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023-08-25周婧

幸福家庭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幼儿园游戏

周婧

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教师需要深化学前教育改革,从本质上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以保障各类活动的高效开展。基于此,笔者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优化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助力。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概述

(一)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并组织实施的专门活动,是教师正式指导的活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参与者、辅助者的身份开展活动,不能主导或决定幼儿的活动行为。同时,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不成熟,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活动,教师应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并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以灵活的活动组织形式对幼儿进行全面的教育。

(二)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入园、进餐、午睡、盥洗、如厕、离园等。这些活动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培养要求,精心设计生活活动,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学习,从而使幼儿动作技能、语言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获得发展。在游戏中,幼儿能够释放天性,自由地感知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有助于幼儿的成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作出恰当选择,以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

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例如,在组织幼儿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活动:先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再给他们分发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卡片,引导幼儿近距离观察,最后让幼儿说出各个图形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加深幼儿对每种图形的印象,增强教学活动的效果。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园中的现有器材、教学场地,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各样的趣味游戏活动,并合理划分游戏区域,以充分發挥游戏的教育价值,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健康领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确定活动的范围,让幼儿自由选择跳绳、钻爬、走平衡木、拍球等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绳子、碎布、纸盒、罐头瓶等生活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沙包、滚筒等游戏道具,并带领幼儿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

又如,教师可以借助《小马过河》这一绘本组织语言类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合作演绎故事内容,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再如,教师可以开展歌唱活动,引导幼儿学唱《小跳蛙》《小毛驴》《拔萝卜》《小螺号》等儿歌,并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以锻炼幼儿语言能力,提高他们身体的协调性。

此外,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并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的德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开展德育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询问幼儿“在家时你们都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事”,随机选择几名幼儿回答,并为他们播放相关的动画教育短片,展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做的事情。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是谁每天给你们做好吃的”“你们生病时是谁送你们去医院的”等问题,让幼儿回忆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情,感受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让他们回家之后主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生活活动的设计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师应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优化生活活动的设计,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尝试自理自立,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后续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例如,部分幼儿在吃饭时常会把汤洒出来,这不仅会影响进餐,还可能烫伤手臂,影响幼儿的健康。对此,教师需要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调查,深入了解其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

笔者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幼儿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在进食时容易出现手部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此外,部分家长对幼儿较为溺爱,使得幼儿独立饮食的机会比较少,生活自理能力难以提高。对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开展生活活动,如与幼儿进行谈话,让他们观看图片,引导他们思考洒汤的原因。教师也可以开展“娃娃家”游戏,借此让幼儿了解在进餐时应如何做才能保证汤不洒出来,并为他们演示正确的动作,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游戏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丰富多样,笔者以亲子活动为例,谈谈教师如何设计并开展游戏活动。在开展亲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鼓励家长为幼儿创设自由游戏和认知事物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例如,在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亲子活动时,教师可以打造家园互动平台,借助家长座谈会宣传对幼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利用“传统节日专栏”介绍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亲子游戏活动。教师还可以针对幼儿的实际状况,利用“家庭直连通”“家园联系栏”“家庭信箱”等形式,建立家园间交流信息的平台。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填写调查表、自主登记、网络交流等形式,鼓励家长填写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可提供的资源。之后,教师可以梳理数据,甄选出有意义、有实效性的数据作为资源信息,分别融入不同节日活动的策划当中,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体验浓厚的节日氛围。

此外,幼儿园可以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感受民俗文化的内涵,让家长见证幼儿在园的良好表现,以增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四)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开展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活动评价。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活动评价。

1.观察记录评价。在评价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并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当前,表现性评价是较为基础的评价方式,在应用表现性评价时,教師需要使用观察、记录等方式,收集幼儿能做什么、如何做的相关资料,并在活动过程中了解每名幼儿的需求和能力。教师可以使用行为检核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观察,即将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来,然后根据幼儿的行为进行检查,看其行为表现的等级,并在相关项目上做好标记。教师还可以通过照相、摄像、录音等方式记录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最为真实的情况,并对记录下来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在评价环节中,教师需要使用描述性的语言评价幼儿的行为,让幼儿正确认识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成长。

教师利用观察记录评价的方式,能够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在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幼儿改正,这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作品分析评价。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合理使用作品分析评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成长轨迹。在应用这一评价方法时,教师要基于主题探究活动,收集幼儿的作品,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幼儿的作品包括幼儿的日记、画作等,教师将它们收集起来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整个变化过程,明白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弱点和长处。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置制作美工作品的任务,并对其作品进行科学评价,以通过幼儿的作品了解与幼儿智能发展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发展。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相关主题,为幼儿设计学习单,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强化对主题活动的理解,并就幼儿的绘画作品展开评价,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3.个案研究评价。评价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还有个案研究法,这一方法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进步。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某一时间段特别关注一些幼儿,记录这些幼儿在这一时间段的活动表现和言行举止,以反映出幼儿的智能特征及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个案研究的方式延伸至整体教育,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结语

在现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落实教育的本质要求,抓住教育契机。教师还应结合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评价,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作者单位:大方县恒大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幼儿园游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