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目标的方法分析

2023-08-22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幼儿园王彩玲

家长 2023年16期
关键词:教师应科学探究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幼儿园 王彩玲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中,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活动内容是幼儿了解世界、认识周围环境的基础,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以幼儿的生活为出发点,跟随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将幼儿科学领域所学习的内容贯穿于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此提升幼儿从科学领域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的能力,实现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能力,让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生活,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一、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目标的内容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目标的内容主要跟随教育改革的要求,为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均衡、全面发展,是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仔细分析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根据具体活动内容、具体教育活动环境所制定的。

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内容不同,但根据不同课型,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活动效果,科学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大致相同,将幼儿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针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引导幼儿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对科学事物的内容有初步了解;第二个层次针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主要培养幼儿能够大胆表达问题、勇敢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层次针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大致为3 至6 岁,各项能力均处于待发展阶段,所以第三个层次也是活动开展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主动思考能力等。

幼儿园学习阶段是幼儿最宝贵的学习时光,是幼儿各项能力健全发展的基础,对幼儿未来生活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幼儿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绘本内容,结合班级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合理、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以此促进幼儿的各项能力不断提升。

二、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目标的方法

(一)创设适宜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环境

幼儿年龄较小,生性好动,容易被周围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教师应结合幼儿这一发展特点,积极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需要根据幼儿年龄比较小的事实,不能将活动内容强加给幼儿,否则会让幼儿降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添学习压力,让幼儿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应积极营造适合幼儿发展的、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氛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参与活动的意愿,让幼儿在适宜的活动环境中大胆想象,自由表达,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还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用声音或新鲜事物刺激听觉和视觉,以保证活动效果,所以教师应根据具体的班级环境和幼儿园环境,为幼儿布置科学活动室、植物角等科学环境,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素材。

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的科学领域教育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室墙壁上粘贴动物的图片和名字,在手工室展示动物的立体模型,以此加深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的植物角、动物角养一些小植物、小动物,鼓励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发展情况和动物的运动情况,加深幼儿对植物、动物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根据幼儿喜欢新鲜事物这一特点,在班级或活动室内陈列的事物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时进行更改,使幼儿既能在课上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也能在课下学以致用,增强幼儿所学的科学知识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联系,促使幼儿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营造平等、宽容的交流氛围

由于幼儿的成长环境、性格、能力、认知等不同,所以幼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发展水平呈现不同,但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每一位幼儿,应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明确幼儿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人。也正是由于幼儿的各项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幼儿不知该如何参与活动、如何表达,所以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积极为幼儿营造温暖的课堂氛围,运用温柔的语言或轻柔的动作安抚幼儿的情绪,在循循善诱中让幼儿了解教育的意义。幼儿对外界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教师的行为和品性会对幼儿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实现科学教育的最优化,教师应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营造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积极为幼儿构建交流平台,引导幼儿大胆表达。

以“我家里的植物”为主题的科学领域教育活动为例,由于幼儿的语言尚处于发展阶段,幼儿会出现拒绝表达或表述不清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温柔的语气鼓励幼儿进行表达,或用简单的身体接触,如摸摸幼儿的背或拉拉幼儿的手,以此安抚幼儿不安的情绪,平复幼儿的心情,引导幼儿进行介绍。对于幼儿表达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不要否定幼儿的想法,使幼儿树立自信心。教师应弱化幼儿在交流过程中的错误,允许幼儿表示不同的想法,认可学生的求异思维。久而久之,幼儿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中,能养成爱思考、爱发言、爱学习的好习惯,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有自然现象、人类、动植物、物质世界的现象以及现代科技等,内容覆盖面广泛且知识含量较大。为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实现高效、快速地培养幼儿的能力,教师应从幼儿的生活入手,选择幼儿在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展科学活动,拉近幼儿与生活的距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生活中深化在科学活动中所学知识。幼儿园是幼儿初步接触学习的地方,幼儿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思维将会伴随幼儿整个学习生涯,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提升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稳固幼儿的学习热情,教师应积极拉近幼儿与教育活动之间的距离,不给幼儿增添学习压力。

