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密得宜·书盛世
2023-08-23金梅赖妙芳
金梅 赖妙芳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书法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小学书法的课堂,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围绕传承文明、讴歌时代的主题进行书法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文以《上紧下松——华夏》一课为例,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小学书法课堂中落地的思考与实践。
一、课程组织思路
《上紧下松——华夏》是《疏密得宜·书盛世》单元视角下的课例。《疏密得宜·书盛世》学习单元主要涉及疏密得宜、左密右疏、上紧下松等内容。这些内容原本分散在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六年级上册一书中,基于书法核心概念和书法文化,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以期有效构建单元学习体系,促进书写技能的提升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根据教材安排,学生在三至五年级学习欧体楷书,六年级开始学习颜真卿《颜勤礼碑》。通过之前的欧体训练,欧楷严谨内擫的结构特征已深入人心,六年级学生刚开始书写颜体时,在结构上容易写得紧缩而不开张,对于颜体整体的这种宽厚疏朗的结构特点把握不准。因此,教师整合教材中有关《颜勤礼碑》结构特点的学习内容,围绕《颜勤礼碑》结构之“疏密关系”设计了本单元的教学。本单元采取总分结构,总起课——《疏密得宜》,使学生掌握这一汉字空间布局的基本规律。第二课《左密右疏》、第三课《上紧下松》,学生通过学习两种常用的疏密安排方法,提升处理结构疏密关系的能力,凸显颜体楷书的结构特点,更好地从欧体向颜体书写过渡。
为了有效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单元教学中技能目标和育人目标的融合,笔者结合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绘童趣、润童心、书盛世、展奇思”的美术学科特色表达,选择了“盛世”作为本单元的文化主题,并据此选择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中国”,书于简牍上的“九州”和镌刻于石碑上的“华夏”六个例字作为三课的学习内容。 六个例字的载体分别是青铜、简牍、碑刻,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同时又是汉字传承的载体,与书法艺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而且这六个例字中疏密关系的处理方式与本单元技能目标相一致。这样的设计,使得例字内容、文化载体与结构形式达成统一,审美情感与文化内涵得到充分挖掘,从而实现技能、文化学习的融合,凸显学科育人功能。
二、教学过程
(一)引“境”入胜
《上紧下松——华夏》一课注重多种学习情境的创设,将拓碑文化体验活动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文字载于碑刻上的三维面貌,同时,通过给拓片按字体排队等活动,试着还原古人生活,给学生了解书法活动在古人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提供动态的、鲜活的视角。以下是具体教学过程:
1.欣赏石鼓,认识拓片
教师:(出示石鼓图)同学们看,谁知道这是什么?(图1)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这石头墩子像不像敲的鼓?
教师:石鼓。这可不是普通的鼓形石头,上面还刻着文字呢,大家来猜猜石鼓上刻的是什么?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猜测文字内容,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光看文字就知道它是一件具有悠久历史的古物,是先秦的遗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上面刻的是2000多年前先秦一次狩猎活动的热烈场面,所刻文字堪称篆书之祖。
教师追问:再看这又是什么?这就是把石鼓上的文字用中国的传拓技艺拓下来的拓片(图2),石鼓上的字都已经被磨灭了。因为这张拓片,让我们能够知道两千多年前先秦发生的故事。这不就是我们文明的传承吗?
【设计意图】以最早的石刻——石鼓导入课堂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石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感受璀璨的中华文明,并通过猜石鼓文文字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了解拓片在文字、书法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体验捶拓技艺
教师:(出示《颜勤礼碑》字帖)我们临摹的字帖《颜勤礼碑》(图3),就是從拓片上选择的字,很多字帖都是拓片(出示拓片)。拓片(图4)是怎么制作的呢?
教师:(播放视频)第一蘸墨揉墨,第二垂直轻拍。(图5)
观看课件呈现出的步骤动图,对捶拓有初步的感官认识。
教师:同学们看到桌上的小碑刻是不是跃跃欲试了?下面按小组分工动手捶拓。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动手捶拓。
【设计意图】通过拓碑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碑刻艺术和拓片对书法的重要性,同时引出本课主题。
3.快速排序,聚焦“华夏”字体演变
教师:每个小组拓出来的是什么字?又是什么字体?
