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2023-08-26冯琦郭国栋张晓燕
冯琦 郭国栋 张晓燕
食品检测是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的关键一环,因此应当持续强化食品检验工作,针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项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寻求有效的处理措施,保证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食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提高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最后对未来食品检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食品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食品检验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手段,对于个人、食品生产企业以及国家均有重要意义。首先,食品检测工作由专门的检验人员按照国家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有序开展抽样检测,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避免劣质食品流入市场,切实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其次,通过食品检测工作能够有效开展产品的质量安全评价,为市场监督以及产品贸易等提供有效的技术以及数据支撑。再次,通过食品检测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反馈给生产企业后,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质控措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开展食品检测工作有利于发挥食品监管职能,保障食品市场稳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影响食品检验结果
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因素
1.人员因素。开展食品检验工作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所以相关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關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若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没有按照检验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测工作,将会导致检验结果发生误差。同时,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也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相关人员缺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容易出现未按规定操作、随意操作、违规操作等情况,致使检验流程和步骤不符合规范,最终导致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2.仪器及试剂因素。食品检验往往会借助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试剂,只有按照严格的标准使用仪器和试剂,检验结果才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如果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对仪器进行很好的维护和保养、校定等,在使用时就可能出现误差,导致结果不准确。另外,如试剂过期或者发生挥发等现象,也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3.检验方法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食品检验方法,但不同的检验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检验结果,因此合理选择适当的方法开展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相关检验人员没有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会导致结果的可信度与准确性不高。例如,检测米粉中含水量时,可利用干燥法、蒸馏法以及减压干燥法,如果没有进行对比分析,盲目选用检验方法,则难以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4.环境因素。由于食品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当实验室的环境不符合要求时,如温度、湿度、气压等不符合检测要求,就会导致实际检验结果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开展工作时合理控制环境,观察检验仪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避免其对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干扰。
三、提高食品检验结果
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方法
1.强化检验人员的教育培训。为有效提升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应当注重强化对检验人员的教育培训。首先,对相关检验人员进行学习教育,包括职业素养宣传、思政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形成科学、严谨、标准化的工作习惯,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范和制度,保障检验程序符合要求,提升检验实效,确保出具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其次,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对现有检验人员进行新技术模拟演练、实操练习等,通过设置相应的考核机制,对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实施评估,满足操作要求后方可进入岗位,不符合要求的应继续接受培训或淘汰,保障检验人员队伍整体的高水平和高素质。同时,在上岗前,还需认真核对食品检验人员的从业资格、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最后,检测单位可以邀请专业讲师对检测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分享前沿技术、交流工作经验、解决现实困难,提高食品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合理选择和使用仪器设备。在工作实践中,相关检验人员必须按照食品的性质,科学选取适当的仪器与试剂,尽量选择质量较好的试剂对食品样本进行检测。在应用仪器设备前需进行试运行和检查,核对各项参数是否准确,并严格依据使用说明开展检验活动,保证检验程序和步骤的规范化。另外,检验人员要对各项常用的仪器设备进行维修管理,防止仪器设备因故障和损耗等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使用水平检测仪器时采取日常开机启动的方式进行检测,确保其能够实现自动校正,部分设备还可采用手动校正,根据说明书内容进行有效调整,最大程度上确保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检验人员还需对部分精密检验仪器设备做好保养和保护措施,定期开展清尘、调节温湿度等工作,减少或避免因仪器设备原因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3.规范检验方法。检验人员要针对不同食品的特性、检验标准等,应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并开展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最终检测方案,有序开展检验活动。这一过程中,为确保检验方法发挥出有效作用,还需做好食品取样和准备工作。对数量较为庞大的食品批次,应当科学运用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抽样比例,严格遵守我国现行的抽样原则选取检测样本。在取样后要对样品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确保样本质量良好,避免被其他微生物污染。对于部分特殊食品样本还需进行预处理,如对固体食物进行粉碎处理,降低检验难度,尽可能提升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另外,还应当注重加强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即在开展食品检验期间,应当合理选择检测方法,以及对样品采用平行试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如采用加标回收法,在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标准物质,有效实施测定,使标准物质回收率超过90%,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还可采用人员比对试验法,即对结果存疑时,可由不同检验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对比检验结果的重叠性,当偏差低于10%时,就能够准确判断检验结果。在此基础上,也可采用仪器对比法,即应用多种检测仪器对同一检验项目进行测定,对检验结果的重叠性进行比较,当偏差小于10%时,可判断检验结果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
4.科学控制检验环境。做好检验环境的控制工作是保障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条件,因此,相关人员需对检验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条件等进行收集和整理,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对室内环境进行优化控制。比如,为保障实验室环境的稳定性,可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如需利用检验仪器设备,可将温度维持在18℃-20℃。部分食品检验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例如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时,应当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并做好消毒处理,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完成检验后,需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对后续检验产生影响,充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食品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
1.研发先进的检验技术。在未来发展阶段,食品检验技术将得到持续性创新,根据越来越多的食物类型,综合考虑检验目的、要求以及含量等,研发出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手段。比如,针对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添加剂、污染物、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基因、营养成分等进行量化检测,从而实现对食品安全性的有效甄别。同时,未来将注重打造智慧实验室,提高食品检测质量和效率,确保检验结果具有真实性与可靠性。比如,利用智能机器人辅助食品检验,可解决多品种、小批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实现智能化检验;还可利用条形码、二维码、射频识别、近场通信等电子标识和IoT技术进行食品真伪识别,防止出现伪造、变造、克隆等行为,实现防伪溯源,保障食品来源具有可查性。此外,未来还会将电子感官与科学检测仪器加入到食品检验中,建立食品物理性危害检测与风险识别技术,快速识别食品或者食品包装含有的杂物、异物,也可利用可见光检测技术、近红外检测技术等,对食品新鲜程度进行识别。
2.利用信息化技术分析检验结果。在今后的食品检验中,要想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注重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互联网+食品检验”的新模式。比如,为防范人工操作存在误差,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完整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照测试结果、加标物检测平均回收率试验结果等,对比标准数值,从而科学、有效地分析相关信息。其中,区块链技术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即结合物联网传感器对食品检验信息进行自动化采集,再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信息挖掘与分析,构建分布式、高效、可靠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并实现数据协同,进而方便各地监管部門对食品进行防伪跟踪、查询、真实性溯源等。
3.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标准。未来食品检验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注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食品检验标准,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尤其是今后的食品检验将朝高精度、高技术方向发展,并且延伸到加工与销售环节,为保障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应当针对各个环节建立合理化的制度和标准,包括规范检验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方法、检验过程、结果分析流程等,并健全食品检验实验室制度、环境控制要求、技术应用要求等,切实保障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强化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工作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和策略。比如,对检测人员强化教育培训,使其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术水平;建立使用仪器设备的规范制度,让检测人员可以依规操作;按照食品性质及检验需求,选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并按标准执行;加强实验室环境条件控制,以防对检测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等。在未来,相关食品检验部门要注重创新研发新型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分析检验结果以及健全食品检测与仪器管理制度等,使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简介:冯琦(1974-),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检验。
郭国栋(1978-),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检验。
张晓燕(1979-),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