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会堂建筑声学设计

2023-08-22王鹏,杨芳乙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15期
关键词:会堂观众席格栅

王鹏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杨芳乙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村是市里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带动提升全市乡村振兴整体水平,在既有明诚书院的基础上通过改扩建形成了乡村振兴学院,以培养具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能力的涉农干部和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实施开放式办学原则,采取现场实景教学和网络视频直播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及实践锻炼,并推介全市示范经验。学院占地60 亩,含18 间教室和1 间会堂,配有宿舍、食堂、阅览室及文体活动区等空间。英雄会堂作为主要教学培训空间,利用全市农家书屋数字化云平台进行传播,将乡村改革发展及建设治理经验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推广,对完善学院功能,丰富学员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会堂沿西北和东南方向布置,从东北方向的英雄广场逐级台阶而下可进入会堂内部,西南方向的出入口外为庭院。建筑全长47 m,宽15 m,整体为砖木坡屋顶结构。浅灰色外墙与暗红色木结构梁相呼应,深灰色瓦屋面代表了当地建筑的风貌,庭院内绿植景观与周围景观融合,体现出乡村建设的新气象,室内空间上部三角形实木桁架及檩条则彰显出传统技艺之美。如何将此乡村建筑改造成适用的观演空间,使其在室内外风格保持统一的同时实现适宜的音质条件,避免室内环境与富有乡村气息的建筑风貌相错位,都是建筑声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图1 ~图3)。

图1 英雄湾村广场及会堂周边风貌(来源:网络)

图2 会堂西南侧立面(来源:作者自摄)

图3 会堂东北侧立面(来源:作者自摄)

1 功能布局与声学设计

建筑西北侧为待改造的既有大空间,东南侧为2 个培训教室与卫生间,由中间通道相连通,此处着重探讨会堂空间。大空间平面呈狭长矩形,尺寸约32 m×15 m(长×宽),内部共12 根钢柱分列两侧,钢柱距离侧墙均为1.8 m,支撑着顶部木桁架。桁架下弦中部距观众席地面约4.4 m,最高点距地面约8.5 m。两侧墙上各有6 扇对开通风窗,2 个主疏散门在左右两侧墙对称布置,分别通往广场和庭院,空间后部出入口可达2 个培训教室及卫生间,另一侧端头预留有配电间以及设备机房(图4~图7)。

图6 会堂原始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7 会堂原始剖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1.1 设计目标

依据使用需求会堂采用镜框式舞台形式,通过优化视听条件生成观众厅与舞台之间的体量关系,进而形成主舞台、跑场通道及后台技术用房。台口两侧设音响室并将原有钢柱包裹暗藏,舞台布局与原结构融合。舞台面相对于观众席区垫高0.45m,通过两端耳台的踏步与观众席区建立联系。舞台内另搭钢结构桁架,用于暗藏悬挂幕布和顶光灯,后台设休息室、更衣室及化妆室。

观众席后部一侧的培训教室置换分隔为声光控制室,设可开启观察窗。观众席共设15 排座椅,前11 排为可移动软椅,后4 排为电动伸缩软椅,地面未起坡,便于不同使用功能的切换。排距为0.95 m,座宽0.6 m,座位数量共230 座,所有坐席均在厅内钢结构柱之间的区域布置。台口宽9.5m,高3.75 m,台唇距舞台后墙约6.2 m(图8),厅内容积约为2000 m3,每座容积约8.7m3/座。

图8 会堂改造后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会堂以实现教学培训、会议、小型文艺演出和文体活动等多功能为目标,使用时以电声为主,自然声为辅。由此设定满场中频混响时间RT 为0.8 s±0.1 s,低频可适当提高,高频略短;语音传输指数STI ≥0.62;清晰度D50 ≥0.5;背景噪声应满足NR30。

为尊重建筑的历史文脉,需要维持内部白色墙面与开敞式木桁架结构的视觉体验,由此确定坡屋面及局部墙面为主要吸声部位。各吸声界面均采用条状金属格栅及后附离心玻璃棉的吸声构造,在达到木建筑防火要求的同时,避免了材料在当地潮湿环境下防潮发霉的影响。顶部金属格栅木纹机理与木望板接近,其圆弧状的表面与圆截面檩条有机融合。观众席侧墙和后墙下部均采用白色平板金属格栅构造,使得整体视觉上与乡村建筑风格浑然一体(图9 ~图11)。

