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信息技术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摆渡船”

2023-08-25王树森

求知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根本上转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创设能够迎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模式,简化教学结构,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享受数学的乐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王树森(1968—),男,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升镇教育管理中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技术、资源、设备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让教育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策略。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渗透,部分传统教学方法策略受到冲击,逐渐出现了与现代教育教学不相匹配的情况。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的新时代教育中,这些方法策略弊端日益凸显。例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题海战术是被很多教师认可的教学方法,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在减负增效的教育理念下,其难以继续被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取而代之的是快乐教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将单调乏味的习题演算情境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享受数学的乐趣。因此,新时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优质资源,为教育教学注入活力。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针对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策略开展探究,力求有所突破,能够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帮助。

一、转变教师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步伐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有效利用才能够有所体现。无论是多么先进的技术,还是多么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充分利用,就难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所以,教师要有超前的眼光,洞悉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知晓信息技术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巨大帮助,积极学习并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对现代教育教学影响很大,但部分教师还囿于应试教育理念中,对优质的教学资源心存戒备,将先进的教学设备排斥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之外,这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来说也限制了教育教学发展改革的步伐。所以,转变教师观念势在必行,只有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课堂,才能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演绎,转换成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形式。将过去借助一把尺子、一支粉笔完成的教学转换成多元化教学,用小学生喜欢的色彩、声音、图像、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这样的转变,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开始。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动画情境:工人在圆柱体茶叶罐上贴标签,标签正好能围绕茶叶罐一周,仔细观察标签,发现它呈长方形。教师反复展示动画,让学生看清标签的长正好是茶叶罐底面圆的周长,标签的宽正好是茶叶罐的高。如此看来,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体的侧面积。因此可以得到: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乐于体验,这种直观的情境能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摆脱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苦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随后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如推导出压路机压路的面积=滚动轮的侧面积×滚动轮转过的圈数。由此触类旁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容易出错了。

二、借助多媒体资源,增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先进的技术和资源不断输入教育教学中,带动了学校教育的变革。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可以转换知识的呈现方式,把文字描述的内容用图像或情境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改变知识的探究方式,用可视、可听的动画代替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说教,变单调的知识传授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1]。

例如,“统计”这一部分知识在小学人教版教材各个年级都有涉及,为了让六年级学生准确掌握统计知识,为他们制作统计图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这样的实例:“出行是人们的日常行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下面是某一天早晨人们进出村口的情境片段,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个村子的人们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使用哪种交通工具的人最多?使用哪种交通工具的人最少?你能从自己的统计中得到怎样的启示?”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乡村村口的晨景视频,村民们有骑自行车的,有开三轮电动车的,有骑摩托车的,有开农用四轮车的,还有坐着毛驴车的,也有开小汽车的……来来往往,非常热闹。这样的生活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全神贯注地观赏情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统计着交通工具的类型和数量,非常认真。

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要素主要有:教学是否有节奏感、层次感;学生在教学中能否积极参与活动、开展知识探究;在整个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自身是否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是否获得了学习的快乐,是否享受着学习;等等。教师可以依靠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数学知识的探究情境化,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生活情境能够迎合学生的心理期待,不断带给学生新鲜的刺激,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自觉进行知识探究。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能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过程情景化,教学活动人文化[2]。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活动中享受快乐。

三、借助信息技术改变问题條件,让小学数学疑难问题简单化

由于受到應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唯分数是从,分数的高低成为评价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学因此失去活力而显得死气沉沉。教学方法死板,学生思维不活跃;学习方法以题海战术为主,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大量的习题演算;解题思路较窄,解题方法单一……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学例题或是在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要让学生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力争摆脱困惑。为了优化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改变问题的条件,或是对关键环节进行点拨,或是将艰深晦涩的条件形象化,让学生通过另一种形式感知问题,形成新的思路,从而轻松解决问题。这样的变化意义非同寻常,当学生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冥思苦想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经过教师的转换,解题的思路变得明朗了,突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达到的学习效果肯定会更好。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比较难理解“0”的意义,可以说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0”的认识》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情景短片:一棵大树上有许多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就在这时,小猴在树下点燃了一串鞭炮,树上的小鸟全飞走了。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树上一只小鸟都没有的情况就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以此类推,什么都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为了加深理解,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类似的情境:鸽笼里原本有2只信鸽,强强打开鸽笼,2只鸽子都飞走了,鸽笼里什么也没有,问学生如何用数字来表示。因为有前面的情境体验,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0!”通过这样的情景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乐趣,而且化难为易,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效果较好。

这样将疑难问题简单化,可以依靠信息技术实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化、情境化,为教学增添趣味性,让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依靠多媒体助力小学生完成作业,体现解决问题的趣味性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现象得到了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学习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

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应该在课堂上完成,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这是从小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尽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业量不大,但相关作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多动脑筋,设计的作业要能够迎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探究性练习为主,避免让小学生做一些单调的计算题。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业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所以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呈现作业,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对趣味性强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作业设计要突出探究问题的“趣”、探究方法的“新”、探究过程的“乐”、探究结果的“启发性”,尽可能用学生喜欢的声音、图像、动画、情境展现。作业要避免单调重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要过于繁杂,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失去探究问题的信心。

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很多数学问题都来自生活。当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之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段情境:星期天,小明和小华到山里游玩,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他们循声望去,看见有4只小鸟在柳树上飞,还发现有3只松鼠在树枝上跳跃着。他们继续往山林深处走,突然,2只兔子从树丛中窜出,向远处飞奔而去。走着走着,他们又看见山坡上有6只漂亮的蓝马鸡在觅食,远远望去,还有1只狐狸跑向山顶……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境,兴趣大增,注意力高度集中。笔者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的内容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学生学习的热情被点燃了,有的同学说:“松鼠和兔子一共有多少只?3+2=5(只)。”有的同学说:“蓝马鸡比小鸟多几只?6-4=2(只)。”还有的同学想法奇特:“2只兔子被狐狸叼走1只,还剩几只?2-1=1(只)。”

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了探究的快乐,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负担和完成作业的苦恼,只觉得探究数学知识乐趣无穷,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多个渠道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动力,让教育教学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对于数学这样抽象概念多、逻辑关系复杂、推理过程严密的学科,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的叙述形象化,将问题解决方法多元化,将问题探究情景化,这样能迎合小学生的心理期待,增添学习数学的趣味,让快乐教学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赵伟华.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之推手: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中),2016(12):117.

王俊.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2016(12):34.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