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思维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研究

2023-08-26赵千秋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成效困境

赵千秋

摘   要:高校學生资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对资助工作的重视,使得资助工作认可度提高、资助力度加大、资助育人具体内涵愈加丰富、德育功能逐步得到强化。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普遍存在着资助主体协同合力不足、载体功能联动不够、协同育人环境尚未形成等问题,成为制约高校学生资助成效提升的瓶颈。因此,应将协同思维融入资助实践,强化协同资助理念引领、积极创新协同资助形式、加强协同资助环境保障,切实在学生资助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期实现铸魂补钙、精准育人。

关键词:协同思维;高校;学生资助;成效;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3-0074-03

协同思维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以系统的整体性为基础,强调一切事物都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高校学生资助是一个系统工程,资助只是这个系统的入口,要实现学生资助质量提升的目标,必须动员和整合与之相关的所有资源协同共育,方能获得成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覆盖全学段的学生救助体系”“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为高校学生资助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对高校学生资助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协同国家、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实现主体、载体、环境等协同共育,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各个要素和谐发展,全方位提升高校学生资助质量,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生资助取得的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紧扣“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主题,不断深化理念,持续创新方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资助之路。第一,资助工作认可度不断提高。近些年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逐步形成共识。各地区各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逐步建立起全员参与、各部门协同、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互相协作的资助机制,从思想教育、心理疏解、学业指导、能力提升、就业援助等多个层面对贫困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帮扶,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资助力度不断加大。根据《2021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在2021年全国资助普通高等教育学生3 925.77万人,资助金额达1 450.40亿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819.28亿元,占普通高等教育资助资金总额的56.49%。共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430.86亿元,在普通高等教育资助总额中所占比例为29.71%。在资助资金来源中,中央财政资金占比38.08%、地方财政资金占比18.41%、国家助学贷款29.71%、学校资金12.65%、社会资金1.15%[1]。第三,资助育人的具体内涵愈加丰富。资助育人政策功能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层面发展,初步形成“奖励、解困和引导”的复合型学生资助体系,且各个资助体系间互为补充、共成体系,丰富了高校学生资助内涵,建立健全了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第四,资助的德育功能逐步强化。当前,受资助学生的感恩奉献意识、励志自强意识、诚信意识不断提高,表明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断加强,德育功能进一步发挥。

二、协同思维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面临的困境

整体而言,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已经取得良好的成果,主体面不断向好,但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学生资助的主体、载体和环境方面的协同共育面临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助主体协同合力不足

高校学生资助主体具有广泛性、多元性,“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2]高校学生资助主体能够对受资助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而当前资助主体面临动能不足、协同合力不够的困境。首先,校内资助主体较为分散,缺乏有效协同。其次,社会和家庭等校外主体对资助活动参与不足。一方面高校资助活动多发生于学校场域,以学校为中心展开,家庭、社会需要能动参与,共同推进育人活动的实施,而在现实中却过度依赖学校;另一方面,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较少。

(二)资助载体功能联动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教育者所运用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借此相互作用。”[3]通常而言,高校资助主体可借助课程、文化、网络等载体对受资助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引导、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而当前高校资助育人载体功能模糊,联动性不够,主要表现在:第一,普遍未能将资助育人纳入专门的课程体系。第二,资助方式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对于网络载体运用不够充分,网络载体的功能未能有效发挥,高校资助网络平台建设迟缓,整合利用率较低,运用网络载体的理念需要提升。

(三)资助的协同育人环境尚未形成

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当中,和谐的资助环境协同育人氛围能够统筹多方育人资源,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最大化发挥育人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高校资助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校、社协同资助育人的资源未被有效挖掘。一方面,高校校内资助育人资源挖掘整合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对学校之外的教育资源发掘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第二,高校资助育人“家、校、社”协同机制尚未普遍建立。一方面,家、校协同资助育人的沟通机制不够健全。家庭与学校之间疏于接触与交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状况没有及时向父母反馈,家长也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引导与价值观塑造。另一方面,在接受社会资助时,高校未能将勤工助学与社会服务完全衔接起来,与资助单位合作关系疏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实习机会不足,使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经验积累,影响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协同思维视域下提升高校学生资助成效的策略

在全面推进资助育人过程中,需要参与其中的各要素树立促进受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各担其责、协同共育。

(一)强化协同资助理念引领

第一,健全立体式资助网络。提升资助成效,必须激发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各个主体的潜能,夯实资助根基,健全“国家—学校—社会”多方协同的立体化资助网络。在国家层面,国家作为高校资助育人的主导者,要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助育人道路航向。在学校层面,高校作为资助育人工作落实主体,持续整合校内资助育人资源,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建立系统完整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推进制度不断完善。在社会层面,目前高校资助育人的社会力量和家庭力量参与度较低,应优化资助育人的社会环境,增强育人合力。

