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重构背景下城市历史街区多尺度协同更新与价值活化

2023-08-24肖竞李和平肖文斌马春叶曹珂

城市观察 2023年4期

肖竞 李和平 肖文斌 马春叶 曹珂

摘要:伴随城镇化与现代化发展,城市历史街区所在的区域伴生环境会不断发生用地空间、功能结构、人口分布和社会关系的重构现象,造成街区本体与周边邻近地段的功能分异、社会隔离和文化异化问题,给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带来新挑战。本文尝试从区域视角和人本视角剖析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建构以系统价值、遗产价值、公共服务价值延续与活化为目标,以地段、街区、街坊为空间尺度,以功能要素协同、文化单元协同、空间供需协同为手段的城市历史街区多尺度协同更新与价值活化方法,以期为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更新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历史街区;区域重构;协同更新;价值活化;重庆磁器口

【中图分类号】 TU984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23.04.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动态评测的历史街区保护微干预方法研究”(51608063)、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多源数据关联分析的城市历史街区公共服务质效评价与提升研究”(2020YBGL74)研究成果。

引言

区域重构指一定空间区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社会关系、用地功能的结构性重组现象[1]。当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空间生产的动力引擎回移城市内部,加剧了城市中历史街区、历史地段所在地区建成环境的重构态势,使历史街区的传统功能、空间与社会关系日趋分化于其周边伴生的城市建成环境。这种“区域重构”现象一方面为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也给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带来新挑战,成为城乡遗产保护实践中新出现的矛盾问题[2]。如何在区域重构背景下有效提升历史街区的价值活性,使其与时俱进地融入邻近地段的空间重构进程,与城市整体发展步调一致,是当前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亟待探索的重要科学问题。为此,本文尝试从历史街区与其邻近的城市空间功能业态、组织结构相互协同调节的角度,探索构建能够响应区域重构态势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与价值活化方法,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与方法指导。

一、 区域重构背景下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与价值活化

伴随城镇化建设周期的转变,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矛盾焦点逐渐从应对扩张性建设冲击的历史资源登录管控与风貌修复,转向响应城市整体发展与地段区域重构的空间—功能协同和遗产价值活化。在此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的实践方法亦应随之调整和转变。

(一)街区区域重构契机与价值减损威胁

历史街区的区域重构是街区所在地段传统功能、空间与社会关系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种自组织调节机制。在城镇化与全球化两股宏观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中国城市历史街区的区域重构态势越发明显,为街区的保护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持续的城镇化进程使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显著提升了大中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使居民的文旅消费支出大幅增加,为历史街区所在地段传统功能向现代文旅服务功能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3]。同时,城镇化建设还推动了城市土地的增值,为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更新提供了强大的生产动能,促使位于历史街区保护管控范围以外的邻近城市空间以追求土地收益增长为目标不断重构更新,进而在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内外区域产生强大的“地租压强”,使历史街区内部空间面临巨大的拆迁和更新压力。另一方面,受全球化、信息化因素影响,城市历史街区的区域重构进程还时常伴随着国际连锁品牌的功能介入和服务外地使用主体的空间响应,进而导致街区功能分异、社会隔离以及外来文化对地域原生文化的挤压替代,造成街区历史价值减损。

综上,城市历史街区所在地段的区域重构现象,符合城市传统功能空间向现代功能空间转型的客观规律。它一方面为街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也给街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带来价值减损威胁。当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践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区域重构背景下历史街区与周边邻近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及其綜合价值的活化。

(二)街区保护管控范式与实践应用局限

自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后,学界不断结合各地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实践探索,系统建立了以街区历史环境要素调查评估为依据(朱自煊,1996)[4],以类型学、形态学理论为指导(张剑涛,2004;周俭等,2007;田银生等,2010)[5-7],以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区划和历史建筑分类修复整治为手段(王景慧,1999;阮仪三,2001;边兰春等,2005)[8-10]和以GIS空间数据管理、分析技术为辅助支持(胡明星,董卫,2004)[11]的城市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保护和管控的范式方法。

上述方法主要是为应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扩张性建设对历史建成环境冲击的问题而制定的,目标是对街区物质空间遗存的抢救性保护和登录管控,有力地指导了过往30余年各地的历史街区保护实践,对避免街区物质空间被大规模城镇化建设蚕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抢救性保护和登录管控因聚焦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本体保护,忽视了街区与周边邻近城市空间在功能和价值上的关系,使相关保护措施只达到了物质表征还原和被动防御管控的基础目标,难以在供需关系复杂的区域重构状态下精准协调街区功能演进与文化传承的矛盾[12-13]。为此,本文尝试提出能有效抑制空间生产逐利逻辑负面影响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以突破传统防御式保控范式的局限。

