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酿酒专业教学实习改革初探
2023-08-26文玲
文玲
随着我国产业发展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要想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就必须大力发展“产教结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迈向新时代的阶梯,而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环节就是开展有效的教学实习。然而,高职院校酿酒专业的教学实习却存在实习认知观念陈旧、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行业更新迭代的发展。因此,本文从课程设置、实习过程、实习考核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酿酒专业教学实习的具体改革方案,以期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
传统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普遍存在相关各方对实习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实习与课堂教学脱节、实习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关系不够明确等问题,使得产教融合不够充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1.实习认知观念陈旧。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鲜明特色主要在于实践教学,而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其教学管理涉及的领域广、实习过程处理的问题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管理体系。目前,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企业,对于下厂实习的认知都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理解下厂实习的意义。究其原因,存在这种落后的观念主要是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建立长期的共存机制,导致整个实习过程中三方都是分开独立存在的状态。学校认为,教师在实习前做好学生的职业知识传授和实习动员工作,实习中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实习后做好实习报告的批改和成绩登记的工作即可,缺少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企业认为,在实习前做好岗位人数需求统计,实习中为学生提供相关锻炼岗位并做好实习安排和日常生活管理的工作,实习后写好实习鉴定报告即可,弱化了学生自身对实习过程的需求以及与学校线上及线下的沟通频次。学生认为,整个实习过程按照学校和企业的安排按部就班即可,忽视了自身对实习过程的真正需求和期望。这种陈旧的实习安排导致实习效果流于表面,也使得产教融合的深入合作举步维艰。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下厂跟岗或顶岗实习作为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常规环节,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但很多时候实习生在工厂里的表现却很难尽如人意。虽然职业院校很多专业课程的设置符合行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但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却没有让企业过多地参与其中,对培养人才的岗位适配性有所忽略,导致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学以致用,企业在分配岗位前还需要根据实习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进行二次培训上崗,大大缩减了实习生上岗实操的时间。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教学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做好深度协作,加强对课程设置的优化,使教学内容更加匹配岗位需求。
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实践实习教学,不仅有助于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还可以为企业挑选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利的资源。然而,这种看似双赢的合作局面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合作总是停留在表面。学校方面,部分教师缺乏下厂工作的经验,对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熟悉,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方面,由于对学校的教授过程不了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清楚,导致实习岗位的安排和实习任务的分配不理想。校企双方在共同育人方面只看到了各自的优势和需求,没有关注学生的情况和能力;在共同合作方面只考虑了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没有重视相互的沟通和了解。因此在教学实习过程中,要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增加校企的深度合作,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基于传统教学实习提出的改革方案
针对上述传统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酿酒专业的教学实习为例,从课程设置、实习过程、实习考核三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改革方案。
1.课程设置的改革。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下厂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实习岗位,经与企业共同商议,将传统的学科型分类课程进行打散重组,形成全新的模块化分类课程,便于校企双方根据各自发展及改革要求随时进行优化和调整。
