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试题中的落实与体现

2023-08-26姜振营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考查文本

姜振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理念与实践已从知识和能力的双向考查,转向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和知识为基的趋势。2023 年高考新課标Ⅰ卷语文试题认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选拔创新人才,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堪称典范。

一、精心选材,创设情境,正面引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特别强调,高考必须强调立德树人,彰显育人功能。2023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精心选材,以文化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考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四个自信”,体悟真理力量,掌握思想方法。

1.贴近生活,引导考生接触社会,掌握在信息时代辨析信息真伪的知识,养成理性分析的习惯

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主要选自英国学者赫克多·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中的《安第斯困惑》,文本以西方主要媒体对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藜麦的种植与消费为例,论述“竞争性真相”的实质。

文本中的核心概念是“竞争性真相”。它在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一起事件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方式,这种灵活性使得讲述者根据个人的目的去解读事情的真实性,也可以理解为出于个人自私的目的,有意地去曲解事情的真实性。浏览文本信息可知,南美地区的玻利维亚藜麦消费量 5 年间下降了 34%,这是一种事实;而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这也是一种事实。尽管这两种事实都有其客观原因,当地人也并不在意这些变化,但几家世界知名媒体上的报道却把这种事实炒作得沸沸扬扬,他们用高尚的理由包装自己的真实意图,刻意引导藜麦消费者,使这些消费者为了保护种植者的利益而远离藜麦。殊不知这样宣传的结果恰恰可能会损害种植者的利益。

文本本身在传播一种知识,对刚刚步入成年的考生来说很有必要。当今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海量信息能够使人很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但繁多芜杂的信息也会误导人,最终使人看不清事情的真实面目。尤其是网络上各种自媒体信息,各自带有不同的立场,使人眼花缭乱,新闻反转和反转之反转都已不足为奇。这样,拥有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通过阅读,读者知道了“竞争性真相”的存在,就会产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自觉,对各种蜂拥而至的信息不再简单地接受。作为受众,首先要有冷静思考的习惯,只有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运用所学的逻辑知识,去分析事情的真伪,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文中列举的几位经济学家和作者自己,都亲自深入藜麦种植区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发现了与媒体宣传迥然不同的情况。

文本陈述的事实正好是用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对西方重要媒体的一次证伪。这些媒体标榜新闻自由,自然会有尊重客观事实的新闻佳作。可是一旦涉及到意识形态或者全球商业贸易,经常就会歪曲事实、混淆是非。近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往往是罔顾事实,充满傲慢与偏见。文中列举的媒体主要有美国的《纽约时报》,英国的《独立报》《卫报》,加拿大的《环球邮报》等,它们有关藜麦的新闻带有明显的煽动性,制造出一场良心危机。虽然文中没有过多地涉及这些媒体制造谎言的原因,但是读者却见证了它们制造谎言的过程,认识到某些西方媒体的虚伪性。考生也会因此受到教育,不再会被浮云遮望眼,利于树立正确的民族、国家和文化观念。

两则文言文阅读材料突破了多年来以史传和历史纪事为主的范围窠臼,又变以往单一文本为复合文本,内容上颇具有思辨色彩。

材料一出自《韩非子》,属于辨难论证类文章。《韩非子·难一》原文共分为九个部分,文章引述许多历史故事和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并加以分析评论。选文出自第四部分,批判了儒家的以礼治国的主张,阐明了以法治国的思想。开篇讲述赵襄子重赏高赫的历史典故,引出孔子对这件事的看法: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这里并不是运用孔子的说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是为后文的批驳立靶子。韩非子在后文中顺势阐明了自己的法治思想:善赏罚一定要让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韩非子虽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但他多次在文章中都表示了对孔子的尊重,此处批判孔子的思想并不是不尊重孔子,而是伪托孔子的言行来批驳儒家礼制的思想,强化自己依法治国的观点。

