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族“坐歌堂”的传承与发展

2023-08-22李巧伟

百花 2023年7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李巧伟

摘 要:“坐歌堂”是湘南瑶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维系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职能,曾面临失传的危机。随着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实施,近几年在盘金胜、盘文琇、赵飞等人的不断努力下,“坐歌堂”得以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坐歌堂”;传承;发展

“坐歌堂”是湘南阳明山脉瑶族聚居区的民间习俗,几百年来,广泛流传于常宁、新田、祁阳、桂阳、宁远、双牌、金洞等县、区、市的瑶族地区。这些地区的瑶胞们每逢探亲访友、生日喜庆、讨亲乔迁等喜事,在恭贺宾客到来的当晚,便举行“坐歌堂”活动。“坐歌堂”歌手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对歌双方比较陌生,二是异性相配,三是年龄相当。“坐歌堂”以对歌为主,通过歌词来回答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对歌当中,还夹杂故事、说白、笑话。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从古到今、天南地北、谈情说爱、生产生活都可涉及,形式有烟歌、茶歌、酒歌、采花歌、爱情歌、姻缘歌、盘问歌等。具体内容要因双方歌手的条件而定,如双方均未结婚,则以爱情歌为主;如已结婚,则以姻缘歌为主,所以“坐歌堂”不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还是情感联络的场合。“坐歌堂”时间视双方水平而定,一般是一个通宵,如双方实力强,则会延续两个或三个晚上,直到尽兴为止。

瑶族“坐歌堂”具有“古、多、广、美”的特征。第一,曲调古老,瑶歌作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流传千百年,经久不衰,其曲调传至现在也不曾变动,是祖先给子孙留下的文化瑰宝;第二,歌词内容多,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动植物、谜语,还有古代传说,因此“坐歌堂”也是传授知识的途径;第三,流传地域广,“坐歌堂”流传从新田县到宁远县、常宁市、祁阳县、桂阳县、宜章县、资兴市等,遍布湘南各个县市,是瑶胞们走亲访友的重要沟通方式;第四,歌词、曲调优美,瑶胞们借瑶歌抒发心中的情感,感情真挚,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且严守瑶语“照古音”咬字吐音做韵的传统,一首瑶歌由四句组成,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要用瑶语押韵。“坐歌堂”以大量的歌词和自成体系的曲调延续着瑶族文化的血脉。

这一习俗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常宁市政府办原副主任、民委主任盘文琇在《瑶歌情缘——瑶族谈笑》一书中分析是因为“过山瑶”特殊的历史文化根源。阳明山一带的瑶胞均属“过山瑶”,宋以前便流入,均因避战乱、躲土匪、逃壮丁、谋生计而迁入。他们常居深山老林,生活艰苦,与外界隔绝,只能依靠对歌来丰富生活。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坐歌堂”活动被迫中断。1978年改革开放,瑶族年轻一辈大多外出打工,会对歌的瑶胞们越来越少,“坐歌堂”无法开展,昔日飘荡在瑶山的瑶歌日渐销声。

直到2002年冬,新田县门楼下赵姓修宗谱,赵氏后人赵飞、赵荣富为寻找祖辈来到了宁远县荒塘(现五龙山)乡,夜宿赵六妹村子。当晚,赵六妹、陈小姣、盘土妹找赵荣富对歌。第二年冬赵飞、赵荣富邀请赵六妹等到新田县门楼下家中举行“坐歌堂”活动。当时新田县人民政府民委办主任盘生怀邀请了新田县政协原副主席盘金胜、常宁市政府办原副主任盘文琇、蒲竹乡原乡长赵永保到现场观摩。盘金胜、盘文琇发现男女双方对歌不成功,两人顿时感到恢复“坐歌堂”的紧迫性。

