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3-08-24邓文清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3期
关键词:投后股权基金

邓文清

一、前言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金融工具,在優化产业机构、推动创新创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辅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资源配置作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不断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实体经济的需求做出调整,适时改革产品结构、提高服务运作效率、建立比较完善的登记备案办法和全覆盖的监管机制。

本文重点围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面临的挑战展开内容,深度剖析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内涵,并结合国内外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现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来促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稳健发展。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现状及内涵

截至2022年底,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14303家,存续基金数量31525只,基金规模10.94万亿元;投资范围涉及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诸多国计民生领域。在区域分布上,注册备案管理机构注册地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或发达地区,其占比超过59.25%(截至2022年12月)。因为一线城市具备雄厚的资金、发达的资本市场、专业的人才团队、丰富的储备项目等诸多优势。同时,国有资本、社保基金、上市公司等主体与之呼应形成资本市场聚集。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质是专业高效金融工具。首先,能满足机构和居民等市场主体对投资多样化的需求。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机构和居民的对投资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伴随着房地产、股市等传统投资渠道的周期性波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逐渐成为专业投资者首选。其次,实体经济尤其中小微企业借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得以更高效率、更快速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荣共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血脉畅通,激发肌体活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最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营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管理机构逐渐从竞争走向合作并推动细分领域业务的深入发展。管理机构逐渐从产品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同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从而谋求整体运营效率的优化[1]。

三、目前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环境转变,募资难

据统计,2022年股权市场共发生10650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9076.79亿元,同比降低13.6%和36.2%,投资节奏明显放缓。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不缺钱”到“找不到钱”,“募资难”成为当下股权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大量成立不久的中小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募资困境。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投资者较高的预期收益无法实现。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改革逐渐完善,金融业逐渐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并不断强化市场监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收益率普遍回归理性。但前期房地产投资、IPO上市套利等收益刚性没有改变,预期收益率能上不能下,能增不能减的刚性,窒息着资本市场的生机和活力[2]。

其次,国际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发生改变。受突发应急事件发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经济恢复乏力。近年来国外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持续下降,生产价格指数持续增长,经济发展进入周期性波谷。经济环境巨大变化导致资本市场面临国内外双重挑战,从而使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呈现下降趋势。

最后,股权市场竞争加剧、结构出现失衡。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断受到政府基金、国有资本、银行保险以及境外资本等冲击。由于市场资源偏向政府及国资,政府和国资的深度参与增加市场竞争的同时产生挤出效应,影响私募股权基金长效化发展。

(二)“增速换挡”,投资难

实体经济发展和私募股权投资的业务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也是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前提条件。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迈入“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3]。首先, “阵痛期”是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经阶段,从而导致投资标的减少;其次,高质量发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聚集,而相应投资资源和信息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诱发资本市场的两极分化。

(三)人才稀缺,管理难

2020年以来,国外局势严重震荡、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使得实体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着困境,尤其是餐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以及外贸等诸多行业业绩持续下滑,停滞、破产重组不断增多。私募股权投资基以往光投不管的时代已经落幕,投后赋能成为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投后管理”不仅是品牌宣传和吸引资源的手段,更是彰显投资机构核心竞争力决定性要素之一。由于投资项目性质不同、项目阶段不同,对应的投后管理存在千变万化,会涉及市场、政策、道德以及技术等风险。风险控制的核心是人才。目前传统投资机构管理结构繁杂,业务流程冗余,业务模式僵化,存在投后管理重视度不够、对市场发展节奏难以适应、人才储备不足等多方限制性因素,导致“管理难”形象存在[4]。

(四)形势变化,退出难

据统计,2022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案例约4365笔,同比降低3.7%,其中被投项目IPO上市退出共计2696笔,首发募集资金6599.13亿元,同比减少13%和29.7%。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推进,并购、交易以及退出机制日渐完善,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但退出的市场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美国对外国上市企业监管加严,被投资项目通过美股上市退出道路受阻。美股市场拥有巨大资金体量、活跃的流动性、多元化的投资者,以及更高的国际知名度,一直是我国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创新公司上市的首选。现在,被投项目在美国资本市场面临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和要求,以及我国更加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让在美股上市退出的困难和风险都日益增加。其次,投退比例严重失衡。我国股权投资机构普遍缺少退出管理的意识和退出的资源路径,退出市场长期是千军万马抢过IPO独木桥。

四、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面临挑战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募资现状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周期性、阶段性和突发性等叠加局面,股权市场活跃度不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较大距离。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募资现状是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