材料二节选自《孔丛子·答问》,《孔丛子》是一本记录孔子后裔的言论的书。选文部分从时间的角度反驳了《韩非子》书中有关孔子的引述,是对陈人武臣读书心得的答疑,子鲋的身份决定了其对先人的尊敬,言辞之间无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感情。子鲋对经学的思考,应该对所有治学者有较大的启发。

两则文言文材料围绕同一话题,批驳再批驳,一方面扩大考生的阅读视野,一方面启发考生思考事情的真相,与现代文阅读Ⅰ遥相呼应,再次启发理性认知。古人围绕“礼制”和“法制”的争论是他们在治理国家方面积极有为和努力探索的见证,利于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古诗阅读材料更贴近考生的学习生活。作者林希逸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学识渊博,兼修儒释道。他在《答友人论学》中先驳后立,回答友人关于治学的问题,阐述自己的治学经验和主张,言浅意深。标题中的“论学”统领全诗,相应的内容在诗中表现为两个方面:

前半部分批判错误的学习方法。“逐字笺来”,就是指在学习时太拘泥于文字表面意思,不去做深入的思考,这样错误的方法导致的结果是感觉做学问越来越难。“逢人个个说曾颜”,是说很多做学问的人自称像孔门的曾参和颜回一样又听话、又用功,暗示治学者常常以孔门的优秀生自居,但又不能从根本上去悟透事理。“那知剥落皮毛处”,意谓真学问隐藏在芜杂的表相之下,“不在流传口耳间”,是说真的学问无法用师徒间口耳相传的方式获得。

后半部分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作者以参禅和炼丹为喻,提出“禅要自参”“丹须亲炼”的观点,告诫治学者想做学问就要亲力亲为,只有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参悟真见解、真学问。尾联又一次使用比喻,指出那些没有经过自己钻研而获得的学问就像卖花担上的献花,表面光鲜一时,但最终会因为缺少生命力而枯萎。这里化用著名学者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给前文的论证增添一个有力的证据。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可以简单理解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即将进入大学之门的考生来说,应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赞美劳动,引导考生思考生活的苦乐、感悟生命的真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现代文阅读Ⅱ改编自陈村的《给儿子》,这是一篇比较特殊的文本。它有小说虚构的特点,又具有散文的真实性;它回忆历史,又立足当下;它是一个“父亲”的经历,又是一个“儿子”将要启程的旅行;它反映乡村生活的艰辛,又洋溢着在劳动中成长的快乐。

作家陈村 1971 年赴安徽无为县农村插队,四年之后因病回到上海,对当时的农村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因此能够在写作中以“我”的视角比较真实地讲述知青下放农村参加劳动的经历。当时的农村生活条件较差,知青们从事的大多是体力劳动,意志消沉的人自然会心生迷惘,抱怨生不逢时,在记忆中留下深深的伤痕,这一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反映。《给儿子》这篇小说再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的景物:渡船、板车、小河、坟茔、草屋、土墙等,它们代表着落后与贫穷,但在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眼中,乡下的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如那间老屋,“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干净、澄澈中饱含着无限的生机。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估计谁都不会怀念一间破旧的草房子。

《给儿子》当中最美好的记忆当属劳动。下到田里,从天明到天黑,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使用着原始的工具,被太阳曝晒着,甚至能掉一层皮,劳累的程度可想而知。但劳动使“我”这位知青认识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认识到粮食比彩电、空调更有历史感,也认识到一个来自上海的青年没有资格在乡下夸耀自己的身份等。

《给儿子》采用了书信体写作,作者把知青的经历变成对幻想中儿子的叮嘱,其实是用特殊时期的经历和感受教育下一代。不同的人对那个特殊的年代自然有不同的认识,但青春与劳动总是给人留下美好回忆的话题。一个父亲给虚拟的儿子津津有味地讲述乡下生活的片段,足见作者对激情岁月的无限怀恋,更重要的目的是唤醒年轻一代对清苦生活的感同身受,认识到在成长过程中“吃点辛苦是值得的”。