一、“坐歌堂”的恢复与发展

2003年,盘金胜、盘文琇两人开始着手搜集瑶歌歌本手抄本,走遍了湘南各瑶寨。一边按照“坐歌堂”的程序,对这些瑶歌进行归类整理,一边对照歌本,采访老歌手,借用汉字记瑶音的歌词,翻译成意义相符的汉字,还对歌词中的错别字进行了校对。如手抄本“牛落沙天油回冬”(niu31lo31fa?44 thi?44jiu42 tso31 ta?33),意思是“太阳落西又回东”,“太阳”瑶语发音用汉字记录为“牛”,“西”瑶语发音汉字记录为“沙”,这些歌词不仅难以理解,更无法准确表达瑶歌的意蕴。盘金胜根据瑶语的意思,结合汉语语法和诗歌韵律,将歌词改为“日落西山又回东”。更有甚者,手抄本记录“鸟在筷子上唱歌”,经考证,因为瑶语“树”(ts?42)的发音与“筷子”(ts?42)的发音相同,因此,手抄本用汉字“筷子”记音,以表达“树”的意思,盘金胜将其校正为“鸟在树上喳喳叫”。翻译、校正工作无疑加大了搜集、整理工作的难度,不仅要校对出正确的意思,还要符合汉语语法、诗歌韵律,以便最大程度表现出瑶歌的歌词之美。盘金胜修改歌词最多达到63遍,他39次易稿的瑶族情歌“操竿下河钓鱼崽,急把蚕丝抛过滩;鲤鱼不吃蚕丝蒂,钓鱼不到空回乡。看郎下河钓鱼崽,鲤鱼游游九出滩,鲤鱼要吃蚕丝蒂,为何早早就收竿”,把瑶家青年男女两情相悦、含蓄相思的质朴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方面,瑶歌的搜集整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另一方面,民间自發的“坐歌堂”活动规模也逐渐扩大。2004年冬,盘文琇邀请了宁远赵六妹、陈小姣、盘土妹,新田赵荣富、盘礼尚等去常宁市塔山瑶族乡西江村举行“坐歌堂”活动,参加的歌队有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宁远县荒塘瑶族乡。塔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到场接见歌手,并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参加活动的还有盘金胜、盘文琇、赵永保、赵飞、盘生怀、赵远英等。

2005年冬,宁远县赵六妹等邀请常宁市男女歌队去宁远县荒塘瑶族乡菜秧坵举行“坐歌堂”活动,参加的歌队有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宁远县荒塘瑶族乡。盘金胜、盘文琇、盘文学及宁远县民宗委主任赵文升出席。经费(伙食费)开支由赵六妹、陈小姣、盘土妹三人承担。

2007年冬,金洞管理区晒北滩瑶族乡地理坪村,以村民赵冬保等为首自发组织男歌手队,邀请常宁男女歌队、新田县女歌手队去他们村举行“坐歌堂”活动。参加的歌队有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宁远县荒塘瑶族乡、桂阳县杨柳瑶族乡、金洞管理区晒北滩瑶族乡。盘金胜、赵飞、盘文琇现场指导。同时邀请了新田县门楼下乡乡长盘文顺、桂阳县杨柳瑶族乡(现白水瑶族乡)乡长赵鹏军出席。其经费开支均由当地歌手私人承担。

以上民间自发组织开展的“坐歌堂”活动,激发了宁远、新田、金洞、常宁等地瑶胞学唱瑶歌的热情,隔断多年的瑶歌又在瑶山唱起来了。为配合“坐歌堂”活动的开展,培训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自2004年常宁市塔山瑶族乡西江村举行“坐歌堂”活动后,盘金胜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坐歌堂”青年歌手。2005年,盘金胜出资3000元请来《盘王大歌》歌妈盘清秀教唱瑶歌,12名学员参加,历时3天。2008年,盘金胜赴常宁市举办瑶族文化培训班,讲授瑶家“坐歌堂”方法步骤,学员60人。

学唱瑶歌、自发组织对歌形成了发展态势,瑶胞们发出了要求联合几县举办大型“坐歌堂”活动的呼声。

2009年5月,盘金胜召集永州市民宗委赵飞(后升任副主任)、新田县人民政府民委办主任盘生怀、新田县门楼下乡乡长盘文顺、常宁市政府办副主任盘文琇等在新田县城举行小组会议,讨论实施方案。会议决定:

1.以祭祀盘王暨坐歌堂为主题举办活动;

2.以永州市的新田门楼下,祁阳内下,宁远五龙山、桐木漯,金洞晒北滩,衡阳市的常宁塔山,郴州市桂阳的杨柳、华山等三市六县八瑶族乡歌手为主体参加活动;

3.经费开支由承办的各县财政、乡财政负责;

4.由永州市民宗委副主任赵飞负责召开一次三市六县八瑶族乡分管民族工作的负责人联谊会议;

