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担当意识的小学数学课外实践类作业设计探析

2023-08-24李晓莹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实践作业创新设计

李晓莹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外实践类作业应该既指向知识技能的提高,也指向擔当精神的培育。因为小学生学习困难的解决、学习成绩的进步、品性的成长等,都离不开担当精神。作为教师,可以从提升学生担当意识的角度出发,基于教材一般章节、数学史料知识、数学广角知识等,进行趣味性、挑战性与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并通过分层针对、自主合作、学科联手等方式,促进学生作业的高效落地,促进学生素养的不断提升,促进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 担当意识;实践作业;时代意蕴;创新设计;实践保障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运用,课堂实现了大连接、高速率、全真模拟等,众多课外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境都可以搬到大屏幕上。这样的“搬”有利于课堂的高效与精彩。但弊病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很难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更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出真知”。于是,不可避免地,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倾向:理论灌输多而动手实践少,“知道”多而体验少,“扶着走”多而“自己走”少,知识实体获得多而素养提升少。这样的倾向对于学生的素养提升和担当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之论述令人警醒。多一份担当,学习、成长、事业等就有了保证,就有了坚持不懈的根基。担当精神应该从小培养,小学阶段就让其生根发芽,最终将对未来产生福泽与回报。小学数学教学同样肩负着培养担当精神的责任。数学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够激活学生担当意识的实践性作业,能够改善数学学习的整体生态,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一、基于责任担当的时代意蕴

大量的事实证明,“学生在解决可操作的数学活动题时,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体验”[1],这种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担当之心。数学活动在于一个“做”,在于学生的亲力亲为。这里的“做”,应该是指积极的动手操作。小学数学作业也应该在“做”上下功夫。有意义、有价值的动手实践,能够增强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提升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担当力与创新力。

担当精神体现在学习上,就是学生能够主动质疑问难。碰到难题、怪题、偏题,学生不是远远躲避,而是勇于解决;碰到过重的作业负担,学生不是抱怨与推诿,而是挤时间积极完成,力争呈现出优质或精品作业。一个敢于担当的学生,其作业就不是“半成品”或“残次品”,会拒绝粗糙与应付,力求高质量完成,有时甚至达到宁缺毋滥的地步;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就是一个精益、专注、创新的人,就是敢于破除厌学情绪的人,就是想方设法激活学习兴趣的人。一旦学生具备了强烈的担当意识,其学习成绩的大幅提高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担当精神体现在生活中,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够身体力行的,就不推给父母;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推到明天;体现在品性成长上,就是做事兢兢业业,求精、崇德、执着、以诚信取信于人,以无私惠及于别人,以实干报效于祖国。可见,担当精神是小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钙质,是个人逐步融入社会的先决条件。

实践证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低下的学习成绩、薄弱的学习素养、有限的道德修养,无不与担当精神的缺席有关。相反,小学生学习困难的解决,学习成绩的进步、品性的成长等,都离不开担当精神。担当精神既是学生优质学习的动力保证,又是品性成长的立身之本。充分依托课外实践性作业提升学生的担当意识与能力,在今天看来尤为重要。

二、基于责任担当的作业设计

基于责任担当的作业的意义被不断印证,剩下的就是如何设计与应用的问题。课外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来源渠道进行设计,以便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应用到位,达到提升素养和强化担当精神的目的。