第二,构筑层级化资助格局。资助队伍是扎实稳步落实资助政策的重要组织保障,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领导核心,是保证育人质量、完善育人体系的骨干力量。学校层面,要发挥党委、校长或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配置具有专业化职业素养和工作水平的工作人员,统筹落实高校资助政策并对资助工作进行总体协调。学院层面,成立资助工作协助小组,由能力强、专业性高的人员组建资助育人队伍。首先,以党支部为核心,建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各系部教工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和专职辅导员组成的资助专干,选择热心资助育人事业、熟悉资助工作教师组成资助工作协助小组。其次,制订人才培养与发展计划。最后,要切实完善资助工作队伍的管理机制,给予人文关怀,充分给予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科学合理地建立资助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完善绩效管理体系等。

第三,探寻递进式资助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4]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特性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应用到高校资助育人当中,既可以激发受资助者的主体意识,又能发挥其能动性,通过接受、吸收、内化、改善,外化为行动,并不断通过行为巩固,从而实现人格涵养的内化、道德行为的外化以及心理空间的深化。首先,主要是各类奖助学金,要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基础保障作用,尽可能加大资金投入。其次,勤工助学作为高校资助中有偿资助的重要实现形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最后,受资助学生应自觉深化主体性意识,掌握主体性方法,锻炼主体性能力,实现自我管理,促进自我提升。

(二)积极创新协同资助形式

丰富性、多样化的资助载体可以提升资助活动与内容的感染力、吸引力,为高校资助工作积极开辟一种全新的形式。

第一,增强课程载体的基础性主导功能。首先,设置资助育人课程体系。将资助育人内容融入学生的第一课堂中,强化课程导向作用,引起学生对资助育人的重视。其次,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在课程安排上,融入现代中国的故事,减少理论课的枯燥性,增强理论课程的趣味性,开展融入式教育,增强课堂参与感。创新和丰富课程形式,力求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与校外教学、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统一,提升课程的实践性。

第二,深化文化载体的导向性保障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5]以文育人是构筑协同思维视域下高校学生资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向度之一,因此,高校资助工作要深化文化载体对资助的导向性保障功能。首先,以党团文化活动为载体,依据院系实际情况和特点,利用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开展党课和团课教育。其次,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校园文化活动与高校资助育人有机融合,要充分利用高校社团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术、技术、艺术和体育等社团活动。

第三,发挥网络载体的互动性渗透功能。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在如今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中最活跃的一类群体,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高校资助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平台。其次,可以通过信息采集、信息分析等掌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实现及时、有针对性的帮扶,并通过大数据信息,开展隐性资助。例如,被新华社评论为:“女生减肥减出一个中国好大学”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校园卡进行了实时追踪,了解学生在校的消费情况,并能迅速地发现其异于平常的某些消费情况,资助管理中心从预警系统筛选出处于校园用餐预警线下的学生,对学生进行慰问关怀,这一做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三)加强协同资助环境保障

高校学生资助要发挥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网络环境的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第一,营造浓厚的社会环境氛围。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资助的影响是宏观的,优良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学生资助質量的提升。首先,着重宣传党和政府的资助政策。其次,加强榜样教育引领与示范。第二,创设积极的制度环境支持。高校学生资助不仅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根据协同思维的内在属性要求可知,高校学生资助应实现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的优化统一,将整治社会大环境和优化校园小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从显性环境入手,建立完善的高校资助体系,编写资助信息手册,精准认定资助对象,合理发放资助金,并向社会公布有关的资助政策,让更多的大学贫困生能够理解国家的政策,并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资助申请,获得合适的资助力度,从而减轻学生的家庭负担。其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隐性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同学对贫困学生主动施以援手,让贫困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心,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激发其勤奋学习的动力。第三,构建洁净的网络环境。首先,高校既要强化对网络的管理,又要构建起网络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其次,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网络行为规范建设,增强受资助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防止信息泄露,正确识别和警惕网络诈骗,拒绝“网贷”等伤害。

四、结束语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社会和谐。高校学生资助成效的提升是涉及多个要素的系统工程,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资助应坚持协同联动,横向拓宽、纵向深入,落实主体责任,联动载体功能,创造协同资助环境,将理念融入具体实践之中,促进高校学生资助目标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1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人民日报,2022-08-28(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3]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39.

[4]   杨淑珍.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6(6):20.

[5]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6]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责任编辑   卫   星]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成效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高校“伪贫困生”现象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