(三)街区协同更新探索与价值活化意义

综上,在区域重构背景下,跳出城市历史街区的对象本体局限,通过统筹协调街区内外空间、功能要素的方式,引导其所在区域地段空间单元协同发展,在妥善保护街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有效活化其遗产综合价值,是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的正确应对思路,既有研究分别从街区区域功能与业态调节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张杰等(2015)[14]分析了城市经济与第三产业发展、资源稀缺性与交通可达性因素对城市历史街区商业业态影响;黄勇等(2016)[15]从商铺竞合角度提出了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模型测度、优化历史街区功能协作关系的分析技术;肖竞(2012)、Escobedo(2020)[16-17]分析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绅士化过程及其文旅业态的发展演变;Goodey(2001)[18]从管理学角度提出历史街区业态分区管控的更新方法;吴俊妲等(2018)[19]从产业关系协同角度探究了通过商物流分析、时空利用方式变化等手段促进城市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手段等历史街区业态调控手段。肖竞等(2022)[20]从公共服务质效提升角度提出了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的协同干预方法;薛名辉等(2022)[21]从运营、行为、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传统产业赋能与新文旅业态发展机制。上述研究从功能、业态更新的角度拓展了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的理论视野,突破了形态保控方法论的局限,对厘清街区重构更新动力机制和协调街区更新活化过程中的多元利益关系具有指导意义。但相关措施对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的价值导向、街区与城市邻近地段空间单元协同发展、街区自身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功能业态协同更新等问题的剖析深度与响应力度仍有所欠缺,难以切实指导区域重构背景下历史街区及其所在地段的多尺度保护与更新实践。为此,本文拟从城市区域、邻近地段与街区本体的多重空间尺度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多维价值线索,系统辨析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价值目标与协同路径,并建构相应空间更新与价值活化方法,指导区域重构背景下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实践。

二、 区域重构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价值目标与协同路径

城市历史街区所在地段的区域重构本质上是城市传统功能区在城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空间、功能和社会结构的系统调整。在此过程中,街区同时面临着发展机遇与保护挑战,应通过更为主动的协同更新方式促进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传承和综合价值的激发活化,以价值目标为导向,制定与多维空间、功能要素相协同的更新路径和方法(图1)。

(一)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价值目标

受区域重构的外部性因素影响,城市历史街区所在区域从传统工商业或居住型历史地段向现代文旅休闲服务目的地转变,在获得活化价值的同时也受到空前的挤压替代冲击。街区首先需明确其保护更新的价值目标,才能正确指导相应空间实践的具体操作。为此,本文分别从系统价值、历史价值、公共服务价值三方面做出解析。

1. 系统价值:融入城市发展

从作为城市空间功能单元的角度衡量,历史街区具有系统价值属性,即街區对城市系统整体运行的价值贡献。在此过程中,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特定空间、功能单元,需始终如一地融入城市整体发展的动态过程,伴随所在地段区域空间、功能关系的演替变化,做出相应的功能调整,以保持其之于城市整体的系统价值。同时,系统价值也是街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历史街区常因传统生产关系下孕育的物质空间和功能结构同现代城市发展脱节,导致其系统价值衰减,无法融入所在地段的城市发展与功能重构,进而被新兴城市功能单元所挤压替代,遭到拆毁和重建。而周边邻近地段的功能更新,则使历史街区系统价值衰减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区域重构背景下,街区保护更新的首要价值目标是保持其系统价值,融入城市区域发展,并从区域重构的大势中获取自身发展的有机动能。

2. 遗产价值:传承地域文脉

从作为城市登录保护的法定遗产对象的角度衡量,历史街区具有遗产价值属性,即街区对特定时期城市历史见证、记录和对地域文化传承的价值贡献。受城镇化、全球化因素影响,历史街区所在地段内外功能空间总体呈现出从“本土服务型”功能空间向“外向服务型”功能空间演变的趋势。在此过程中,街区文化挤压替代与异化问题凸显,若仅只关注街区的系统价值,为融入城市发展过度引入与其传统文化不相称的现代业态,势必造成外来文化对街区本土文化的挤压替代,造成街区遗产价值的减损;并且,从长时段周期来看,也会损害街区的系统价值和其他功能价值。因此,在区域重构背景下,遗产价值的传承与活化也应作为街区保护更新的重要目标,须以不破坏、异化街区遗产资源的历史特征为前提,促进其内涵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传承。