1. 基于教材一般章节进行挖掘

新版小学教材中的许多情境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并且解释与印证现实生活。“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有诸多契合点”[2],找准契合点做精做细做实,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实践意识。教师唯有开始认识到并正视生活化素材与学生担当精神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性,秉持一种兼容并蓄的资源观与设计观时,方能为实践性作业的创新设计提供建设性思路。基于此,教师应考虑教材与素养提升的生成点与糅合点,利用教材与生活的相通之处设计课外实践性作业,为学生学习的高效与担当精神的培育而助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的“时分秒”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自制一个“土钟表”,然后测量跳绳、游戏、吃饭、洗衣服等的时间,以此充分感受体会“时分秒”的具体长度。学生学习完有关“角”的知识后,教师不妨布置以下实践性作业:利用自己身边的低成本材料做一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钝角与锐角;或者用量角器去量一量生活中的角,如自行车上的角、金属门上的角、锅碗瓢盆上的角等等。学生学完六年级“圆”的知识后,教师不妨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利用所学知识做一个圆工艺品,并思考“圆的制品相对于方的制品有什么优势”……这样的作业生活味浓,实践性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走向纵深”[3],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担当意识。

2. 基于数学史料知识进行挖掘

针对数学史方面的资料进行课外实践作业的设计应被提倡。一部数学史其实就是担当精神一再被传承的史书。数学家之所以有很多重大发现与发明,数学奥秘之所以一次次“水落石出”,呈现于世人面前,正是担当精神发挥作用后的结果。数学史介入课外实践作业中,基于多种考虑:追问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文化的“前世今生”、理解数学的思想意义。而这些,同样离不开扎扎实实的实践体验。实践活动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数学史,因而,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数学史是学习中的应然。比如,二年级学习“推理”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制作五顶颜色各异的帽子,让华罗庚“戴帽子”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印证与延伸;三年级学习“年月日”时,教师不妨充实关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内容,并让学生自做地球、太阳、月亮运动的简易模拟仪器;四年级学习“莫比乌斯带”等方面的数学史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制作纸杯,然后与同学合作进行莫比乌斯带游戏……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来源于数学史,印证了数学史,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当然也厚实了数学素养,积淀了数学精神,提升了担当品质。

3. 基于数学广角知识进行挖掘

新的数学教材加大了数学广角的内容,其中不乏一些实践性内容。数学广角具有启迪性、拓展性和开放性等优势,其“广”字意味着数学除了纯知识、纯理论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实践场域,值得师生迈出创新性的步伐。数学广角不是针对知识,而是针对思想、方法、素养等,而这正好契合了担当精神的要义。诸如数学广角中渗透的优化思想、数形思想、模型思想等,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依托数学广角,教师可设计一些趣味性、操作性、挑战性较强的课外实践作业,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担当意识有好处。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田忌赛马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的跳绳团体比赛中运用课文中学过的优化思想,进行优化配置,取长补短,灵活安排,助力团体取得成功;还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倒茶问题”,除了课堂上精准的讲解之外,教师不妨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真正的实践体会,把洗水壶、接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烧水等需要的时间以及同时优化环节后所需时间都统计出来,再把整个过程进行拍照,随后进行统计,并总结出规律及结论,必要时候上传到自媒体,通过实践印证数学的丰富与博大。这样的作业基于一种责任,基于一种担当,意蕴十足,应该成为课外实践中的亮点。

三、基于责任担当的实践保障

1. 以分层针对促实践高效

基于责任担当的实践作业取得扎实效果离不开分层理念。毕竟,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力、实践力与负荷力是不一样的,依据不同个体而制定不一样的实践菜单,才是对全体学生的负责。充分发挥差异资源,对于教师而言,是打造生本课堂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是难得的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基于此,分层备课、分层施教、分层设计因人而异的实践性作业不可或缺。培养学生的担当责任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教师不顾实情给学生布置完成不了的学习任务,担当精神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细微厘清区别度、整体把握分寸感,必将促实践活动落地生根,促担当精神落地生根。作业布置以后,针对学困生,教师应通过电话、钉钉、微信等做到“勤了解、细指导、快反馈、真落实”;针对中等生与优等生,教师应该做到“逐步放权、区别对待、整体把控”,真正让“学困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比如,“年月日”学习之后,教师应布置这样的分层作业实践活动,针对学困生,自找材料,制作2022年年历;针对中等生,搜集或者制作近两年的年历,总结大小月的规律;针对优等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或网络资源,通过搜集或亲自制作,对比生成近十年的年历对比图,从中分析平年与闰年的规律,并解释“四年一闰”的原因。当然,学困生越级完成中等生与优等生的作业,也应该被提倡。这样的分层针对有缓坡设计,有进阶态势,有螺旋递进,有利于一点一滴地提升学生的担当意识。