5.由新田县政府民委办主任及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乡长盘文顺筹备当年农历十月在门楼下举办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

2009年9月,赵飞、盘金胜、盘文琇在新田县城组织召开了三市六县八瑶族乡负责人协商会议。会议决定:

1.活动定名:湘南三市六县八瑶族乡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

2.由主办方邀请省市县领导和知名人士参加活动;

3.贵宾、歌队入场要举行龙狮乐队欢迎仪式;

4.会场布置要有巨型盘王画像,仪式上要有上贡品、献香、鸣号、鸣锣、鸣炮升祭旗、祭拜盘王宣读祭文等内容,各级领导讲话;

5.安排下届轮流主办顺序,要求以传长鼓标志举行交接班仪式;

6.晚上开展“坐歌堂”活动。

从此,湘南三市六县八瑶族乡祭祀盘王暨“坐歌堂”活动朝着正规方向发展。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如下:

2009年新田县门楼下乡舍子源村(因山中大雪,无法举办);

2011年常宁市塔山乡浦竹村;

2012年桂阳县杨柳乡中学(2015年杨柳瑶族乡、白水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白水瑶族乡);

2013年宁远县荒塘乡雷公坳;

2014年金洞管理区晒北滩大源里村;

2015年祁阳县内下乡新屋村(2015年内下乡与八宝镇合并后称八宝镇);

2016年桂阳县塘市镇华山民族学校(2015年华山瑶族乡与塘市镇合并,只留下华山民族学校的名称);

2017年宁远县桐木漯乡瑶寨新村;

2018年新田县门楼下乡两江口村;

2019年常宁市塔山乡西江村;

2020年郴州市桂阳县白水瑶族乡;

2021年永州市宁远县五龙山瑶族乡。

随着“坐歌堂”活动的正规化,盘金胜、盘文琇意识到对歌手进行专业培训的紧迫性,结合历届“坐歌堂”的活动现场和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两位瑶族文化推广者意识到大多数歌手不懂“坐歌堂”程序,对歌词掌握得也不够到位。2010年,两人出资,请来歌手盘文国、赵永福、盘三妹、赵六妹等制作了《宝寨山传歌》光碟,光碟摄制了“坐歌堂”全过程,并将搜集、整理的瑶歌手抄本,按照“坐歌堂”程序,打上字幕,发放给各县、市的瑶族乡民,让他们根据光碟进行“坐歌堂”培训。在2011年塔山乡浦竹村举行的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中,盘金胜和盘文琇发放了光碟歌词内容的打印稿。2012年盤金胜出版了《山乡拾粹》一书,将自己与盘文琇历时9年搜集、整理的瑶歌歌词结集出版。

桂阳县民宗委以《宝寨山传歌》光碟、《山乡拾粹》为教材,在华山瑶族乡举办了两期培训班。2014年至2016年盘金胜、盘文琇在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举办“坐歌堂”培训班,传授“坐歌堂”程序,讲解为什么把这些歌放到这些环节,并教学员学会分类,把自己会唱的歌曲放到相应的环节,不断扩充《宝寨山传歌》《山乡拾粹》的瑶歌数量。在征集瑶歌的基础上,2017年盘文琇出版了《瑶歌情缘——瑶族谈笑》,明确了阳明山系过山瑶“坐歌堂”的程序为:迎接进乡——双方谢主——敬烟——相会、进园看花——盘问——思念——想歌——愁歌——饮酒——姻缘——摘花——交首饰——过更——留心——拆姻缘告心意——离别相送。他还将每个环节的瑶歌歌词由原来的400多首扩充至1000多首。

光碟的录制和歌本的出版促使培训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2014年至2015年在新田县门楼下乡举办了两期瑶歌学习班,学员80人。2016年盘金胜受宁远县民宗局邀请,给瑶歌歌手讲授“坐歌堂”,学员40人;他还利用网络平台在微信上组建4个“瑶寨歌声”学唱瑶歌群,在歌群中指导瑶族青年唱瑶歌,入群者近千人。如今,各瑶族乡都有数量不等的瑶歌群,在微信群里唱瑶歌、学瑶歌已成为瑶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委培训也步入正轨,2020年,在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正式举办了湘南三市六县八瑶乡“坐歌堂”评委培训班,由盘文琇主讲“坐歌堂”程序,盘金胜主讲“坐歌堂”内容。