3. 公共服务价值:响应公众需求

最后,历史街区还具有公共文化空间属性,是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公共文娱、文旅消费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公共服务的功能价值。具有历史和文化氛围感的城市历史街区逐渐从服务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间,转变为服务城市公众和外来游客的文娱空间,服务和承接了更多的公共性和消费性需求[22-23]。在过往保护更新实践中,历史街区大多数未发挥出应有的公共服务价值,与大众文娱消费时代需求脱节的街区,常衍生出活力缺乏、住民流失的问题[23-24]。因此,在区域重构背景下,历史街区的空间功能组织应更加大众化,根据人民群众的文旅消费需求调整自身的业态类型与构成,实现其公共服务价值的活化。

(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协同路径

根据前述分析确立的价值目标,本节从地段、街区、街坊三重空间尺度分别探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要素抓手与协同路径。

1. 地段尺度:功能要素协同

地段是指历史街区所在的城市地段空间,通常包括街区保护范围与其邻近空间单元。功能要素协同即通过街区与所在地段区域整体空间、功能要素的统筹组织,促成其联动互补的协同方式。地段尺度是实现街区系统价值目标的更新路径,主要用来应对区域重构过程中历史街区原生功能适宜性与合理性因周边邻近地段功能演替而被动消解的问题。通过对街区与周边邻近空间单元的资源条件、权属关系以及功能与设施现状的梳理分析,以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定位为导向,以同类功能聚集、差异功能协作的方式,统筹布局历史街区外部空间的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和文化触媒,引导街区所在地段空间功能单元有机地组织起来,促成街区与所在地段的空间融合、功能联动和集约高效发展。

2. 街区尺度:文化单元协同

街区是指历史街区自身遗产资源集中和重点保护控制的空间范围,通常以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界。文化单元协同是指以主题文化单元区划管理方式促成街区空间功能与文化价值匹配的协同方式。它是实现街区遗产价值保护传承目标的更新路径,重点在于街区空间业态、景观风貌与其相应文化价值属性的协同,主要用来应对历史街区因空间功能变更引发的景观风貌与历史人文氛围异化问题。具体通过划定单元功能业态准入的管控方式,调节街区整体文化氛围与环境品质,引导历史街区内部功能业态与遗产资源要素呼应配置,确保街区空间使用功能与文脉价值协同,避免因功能更新造成的业态变更对街区遗产空间和原生社会、文化的异化冲击。

3. 街坊尺度:空间供需协同

街坊是指历史街区内部以街巷或自然环境要素(如河流、山体等)为界限的相对完整的地块空间。空间供需协同是指通过对不同街坊地块建筑空间业态类型、面积配比的调节,满足使用主体相应空间需求的协同方式。它是实现街区公共服务价值目标的更新路径,主要用来响应文娱消费主体的体验需求和认知习惯,提升街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公众体验和感知街区历史文化的参与程度。通过街区公共空间问题调查、同类街区业态配比调查和消费主体需求画像等分析手段,识别历史街区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和服务目标人群的认知及需求偏好,并据此制定契合街区自身空间特色、业态基础、设施资源条件的业态配置方案,确保街区公共服务空间供给与主体的文旅需求相匹配。

三、 区域重构背景下城市历史街区

协同更新与价值活化的方法

基于前文构建的方法框架,本节以重庆市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为例,阐释历史街区协同更新与价值活化的具体方法。磁器口街区是重庆首批登录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遗产资源与人文底蕴深厚,是重庆市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文旅休闲目的地。随着重庆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街区所在地段逐渐向文旅服务功能转型,周边邻近地段陆续呈现出区域重构态势,在中国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具有代表性。2018年,重庆市提出包括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特钢厂文创园区、歌乐山森林公园景区在内的“磁器口大景区”功能更新与品质提质计划,可视为“区域重构”背景下的空间协同更新与多元价值活化,具体如下:

(一)地段功能要素协同与系统价值活化

在地段尺度,历史街区的更新调整不仅是对自身空间、功能关系的重塑,同时也会与周边邻近空间产生联动影响。因此,该尺度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应统筹考虑广域空间范围内的多元要素,利用历史街区的遗产资源优势,促进街区与周边用地的功能协同,促进街区所在地段系统价值的整体提升。具体可从设施、功能、公共空间等方面着手。

