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2023-08-23谷晓凤张凤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普外科外科康复

王 琳,谷晓凤,张凤霞

(鄄城县人民医院 山东鄄城 274600)

普外科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术后康复过程仍然是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1]。临床认为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2]。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系统性的、多学科的护理方法,旨在通过优化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个环节,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本文对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130普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13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普外科手术适应证;术前未发生感染或并发症,患者病情稳定;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文件,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患者;无法配合或接受康复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病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观察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31~64(38.54±7.33)岁;其中胃肠外科手术42例,肝胆胰脾外科手术23例。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32~63(37.78±6.59)岁;其中胃肠外科手术43例,肝胆胰脾外科手术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实施基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①术前。每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1次培训,内容包括普外科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知识等,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知识熟练运用于临床普外科手术患者,从而优化护理流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明确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因素。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术前应激反应。指导患者做好术前胃肠道准备,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饮。②术中。护理人员提前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调节手术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护理人员嘱患者术前尽量排空膀胱,可不留置导尿管,若需要留置导尿管,术后应尽早拔除。为患者使用保温毯保温,术中所输注液体应预先置于恒温箱内加温,重点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③术后。a.疼痛干预: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面部表情、语言描述和动作反应等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于患者可以耐受的轻度疼痛,可以利用转移注意力及心理暗示等方法;针对患者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可遵医嘱应用药物镇痛。b.术后早期活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恢复进度制订个性化术后康复训练计划,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使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术后第1天可实施简单的肢体活动,术后第2天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下床活动,如果有相关不良症状出现,例如头昏、气急、心悸等,应当即刻停止活动。c.饮食干预:术后使用3~5 ml温开水对患者口腔进行湿润,术后第1天排气后进食流质饮食,可有效刺激胃肠道功能恢复。患者进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恢复食量,以高蛋白、高纤维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为主。d.手术切口护理:仔细观察手术切口恢复情况,检查有无渗血、渗液及感染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恢复指标: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②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评价,<60分为不满意、60~85分为满意、>85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组织坏死、出血、感染。④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5个方面,采用百分制,得分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⑤两组负性情绪: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SAS、SDS评分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患者常伴随着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大多数患者术前多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研究表明,经历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术前心理压力高于未经历过手术治疗的患者[4-5]。手术是侵入性操作,易导致患者发生应激反应,引起内环境紊乱,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围术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6-7]。常规护理干预多重视患者生理需求,未深入考虑患者内在需求,导致护理效果不佳。由于外科手术患者缺乏对手术的充分了解,所以会出现更为明显的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8-9]。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有研究发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预后[10-11]。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重视改善康复细节,强化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有效提高其手术依从性[12]。术中重视加强患者的保暖措施,采用加温毯、输液加温等措施,使低体温发生率降低;术后早期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术后疼痛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下床积极性;强化对患者的功能训练,可以使离床时间缩短;对患者实施胃肠道护理,能够更好地恢复胃肠道功能,缓解其腹胀症状,提升患者舒适度[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猜你喜欢

普外科外科康复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