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3-08-25张忠莉

幸福家庭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阅读教学

张忠莉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阅读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阅读文本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实践。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部分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先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再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这些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思考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是一门融合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综合性学科。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仅仅注重传授知识,没有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理解困难的问题。另外,部分教师将对学生的知识考核与分数作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盲目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使得学生在阅读时缺少思考,对文本内容理解不到位,甚至出现不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同时,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没有让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没有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

(四)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时间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些教师忽视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多数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而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充足的阅读时间,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教师要遵循针对性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中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及环境和细节描写与人物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里无家可归,她是多么渴望获得一份温暖和亲情啊!”

(二)趣味性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讨论“狐狸是好的还是坏的?”“老虎不会吃掉狐狸吗?”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进行热烈探讨,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三)自主探究原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绘本,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向学生提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这本书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等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还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路径

(一)创设阅读情境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小蝌蚪逐渐变成青蛙的视频,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针对视频中“小蝌蚪逐渐长出了腿,变得和它的妈妈一样”的场景,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认为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呢?”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立足文本开展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文本,并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提出问题“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是什么原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这一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三)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其更加自觉地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童话故事开展阅读活动,像《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小女孩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人,她没有妈妈的陪伴,从來没有享受过温暖。在学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写下来,或者进行童话故事续写,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

要想改变阅读教学较为单一的特点,教师就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获得完整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动物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然后对图片中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分类。例如,对于是否有尾巴的动物,可以按照“有尾巴——无尾巴”的特征进行分类;对于有四肢和翅膀的动物可以按照“会走——能飞”的特点进行分类。在学生完成分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类结果,为不同种类的动物制作卡片。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拓宽眼界。

(五)读写结合开展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忽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故事,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演绎故事。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体会阅读的重要性,还可以在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时更加自如、自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或学习经历编写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以促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哪些痛苦?文中的巫婆、小人鱼姐姐的出现,对文章的故事情节起到什么作用?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小人鱼具有什么品质?”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这篇课文讲述了海的女儿为了成全心爱的王子而主动放弃自己生命的动人故事,从而学习小人鱼善良、大度、执着、为他人着想的品德。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优美的语言、人物形象等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另外,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在海底遇到了这位美丽的海公主,你会把人类世界的哪些事情讲给小公主听呢?”,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科学制订阅读计划

阅读是一个从“吸收”到“输出”的过程,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对文本产生新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并引导学生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表,包括完成阅读的日期、书名、作者、最喜欢的几句话和人物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分析和归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当学生完成了对文章的分析和总结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模拟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故事场景进行写作。

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要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获得精神上的熏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比如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能欺骗自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具有类似特点的图书,并指导他们制定阅读计划。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一书,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本书,然后再做一份读书笔记,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让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从而深化他们的阅读感受,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八)开展多元评价

新课改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而教师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阅读效果及合作探究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积极行为,从而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无法正确划分段落、无法找出文章中心句、无法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等;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进行评价,观察学生能否与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否能通过合作完成阅读任务。

(九)增强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的,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觉。语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经验性。但是,当前很多学生缺乏语感,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在阅读时常常出现读不懂、读不顺等情况。对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增强语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阅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或者景色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其感受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关键句和关键词,让学生将课文背诵下来,促进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新时代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文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了解文章内容,而是要积累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難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继而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贵阳市第四十中学)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