学生依次回答字体类别,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来,咱们按它们的年龄排排队。
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识别“华夏”的不同书体,区分时间先后。
教师:这就是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文字和书法的发展和传承都离不开拓片,现在,我们把它呈现在时间轴上。
学生有序粘贴好拓片。
教师:这是汉字和书法发展的时间轴。沿着这条时间轴,我们华夏文明的画卷被徐徐展开。今天,我们从中截取一个片段,学习《颜勤礼碑》中的 “华夏”二字。(粘贴颜体拓片“华夏”)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设置拓碑文化体验活动,重现书法的三维面貌,为学生搭建感知书法文化的桥梁,理解碑刻和拓片对汉字、书法发展和文明传承的意义。巧设篆、隶、楷不同字体的“华夏”碑刻,让学生把问题聚焦在“华夏”字体发展演变上,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借助经典碑刻中的“华夏”字形,给学生渗透书法审美。學生在汉字、书法发展的画卷中,感受华夏文明的传承,聚焦颜体“华夏”二字,从而进入探究环节。
(二)以“美”引领
中小学书法教育离不开对于书法美的解读。本节课的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挖掘“华”字结构中的造险和救险的艺术特色,在实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华”字左密右疏的结构特点。同时适时点拨,让学生能够从笔画、结构等方面来分享和表达自己感受到的“夏”字之美,学会举一反三,同时建立书法审美评价的语言体系,从而认识书法的美,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 温故知新,整体认识
教师:(出示展板)首先回顾这个单元,通过学习“中国”,我们掌握了疏密得宜的基本方法——均匀布白,通过“九州”二字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发现了汉字左密右疏更具有美感。今天我们借助上下结构的二字“华夏”,来研究上下部分的疏密关系。(图6)
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本单元前两课学习内容,并思考与本课的联系。
教师:我们一起来观察“华夏”二字。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上下部分哪儿紧哪儿松?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上紧下松。(板书:上紧下松)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单元所学,温故知新,进一步明确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对第一课时掌握的结字知识迁移应用,初步感知两个字在疏密安排上的结构特点。
2. 基于经验,探究“华”字
教师:我们来研究它是如何做到上紧下松的,先来看“华”字,上紧下松是怎么体现的?
教师:下部分的主笔横、竖很舒展(图7),形成上紧下松的基本体式。(板书:主笔舒展)“华”字横竖居多,请你把它们安排均匀,先试着写写。
学生按要求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书写完毕后,挑选学生练习,借助实物投影展示、点评。
教师:大家看这位同学的练习,横画排列基本均匀,如果中心部分写得再舒展些,小短竖间距打开一些,就更好了。
教师:大家看这个字还是比较均称的,但是和旁边的例字对比,感觉缺少例字的灵动,(拿字模复合)你发现了吗?例字所有的横都比咱们临写的更倾斜。(用磁条比对)你看,不仅是最长横倾斜,上面所有的横画都和长横保持一样的倾斜角度。横画这么倾斜,字的重心可不容易稳定呀,为什么这个字看起来还是很稳定呢?你们发现其中的奥妙了吗?
引导:别忘了字的主笔在结构中起的作用特别重要,咱们先观察主笔。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观察长横顿笔下压的形态,并理解其在稳定重心上发挥的作用。
教师:正因长横顿笔下压(图8),所以这就是一个造险和救险的过程。观察这两条蓝色的辅助线,我们发现通过造险与救险,这两条辅助线左边开口小,右边开口大,这说明笔画分布哪边密?这就是左密右疏。(板书:左密右疏)
教师:这两条辅助线咱们之前见过吗?在哪儿见过?你看它,在分析“九州”这两个字时我们也画过这样的辅助线,说明它们有同样的特点。
教师:原来写好一个字,需要均匀布白,主笔要舒展,上紧下松,还要注意左密右疏。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请你认真读帖,进一步临写。
学生根据探究发现的规律,对照字帖,再次仔细临摹例字。
教师:我发现同学们现在临写的字已经有所变化。咱们再来看看大家写得怎么样?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字模比对、学生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点评,随时用笔修改,并指导其他同学用字模检查自己书写的字,找到临写的优点和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均匀安排笔画,试写“华”字。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字帖,发现“华”字左密右疏的特点。个别笔画再进行集体指导,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颜体楷书特点,引导学生利用辅助线字模自查自纠,不断提高。
3.举一反三,探究“夏”字
教师:“华”字有“上紧下松”“左密右疏”的结构特点,那“夏”字有没有这些特点呢?
