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政课德育功能的缺失和实现途径探析

2023-08-24刘毅

高考·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学策略

刘毅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文化课程讲授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其可以成为有知识、有道德的新时代人才。高中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群体,应当注重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使其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高中思政教师需要解决一直以来课堂上德育功能缺失的问题,注重教学优化升级,使学生获得全面素质的提升。教师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开展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创设多样教学方法,营造和谐德育教学环境;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开展多渠道的思政教育;准确把握教材知识,自觉与道德教育相联系;开展生动德育课堂,激发学生德育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学缺失;教学策略

就当前的高中思政课开展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存在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忽视德育的关键作用;脱离现实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缺乏指导意义;教学资源不够完善,课程开展缺乏新的思路等问题。教师应当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探索、解决,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思政教学课堂步伐。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注重德育教学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学要素,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日常教学中,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可以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而形成健全人格。

一、高中思政教学中德育功能的缺失

(一)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忽视德育教育关键作用

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通常将讲授专业知识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并未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出现道德缺失以及错误价值观念的现象。在开展高中思政课时,部分教师并未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而是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忽视德育关键作用。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并未意识到德育知识的真正内涵。

(二)脱离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缺乏指导

意义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中生的生活与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但由于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些学生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时,只依靠教材进行课程的讲授,脱离生活实际,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指导意义,无法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讲授时,主要是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未结合实际案例以及生活实际进行针对性引导。这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以及进步发展。

(三)教学资源不够完善,课程开展缺乏新的思路

从当前的思政课程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只依靠教材进行课程的讲授,并未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拓展延伸,这会导致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缺乏新的教学思路,导致思政教学千篇一律,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会导致学生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从而出现较多的道德问题,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高中思政教学中优化德育功能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开展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课程时,应当遵循“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促进高质量思政课的开展。对于高中生来说,良好的德育会使其受益终身。教师需要在思政教学中,采用创新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使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思政课学习的方式,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自身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关心与照顾,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参与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

以部编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例,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意识转变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进行人生方向的思考以及分析,促进学生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品质的提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更好地认识并记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并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从而为学生开展美好生活奠定基础,促进其整体素养的提升。教師需要通过开展思政课程讲授的方式,使学生可以自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1]。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德育元素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轻松真实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可以通过思考生活的方式,更好地掌握德育背后的哲学理论。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进行教学课堂模式的转变,带领学生更好地联系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教师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的课程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加深其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二)创设多样教学方法,营造和谐德育教学环境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应当注重创设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和谐德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状态中,并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思政课的方式真正地理解德育的含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具有趣味性、真实性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2]。将情境教学法、教学提问法融入课程讲授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技巧,实现高质量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方法的挑选,从而获得良好的课程参与感受。相较于直接的德育教学,采用教学引导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从而为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以部编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例,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其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应当通过开展本节课程的讲授以及引导,使学生可以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具体的时代发展进行创造性改造升级,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弘扬民族精神对于祖国繁荣复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情感,实现人格的健全发展。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认识水平主要停留在课本上,教师需要在开展思政课讲授时,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并实现个人价值。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內容,引导学生对于如何践行民族精神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运用生动的图像功能,营造和谐美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课程参与感受,促进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课上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3],使其通过参与思政学习的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及道德品质,增强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实现提高政治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三)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开展多渠道的思政教育

在传统的思政课上,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未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这导致学生的德育学习意识较差,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的引导。基于新时代下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开展多渠道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模式,锻炼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需要改变一直以来单方面知识输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知识的探索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进行自主学习。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课程的优化升级,指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想方向努力。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实现自身全面素质的提升。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正确指引进行探究学习,增强自身的道德品格修养。

以部编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为例,教师应当在开展本节思政课的同时,带领学生领悟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背后蕴含的哲学道理,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生活,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师在开展本节课程设计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料的搜集与整理[4]。让学生可以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会正确判断真理以及谬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学生需要不断进行思想政治高度的升级,从而逐渐掌握面对挫折以及困难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开展现代思政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围绕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于真理探究过程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准确把握教材知识,自觉与道德教育相联系

思政教材是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依据,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学元素,准确把握教材知识,自觉将思政教学内容与道德教育相联系,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理论知识的方式,获得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教师需要将德育思想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为学生进行德育的拓展延伸。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德育知识。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让学生获得思想道德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以部编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为学生构建起“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联,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促进整体素养的提升[5]。对于本节课程,要求学生对于文化强国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熟练掌握,助力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上的知识,并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材料的搜集应用,带领学生品鉴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文化作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教师需要让学生懂得文化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五)开展生动德育课堂,激发学生德育学习兴致

传统的教学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致学生对于德育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不利于自身长远发展。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开展生动德育课堂,激发学生德育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全面综合素养。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相较于其他的文化课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旦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会导致学生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教师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德育的真正内涵,从而切实重视对思政课德育学习。

以部编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例,本节课程主要围绕着哲学角度开展的教学内容讲授。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从科学、客观的角度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由于本节课程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对这部分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6]。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说一说如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让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本节课程的学习探究,意识到尊重、平等、自由对于人健全发展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思政课上进行德育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德育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师需要注重德育的重要性。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德育问题刻不容缓,高中思政教师需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丽丽.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探究[J].学周刊,2023(13):100-102.

[2]孙宇峰.从法治素养培养的角度谈高中政治教学[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4):20-21.

[3]范玉梅.基于法治意识培养的高中“政治与法治”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3(9):79-81.

[4]王芳.结构化思维撬动试题讲评课转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3):75-80.

[5]郑瑞琴.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8):79-81.

[6]赵悦.新时代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原则与策略[J].经济师,2023(3):223-224.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德育教学策略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