改革前的学科型分类课程主要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改革后的模块化分类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类、工艺流程类、设备操作类、生化检测类和安全管理类五大模块。其中,基础教育类课程以学校的培养需求为主,主要是由以前的思想政治、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公益劳动、心理健康等相关通识课程组成;工艺流程类课程要满足学校和企业的共同需求,将之前的麦芽制备、原料粉碎、麦汁制备、啤酒发酵技术、啤酒包装技术、能源技术等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变为原料处理工艺、啤酒酿造工艺、啤酒发酵工艺、包装工艺及生产动力工艺等与企业生产部门相关的各种工艺流程模块课程;设备操作类课程以企业的培养需求为主,将企业各岗位的操作能力要求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主轴,对上述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新增,可以由原料工操作规程、酿造工操作规程、发酵工操作规程、包装工操作规程等与企业各岗位操作相关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生化检测类课程也要满足学校和企业的共同需求,可以由过程水检测、麦汁检测、发酵液检测、CIP清洗液检测、微生物检测等相关专业课程模块组成;安全管理类课程以企业的培养需求为主,可以由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设备过程自动化管理、设备维修管理、企业管理、职业素养等相关专业课程模块组成。
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内容充分考虑了企业各方面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在下厂跟岗实习的过程中也更有目的性。改革后的模块分类课程能使学生以模块的形式按需学习,比改革前笼统的一门接一门课的学科分类课程的效果更好。同时,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上可以灵活组合分类讲解,企业在实习生的管理上可以事半功倍有效开展,为校企进一步深入合作夯实基础。
2.实习过程的改革。整个教学实习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个阶段。传统的教学实习在实习前会根据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及其身体的状况来筛选出符合下厂条件的实习生,再根据各合作企业对实习岗位、人数和时间的要求合理分配实习生并安排其陆续下厂实习;在实习中,工厂负责制定实习计划和分配实习任务,学校安排指导教师抽空下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反馈学生的实习情况,班主任辅助工厂做好沟通和监管工作;在实习后,企业根据每位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具体表现填写实习鉴定表,实习生则根据自身的实习情况整理实习周志,并撰写实习报告。传统的教学实习过程虽能较好地实现教学实习的主要目的,但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实习前,学生和企业没有直接的接触和沟通,都是通过学校进行间接的了解,在岗位选择以及实习安排等方面存在盲区;在实习中,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主要由工厂负责,学校只起到辅助管理的作用,不能全程掌握学生实时的实习情况,也不能充分参与学生实习的全程管理,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始终无法顺利地从学生的状态真正进入到实习生的状态;在实习后,学生的实习考核方式趋于简单,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实习表现,也没有及时对实习生及企业做实习相关的反馈调查工作,不利于后续实习工作的调整和改革。
基于上述问题,改革后的教学实习作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在实习前,增加学生参观走访企业和进行专业心理辅导的过程。参观走访企业能够让学生与企业深入地接触,了解企业文化、实习岗位、实习生活,有利于学生提前做好实习计划并带着目的实习,从而通过实习达到提升职业技能的效果;专业的心理辅导能让学生对实习过程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做好下厂实习的心理建设,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实现角色转换,更好地适应实习生活。在下厂前的实习分配方面,改革后的教学实习摒弃了传统教学实习中企业根据岗位稀缺情况自主安排实习生,先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岗位,再由工厂根据岗位人数匹配情况筛选学生,最后由学校做好沟通和调剂的工作,以此来减少实习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实习过程的有效推进。在实习中,改革后的教学实习将以工厂为主、学校为辅的实习管理过程转变为学校和工厂齐头并进、协同监管的过程。先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储备情况进行实习计划的制定,再由工厂根据学校制定的实习计划并结合其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实习岗位的轮换及实习任务的分配,最后学校、企业和实习生三方可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实习过程实时管理。通过这样线上及线下的校企共同管理,达到实习过程全方位跟踪管理的目的,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在实习后,改革后的教学实习中增加了问卷调查环节,将企业和学生对实习过程的反馈意见纳入实习效果评价体系中,能对整个实习过程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为后续实习的优化和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3.实习考核的改革。改革前的实习考核由工厂综合评价考核、学生实习周志、学生实习报告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比50%、20%、30%,在全面性和公正性方面有所欠缺。改革后的实习考核方式进行了分值细化及分值权重的重新分配,并加入了线上的信息化平台考核,其考核内容主要分为6个方面:一是岗位指导师傅的专业技能考核,占比35%;二是人事主管部门的日常表现考核,占比10%;三是下廠巡察教师的综合评价考核,占比10%;四是信息化平台的线上管理考核,占比15%;五是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考核,占比10%;六是学生撰写的实习报告成绩,占比20%。
信息化平台作为线上的考核方式,能把传统实习考核中的考勤、周志、小结等繁琐内容转化为无纸化的痕迹管理,并利用后台大数据对实习生的实习状态进行实时分析,大大提高了实习考核的时效性,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因此,改革后的实习考核方式能够更专业、更全面、更公正地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
作者简介:玲(198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