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笔留痕抱节根——初试竹根治印

2023-08-23钱学军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竹根边款印面

钱学军

中国的篆刻艺术,从材质上而言,肇始于青铜,王侯级别则用玉或金,这里的“金”泛指金属,有黄金材质,更多的是青铜。明清后以寿山石、青田石为主流,遂称为“金石篆刻”。竹、木、牙、角、琥珀等材质也不乏使用者。

余多年前曾手植三株翠竹于教室,经年移植到校园任其生长,数年后已有百竿,径手不能握,笋尖可直抵二楼。每当五月,见新笋破土,笋衣飘落,新竹翠色欲滴,白粉浮节间。惜之爱之,不忍以手相触,唯恐伤及表皮。可惜环境变迁,已不复存,只留为记忆中的一道风景。竹本冬草(许慎《说文》中对竹的释义),竹因为中空、有节,且挺拔向上、不惧严寒,因而被赋予谦虚、劲节的精神内涵,世人敬竹、爱竹、赏竹,都与竹所蕴含的人文寓意密不可分。

从植物学上讲,竹与禾为同科,多年生草本。地上茎称作竹竿,地下茎称为竹鞭,俗称竹根。作为一种材质,竹于文房而言不可或缺,正如东坡所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管中君”之“管”应指的就是竹管,再如臂搁、笔筒、竹纸等皆为文人案边常用之物,“简”则直接书于竹的表面。所以,书法与竹有不解之缘,书法也不仅仅局限于写,契刻也是常用的手法。刻竹更与篆刻相得益彰,精于刻竹的名家如潘西凤、金西厓等都把书法绘画融会贯通在技艺之内,成就斐然。有琉璃厂“三绝之一”的张志鱼先生有刻竹之盛名,我曾在学生时期买了一本印谱《寄斯庵印痕》(图 1),扉页还有齐白石题字(图2)。

小区亦多翠竹,常引我驻足。仔细端详,其间竟有金镶玉竹几竿,黄绿相间,冬抗风雪,春吐新笋,惹人怜爱。见土中有几根竹鞭,拾起带回家中。仿前人刻竹根印。

这是其中的两段竹鞭(图3)。清洗、干燥后,截取需要的部分。靠近竹节的部分用于篆刻,磨平,避开中间的圆孔。选取干后色泽油润、质感饱满的部分,有伤或腐蚀的不宜使用。

竹根印临摹

没有经验,先选择前人潘西凤的“古泉”印文临摹(图4),原印巧妙地利用了竹节中间的空隙与印面结合。以朱砂起稿。硬质合金刻刀虽然锋利,用来刻竹这种纤维走向明显的材质,切断性能并不突出,所以改用轴承钢磨制的一把小刻刀,较为顺畅。在竹的横断面上,精细的朱文要加大线条两侧的角度来起到保护作用,以免在钤印时用力过度产生变形,亦可延长印章的使用次数。

竹节印的临摹不同于石料,在形状与印面的大小上受到材质的影响较大,只是意临。原本以为会很难刻,实际用刀刻制时并不需要用力,但是没有石料的爽脆,节奏上很舒缓、平静。但竹纤维的竖向排列特征还是会影响用刀的速度。竹根表面并不平展,有细微的颗粒感,刻边款时单刀仿魏碑法要加以补刀剔除残留的纤维,收笔和转折处用双刀法可以较好地表现出书法的用笔轻重、使转。用竹根拓印边款,边缘别有朴拙之美。

连珠印

竹根有分开的,两部分合二为一恰好是连珠印的形式,刻“求真”二字印。在钤印中发觉,竹根的吸油性强,当时印色颜色饱满,过后油润感降低。纤维的点状突起在印面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增加古朴感。(图5)

仿古玺单字印

仿古玺单字印“军”,宽边,细线条,竹节要慢用刀,斜度稍大,最终效果还是比较有金石气息。(图6)

仿古玺单字印

吉语印常做闲章使用。选“长宜”二字入印做白文(图7),选“一悟”二字作朱文闲章(图8),又做“壬寅”朱文印。

佛像印

佛像作为书法常用的肖形印图案,多以北朝造像入印,我在竹根上也做了尝试。竹纤维在白文钤印较大面上会有轻微的点状痕迹,虚实相生亦别有一番趣味。(图9、图10)

边款临摹魏碑的尝试

我选择青州龙兴寺遗址“欢喜”两字,分别做阴阳两种刻法。在印面刻“欢”“喜”两字,可以作为印章使用,边款的浮雕形式,也可以作为文创作品拓展使用,是把书法篆刻艺术与艺术展示相结合的有趣尝试。(图11)

可惜竹根在北方不易得,今僅用几段竹根做篆刻各种风格的尝试。由于材料的限制,印都较小,对于生长年限与质地的关系与篆刻中的利用不能全面地深入了解。若能有机会寻找更具特色、不同种类、直径更大、节间富于变化、甚至外观奇特的竹根,再深入尝试结合篆刻这一传统技艺,拓展表现手法,当会更具妙趣。

猜你喜欢

竹根边款印面
刘易
闲话图形边款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秦宏刚
挖竹根
挖竹根
刘 松
房 钢
百岁老人聊养生
落樱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