二、盘王节“坐歌堂”的继承与创新

在盘金胜、盘文琇等人的推动下,“坐歌堂”活动得到复兴,各县、市的瑶族乡也加大了培训力度,尤其是新田县门楼下乡舍子源村,2021年举办了五期“坐歌堂”培训班。舍子源村系瑶族村,瑶族人口居住比较集中,人口600多人,有着深厚的传统瑶族文化底蕴,如香龙、瑶绣、瑶鞋(袜)、瑶歌等,同时有着浓厚的对歌习惯,每年参加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的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歌手大多来自舍子源村。为加大对瑶歌的传承力度,发起人永州市妇联副主席赵飞决定在自己家乡定期举办培训班,在培训基地尚未批示、活动资金未下拨前,暂由赵飞和村委会垫付伙食费。

第一期于2021年3月8日举行,由村两委主持,赵飞做动员报告。整个过程为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办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动员爱好瑶歌的瑶胞们积极参加,当晚有300人参加会议。

第二期于2021年4月8日举行,由赵飞、盘金胜主持,50人参加。讲授“坐歌堂”方法步骤,讨论注意事项,培训人员通宵达旦练习对歌。

第三期于2021年5月5日举行,由赵飞讲党史,盘金胜讲“坐歌堂”过程的注意事项,有80人参加培训。

第四期于2021年6月16日举行,由赵飞、盘金胜主持,此次培训邀请了宁远县桐木漯乡男歌手对歌,参加人员90人。

第五期于2021年7月10日举行,由赵飞主持,盘金胜讲授“坐歌堂”的传承与发展,此次活动邀请祁阳县八宝镇内下男女歌手8人(4男4女)参加对歌,有100多人参加和旁听。

百分之八十的学员坚持连续五期参加培训,其中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纪74岁。通过培训,很多爱好瑶歌但不会唱的瑶胞们学会了唱瑶歌,之前会唱瑶歌的瑶胞们熟悉了“坐歌堂”的程序,并能自己加以发挥。舍子源村形成了学唱瑶歌的氛围,三年级小学生盘清霞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也学会了唱瑶歌(敬茶要唱敬茶歌,敬烟要唱敬烟歌)。培训班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立了“舍子源瑶歌培训”微信群,经过五期培训,半年时间,成员发展到500多人。一些在外打工的瑶族青年也在群里学唱瑶歌,主动与盘金胜交流,要求盘金胜点评。当前,舍子源村已成为“坐歌堂”培训的示范点,其影响力不断向周边扩散,瑶山的歌声越发响亮,瑶家的热情度越发高涨。尤其借助微信平台,瑶歌能够跨越地域的局限,也能减小年龄造成的差距。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瑶胞们相聚在同一个微信群,以歌会友,以歌传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伴随瑶歌传播范围的扩大,编创瑶歌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瑶族是一个崇尚礼仪的民族,从迎客进乡、双方谢主到离别相送,均有固定的程序。瑶歌歌词继承了《诗经》赋比兴的修辞手法,就近取义,选取山区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传情达意。山区依山傍水,上山采茶、养蜂,下水捉鱼是瑶胞的日常生活。因此,思念歌以鸬鹚想鱼,起兴郎思妹,尤其以一对鲤鱼水中游,喻妹思郎心苦,鲤鱼能够在水中成双游,妹心却只能孤苦把郎思。歌词唱道:

男:心限(想)妹,比像鸬鹚心限(想)鱼;

鸬鹚限(想)鱼在水底,郎小限(想)娘难得图。

女:崎头撑伞崎底阴,一对鲤鱼在水深;

鲤鱼在水亏妹限(想),亏妹空限(想)万千心。

以种茶却不能共摘,喻指男女有情却不能相守,郎情妾意化为一盏浓茶,在双方心中愈久弥香。姻缘歌唱道:

男:石榴开花朵朵单,打开平地种茶秧;

种的茶秧没共摘,可惜好花没共乡。

女:茶秧种在高山上,种在高山嫩青青;

吃盏好茶当好酒,过后说得仔有情。

急水滩头是常见的景色,瑶胞以此表达挽留之意,离别歌唱道:

男:留住妹,急水滩头留住船;

滩头留船久站住,留转远花闹热村。

女:莫留妹,急水滩头莫留船;