2. 以自主合作促能力提高

悉心观察,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不乏成人“捉刀代笔”的现象。成人的替干或代干换来的只是学生的依赖、低能及懒惰,无益于学生担当精神的培养。由扶到放,给予学生独自实践的机会,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因而,课外实践作业的完成中,学生的自主自悟应被提倡。当然,具体的实践之中,必要的合作不可或缺,学生可以与家长合作,可以与同学合作,可以与老师合作,在“手拉手肩并肩”中演绎创造的快乐。先自主后合作,既是一种学习理念,亦是一种学习方法;既是高效学习的需要,也是培育担当精神的应有之义。仍以“年月日”一课的制作为例,关于年历的制作方面,就纸张的选择、页边的设计、图案及颜色的选择、线条的粗细等,教师完全可以放权给学生,力争做到自我设计、自主排版、自主反馈、自我改进。放权愈多,学生愈有担当之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或与家长、或与同学办一份关于年月日知识的小报,“你”负责版面设计,“他”负责内容填充,“我”负责栏目设置,合力完成这份实践作业。在共同实践中,互相督促、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力、实践力与担当力。

3. 以学科联手促整合推进

一段时期以来,学科各自为政的做法时有存在,诸多因子缺乏高效统筹。而这,不利于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如果学生打破学科壁垒,能够从不同学科的交叉、叠加与融合中学得更加有滋有味,那么学生会有一份担当之责,更有破冰的勇气与行动。小学课外实践性作业应该渗透学科融合理念,数学教师应该与其他课任教师联手打破森严分明的界限,引领学生进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实践环境中去发现数学的丰富,去演绎数学的精彩。比如,数学与作文的融合:低年级数学中学习了“分与合”后,数学教师不妨与语文教师协商布置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与父母与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将其中最精彩的地方拍照,然后不断涵咏,最后提笔写文。数学与美术的融合,如学习了“负数”后,数学教师与美术教师协商布置一道作业——用画面表现大千世界中“负”的情况,如地面以下的电梯、比赛中失利情况、货币中的付出等等。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如学习了“分米与毫米”之后,数学教师与科学教师协商,布置如下作业——学生在家中,就植物的细微生长情况进行一次长达几周的观察活动,要求做好观察记录,甚至可以写写观察日记,最终得出科学结论。这样的跨学科作业“有助于学生形成多维、扩散的知识结构”[4]。可见,学科联手,课外实践作业的完成就有了保障,能够以长效机制作用于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中。

陶行知早就告诫我们:“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5]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性作业更要在“做”上用功夫,在实实在在的“做”中孕育一颗勇于担当的心。当然,从实践性作业中提升学生的担当意识,肯定不止以上几点,比如,从数学实验中设计作业,从正向多元评价中激活进取心,从数学游戏中懂得规矩的重要性,从专项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等等。對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所打开的实践性作业的版图越广阔,学生越能以担当之心去面对数学的神奇与丰富,之后,作业的精彩、数学的精彩和学生的精彩也必将一步步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邢佳立,张侨平. 通过数学活动题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探索[J]. 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3):43-49.

[2] 梅于军. 践行生活教育理论  塑造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创新实践探索[J]. 生活教育,2019(05):96-97.

[3] 姚自瑞. 六年级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谈[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8(09):60-61.

[4] 廖兴坤.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 中国教育学刊,2020(S1):61-63.

[5] 周洪宇.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实践作业创新设计
科学作业形式多样化途径探微
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关于提升语文素养的实践作业研究
戏剧舞台灯光艺术创新分析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功能床体构造设计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