这篇小说被选作阅读材料,能够激发考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考生感悟到一些深刻的道理:劳动是实现年轻一代全面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也是培养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人唯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取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

3.增强自信,引导考生深入生活,并从好的方面认识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规定:高考要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在坚定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養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今年的作文题目很好地落实了这些规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论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时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这段话可以看作是今年作文题目直接的材料来源。

作文题目主体材料的文字表述是:“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作文题目与二十大报告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强调了“好的故事”,都认为好的故事能展现民族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民族形象即为新时代之下的新要求:首先,考生头脑中要有故事,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是讲故事的前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显然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其次要确定“好”故事的标准,考生必须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传播坚定的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第三,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考生不仅要了解相关故事的梗概,还要深入故事的内部,发掘故事的内涵,并选用恰当的讲述方式,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该作文题无疑考查了考生知识的宽度和理解的深度,引导年轻一代走出课堂和课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的寓言故事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都闪耀着中华文化的第一缕光辉;在抵抗外族的侵略时,很多人用生命演绎出感动天地的悲歌,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素材;今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 1921 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到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再到今天伟大的民族复兴,可选用的故事素材也是不胜枚举。从课本到社会生活,考生发挥的空间很大,但行文过程中确定选用什么素材应由写作者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而定。

为了降低解题难度,作文题目在转化使用二十大报告时加进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内容,这样就给写作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善于做宏大叙事的考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进行立意。好故事的功能不仅仅是塑造民族形象,它也能体现为个人的奋斗精神,但体现这种个人奋斗精神的事实、形象、情感和道理也必须要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之上。

二、立足文本,巧妙设问,考查思维——体现服务选材的基本功能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的重点任务是“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分别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四个方面确立了高考的考查要求。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在回应以上任务和要求时做得很好,命题立足文本,摒弃套路化的设问思路,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1.命题鼓励考生在文本的具体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呈现出基础性和应用性特点

信息性阅读要求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现代文阅读Ⅰ文本材料主要以多家西方媒体为例阐释了“竞争性真相”的概念。第4题考查对文本主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文本只在结尾处提到了这个概念,但是并没给出具体的定义,需要考生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对这个概念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后一段有很多信息都在指向这个概念,如“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等。由这些信息可知,竞争性真相立足于片面的真实,经过讲述者的刻意引导,最后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有了明确的定义,考生才能运用这种文本新知去揭露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的竞争性真相。

第5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指认和判断。考生熟知的论证方法无外乎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但在这篇文本中提炼概括论证方法并非易事,因为文本大部分内容都在陈述事实,不像常见的论述类文章,甚至第一眼看上去找不到明显的推理论证内容,这样就会对相关的论证方法视而不见。阅读全文,须知文中引用几位经济学家跟踪、调查来自于南美地区的数据,“我”去秘鲁科尔卡山谷调查都是在为后文推出“竞争性真相”概念做准备的,这些叙事都属于事实论证;最后一段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点出“竞争性真相”的概念,又使用了道理论证。解题需要的知识并不深奥,但运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似乎有一定的难度。

往年解答名篇名句默写题目,只需很强的记忆能力即可。但今年的第 17 题(3)改变了这种情况,题目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 一直没想好”,老师就提示他直接用古人成句。古人对诸葛亮评价的诗句肯定很多,这里用哪些句子合适,需要考生在自己的记忆中搜索,那些评价诸葛亮性格特点或历史贡献的诗句均符合解题要求,在复习背诵的范围内就有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可供选择。考生要在熟练背诵两首诗的基础上再次筛选恰当的诗句方可作答。

语言文字运用方面主要考查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进行准确、连贯、得体表达的能力。第 20 题是通过对叠词在特殊语境的词义分析考查副词的用法。选段文字主要是表现祥子在冷天里拉车的艰难和勤奋,“处”是一个量词,适用于表达较少的数量,现代汉语中常说“一处”“两处”“几处”等,“处处”叠用之后变成一个副词,有“到处”“各处都”的意思,词义包括的范围扩大了。“处处显示出干燥,结实”是说冬天的土地各处都很干燥、结实,表明天气环境的逐渐恶化,意在表现祥子拉车的艰难。“微”本身是一个形容词,本意是微小,“微微”在文中重叠之后也变成了副词,强调变化程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也让读者感觉到祥子对景色变化观察的细致。“早”是形容词,“早早”叠用也变成了一个副词,更能突出祥子拉车的勤奋。