教师追问:(在“夏”范字上粘贴撇、捺字模)“夏”撇捺舒展,上紧下松。咱们刚才在“华”字中找到了体现左密右疏的辅助线,我们看看这两条线在“夏”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又有什么样的表现,你能不能找到上部笔画和主笔的横向趋势?(举起磁条)谁上来贴一贴?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磁条贴出这两条笔画趋势辅助线,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引导:“华”字上方横画是右上倾斜,那“夏”上面的横向趋势是怎么样的?底下这个就复杂一点了,横向主笔撇捺是两个笔画,怎么办?
学生根据老师点拨,贴好辅助线。(图9)
教师:“夏”的主笔是撇捺,要注意撇捺伸展,这样才能显得中宫更紧凑。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够体现上紧下松特点的原因。而且《颜勤礼碑》的笔画厚重圆浑,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认真对照字帖临摹例字。
教师:写完的同学请借助辅助线字模仔细比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书写。(图10)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迁移应用、举一反三。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能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每个笔画的形态和书写方法,并且能关注到教师范写时所提示的书写要点,更准确地临写“夏”字。利用教师示范形成榜样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书写热情。
这节课主要的学习任务是从上下部件开合的变化来探究疏密關系。为达成学习目标,笔者基于经验探究,促进学生美感的养成,先引导学生用第一课时掌握的知识迁移应用,感知“华”字均匀布白、主笔突出的结字特点;再通过辅助线字模引导再读帖,挖掘“华”字结构中的造险和救险的艺术特色,在提高实用书写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审美能力,探究“华”字左密右疏的结构特点,突破“华”字结字难点;接着,适时点拨,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利用分析“华”字的辅助线找到“夏”字的结构特点,而这两条辅助线,也是“九州”这一课的辅助手段。三课时之间迁移、呼应,共同指向单元学习的目标。
(三)以“情”升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重视文化传承、培养文化自信,是书法学习的应有之义,也是升华书法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师可在课堂最后充分利用小结环节,实现这一要义。具体教学环节为:
1. 巧用新材料,巩固再练习
教师:我发现有同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具有很强的临写能力,基本上掌握了这两个字的结构特点,老师再给你提供一种新的练习方式(拿出小碑拓作品纸),来,用牛奶书写。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牛奶和碑拓作品纸等新材料再次书写“华夏”二字。(图11)
【设计思路】提供不同的书写方式激发学生书写兴趣,满足更高水平的学生书写集字作品的需要,利用丰富的书法幅式展现学习成果,同时呼应本节课碑刻文化。
2. 交流展示,小结升华
教师:请你从刚才写好的 “华夏”两字中挑出最满意的两个,进行小组交流,注意看看是不是做到了主笔舒展、左密右疏,体现出上紧下松的特点。每组选出一幅最好习作,贴到前面展板上,其他同学把自己写得最好的字粘贴在小组的展示板上。
学生按要求认真互评、挑选,粘贴展示。
请学生分享自己书写的心得,其他同学以评委的身份相互点评(围绕主笔舒展、左密右疏、上紧下松的结构特点进行点评)。
教师:你们看,我们了解了在汉字和书法发展中的碑拓的作用,借助古代的碑拓学习了汉字结构疏密得宜的方法。你看这展板上写满了什么?写满了中国璀璨的文明,有钟鼎、有汉简、有碑拓。写满的是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的名字!(一边播放小视频,一边说:五千年文明,巍巍中国,赫赫九州,悠悠华夏,从圆融挺健的篆书,到遒劲飞动的隶书,到纵横驰骋的草书,到端庄工稳的楷书,到绮丽多姿的行书,我们看到古老的汉字向我们走来,这是华夏文明传承不息的血脉!)
教师:希望同学们永葆对书法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学习,点滴积累,书写属于自己的美好篇章!
【设计思路】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再次感受例字上紧下松的结构特征,使得本课内容得到巩固和强化。通过课堂小结,使得学生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感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课程总结
本节课力求营造浓郁的书法文化氛围,孩子们在悠扬轻快的乐曲中感受华夏盛世带给我们的欢欣喜悦以及满满的自豪,带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之心书写“华夏”二字,并在交流展示作品中回顾本节课内容,强化对当今盛世的自豪感。
总的来看,本节课在体验活动中与古代书法艺术进行对话,在深刻的、有温度的体验传拓技艺的情境中,书写例字“华夏”,既承接五千年的碑拓文明传递出来的文化氛围,又回归本单元学习主题——书写当今盛世。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更深刻理解“华夏”的内涵,借助笔墨语言抒发对祖国、对华夏灿烂文明、对盛世中华的情感,并通过单元的总结得到情感的升华,有感情、有温度地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助力二十大精神在小学书法课堂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