首先,不断完善投机机构基础制度建设。以防范风险为前提建设规范化私募股权基金份额销售制度,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使企业内部各种要素有效组合,提高内部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机构基础制度的建设有助于增强投资机构市场竞争力,使投资机构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方式,在动态中改善募资窘境。

其次,以市场为主导,通过业务创新寻求新机遇。积极创新丰富基金产品,挖掘价值高的储备项目,规范中间业务,削减收费条款。业务创新有利于满足市场经济多样化的需求,也能符合投资者个性化的投资需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基金募集的深度和广度。

再次,创新融资方式。一是与国资、保险等深度合作,通过联合设立基金、共同投资、战略合作、资源整合等方式铸造募资长期通道。二是参与申报政府引导基金子基金。过去十年来,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势头迅猛,是股权市场的中流砥柱。政府引导基金具有数量多、规模大、类型广等优势[5]。通过参与政府引导基金可以推动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深度融合,提高基金募集的效率,增强投资机构的影响力。

最后,基金产品的设计要始终考虑周期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针对性向不同偏好的投资者发起募集。

(二)转变投资思路,应对市场冲击

首先,关注早期项目,探索价值投资。近年来,早期项目融资数量越来越多,从PE到VC再到天使,机构不断通过对行业、市场、技术的创新进行追踪,寻找投资价值的源头,探索未来持久真实的价值投资。趁“早”选、往“小”投,是目前头部机构新的投资思路。如高瓴资本在2022年9月重磅推出3年100家“Aseed+”种子计划,通过早期项目投资,将投资思路由传统“发现”价值向“发现+创造”方向转变。

其次,扩大投资领域,“错峰投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避开拥堵“赛道”,减少过热板块和跟风投资。2018年前后,国内资本市场争先恐后追逐独角兽项目,多数机构甚至违规配置、贷款等加杠杆投入,最终出现70%亏损,90%未盈利,另有大量的项目转战美股、港股,“流血”上市。

最后,放缓投资速度,深化同业协作,静待行业“回春”。面对市场估值高、募资不畅、经济波动等影响,可以适当放缓投资步伐,深度投研、实地走访、合理布局,加强信息共享,深化同业合作,采取精准投资、合作投资共度严寒。

(三)资与智的全面融合,改善管理窘境

投后管理主要目的是对被投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减少风险实现投资期望,为后期退出做铺垫。通过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展开赋能再造,帮助企业达到融资、融智的相互结合。但是,以往实际投后管理中,大多数投资机构仅程序化收集企业经营成果信息、参加企业决策会议、发表一些战略性言论而已,切实有用真实赋能的投后管理较少。近年来,随着整个股权市场对投后管理重视程度开始提高,投后管理由幕后逐渐走向前台。真正有效的投后管理需要管理机构利用自身业务链上丰富的产业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等深度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运营管理。在内部治理方面,加强企业“三会一层”建设,建设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现代化的企业治理体系。在业务发展发面,不断输入有用资源,寻找创新资源,加速企业新旧动能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增强被投项目“造血”功能。

(四)多层次、多元化,缓解退出困境

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逐步建立起规范、透明、开放的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要在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寻求最佳退出路径。首先,要规划合理的退出方案,满足投资者对投资周期的要求,并防范化解退出风险,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维护投资人利益。其次,量体裁衣,选择退出方式。科创板和北交所新成员的融入市场,注册制全面推进使IPO退出渠道日益活跃,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实物分配股票等创新试点,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更加多元化。另外,借鉴学习国际发展经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增加退出渠道。最后,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寻求多层次政策协调和扶持,搭乘政府金融工具和政策工具退出。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总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再从“募投管退”四个运营环节深入分析了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面临的挑战,解析问题的根源,針对性提出符合市场现状、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应对策略,有效应对行业“寒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运用新思想、开启新征程、完成新使命,努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引用

[1]熊慕蓉.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问题发现及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5):2.

[2]黄人杰.私募股权基金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模式的发展与实践[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第十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软科学杂志社,2015:41-49.

[3]任保平,李禹墨.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35(1):8.

[4]丁世国,张保银.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 2013(12):21-22.

[5]王力岩.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及探索[J].西部财会,2023,480(03):59-61.

猜你喜欢

投后股权基金
投资可行性研究及投后评价比较研究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后管理研究
/ 声 音 /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SaaS服务提供商Syncron获6700万美元融资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七七八八系列之二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