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进梁在曲轴自动化锻造的应用研究

2023-08-25廖德侃彭添李佳玲桂林福达重工锻造有限公司

锻造与冲压 2023年15期
关键词:飞边压扁夹钳

文/廖德侃,彭添,李佳玲·桂林福达重工锻造有限公司

锻造作为一种发展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从“铁器时代”的纯手工锻造,到现在通过压力机模具成形,锻造工艺以及锻件要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锻造过程的高温环境、用工缺乏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都决定了人将慢慢退出锻造生产过程,因此,自动化生产成了锻造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锻造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为此锻造企业都纷纷开始对锻造线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其中引进的机器人和步进梁为最常见的锻造过程转运物料设备,但由于缺乏应用经验,据不完全统计,步进梁工位的废品占锻造过程废品比重极大,如何提高步进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减少过程废品成了一个难题。

本文以乘用车四缸曲轴自动化锻造为例,就步进梁在锻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工艺介绍

乘用车四缸曲轴锻造成形过程工艺一般为中频加热、去氧化皮、压扁、预锻、终锻、切边。锻造过程料温在900℃以上,过程转料采用机器人和步进梁抓取,其中压扁、预锻、终锻、切边在一台热模锻压力机上锻压完成,转料方式采用步进梁。

步进梁有五个工位,通过夹持、上升、前进、下降、张开、复位的循环动作,过程坯料从一工位到五工位分别完成上料、压扁、预锻、终锻、切边工序,各工序步进梁夹料示意图以及各工序坯料见图1。

图1 各工序步进梁夹料示意图以及坯料立体图

步进梁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锻造成形整个生产过程为:

①中频加热将圆棒料加热到工艺要求温度后,由R1 机器人夹持坯料中部转运到去氧化皮工序送料轨道上;

②完成去氧化皮工序后,R2 机器人夹持坯料中部转送到模锻V 形进料小车上;

③V 形进料小车将坯料运输到一工位后,由步进梁夹持坯料两端头将坯料转送到压扁工位上;

④压扁工序完成锻压后,步进梁二工位夹持坯料两端头转送到预锻工位;

⑤预锻工序完成锻压后,步进梁三工位托起坯料两端飞边将坯料转送到终锻工序锻压,接着以同样的方式转送坯料到切边工位;

⑥切边完成后,步进梁五工位夹持坯料两端转送到V 形出料小车上;

⑦R3 机器人将出料小车上锻件夹持挂上控温冷却线悬挂链,同时步进梁复位,切边顶出油缸将残留飞边顶出,步进梁五工位托起残留飞边两端将飞边转运到传送带上。

整个锻造过程都采用自动化生产,任一工序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整线从而退出自动生产,不仅会造成产线停顿影响生产效率,也会造成过程料废,其中,压扁至切边工序上的坯料都将报废,中频加热至压扁前的坯料视使用次数而定,如使用超过3 次也将进行报废处理。经废品统计,锻造过程报废占产品报废比例约80%,其中,步进梁转料工序废品占锻造过程废品约90%,故保证步进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成了自动化生产的关键。

原因分析

从废品分布以及现场观察分析,着重对模锻过程报废模式进行分类并查找原因,见图2。

图2 报废原因分析

针对梳理出来的报废故障模式,进行主要原因分析。

⑴压扁件报废:中频加热出来的坯料会存在±40℃的温度波动范围,同时棒料长度有±2mm 的偏差,棒料经压扁后长度大于步进梁夹持距离会导致步进梁报警;另外压扁坯两端呈椭圆状,步进梁二工位夹持放到预锻工位张开时,夹钳会拖动坯料移动,导致放料位置不对,偏移严重的工件会直接报废,偏移小的工件也会影响后工序的夹持。

⑵未切边件报废:步进梁夹持时,夹钳撞到模具两端面或者坯料两端飞边会导致步进梁报警;压扁坯放到预锻模具位置不对,料少一端飞边少,导致步进梁无法夹持坯料飞边。

⑶切边掉料件报废:切边后,顶杆将飞边顶出时会跳动,飞边会倾斜导致步进梁无法夹持,需停下设备人工将前工序件和残留飞边撬出。

解决过程

步进梁由伺服电机控制可以在X、Y、Z 三个方向动作,移动距离都可以通过参数设定,通过上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从步进梁结构、夹钳、模具等方面进行改进。