1. 要素统筹配置

即从地段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明确历史街区与其邻近空间单元的功能定位,统筹配置公共设施、文化触媒、商业触媒等重点功能要素,并建立街区与地段内其他遗产资源、自然景观、公共设施、交通设施等资源要素的功能、交通和景观视线关联,确立地段空间重构的整体结构。

2. 功能内外联动

即协调历史街区(内部空间)与周边邻近用地(外部空间)的功能关系,促进其互补、互促。具体结合地段用地权属、开发情况以及近远期规划情况,协调相关项目的开发权限与开发时间,建立街区同周边既存建筑和拟开发项目之间的功能联动。

以磁器口街区所在地段为例,保护规划通过对街区现状资源与拟建项目的综合分析,对磁器口大景区范围内用地空间进行设施与功能统筹布局:(1)明确了街区在重庆主城历史文化资源系统中的功能定位,梳理出以渣滓洞—白公馆景区、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特钢创意科技公园、嘉陵江滨江创意孵化园区等4处与街区未来文旅功能发展相关的功能单元及其重点空间更新要素,系统地建立起街区与各功能单元、要素之间的功能、交通和景观联系。(2)梳理出街区保护建设控制范围与周边沙磁文化广场、凤凰溪公园、磁器口码头、金融街·磁器口后街、特钢1935文创公园、重庆1949大剧院等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的情况,从街区保护范围与周边用地功能整合的角度,在更大区域范围协调相关项目的开发功能与权限,将博览展会、体验式消费、工艺作坊、特色餐饮等与街区文化价值关联较高的业态集中于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内,将住宿、购物、酒吧、现代餐饮、停车配套等文化关联度较弱的业态向周边商业空间疏解,使街区内外部空间实现功能互补与兼容,利于街区文化传承保护(图2)。

(二)街区文化单元协同与历史价值活化

历史街区的功能更新会导致外来功能以及外来文化的进入,对街区原生功能、文化形成入侵和挤压替代,并对街区历史风貌、文化氛围和社会关系产生衍生影响。为避免区域重构造成的潜在文化冲击和异化问题,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还须从“价值—业态”关联的角度对保护建筑控制范围内的空间单元进行风貌与功能管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主题价值梳理

对街区内部不同空间单元的主题文化价值做梳理。具体结合街区现状遗产资源调查和历史文献考证分析,从环境特征、功能特征、地域习俗、历史见证等方面归纳总结街区不同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特色价值,把握其价值特征与脉络主次。

2. “价值—业态”关联

对街区内部空间单元价值特征与功能业态进行配对关联。基于街区主题文化价值的分区提炼,据此判别街区相应空间单元遗产资源与现状业态或拟规划业态在价值内涵、功能逻辑、立面风貌、环境氛围和文化象征等方面关联关系的强弱,进而在街区中划定价值—业态—风貌相互匹配的主题文化单元。

3. 业态、风貌管控

对相应主题文化区建筑风貌与业态准入的许可管控。在划定街区主题文化单元的基础上,建立相关单元的风貌控制与业态准入标准,依照标准严格甄别控制相应单元的建筑风貌与业态准入许可:通过对经营业态类型与消费水平的指导,调节相应空间的文化氛围与环境品质;通过对业态营业时间的管控,调节相应空间的活力状态和对原住居民生活的干扰影响;通过对建筑立面风貌的管控,延续街区历史风貌特征。同时,将利于各单元主题文化展示、传播的关联业态布置于相应单元空间的公共区域,同时控制对街区主题文化展示有负面影响的风貌,实施业态准入。通过上述措施,确保街区保护建设控制范圍内空间、风貌、功能与相应文化主题价值相关,促进街区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

以磁器口街区为例,保护规划通过对区内遗产资源、历史沿革的考证分析,划定了以街区特色价值为脉络的主题文化单元,并制定出相应单元的空间风貌与业态管控措施,具体如下:(1)梳理出巴渝文化、山水文化、水路商贸文化、沙磁文化4条主题文化线索作为磁器口街区地域、环境、功能和历史特征展示的价值脉络。(2)综合上述文化线索,在街区保护建设控制范围内划定巴渝文化展示、生态游憩体验、商服文旅消费、沙磁文创工坊4片主题文化—功能分区,并建立区内现状商铺与拟规划经营性空间和相关主题文化的关联关系。(3)结合街区文化单元区划,在各单元内建立优先、适宜、控制三阶业态准入梯度,对街区内已有以及规划中的经营性空间进行业态适配分析和流转引导,确保各类业态在相应主题单元内有序集聚①;同时,结合各单元空间价值特征,对单元内建筑空间与景观环境要素进行风貌引导,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环境空间(图3)。