滩头留船难稳住,出门无礼进贵村。

这些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民族,随时随地都能借所见之景、所为之事表达心中的情谊。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随着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实施,瑶胞们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瑶歌中唱到的“郎村路口小,郎村路口小游游;早知龙星贵步到,担刀修路接娘进贱州”“青油点灯路又暗,蜡烛点灯四床亮;竹丝点起行过千里路,不是为郎不到乡”的场景已不存在,因此,瑶歌歌词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创新。盘金胜在第五期培训班上,教学员编创新农村的歌词:“行到妹乡抬头看,柏油马路到门前,家家户户起新屋,贵地全是新农村”“郎屋起在新农村,四方马路到家园。搭帮党的政策好,街巷路口有电灯”。在盘金胜的指导下,学员创作了“共产党好,好比天上红太阳;太阳在天照天下,尤棉(瑶人)翻身得久长”“当初瑶人是过山鸟,飞过一山又一山。今日瑶民得安乐,感谢党的救命恩”等内容。

三、瑶族“坐歌堂”传承的启示

当前,“坐歌堂”广泛流传于湘南三市六县的瑶族聚居区。“坐歌堂”不仅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还进一步深化对传统瑶族音乐文化事业的理解,形成瑶歌与文化传承之间良性互动和相互促進的发展局面。瑶歌是瑶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在“坐歌堂”活动中,这些歌曲以传统音调的问答形式进行表演,不仅让歌手感受到传统文化,也让观众走进了悠久的历史。举办“坐歌堂”时所唱的歌谣无不反映了瑶族悠久的历史、瑶民面对困难时乐观进取的态度、面对爱情勇敢追求的精神以及瑶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历史悠久的瑶族文化的精粹,具有十分重大的民族意义。“坐歌堂”还具有瑶族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其曲调十分古老,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经久不衰,不仅是瑶民宝贵的共同记忆与经验,更是瑶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具有深远的社会和历史意义,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坐歌堂”目前已成为瑶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体现着瑶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时代的浪潮卷走了孕育瑶歌的原始土壤,如若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瑶歌的传承只能青黄不接。自媒体平台的诞生无疑是给瑶歌提供了一条生路。瑶族民歌逐渐脱离了原先瑶歌歌唱的场景,正凭借着网络媒介的形式融入瑶族人民的生活。当前,自媒体像串联起各地瑶族人民生活印迹和情感的大网,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区域的瑶民都能通过自媒体学习瑶歌,推广瑶歌。他们在微信群、QQ群里对歌,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上传播瑶歌,线上交流拉近了瑶族人民之间的距离。

不同民族都有其特殊性、价值性。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其中的内涵浓缩了不同文明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理想,也蕴藏着中华民族血脉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理。瑶歌凭借运用自媒体这一发展契机,在新的土壤里扎根,使它的生命活力得以涌现在众多网络平台当中。瑶歌在自媒体时代下的新发展,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新趋势和新局面的体现,它推动着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美美与共”文化理想的实现。

新瑶歌的创作严格按照传统瑶歌的创作原则,歌词内容却注入新的血液,以体现瑶族社会的变迁。相同的腔调沟通了民族情感,也加强了民族团结,实现了文化认同。曾经,会唱瑶歌是检验一个人聪明才智的标准;现在,会唱瑶歌成为自我身份认同的标识。瑶胞们通过传唱瑶歌,加深了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也增强了文化自信,并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将自身的发展纳入民族发展的总体进程,与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从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下一届的湘南三市六县八瑶族乡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有专家提出将瑶歌编创作为“坐歌堂”比赛的内容。“坐歌堂”不单单是瑶族传统的文化习俗,也是实现文化认同的仪式。瑶歌对唱,维系了民族情感,加强了民族凝聚力。民族的文化自觉更大程度上应表现为如何运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实现认同,地方在发掘文化时,不能停留于保护其“原生态”,而是思考如何展示,以求在国家乃至世界的舞台上被接纳,从而让自身的文化发扬光大。只有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作为传统的民俗才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长沙学院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2021年衡阳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衡阳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编号:2021A003);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瑶族史诗“盘王大歌”口头叙事表演的民族志研究》(编号:XSP22YBZ075);2022年度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湘音乐文献的收集、整理与教育传承研究》(编号:2022csskkt98)。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