2.命题既考查考生对多种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又考查其思维的严谨性,呈现综合性特点古代诗文阅读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内容设置,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解答古诗文阅读题涉及到的必备知识一般包括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考查重点也只是理解和翻译,但今年的古诗文阅读已经不限于此。

本套试题在现代文阅读Ⅰ里面涉及到的论证知识并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把对论证的考查均匀分布在其他板块的阅读里面了。文言文阅读第14题问“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综合考查了对文言知识和论证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的紧密结合。顺利回答这个问题的首要前提是熟练运用文言知识快速读懂两则文言材料,另外还需要运用相关的论证知识去深入分析文本材料。材料一中韩非子举晋阳之战时期赵襄子歼灭知氏、重赏高赫之事,得出“仲尼不知善赏”的结论。材料二中子鲋并没有直接反驳韩非子的观点,而是先批判当时一般学者“好事穿凿”“援圣自贤”的现象,然说“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判定韩非子正是此类虚妄人物,最后梳理孔子、知氏离世的时间和晋阳之战的时间顺序,用无可辩驳的事实使韩非子的观点不攻自破。

把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往年已有先例,如2021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3题题干要求找出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选项,下面有两个选项分别用文言文列举观点,分别是 “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和“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要求考生先具备相应的文言知识。这种综合考查的特点在今年的试题中显得更加典型而深入。

古人把诗歌的一般功能总结为“言志”。诗歌阅读第16题再次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要求结合本诗主题,谈谈对尾联的理解。从诗歌标题“答友人论学”看,本诗相当于一篇论述性文章,其主题也很容易把握,即颈联的“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那么依据这个主题可以分析尾联的作用,尾联引用魏了翁的名言,类似于议论文中的引证,证明诗人和作为学者的魏了翁有着同样的治学见解。理解到这层意思,才能准确解答第16题。

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诗歌阅读选用的是魏了翁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同样是哲理诗,但当时的问题是“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将两者对比可以看出,今年的詩歌阅读不仅考查诗歌之“志”,还涉及到其言志的方式,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3.命题引导考生深入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提升审美能力,呈现创新性特点

最近的文学理论研究不再使用“作品”一词,而是用“文本”指代具有明显文学性的文字。

概念的变化源自于阅读理念的变化。文本理论尊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并认为文本的意义无法达诂。

第9题考查了考生对文本建构特点和目的的不同理解,赋予考生自主阅读的权利。题目要求写短评思路,并不是写短评,这种题型在高考全国卷中还是第一次正式出现。题目中给了两组关键词。第一组是“未来、回忆和成长”,显然在提示考生从时间的角度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建构特点,并由此去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小说《给儿子》的主要内容是作为知青的“我”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但这种回忆性文字并没有停留在平面叙述上,而是采用书信体对话的形式,设想未来的儿子正在自己曾经生活的农村旅游,嘱咐他去体验那里淳朴的风土人情和充满艰辛的劳动生活。文本将过去与未来叠合起来形成一种立体时空,实际上就是将“我”在农村的成长经历与对“你”的嘱咐及期望叠合起来,含蓄地表达出文本关注青年成长的主题倾向。

第二组关键词是“河流”,这是提示考生从空间的角度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和建构特点,进而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文本中的河流一共有三种:长江、不知名的河流、漕河。三种河流在文本建构中又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长江,把“我”曾经去的地方和“你”即将去的地方做了基本的位置定位;不知名的河流和漕河,表明“你”将要旅游的地方是一个普通的地方,文中依着这条不知名的河流和漕河动态地展示了当地的风物人情,再现当年的劳动场景。