图9 ~图11 会堂改造后室内环境(来源:作者自摄)

1.2 声场三维仿真

为确保会堂建成后达到所希望的声环境指标,使用声学软件Odeon 对声场进行了计算机三维仿真模拟(图12)。各界面按照声学方案赋予满场条件下的声学参数,声源点设在台唇后3 m,距舞台面高1.5 m的位置。在中轴线的一侧设7 个受声点,另一侧的指标可由镜像获得(图13)。

图12 Odeon 三维仿真模拟(来源:作者自绘)

图13 声源点及受声点分布图(来源:作者自绘)

重点关注一次反射声线所覆盖的区域以及主要声学指标的分布状况,其计算结果表明各受声点指标均处在优选值的范围之内,台口两侧墙将声能有效反射至观众席的中前部,坡屋顶界面可使反射声覆盖整个观众席。

为了有利于扩声系统运行良好,在舞台顶部和侧墙也做了吸声处理。软件可听化模拟的声音清晰可辨,各点均没有回声等缺陷发生。仿真数据显示会堂内具有良好的声环境,能够满足业主的各项功能要求(图14 ~图17)。

图14 坡屋顶声反射范围(来源:作者自绘)

图15 125Hz、250Hz、500Hz、1KHz、2KHz、4KHz 混响时间平面分布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16 语言传输指数STI 模拟值(来源:作者自绘)

图17 清晰度D50 模拟值(来源:作者自绘)

2 乡村建筑风貌保护的实现

2.1 声学构造

为实现设计目标,观众厅中频所需吸声量约280 m2,室内构造做法依声学需求统筹考虑。台口两侧墙面采用白色防火饰面板,顶部木纹金属格栅镶嵌在檩条之间,金属条宽33 mm,镂空凹槽5 mm,穿孔率13.5%,饰面充满韵律感。金属格栅后部的轻钢龙骨与木椽固定,50 mm 厚离心玻璃棉板填塞在龙骨间,在后部形成50mm 空腔。墙面白色金属条宽28 mm,镂空凹槽为4 mm,穿孔率为12.5%,后附50 mm离心玻璃棉填塞在75 轻钢龙骨之间,并形成25 mm 空腔,实现各频带较为均匀的吸声效果。墙面格栅上端环绕灯带,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体现出视听融合(图18)。

图18 ~图20 局部做法(组团)(来源:作者自摄)

2.2 材料布置

观众席地面采用富有地域特色的水磨石,舞台为木地板。舞台空间两侧墙面也采用金属格栅吸声构造,消除内部颤动回声并使内部混响时间与观众厅接近。台口两侧音箱室在舞台内侧设可开启检修门,其内部墙面和天花做了强吸声处理,可避免低频音箱对天花产生振动干扰,并使扩声系统保真性强。

所有离心玻璃棉板在施工时均使用玻璃纤维布包裹,软椅的吸声量达到设计条件,橙红色布艺饰面与实木桁架共同烘托出乡村气氛,使观众在步入礼堂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图19、图20)。

2.3 竣工测试

装修竣工后对会堂进行了空场测试。测试仪器采用NTI 声学系统测试平台,中频混响时间RT 为0.8 s,语言传输指数STI为0.66,背景噪声A 声级为34.5dB,满足NR30 噪声评价值。

3 结语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重塑乡村文化。本会堂引导村民向多元化生活体验的方向发展,重新焕发了英雄湾村的生机。对于乡村观演建筑的打造,不仅需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达到各项技术指标,还要为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推广提供借鉴。

在英雄会堂的设计团队中,建筑声学专业做了许多尝试,在明确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为乡村振兴学院的改建注入了活力。在历时近几个月的时间内多次探讨修改,不同技术路径比较,最终确定了实施方案。同时,在时间紧、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也留下些许遗憾。会堂建成后已成为村里最大的文化空间,室内外视觉表达统一,听闻效果良好,也希望能为同类型乡村建筑的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猜你喜欢

会堂观众席格栅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视听盛宴
“走向未来的学校”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校长论坛在福建会堂举行
看电影
开启振兴发展新征程
——辽宁两会速读
古代希伯来人的学校教育
找到爱因斯坦
双向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计算
来老会堂听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