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3-08-25康亚娥高永强
康亚娥,高永强
神木市医院:1.五官科;2.内分泌科,陕西榆林 7193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可对患者机体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其中以视网膜病变较为多见[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指视网膜微血管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者视网膜出现慢性损伤,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视力模糊,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2]。目前的临床治疗措施尚不能逆转该疾病,因此,早期的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显得尤为重要[3]。雷珠单抗是现阶段临床上推广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药物,使用后可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能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但因其作用时间较短,常需多次注射,不利于疾病的后期好转,因此选择更为合适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4]。前列地尔是一种新型载体制剂,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阻碍血栓素A2形成或释放[5]。基于此,本研究将前列地尔、雷珠单抗二者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旨在探讨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符合《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7];②凝血功能无异常;③对本研究中治疗药物成分不过敏。(2)排除标准:①合并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疾病;②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相关疾病;③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④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⑤身体其他重要脏器存在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研究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37~78岁,平均(58.67±6.62)岁;病程5~15年,平均(9.67±2.34)年;疾病分期:Ⅰ期18例,Ⅱ期22例,Ⅲ期13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37~78岁,平均(57.64±5.67)岁;病程5~15年,平均(9.35±1.67)年;疾病分期:Ⅰ期16例,Ⅱ期23例,Ⅲ期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雷珠单抗治疗,在注射前3 d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滴眼液滴眼,冲洗结膜囊,通过表面麻醉,于角巩膜缘4 mm处注射0.5 mg/0.05 mL雷珠单抗(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1022111),共注射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雷珠单抗注射后,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本溪恒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175)10 μ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连续应用2周。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8],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指视力改善3行以上,玻璃体浑浊和眼底出血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指视力改善2~3行,玻璃体浑浊和眼底出血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指视力改善不明显或无任何改变,玻璃体浑浊和眼底出血症状恶化或无任何减轻。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变化,服药前后检测两组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视野灰度值。(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细胞情况,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蓝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彩色超声(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ACUSONX300)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5)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皮疹、血压下降等。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P=0.038)。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视力、CMT、视野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MT、视野灰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MT、视野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细胞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VEGF、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ET-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EGF、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内皮细胞情况比较
2.4两组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SV、EDV、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SV、EDV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S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3,P=0.339),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与糖尿病患病时间、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均有关系,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9]。目前,临床上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案以控制血糖、激光光凝及玻璃体切割术为主[10]。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为清除玻璃体腔积血、降低视网膜无灌注区对新生血管生长的抑制,但治疗中视网膜出血、增殖性牵拉常会增加手术难度,导致手术治疗效果变差,而控制血糖治疗更是对整个视网膜病变病程无任何逆转[11]。有研究发现,VEGF过度释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2]。而雷珠单抗是一种VEGF单抗,能使新生血管迅速消退,应用时能够穿透视网膜,患者玻璃体内生物利用度较高[13]。但雷珠单抗作用时间较短,因此单用雷珠单抗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前列地尔为脂微球载体注射制剂,其能够将药物有效成分靶向运输至患者受损的血管位置,从而发挥扩张血管功能[14]。
本研究将雷珠单抗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CMT、视野灰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雷珠单抗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提高患者视力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CMT、视野灰度值。分析原因为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血糖升高,导致视网膜周边毛细血管组织遭到破坏,从而损伤患者视网膜内屏障功能[15]。治疗期间,雷珠单抗能够穿透视网膜,提高患者玻璃体内生物利用度,并抑制血管渗液漏,保护患者黄斑功能,从而获得对应的治疗效果[16]。前列地尔包裹于脂微球中,有利于脂微球特异性分布于组织,通过注射,可直接将药物有效成分靶向运输至患者受损的血管位置,达到扩张血管、抗感染的目的[17]。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有研究显示,视网膜病变后,会引起毛细血管组织缺血,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的损伤及眼血流动力循环障碍[18]。而VEGF、ET-1、NO是评价内皮细胞功能的常用指标,VEGF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还能直接反映视网膜新生血管进程;NO为舒血管因子,能抑制血管激活、聚集;ET-1在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中,具有收缩的功效,可诱导内皮损伤。PSV、EDV、PI为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判断眼底血管阻塞程度[19],其中PSV能反映血管充盈和血液供应强度,EDV能反映远端组织灌流,二者水平下降说明供血不足,PI能反映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情况,其指数越高,说明阻力越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PI、VEGF、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SV、EDV、NO高于明显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雷珠单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明显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内皮细胞损伤。原因在于雷珠单抗属于抗VEGF重要药物,可以对人体眼部的VEGF异构体形成高度的亲和力,最终达到控制眼部新生血管生长,减少血管内皮损伤的目的。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可明显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和微循环,通过靶向定位受损血管,扩张血管,使血流灌溉和损伤的视网膜细胞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眼部血流的恢复,进而改善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20]。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雷珠单抗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雷珠单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提高患者视力及治疗总疗效率,能明显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