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带孩子逛博物馆
2023-08-25落鑫
● 落鑫
作为对城市空间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我常常在想,对带着孩子旅行的父母来说,哪里才是他们不应错过的城市会客厅?
这无疑非博物馆莫属。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博物馆便成为满足国民文化需要,构建美好生活图景的重要场地。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一座好的博物馆,就是一所好的学校:真诚、包容,滋养心灵。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能构建或还原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也就是说,好的博物馆能够将学习场景化。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有一座民俗博物馆,这个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博物馆藏有从中世纪至今的特色民居。这些“展品”不是无法亲近的奇珍异宝,而是颇具日常性的普通人的居所。
无独有偶。在中国西安南郊的秦岭脚下,坐落着一座关中民俗博物院,是由从民间收集、迁移、复建的民居构成。孩子们行走在这样的博物馆里,无形中了解了民俗、认识了民俗。与书本相比,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观、可触、可感,孩子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好的博物馆也必定是对儿童友好的,不会板起脸来说教,而是有料、有趣的。
在一些有着博物馆教育传统的国家,博物馆体验不仅是儿童课外的消遣,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比如,英国的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以其馆藏为基础,根据国家教学大纲,设计了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育教学内容,并将相关学案和教案公布在官网上。
这些课程一方面基于馆藏藏品,另一方面详细说明了其与国家教学大纲之间的关系,为学校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抓手,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当然,好的博物馆体验需要良好的规划、科学的设计,并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落到实处。很多地方新建的博物馆宏伟壮观,富有设计感,常会给人以震撼,成为当地的重要地标。但是走进其中,人们往往会发现“高大上”有余而亲近感不足。
一些博物馆门前修建了陡峭的阶梯,对残疾儿童并不友好;一些博物馆的展柜位置过高,小朋友踮起脚尖也很难一探究竟。还有很多博物馆布展枯燥,线索单一,说教痕迹明显,很难激发非专业人士尤其是儿童的兴趣。
近些年来,我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很多地方的博物馆成为“双减”后孩子度过校外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在博物馆教育等方面,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博物馆往往赋予我们一个超越自身渺小边界的宏大坐标,促使人们去审视自身与文明及自然的关系。博物馆促进了人类对于文化和自然的尊重,彰显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建立起人类探索美好生活的文明档案,时刻提醒着我们从何处来。
今年暑假期间,不仅故宫博物院一票难求,各地博物馆也是游人如织。这些盛况,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国内旺盛的博物馆参观需求。
博物馆热并非一时兴起,在可预见的未来,带孩子逛博物馆定会成为国人的新时尚。希望我们的博物馆能不断优化服务,努力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注脚,成为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