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水平调查与分析

2023-08-25田苗青

幸福家庭 2023年9期
关键词:注意力维度家长

田苗青

注意力是指注意的能力和效力,是在规定时间内个体集中指向、持续关注某事物的能力。注意力是个体最基本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接受与掌握程度,并决定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曾经对全国青少年的注意力情况开展过调查,结果表明,约六成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专注,但只有四成学生能在课堂上持续集中注意力在30分钟以上。有学者研究发现,影响幼儿注意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周围事物的数量、线索的有效性、新的对象的新异性。资料显示,5~6岁的儿童能在10~15分钟内保持专注,7~10岁的儿童能在15~20分钟内保持注意力。低水平的儿童在注意力不足的时候会出现更多的错误和遗漏。有学者认为,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注意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种,即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有学者对4~14岁儿童的注意广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注意广度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有很大的相关性,而不存在性别差异。

蒙台梭利认为,注意力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他认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注意力有好坏之分,但是注意力的好坏不是遗传决定的,而是受到后天训练的影响。因此,培养注意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使其体验积极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据此,笔者提出两个假设:假设H1为“大多数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水平中等”,假设H2为“性别在注意力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笔者于2022年5月选取了郑州市某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这两个年级各两个班的学生,采用在班级群发放“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量表的方式来进行测试。笔者共发放问卷235份,有效回收问卷228份。有效问卷中,一年级学生92名,二年级学生136名;男生120名,女生108名。

(二)调查工具

“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量表共15道题。笔者采用三点计分法,将量表分为注意力持久度、注意力广度、注意力分配、注意力转移4个维度,得分在15~45分之间。其中,35~45为注意力水平较高,25~34分为注意力水平一般,15~24为注意力水平较低,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8。

(三)数据分析方法

笔者采用SPSS 19.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差异分析及相关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注意力水平现状分析与差异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表1,见下页),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平均得分为28.98,标准差为4.27,他们的注意力处于中等水平,符合假设H1。其中,男生注意力得分均值为28.53,标准差为4.38;女生注意力得分均值为29.48,标准差为4.05,注意力水平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t=-1.71,P>0.05),

即男孩和女孩的注意力水平是相近的,性别差异对注意力水平的影响较小,该结果与假设H2相符。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均值为28.07,标准差为4.80;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均值为29.60,标准差为3.72。由此可见,注意力水平在不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t=-2.71,P<0.01),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注意力维度与得分相关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注意力测试的各维度与注意力测试总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注意力测验的总得分和注意力持久度、注意力广度、注意力分配和注意力转移四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即注意力的四个维度可以正向预测注意力水平,学生在各个维度上分数越高,注意力测验的总得分就越高。注意力广度与注意力分配和注意力转移呈负相关,但差异不显著。

三、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水平的因素

研究发现,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处于一般水平,这可能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关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及各维度素质明显比二年级的学生低,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多以无意注意为主,二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已经发展得比较完整,有意注意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无意注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总的来说,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发展情况要比一年级学生好,所以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和各维度素质比一年级的高。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他们会接受系统教育,同时注意力水平将会得到較大的提高。笔者认为,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水平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

一是生物因素。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大脑机能发育处于“飞跃”的时期,学生的大脑神经活跃,表现为爱听、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一阶段的学生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逻辑思维发展缓慢,难以理解抽象概念。由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脑部结构和神经发育情况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也会相应增加,个体的成长速度不同,会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注意力的发展。

二是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影响着学生注意力的发展。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均需要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家长对学生期望太高,当学生未能达成家长的期望时,家长容易产生失望焦虑的情绪。这种不良的情绪可能会导致家长对学生严加管教,使学生压力过大,形成谨小慎微、胆小自卑的性格,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发展。

三是学校因素。小学低年级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参与的思维活动才会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方案也会影响个体注意力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讲授抽象的事物很难使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

四、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水平的建议

(一)家庭教育

一是讲故事。低年级学生仍处在爱听家长讲故事的年龄段,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会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讲故事既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听了几篇故事之后会越来越专注,这种专注也会延伸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家长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能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聆听,在故事中思考、寻找问题答案。同时,家长可以复述重要内容,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其专心地听故事。

二是出声朗读。阅读需要多个器官的配合,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发音准确,不能串行,不能漏字,唇、舌的运动产生的刺激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激活额叶、颞叶和枕叶等部分,可以使大脑皮层保持兴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此外,学生以指读的形式阅读,能增加注意力,做到口、手、脑协调一致,深入理解所读内容。

三是激发兴趣。兴趣带给人们的体验是积极的、正向的。在因兴趣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沉浸其中的。家长引导学生将行为建立在兴趣基础上,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注意力。

四是增强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在培养、发展、保持注意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家长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擦桌子等简单的家务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家长要避免过度溺爱,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我控制力和注意力。

(二)学校教育

一是提出课堂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學习环境。部分学生上课时会有做小动作、讲闲话、东张西望等行为,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提出课堂要求,如:课桌上不得摆放与本节课无关的物品;不得窃窃私语、左顾右盼;有问题先举手;等等。

二是把握时间点。课程开始的几分钟、课程进行到一半和临近下课这三个时间段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高峰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变教学行为,使学生能更专注地学习。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这三个时间段,提前进入教室,让学生自觉做好课前准备;使用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气氛,并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关注学生情感。教师传达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积极情绪能使学生产生正向的学习态度,消极情绪会导致学生拒绝学习。教师应通过使用鼓励性话语、给予适当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及时纠正学生的课堂行为,让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注意力维度家长
让注意力“飞”回来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家长请吃药Ⅱ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