改进步进梁的结构

现场观察确认,目前步进梁的前、后梁各工位夹持工装内置有弹簧,具有10mm 的伸缩量,当压扁坯长度存在波动时会压缩弹簧,导致坯料放到预锻位时位置不稳定;同时检查发现,由于锻造过程喷涂的脱模剂和氧化皮长期腐蚀步进梁内部零件,部分工位内部弹簧已失效。对步进梁的结构进行改进,将大头端的后梁作为定位端(内部无弹簧,无伸缩量),小头端的前梁作为活动端。经实际生产验证,该改进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坯料的精准定位,还避免了坯料长度偏差导致的步进梁夹持过紧报警,改进后的步进梁内部结构见图3。

步进梁夹钳设计优化

经排查分析发现,夹钳拖料问题主要发生在二工位,压扁完后,步进梁夹持到预锻位张开时,二工位会拖动坯料,检查发现,夹钳开口设计为圆弧形状,而坯料两端经压扁后呈椭圆状,考虑到模具安装偏差,模具中心和步进梁工位中心也会存在移动偏差,步进梁夹持坯料时,夹钳和坯料接触面大,张开时容易拖动坯料。为此,将一二工位夹钳开口改成U 形,坯料和夹钳通过点接触,减少二者间的接触摩擦力,同时夹钳口大小设计也有要求,需保证步进梁在下降到下死点之前,坯料已经和预锻模型腔接触,实现夹钳和坯料的分离。经试用,该优化可以有效避免步进梁张开时夹钳拖动坯料问题,夹钳结构优化前后对比见图4。

图4 夹钳结构更改前后对比

模具优化

同一产线模具外形一致,但由于锻件长度不一致,步进梁夹钳的长度和夹持间距是不一样的,同时步进梁两端和伺服装置连接处锁扣会存在磨损,加之转送过程中坯料重力的作用,步进梁夹钳会向下倾斜一定角度。经研究验证,在模具前后端设计夹钳避让(图5),可以避免步进梁夹持时撞击模具报警。

图5 两端设计夹钳避让

针对夹钳撞坯料两端飞边问题,现场确认,主要为模具前后端设计有飞边仓,飞边过厚导致撞击,经充分论证确认需优化前后端飞边厚度,具体方法是预终锻下模大小头不设计飞边,如图6 所示,上模设计飞边仓,由于上模排料速度比下模快,坯料大小头飞边会轻微往上翘,避免步进梁夹持时撞击到大小头飞边。

图6 锻模两端下模不设计飞边仓

切边顶飞边方式

经生产过程观察和分析,顶出残留飞边过程中,6 根顶杆和残留飞边仅6 个点接触,加之顶杆高度尺寸偏差以及飞边下底面的不平齐,顶杆与残留飞边接触时间存在差异,导致残留飞边顶出窜动倾斜,夹钳无法夹持飞边。为了进一步解决顶出装置和残留飞边稳定性问题,需保证顶出装置和残留飞边采用面面接触的方式,具体方式为:设计专用托飞边板,飞边板上顶面形状和终锻桥部形状匹配。经实际生产验证,采用托飞边板整体式顶出残留飞边,顶出状态非常平稳(图7)。

图7 顶飞边方式改进前后对比

结束语

经批量生产验证,可知工装模具的优化设计使步进梁在锻造过程中存在的脱料、报警、掉料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废品大幅降低,保证了自动化锻造线连续、高效、保质、稳定的生产。

盘古盘古是中华神话的开始,中华神话中盘古开天劈地后才有了天地万物。

猜你喜欢

飞边压扁夹钳
一种薄壁小飞边锻件切边结构的设计
城镇燃气聚乙烯管道压扁阻断关键技术分析
基于板材加工的智能夹钳系统设计
冷轧卡罗塞尔卷取机转盘夹钳安全销频繁切断分析与改进
Carry-on Bags
夹钳式电梯曳引钢丝绳端接装置的检验与分析
关于规范打磨钢轨接头飞边的创新
一种用于剪板机送料的液压浮动夹钳
塔架加强杆压扁成型实验及力学性能研究
楔形机构压扁工装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