(三)街坊空间供需协同与公共服务价值活化

历史街区的保护功能更新还需兼顾公众主体文娱、文旅消费需求,根据其服务的主体来源及对空间需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空间业态供给关系,提升历史街区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其公共服务价值活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空间需求调查

从价格支付水平、偏好业态类型等方面描绘需求主体的特征画像,调查本地公众与外地游客对街区活动空间与经营业态在区位分布、建筑风貌、场所氛围、体验方式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以及对零售、文博、休闲娱乐、餐饮、特产、住宿等不同业态的需求倾向与支付意愿。通过不同类型街区业态分布与比例构成的调研数据,分析预测街区相应主题业态区的空间、业态需求、适宜规模及分布状态。

2. 公共空间组构

综合前述分析,优化既有空间和拟规划的功能空间结构,腾拓、置换相应公共空间的位置,组织重构不同街坊地块的公共空间,从而适应街区公共服务与文旅更新转型方向。

3. 业态配比优化

根据主体需求调查结果,结合同类型街区业态配比分析数据,对业态配比规划制定相应地块商业店铺的增减调节和空间置换措施。

以磁器口街区为例:(1)根据主体需求调查及对北京、福州、成都等地同类型历史街区的业态配比研究,预测出街区以文娱体验、特色餐饮、休闲游憩、纪念品采购为位序的空间需求—供给排序。(2)根据公众、游客在街区内游憩休闲活动的空间分布调查,对磁正街、横街、幸福街、黄角坪巷中的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整治,腾拓街区户外公共空间与文娱服务接待经营空间规模;同时,将现状单向枝状交通系统调整为环线交通系统,以疏解局部区域中空间的人口密度。(3)基于业态需求分析,下调零售、餐饮类业态数量和空间占比(从32.1%和29.3%降至20%和22%),提升文娱、文创类业态占比(从7.8%和8.9%升至12%和22%),引导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业态构成与空间布局契合使用主体文娱消费需求(图4)。

(四)街区更新实施与价值活化绩效评估

2020—2022年,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累计投入公共财政12.3亿元、带动商业投资40.7亿元,对磁器口历史街区及其周边邻近地段进行了综合整治更新。更新行动除完成对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内重点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以及核心保护范围建筑风貌整治等常规保护操作外,还完成了对街区核心区508家商铺的业态调整,磁童路1.3千米车行道的步行化改造,磁器口后街一期11万平方米文旅综合体建设,磁器口游客服务中心、1949文化观演大剧院、生态停车场等文旅配套设施建设,清水溪、凤凰溪3.8公顷消落带生态环境改造、马鞍山公园1.4公顷荒坡绿化种植与263米游步道建设、2.8公顷嘉陵江滨公园与码头重建等更新项目,全面提升了街区所在地段公共空间与公共配套设施的品质。

2023年4月至6月,笔者通过空间设施调查与主题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交通到达、文旅体验、休闲服务3方面对磁器口街区保护更新与价值活化质效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如下:(1)交通服务设施全面配套,对街区内部步行交通与对外交通联系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居民与游客对街区交通设施品质的满意度较高,表示满意或中立的主体占比超过80%。(2)文旅体验项目部分建成,服务质效有所改观。为街区植入了大量契合其历史资源与文化特色的文旅体验项目,主要分布在街区保护建设控制范围内,与既有历史资源融合度较好。公众与居民对相关业态的满意度总体较高,对文博与文娱类空间表示满意或中立的主体占比达到70%和近60%。(3)休闲服务空间系统重构。公众与游客对公共活动空间和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系统更新变化反馈正向,满意或中立的主体占比达90%和85%以上(图5)。