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应选取幼儿在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淡化幼儿课堂意识,增强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幼儿在生活中主动思考的能力。让科学活动回归幼儿的生活,就是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实际生活,引导幼儿学会关心生活,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或是解释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自主选取素材。

以“我眼中的树叶”为主题的科学领域教育活动为例,树叶的形状各有不同,所以多数幼儿家门前的树叶都是不同的,每一位幼儿眼中的树叶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展前一天要求幼儿从家里带几片自己喜欢的叶子作为学习材料。活动材料取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会让幼儿对即将开展的教育活动充满期待,更乐于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知识是为了服务生活,所以教师应积极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选取科学教育资源,为幼儿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四)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

1.科学性和趣味性并存。

幼儿认识、了解事物的方式多数来源于直接体验,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也是如此。但科学知识虽来源于生活,却也高于幼儿的生活,科学活动要起到开阔幼儿的眼界、发散幼儿的思维的作用。所以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要积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对科学材料能够动手触摸、用感官感受,加深幼儿对科学事物的表象认识。由于幼儿新鲜感持续时间较短,偶尔会觉得科学活动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应积极选取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科学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所选取的材料不能只注重趣味性,如果只注重趣味性,会降低材料本身的科学意义,但是也不能只注重科学性,否则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选择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材料,实现科学材料的真正价值。

2.选取层次性科学材料,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在选取科学材料时,还应该注意层次性。幼儿处于3 至6 岁阶段,各项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作为幼儿每日朝夕相处的教师,应了解幼儿发展需求,尊重幼儿的发展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为幼儿制定不同的目标,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幼儿在科学课堂中可以说完整话,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幼儿可以独立进行动手实操,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所以,为促进幼儿在富有个性化的、不同层次的科学活动中实现能力提升,教师应给幼儿分发不同层次的科学材料,以此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可以在不同层次的科学材料进行积极互动,促进幼儿能力的提升。

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幼儿的个性发展,以“厨房用具”为主题的科学领域教育活动为例,由于厨房用具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熟悉的用具,这就比较容易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容易让幼儿在活动参与中提升自信心,满足探究欲望。同时,教师为幼儿选择的科学材料要富有挑战性,因为当科学活动材料低于幼儿的现阶段发展水平时,幼儿会失去探究欲望,所以科学材料的选择既要与幼儿现阶段发展情况相符,对幼儿来说又要有难度,这样才能激起幼儿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探究活动开展时,尝试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给幼儿成就感。总之,为了实现不同阶段幼儿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教师应关注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待发展的能力,让幼儿在把握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参与多层次的科学教育活动,推动幼儿认知结构的完善。

(五)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幼儿处于各项能力待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积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提升幼儿对知识的探究力,推动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科学活动是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教师应该让幼儿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以此促进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各项能力的发展。

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幼儿提出探究性问题,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得出结论。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为避免幼儿提出的问题过于偏离课堂内容,教师可以与幼儿合作提出探究问题。提出的问题,既要符合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要有探索的空间,既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联系,又要高于幼儿的实际生活,这样才可以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促使幼儿积极动脑思考,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在探究活动进行时,教师要及时巡视,但不要过多干扰幼儿的行为。因为科学活动是让幼儿亲自体验。教师要留心关注每一位幼儿的神情、行为和交流情况,了解幼儿在探究中的不足之处,在幼儿出现偏离探究问题较严重的情况时,及时介入幼儿的探究过程,规范幼儿的行为,以富有引导性的语言指导幼儿思考。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幼儿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为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教师应引导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尽管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记录过程也不够清晰,记录的结果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但是教师依旧要鼓励这种行为,因为这些记录就是幼儿在独立探究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是原有生活积累和现阶段的科学操作的结合。同时,教师应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进行不同方式的记录,引导幼儿主动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在科学活动结束后给其他幼儿分享,这样既能保证幼儿科学活动探究的效果,又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幼儿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一发展关键期,认真钻研教材、绘本等科学资源,在每一节科学活动中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跟随课堂教学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教师需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积极探究问题、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大胆表达的能力以及勇敢探究的能力,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根据幼儿的兴趣所在,构建符合幼儿发展的、趣味性较强的科学教育活动,提升幼儿对学习科学的热情,加深科学知识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以此让科学教育活动与幼儿的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科学拔牙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