全文围绕河流叙述往事、引导“儿子”观赏风景感悟成长的道理,显得浑然一体。

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这道题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写短评思路,当然要求考生既读又评,读写结合,兼顾了作者的文本建构和读者的个性化理解。两组关键词制约了两个固定的答题方向,又给考生的个性化解读留有选择的空间。解答此题,没有现成的题型可供参考,只有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去深入文本,感受、想象、体验文字所呈现的情感世界,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第10题文言文断句,不再沿用近几年的选择题形式,对从文中摘选出来的句群做多处句读,直接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以及对文言句式的感知,难度有所增加。

从 2021 年开始,语言文字运用题目使用了两则阅读材料,这两则材料下面的思考题互不关联。但今年的第 22 题出现了变化,考查相同句式在不同语境中语意的不同。该考题把语境、语气、修辞和语意融合在一起,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解答此题,考生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从两个句子表达的语气、使用的修辞等角度思考,才能合理地揣摩语意。

三、明确目标,注重教材,知行合一——体现引导教学的现实要求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积极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理念,密切联系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实现教学和考试的完美统一,并反过来引导学生,改变语文学习思想,强化学习效果。

1.涵盖课程标准,考查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给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了明确的定义:“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把它划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言建构”强调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语言运用”强调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进行正确有效的交流沟通。如第1题B项考查代词“此”的理解,第10题考查文言文句读,第11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第13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翻译,第15题C项考查代词的作用,第18题考查语意的完整连贯,第19题考查修改病句,第20题考查副词的作用,第21题考查标点符号,第11题考查现代汉语句式和句意等,语言方面的考查覆盖古今,内容丰富,形式灵活。

“思维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思维提升”指通过语言训练,使各种思维具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如第3题考查指认论点和筛选论据,第5题考查论证方法,第14题考查筛选信息兼论证过程、第16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兼论证方法等,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呈加大趋势。

“审美鉴赏与创造”强调通过审美体验的过程提升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如第9题考查对文本思路的梳理和写作意图的探究,用短评的形式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升考生的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强调对各种优秀文化的借鉴、继承和发展,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等。如现代文阅读Ⅰ能够让读者通过“竞争性真相”透视西方文化的特质,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现代文阅读Ⅱ能够通过劳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2.衔接统编教材,纠正学习方式

好的试题,不能仅把考试作为工具,还要起扭转学习思想、改进学习方法的作用。全国新课标语文卷主要是为使用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地区的考生编写的,考查内容势必与国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有诸多的关联。如:

現代文阅读Ⅰ的《后真相时代》直接关联到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辨识媒介信息”的相关内容。教材内容列举了信息失真的几种情况:①信息本身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损耗和扭曲;②真实信息被传播者有意夸大、隐瞒、剪裁和串改;③信息本身就是假的。“竞争性真相”成为了教材内容的绝佳注脚。

现代文阅读Ⅱ《给儿子》内容上关联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劳动主题,本单元学习要求是“通过专题研讨等活动,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如果考生内心真正树立了劳动的观念,就会很快领会小说《给儿子》所宣扬的主题。

现代文阅读Ⅱ《给儿子》题目设置上关联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之三“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相信真正写过此类的评论,就不会对第9题感到陌生。

古诗文阅读从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方面的知识与教材的连接无需赘言,语言文字应用题目与教材的连接也是全方位的。

第18~19题关联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的“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今年的语用题没出现选择题,考查的主要是词语的灵活运用和语意的比较与辨析。

经过与教材内容的比对可知,高考考题与教材内容连接最多的地方就是语文实践活动。国家统编语文新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这些实践活动又恰恰是学习者所忽视的。考生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就是刷题,但反观自身,是不是在语言积累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等方面都存在短板?

众里寻他千百度,原来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全在教材中,学好教材就等于守住我们的根。学好教材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动手的习惯,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才是语文学习的正道。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考查文本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标点符号考查的新动向
担当责任识“新冠” 齐心防治新考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