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安全隐患自查护理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2023-08-23陈逸飞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宫腔镜息肉手术室

陈逸飞,孙 静,王 洁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徐州 221000)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在雌激素异常分泌的影响下,子宫内膜组织间质增生形成被覆性良性赘生物的妇科系统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疾病发生率为7.8%~34.9%[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与临床检验检测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疾病诊出率也随之增加,宫腔镜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临床应用逐渐推广[2]。尽管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是疾病治疗首选,但由于患者病情以及机体状况复杂多变,手术流程与环节繁多,术中易发生低体温、低血压、压力性损伤等风险事件,致使患者预后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理想状态[3-4]。因此,采取精密具体、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手术安全隐患自查护理源于德国学者库尔曼发表的《安全科学导论》中提及的“将现代技术手段产生的伤害后果控制在最低安全范围限制内”,安全意识作为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针对操作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结合以往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更新解决应对措施,在减少手术患者并发症、提高家属满意度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临床价值[5]。本研究对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安全隐患自查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8月1日~2022年3月31日我院手术室接收的92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患者。纳入标准:经子宫内膜活检、阴道彩超等检查,符合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标准者[6];符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适应证者;年龄21~66岁;临床基础资料完善,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者;近3个月内曾有腹腔、胸腔、颅脑等脏器大型手术既往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有宫内节育器残留、宫内节孕器异常者;处于激素药物补充治疗期间者;自身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实验组年龄(43.25±3.33)岁,病程(8.26±1.23)个月,病灶直径(1.33±0.16)cm,疾病类型:多发18例、单发28例。对照组年龄(43.38±3.41)岁,病程(8.42±1.33)个月,病灶直径(1.38±0.17)cm,疾病类型:多发19例、单发27例。两组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手术室风险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发展以及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术前检查、手术步骤、并发症、重要性等相关内容;介绍手术操作者学习履历、临床治疗经验、以往手术成功案例等;护理人员严格遵循、落实“三查八对”,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疾病史、药物治疗史、临床资料等,告知患者术前2 h禁饮、术前8 h禁食,协助指导患者做好术前肠道清洁工作;反复核对手术相关器械的功能安全性和完好性,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无菌状态。②环境护理:术前30 min调节手术室湿度40%~60%,温度22~25 ℃,营造舒适、良好的手术环境。③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有利于最大限度暴露手术视野、臀部与手术床单位边缘平齐的截石体位,用弹性绷带固定患者双下肢,于双下肢与举托架之间加垫无菌棉垫。术前1 d,使用在38 ℃恒温箱中的无菌冲洗液对创口以及出血部位进行冲洗。床单位上方加铺38~42 ℃的热循环毯或暖风毯,并对除手术视野区域以外的皮肤部位进行全面包裹。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动态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定时查看患者连接的导管是否通畅,每30 min监测1次患者体温。根据术者操作需求,适当调节手术视野光线强度、膨宫压力及电刀强度,保持灌注低压维持在100~130 mm Hg(1 mm Hg=0.133 kPa),保证膨宫液供给充足,详细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针对皮肤颜色、状态以及受压情况加强巡视,保持受压皮肤干燥整洁。护理人员每4 h更换1次持物钳及筒,用治疗巾遮盖手术过程中暂时不用的无菌物品,禁止随意走动,限制参观人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操作医生手术具体流程,加强与操作者之间器械及物品传递无缝衔接程度。同时,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手术流程进展,做好液体、急救药品、血液、静脉通路等工作,缩短术中紧急事件解决时间。④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整理术中使用过或污染的器械及物品,并按照规定送至清洗室。术毕以较温和、亲切的语气唤醒患者,告知其手术操作已完成,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对于自觉疼痛且尚能忍受者,告知其属于正常现象,并以适当力度按摩患者下腹部,可为患者播放节奏舒缓、旋律欢快的音频,挑选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沟通。对于疼痛不能忍受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进清淡、易消化饮食,禁烟酒及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生活作息保持规律,避免熬夜或高强度工作运动,出现不适需立即就医。

1.2.2 实验组 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手术安全隐患自查护理。成立手术室护理干预小组,组员包括妇科手术室总住院医师1名、护士长1名、手术室责任护士3名等。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前,由护士长监督组织小组护理人员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目的、流程、护理注意事项等相关专业知识的集中培训,总住院医师从旁指导,为期1周,结束后考核成绩合格者,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根据护理人员以往临床工作经验、考核成绩以及学历职称,将其分为不同等级。一级护理人员:手术室临床护理经验>5年或主管护师的护士;二级护理人员:临床护理经验>3年或护师的护士;三级护理人员:临床经验<3年或进修护士。护理人员依据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将其安排不同病室,着重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针对研究内容进行交流沟通。①加强安全隐患自查护理培训:对组员进行手术安全隐患自查目的、操作原理、流程、意义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内容的集中学习培训,每个月组织1次。通过每周安全自查总结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结合患者及科室实际情况制订可行性较高的手术室安全隐患护理干预措施。②术前安全隐患评估:内容包括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白带异常,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出血(1种、2种、3种及以上),个人状况(妇科炎症无、轻、长期),经期疼痛感知情况(轻、中、重),病灶直径(<1 cm、1~2 cm、>2 cm),负性情绪(轻、中、重),息肉个数(1个、2个、3个及以上)等。评分1~3分。低风险:<8分;中风险:8~11分;高风险:>11分。③护理人员合理分配:低风险患者安排二级和三级护理人员各1名;中风险患者安排一级和二级护理人员各1名;高风险患者安排一级、二级、三级护理人员各1名。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室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术中体温(正常范围36.0~37.2 ℃)、低血压(正常范围60~89 mm Hg)、心率(60~100次/min)、手术时间。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中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阴道出血等。③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责任护士于出院前采用我院科室自制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护理专业度、解决问题能力、服务态度及意识、护患沟通、操作技术水平、责任心等6个方面,每个方面记分0~10分,总分0~60分,分值与护理满意情况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87~0.89。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室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作为妇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且临床患者多发局部病灶增生恶化,易出现不孕、子宫异常出血、痛经等症状,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早期及时有效治疗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因其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且操作视野清晰直观等优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7]。但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液体出入量较大,加速了机体散热速度,易出现低体温与低血容量的情况[8]。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阻滞的影响下,导致患者受压部位血流减缓,血液微循环障碍,皮肤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形成压力性损伤,增加手术风险,患者术后预后效果不佳[9]。因此,实施高质量、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手术安全自查模式通过组建术中安全护理小组,评估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低体温、低血压及术中压力性损伤等风险,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头脑风暴,总结、分析并制订较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创造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加强体温、体位以及操作流程的自查情况,弥补了常规护理干预的不足[10-11]。护理人员通过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调节、应用热循环毯或暖风毯进行保暖,保障患者术中体温正常[12]。术中医护人员默契配合,提高护理治疗效率,缩短手术耗时。本研究表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护理人员根据力学原理与手术视野最大化的原则,协助患者摆放利于操作的截石卧位,并于皮肤器具贴合处加置棉垫,减轻由于手术时间过长而对局部受压部位产生的压力,加强对患者皮肤颜色与状态的巡视与观察,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概率[13]。术后动态监测生命体征,适当给予腹部按摩,提高子宫收缩力,避免术后阴道出血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与操作医生默契配合,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利于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轻患者应激反应[14]。术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科学合理饮食,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促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和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安全隐患自查护理,可改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推动医院持续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宫腔镜息肉手术室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