结语

城市是特殊的有机生命体,其发展演变过程亦是其功能、社会、空间不断重构的过程。城市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历史悠久、文物保存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的遗产地段。它既是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信息的传承载体,也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功能空间。伴随城市整体的现代化发展,历史街区长期伴生的区域环境会不断改变其空间风貌、用地功能和人口结构,呈现出“区域重构”态势,逐渐与街区本体产生功能分异、社会隔离、文化异化的矛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城市历史街区的协同更新与价值活化方法,从街区所在地段区域、街区保护建设控制范围、街区内部街坊等不同空间尺度,通过功能布局、设施统筹、单元区划、风貌管控、供需分析、业态置换等手段,促进城市历史街区系统价值、遗产价值、公共服务价值的延续与活化。相较于传统针对历史街区本体的形态保护范式而言,本文所提出的保护更新方法将历史街区及其所在地段的多重空间尺度与多元状态特征要素纳入研究分析和保护更新范畴,并从整体性和人本化视角剖析了历史街区对城市整体发展、文化传承以及满足公众文旅需求的综合价值贡献,具有空间尺度完备、价值导向全面、实施要素系统的特点,在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区域重构状态下的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更新实践提供了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逸然、张京祥、耿磊:《全球网络关系视角下空港门户区域的尺度重构与跃迁——基于成都双流机场的实证》[J],《现代城市研究》2022年第10期,第59-65页。

[2] 肖竞、曹珂:《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评述、技术方法与关键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第3期,第110-118页。

[3] 任思儒、许健、赵昊暘:《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在需求拉动模型中的应用》[J],《管理评论》2018年第5期,第197-206页。

[4] 朱自煊:《屯溪老街保护整治规划》[J],《建筑学报》1996年第9期,第10-14页。

[5] 张剑涛:《城市形態学理论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6期,第58-66、96页。

[6] 周俭、陈亚斌:《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1期,第61-65页。

[7] 田银生、谷凯、陶伟:《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2010年第4期,第21-26页。

[8] 王景慧、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王林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

[9]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第10期,第25-32页。

[10] 边兰春、井忠杰:《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探索和思考——以什刹海烟袋斜街地区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5年第9期,第44-48、59页。

[11] 胡明星、董卫:《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4年第12期,第63-65页。

[12] 肖竞、曹珂:《矛盾共轭:历史街区内生平衡的保护思路与方法》[J],《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3期,第38-46页。

[13] 肖竞、李和平、曹珂:《价值导引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22年第4期,第2、37、87-94页。

[14] 张杰、段文:《大城市传统保护类街区商业业态五大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名城》2015年第6期,第46-53页。

[15] 黄勇、刘杰、史靖塬、肖健:《城镇商业街道空间网络模型构建及方法研究——以重庆磁器口为例》[J],《城市规划》2016年第6期,第67-73页。

[16] 肖竞、曹珂:《从“刨钉解纽”的创痛到“借市还魂”的困局——市场导向下历史街区商业化现象的反思》[J],《建筑学报》2012年学术论文专刊第1期,第6-13页。

[17] David Navarrete Escobedo, “Foreigners as Gentrifiers and Tourists in a Mexican Historic District” [J], Urban Studies, 2020, 57 (15): 3151-3168.

[18] Brian Goodey, “Tourists in Historic Towns: Urban Conservation and Heritage Management” [J],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2001, 2 (6): 113-114.

[19] 吴俊妲、张杰:《基于经营模式的差异性更新策略研究——以广州高第街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8年第9期,第79-87页。

[20] 肖竞、齐才硯、马春叶:《公共服务视角下城市历史街区业态重构的协同干预方法——以平遥古城东南街区为例》[J],《中国名城》2022年第6期,第10-17页。

[21] 薛名辉、万子祎、李佳:《城市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的新文旅视角与新赋能机制——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名城》2022年第9期,第35-45页。

[22] 刘彬、陈忠暖:《权力、资本与空间:历史街区改造背景下的城市消费空间生产——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8年第1期,第75-80、118页。

[23] 肖竞、马春叶、张芮珠、曹珂:《基于社交媒体影像数据分析的城市历史街区公众认知画像与更新活化研究——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J],《中国名城》2023年第1期,第47-56页。

[24] 孙菲、胡高强:《文化、消费与真实性: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困境——以福州上下杭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第179-185页。

注释:

①例如,沿磁正街等传统商贸街道规划布置民俗展示、特产售卖等业态类型;在宝轮寺周边布置与风水文化相关的衍生业态;在临江、近山区域规划布置特色山地民宿;在码头区域周边布置特色餐饮、休闲棋牌类业态。

作者简介:肖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员。李和平(通讯作者),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文斌,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马春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曹珂,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