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酶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和凝血因子的变化

2023-08-25韦日恒覃海东黄显仁韦志祥江贤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纤溶酶凝血因子内皮

韦日恒 覃海东 黄显仁 韦志祥 江贤智

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 546100

脑梗死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缺血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约70%),中老年患者是高发人群[1]。脑梗死的发生因素为各种原因引发的颈部、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而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尽快恢复脑组织的血氧供给,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态的同时加速受损细胞的修复,以达到保护脑组织、降低继发性脑损伤发生概率的目的[2]。溶栓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改善预后、恢复血管再通的方法,而较为常用的药物之一就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type plasiminogen,rt-PA),其对纤溶酶原有激活作用,可以破坏纤维蛋白网架,进而有效溶解血栓[3]。研究证实,rt-PA 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效果[4]。rt-PA不仅可以加速发病时间4.5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5]。本文主要分析ACI患者纤溶酶治疗前后的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03—2022-03 于来宾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 例为研究组,年龄49~76(68.14±2.17)岁,女34 例,男42 例,糖尿病30 例,高血压46 例。纳入标准:确诊为ACI,且同意进行纤溶酶治疗;发病时间低于4.5 h;未应用过抗凝剂。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身体其他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的功能障碍;合并精神疾病、严重创伤或智力障碍者。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年龄49~77(64.59±2.27)岁,女37例,男39例,糖尿病32例,高血压4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营养神经、抗血小板、扩张血管以及脱水等治疗,同时给予纤溶酶治疗,0.9 mg/kg,先静脉推注10%,余加250 mL 生理盐水静滴,45~60 min 内滴完。采集对照组体检时及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5 mL测定凝血因子相关指标(济南爱来宝,TSA9000C 全自动血凝仪),包含D-二聚体(d-dimer,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管内皮因子进行测定,指标包含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研究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指标变化情况。观察对比研究组治疗前、治疗1 d、3 d 后的凝血因子和血管内皮因子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治疗前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NO、D-D、ET-1水平较对照组高,APTT、P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2组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治疗前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s)Table 1 The indexes of coagulation factor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s)

表1 研究组治疗前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s)Table 1 The indexes of coagulation factor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n 76 76 D-D/(mg/L)0.06±0.01 1.72±0.22 11.294 0.019 APTT/s 33.35±2.23 26.67±2.54 10.391 0.021 TT/s 16.43±3.23 16.05±3.64 1.032 0.074 PT/s 13.64±2.87 11.02±1.42 11.935 0.012 NO/(μmol/L)6.07±2.01 14.24±4.12 15, 203 0.001 ET-1/(ng/L)25.07±6.33 134.09±12.06 15.116 0.006

2.2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比较治疗1 d、3 d 后患者的D-D、NO、ET-1 水平均比治疗前低,APTT、PT 水平均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前后的TT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比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coagulation factor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s in the study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2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比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coagulation factor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actors in the study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注:t1、P1为治疗1 d与治疗前比较,t2、P2为治疗3 d与治疗前比较

时间治疗前治疗1 d治疗3 d t1值P1值t2值P2值D-D/(mg/L)1.72±0.21 1.23±0.19 0.94±0.17 14.203<0.05 14.526<0.05 APTT/s 26.67±2.69 34.42±2.05 33.88±2.26 14.113<0.05 14.637<0.05 TT/s 16.05±3.64 16.01±3.42 16.08±3.03 1.302 0.075 1.005 0.074 PT/s 11.03±1.41 13.62±1.82 13.32±2.06 14.096<0.05 14.589<0.05 NO/(μmol/L)14.24±4.24 11.01±3.66 9.13±3.37 14.204<0.05 14.671<0.05 ET-1/(ng/L)135.09±30.25 125.41±30.24 117.46±34.21 14.332<0.05 14.553<0.05

3 讨论

ACI 是常见的脑缺血性疾病,诱发机制较多,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因素。ACI 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且进展较快,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疼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等[6-7],溶栓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8]。

ACI 的发生与血管壁病变、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成分具有相关性,发病后30 d 内的病死率3%~5%,而3 个月后病死率明显增加,约10%[9-12]。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主要为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及降低血液黏稠等,rt-PA有利于改善发病时间在6 h内ACI患者的预后[13-14]。纤溶酶是常用的一种溶栓药物,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蛋白水解酶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纤维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促进rt-Pa 分泌的同时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进而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形成。纤溶酶的主要特点:首先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即和其他蛇毒毒性相比,其没有神经毒或出血毒等毒性,且具有较高的产品纯度[15-16];其次,具有较强的特意亲和性和底物转移性:在纤维蛋白水解方面的速度较高,亲和性较高,实际应用中基本不会导致过度纤溶情况的出现,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直接和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发生作用[17];最后具有较强的适度性:针对,可适度降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不仅有利于血液黏度的降低,同时不会激活整个纤溶系统,因此可以降低发生溶栓并发症的概率[18]。rt-PA 可以加速ACI 患者脑组织微循环的改善及神经细胞修复,且毒副作用不明显[19]。

rt-PA 半衰期较短,只有5 min,因此大剂量或持续用药会增加患者发生出血的几率,临床需要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评估[20]。ACI 患者发病后机体中的自由基水平会呈爆发性增高状态,进而导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增殖,减慢一氧化氮生成速度的同时导致内皮素的释放量、合成量明显增加,进而过度激活血小板,损伤脑组织[21]。本研究显示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NO、D-D、ET-1 水平比对照组高,APTT、PT 水平比对照组低,可见与健康人群相比,ACI 患者存在一定的血管内皮损伤和凝血异常情况。ET-1是一种对脑循环进行调节的活性多肽,同时还可加速缺血区的神经凋亡,进而降低缺血区的血供;凝血状态、炎症反应等和血管内皮损伤之间存在相关性,而血管内皮损伤一定程度上会加重ACI 患者的病情[22]。rt-PA 的应用对纤溶酶原有激活作用,同时其和纤维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以直接对凝血块产生作用,具有较好的溶栓效果,有利于脑部供氧、供血的恢复,同时对脑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3]。治疗1 d、3 d后患者的D-D、NO、ET-1水平均比治疗前低,APTT、PT水平均比治疗前高,表明rt-PA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但会增加发生出血风险的概率。原因在于rt-PA 是提取于白眉蝮蛇蛇毒中的一种外源性蛋白酶,不仅可以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其分子量,进而有利于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清除,同时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因此影响血流速度、血液黏度[24]。rt-PA 的应用可以降低新生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进而降低形成小血栓的概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rt-PA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中的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同时加速血流速度,进而有利于患者缺血状态的早日改善;因其半衰期相对较短,所以不会长时间对凝血系统产生作用。

与健康人群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改变情况,而纤溶酶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加速其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进而有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纤溶酶凝血因子内皮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根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光裸方格星虫纤溶酶SNFE体外溶栓作用及安全性初评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两种粗提纯法对纤溶酶纯化效果的比较研究
凝血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