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在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2023-08-23吴玲玲郑俊丽叶利军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插管气管通气

吴玲玲,郑俊丽,叶利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深入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护理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1]。机械通气是一项高风险操作,需具备一定技能和知识的专业护士来操作和监测患者情况[2]。常规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中存在着不足,如护理过于单一被动,易遗漏某些关键因素[3-5],无法及时反馈患者病情变化,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6]。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和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等质量管理方法目前得到临床广泛的应用[7]。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52例,分析FMEA联合PDCA循环在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我院152例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2 d;②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镇静不耐受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6例。对照组男46例(60.53%)、女30例(39.47%),年龄(59.49±5.28)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26例(34.21%),重症肺炎18例(23.68%),重症胰腺炎11例(14.47%),术后留观14例(18.42%),其他7例(9.21%)。研究组男44例(57.89%)、女32例(42.11%),年龄(59.42±5.22)岁;疾病类型:呼吸衰竭25例(32.89%),重症肺炎17例(22.37%),重症胰腺炎12例(15.79%),术后留观15例(19.74%),其他7例(9.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①定期检查呼吸机及氧气补给,评估患者呼吸功能和通气状态。②调整患者通气支持所需的呼吸机参数设置,维持患者正常通气并监测呼吸机警报。③检查气管插管位置,清洁气管插管周围皮肤,定期更换气管插管以避免感染。④实施口腔护理,包括口腔清洁、漱口、保湿等,避免口腔感染。⑤固定气管插管,包括使用气管插管枕或颈部固定装置,确保气管插管位置不变。⑥监测患者的水平和垂直体位,防止误吸和肺炎。⑦维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如心率、血压、体温等。⑧定期更换床单、毛巾和衣物,保持环境清洁干净,避免发生感染。⑨保持患者皮肤健康状态,定期翻身、按摩、观察患者压力性损伤和皮肤状况。⑩提供心理护理支持,如安慰和支持患者家属,提供情感关怀等。

1.2.2 研究组 给予FMEA联合PDCA循环干预3个月。①成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培训小组成员,考核通过后入组。②制订护理计划。a.失效原因分析: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影响患者护理质量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计算每个高危因素失效模式危机值(RPN)。危机值由该失效模式可检测难度(D)、发生频率(0)、严重程度(S)3个项目乘积获得,每项赋值1分(不可能)~10分(非常可能),RPN值>125分提示应对该模式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其中未及时对患者进行镇静评估、患者约束失效、导管未能有效固定、延迟拔管、护士应急处理能力不足是导致气管插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失效原因。b.改进措施:小组成员根据RPN值从大到小依次列出气管插管失效模式,根据RPN=D×O×S计算各个失效模式RPN值,并分析相关结果,从而针对性改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相关措施,并对护士进行气管插管不良事件改进措施培训,规范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护理流程。③实施护理计划。a.通气护理: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密切关注其血氧、呼吸等情况,并及时调整参数。b.吸痰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帮助患者咳出痰液,湿润气道。吸痰时动作轻柔,预防患者呼吸道受损。c.镇痛护理:如果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则可以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并采用按摩、冷敷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疼痛。d.口腔护理:每日2次口腔护理,保持清洁。e.心理护理:适当与患者聊天,帮助患者疏解不良情绪。④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并提出防范措施,制订下一步护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②镇静与镇痛效果:干预前后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评估镇痛与镇静效果。CPOT总分0~8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严重[8];RASS评分为-5~4分,共10个分值,得分越低表明患者镇静程度越深[9]。③握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通过握力器分别对患者双手进行3次测量后取平均值;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10];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估患儿生活质量[11]。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低氧血症、人机对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拔管、谵妄等。⑤患者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NSNS)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NSNS共19项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1~5分),NSNS>75分为很满意,55~75分为较满意,<55分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RASS、CPOT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RASS、CPOT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握力、BI评分、WHOQOL-100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握力、BI评分、WHOQOL-100评分比较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5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机械通气指使用机械装置辅助或代替人工呼吸,在ICU中通常被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维持其正常呼吸[12-13]。机械通气涉及多个系统、器官,需全面的护理措施来减少并发症和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全面评估和记录,以便及时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治疗方案。FMEA是一种系统性、预防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识别和消除可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失效模式及后果[14]。PDCA循环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包括计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检查阶段(Check)、改进阶段(Act)4个步骤,帮助实现不断改进的目标。

本研究对研究组给予FMEA联合PDCA循环护理干预,结果发现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这是由于FMEA联合PDCA循环能识别和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降低意外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FMEA联合PDCA循环能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程进行全面、系统性的管理,提高操作标准化程度,降低差错和误操作的可能性。FMEA联合PDCA循环可促进多学科协同,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人为差错。FMEA联合PDCA循环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因此,相较于传统单一的护理干预方式,FMEA联合PDCA循环在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干预后,两组RASS、CPO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握力、BI评分、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该干预方式镇痛和镇静效果好,且可提高握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分析原因:FMEA联合PDCA循环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观察、评估和护理水平,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促进多学科协同,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水平,在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度和疼痛管理等问题;不断改进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FMEA联合PDCA循环能有效地降低患者RASS、CPOT评分,对导致患者握力减弱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营养支持、肌肉训练等),促进患者康复,从而缩短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住院时间。

FMEA联合PDCA循环对可能导致患者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控制感染传播等。其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进行个体化调整,避免药物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减少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FMEA联合PDCA循环可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因此,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方式,FMEA联合PDCA循环治疗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负担。FMEA联合PDCA循环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和医疗风险,让家属感受到患者在医疗团队的治疗下更加安全,从而提高满意度,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反馈患者治疗进程和变化,提高家属对治疗方案的接受程度。FMEA联合PDCA循环可识别和纠正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增强治疗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使家属体验到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改善和进步,提高家属满意度。因此,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FMEA联合PDCA循环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护理管理中,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费用,镇痛和镇静效果好,能提高患者握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插管气管通气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输液器用于新生儿脐静脉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