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FNC技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轻型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2023-08-22赵红玲梁金排刘淑红肖翠君刘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血气体征呼吸衰竭

赵红玲 梁金排 刘淑红 肖翠君 刘莉

(1衡水市人民医院老年病二科,河北 衡水 053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2〕。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大多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且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储备能力较差,严重影响治疗预后〔3,4〕。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有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化痰、解挛和酸碱失衡等。传统的吸氧方式吸入氧气干燥无法有效调节氧浓度。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HFNC)是一种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氧合状态、低水平的呼气末正压,降低死腔通气,减少呼吸做功,保护气道纤毛清除能力,增加患者舒适感和依从性〔5,6〕。研究发现,高流量吸氧能减少生理无效腔,改善黏膜清除功能,稳定氧浓度,降低呼吸做功〔7,8〕。本文拟分析HFNC治疗老年AECOPD合并轻型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老年病二科住院的老年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入组标准:(1)≥65岁;(2)符合COPD 及急性加重期相关诊断标准;(3)患者在室温状态、平卧位,pH7.35及以上,且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 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60 mmHg;(4)符合无创通气适应证;(5)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不接受 HFNC 治疗;(2)pH<7.25、PaCO2≥60 mmHg;(3)上呼吸道梗阻;(4)近1个月内接受颈部、口腔及面部手术者;(5)严重的器官或脏器功能不全。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治疗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66~82岁,平均(70.09±5.06)岁;血气指标:PaO2(55.08±7.56)mmHg、PaCO2(70.51±7.64)mmHg、氧合指数〔PaO2/吸入氧浓度(FiO2)〕(207.80±23.12)mmHg。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65~85岁,平均(69.59±5.01)岁;血气指标:PaO2(54.96±6.69)mmHg、PaCO2(70.28±7.43)mmHg、PaO2/FiO2(201.06±22.69)mmHg。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分析、胸片或肺部 CT 等检查,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导管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控制氧流量<3 L,控制每日吸氧时间>16 h,密切监视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并观察患者神志、呼吸频率、出汗、结膜水肿及血气分析等情况。治疗组实施HFNC治疗。采用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的呼吸治疗仪,将氧浓度维持在 30%左右,以维持血氧饱和度于 90%左右,HFNC 使用时间>16 h/d。(1)治疗前准备: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将通气管道经颈部固定带固定于患者胸前,将鼻导管固定于患者鼻腔前部,确定固定带松紧,以患者佩戴舒适、鼻导管固定稳定为宜。(2)参数设置:初始温度37 ℃,流量 30 L/min,相对湿度 100%,氧流量 1~3 L/min,输出氧浓度28%~30%,维持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在 90%左右。

1.3临床疗效 (1)显效:治疗后1 d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神志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指标恢复正常;(2)有效:48 h内,症状有所改善,呼吸频率、心率有所下降,两肺湿啰音或干啰音减少或消失,血气分析改善;(3)无效:症状无改善,未达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血气分析 使用血气分析针取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功能分析。采集2~4 ml动脉血,排出气泡后混合均匀,在30 min内送检;观察对比两组PaO2、PaCO2及PaO2/FiO2。

1.5肺功能指标 采用医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比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

1.6生命体征指标 治疗前后每日记录所有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各指标情况。

1.7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比面部压伤、鼻腔出血、胃胀气、误吸等发生情况。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0例(90.00%);显效6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高于对照组〔78例(78.00%);显效20例、有效58例、无效22例〕,差异显著(χ2=5.357,P=0.034)。

2.2两组血气分析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各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O2/FiO2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CO2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分析对比

2.3两组肺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对比

2.4两组生命体征对比 治疗前,两组生命体征各指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HR、MAP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命体征对比

2.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例(6.00%);其中面部压伤、胃胀气各3例〕低于对照组〔15例(15.00%);其中面部压伤、鼻腔出血各4例,胃胀气5例,误吸2例〕,差异显著(χ2=4.310,P=0.038)。

3 讨 论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酸碱不平衡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肺性脑病〔9〕。AECOPD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其治疗目的是迅速缓解症状和降低病死率〔10〕。HFNC借助鼻导管或鼻传输氧气,可保证气体充足,符合自主呼吸流速要求〔11〕。张敏达等〔12〕研究发现,HFNC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指标,降低痰液黏稠度。对于 COPD 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装置相比于普通湿化氧疗装置,能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气道湿化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高于对照组;与远青钊〔13〕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HFNC治疗效果优于经鼻导管低流量氧气吸入治疗。这是因为HFNC具备以下特点:(1)可调节高流量氧气为2~70 L/min;(2)可调节精准的氧浓度为21%~100%;(3)适合的加温、加湿:32~37 ℃,44 mmH2O(100%相对湿度);通过对混合气体加温加湿处理,可提高患者舒适状态,且充分的湿化有助于痰液清除,减轻气道阻力,促进患者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HFNC可在最短时间内改善患者氧合功能,给予患者呼吸支持。本研究结果表明HFNC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分析原因,HFNC可提供稳定的吸氧浓度,增加有效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潴留〔14〕;而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极易发生低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HFNC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15〕。加之HFNC对黏膜具有较高的保护作用,湿润的气道可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稀释,有利于改善呼吸道环境〔16,17〕。HFNC还有助于形成低水平气道内正压,可减少患者呼吸机疲劳症状;还可有效降低患者RR,降低肺泡塌陷发生风险,促进患者肺功能等恢复〔18,19〕。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HFNC治疗较安全。这是因为经鼻导管吸氧可有效避免面罩产生的面部压伤。

综上,运用HFNC治疗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PaO2、PaCO2、PaO2/FiO2、FEV1、PEF、FEV1/FVC、RR、HR及MAP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血气体征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