“禅要自参求印可, 仙须亲炼待丹还”,意思是禅理要自己亲自去参悟去印证,仙丹要亲自去烧炼并等待丹药的还转。诗人以参禅、修仙为例,阐述自己的治学观点,因此C项“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的解读是正确的。

尾联“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尾联化用了南宋理学大家魏了翁(鹤山)的名言,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意思是我直至今日还记得鹤山先生对这些儒学大师的评价:他们只是在卖花担子上看桃花李花,并没有真正在树底下看树上的桃花李花。这里化用魏了翁的对当时那些浅薄的“儒学大师”的评价,用卖花担上看桃李而不是到树底下看桃李类比学习经典没有亲自去实践钻研去参悟的做法。此外,用参禅和炼丹必须亲自实践类比于做学问、研读经典也要亲自体验,所以D项“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的说法是正确的。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3分)

②唯有回归本源,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花李花,方能体会到其鲜活的精神。(3分)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主旨,分析鉴赏诗歌包含的哲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

题干的指向非常明确,考查考生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歌主题的能力。首先要理解魏了翁名言的意思,“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是说在树头枝底观赏桃李才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状态。其次把握本诗的主题——关于治学的态度和方法,最后点明魏了翁名言对于治学态度的启示,二者构成类比关系。

题干要求从本诗尾联的内容入手,结合诗歌的主题来谈自己的理解。“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是说大家在肩挑的担子上观看鲜花,与在喧闹的酒楼上欣赏音乐,根本想象不到桃李绽放的盛况,也不可能体会到丝竹管弦的精妙。结合诗歌的标题“答友人论学”可知,此处用“看桃李”来喻指做学问,以“树头枝底”来喻指学问的本源,诗人以此说明要想获得学问的真谛需要回归本源,这就如同观赏桃李,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美,但离开“树头枝底”,没有了活力,唯有到树头枝底才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状态。

二、古诗鉴赏题备考策略

针对近年来古诗阅读考查的要求和题型,笔者认为,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新高考,古诗阅读方面的高考备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重视新教材,关注学习任务群

统编新教材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任务群5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5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感情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重视新教材,关注编排中任务群的设置,将学习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学习中,把学-教-考联系起来,使得所学有所得,所教有所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升。

(二)掌握古诗鉴赏的知识清单,灵活运用

近年来古代诗歌阅读题稳中有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态度、表达技巧、语言特色、意象意境等来设题。哪怕是近年偏爱哲理诗,也必须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到诗中的哲理。所以,关于诗歌的体裁、题材分类,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技法、诗歌意境特点等知识清单要了然于胸,在面对考题时我们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才能正确理解诗歌是怎样写出来,为何要这样写的。

(三)拓展阅读面,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高考古诗的选材大多喜欢选择考生不一定熟悉的诗人较为有名的诗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多阅读多了解不同诗人诗作的特点,量变促使质变,多题材、多层次、多角度阅读理解诗歌,掌握解读诗歌的方法技巧,才能不断提升解读诗歌的能力。

(四)掌握答题技巧,做到规范答题

规范答题很关键,规范首先体现在其答皆所问,而有些考生没有读清读懂题干的要求,仓促下笔,以致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那么丢分也就成为必然;其次是关注分值,从分值中去确定答案要点有多少个,再分点作答;第三,分点作答时先概括要点再具体阐述,做到条理清晰。第四,注意适当使用古诗鉴赏的专业术语,这往往也是采分点所在。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鹤山卖花桃李
桃李面包
卖花歌
守望新春
卖花姑娘和小鸟
卖花歌
齐心协力 共谋发展
齐心协力 共谋发展
牛大爷卖花
桃李满园
用“鹤山魂”点亮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