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舞“鲤鱼闹莲”的审美形态研究

2023-08-22张雨荷

百花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间舞

张雨荷

摘 要:民间舞蹈作为民间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情感的外化表现,代表着大众的普遍审美,并随时代不断发展,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鲤鱼闹莲”作为传统民间舞蹈,与当地的地域环境、风俗信仰、社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经过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艺术特点。本文从“鲤鱼闹莲”所形成的表演场域出发,在动态 、静态结合中观察其审美形态,最后对其传承现状及策略进行分析阐释。

关键词:鲤鱼闹莲;审美形态;民间舞

河南省在长期的艺术发展之下,形成了品种庞杂、形式繁多的艺术风貌。其中,河南省淅川县的“鲤鱼闹莲”,在经过长期艺术提炼加工后,最终成为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优秀民间舞蹈。

一、“鲤鱼闹莲”的概述

河南省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处,有着丰富的矿藏和水资源,境内的丹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在2007年被国家评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范围内的丹江水库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良好的水域环境为“鲤鱼闹莲”等劳动生活舞蹈奠定了深厚的自然基础。同时,淅川县作为春秋楚始都的所在地和楚文化的发祥地,不仅孕育了勤劳善良的丹江儿女,还留下了许多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淅川曲艺志》记载,上世纪70年代在淅川出土的汉代陶水榭上就有民间歌舞的陶俑。而“鲤鱼闹莲”民间舞蹈源于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活动,后逐渐演变为民间艺术,它产生于唐,形成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民国初期,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

“鲤鱼闹莲”这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民间艺人受鲤鱼在莲花池塘里自由游嬉的启示而创作出来的。“鲤鱼闹莲”原名“鲤鱼跳龙门”,此节目原是西峡县西坪乡的民间舞蹈。民间艺人作为民间舞蹈的创作者、发展者,当他们移居别处时,又会促进新地区民间舞蹈的发展。1953年,该舞由民间艺人传入淅川县寺湾镇夏湾村,遂改为“鲤鱼闹莲”。经过历代艺人创作,“鲤鱼闹莲”逐渐具有了极大的受众基础,在2015年列入河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当地的影响力又有了进一步提升。

二、民俗仪式中的“鲤鱼闹莲”

中国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是民俗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个民族中都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类学家认为,仪式象征包含两个方面,一为“理念极”,一为“感觉极”。前者是透过秩序与价值引导或控制人在群体或社会给予的分类中安身立命,而后者则是唤起人类最底层的自然欲望和感受。灯节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古老民俗,在每年农历的正月间举行,每次持续五天左右,其间各地参与者结合多种方式来表达自身对神的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得到神的保佑,以实现心中所求。

淅川县寺湾镇的灯节一般在春节过后就开始准备,仪式的准备活动较复杂,需要先挑选出具有统筹组织能力的人作为灯头,进行全局把控,后由灯头召集各类民间舞班进行排练。仪式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持续到正月十七,共五天,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别是“饮水”和“卸桨”仪式。在正月十三这天下午,灯头率领舞队到村东淇河边做“饮水”仪式:现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人斩白公鸡于“鲤鱼”(鱼蓬)之前,灯头执新毛笔,蘸鸡血点入鱼眼,鞭炮锣鼓顿时停止;扮鲤鱼公子者操纵“鲤鱼”正面向河点头三次,锣鼓声骤起,舞队在河边大耍一阵后返回村里,“饮水”仪式就此结束。据艺人讲,这是为了让鲤鱼真魂附体,保佑灯节平安无事,保佑全村吉祥太平、连年有余。“饮水”仪式过后,舞队便开始到本村各家去演出。每至一家门前先“走场”,演唱一些祝贺吉利之词,主人备茶点香烟答谢后即转往别家,有时也到大街广场去演。演出活动连续三天,正月十六日晚结束。十七日再由灯头率领,到河边去做“卸桨”仪式。一阵锣鼓鞭炮喧闹后,静场,灯头双膝跪于河边,口中念道:“鲤鱼来到大河边,恭贺鲤鱼已成仙,今天送你龙宫去,保我们富贵万万年。”祈祷完毕,将鱼蓬上的“鱼眼”挖掉扔进河中,偃旗息鼓返回村去。

整个仪式过程中的戏水、护水,充分表现了当地民众对水的亲近、敬仰与热爱。同时,“鲤鱼闹莲”舞蹈中所蕴含的水民俗文化是淅川县人民群众在与水接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水相关的文化艺术现象,具有极其鲜明的文化特色。舞蹈在仪式过程中,不仅宣泄了劳动人民的情绪,更加强了民众的信仰,丰富其精神世界。“鲤鱼闹莲”作为淅川县水文化的载体,也能够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水文化、感受水文化。

三、“鲤鱼闹莲”的审美形态

舞蹈“鲤鱼闹莲”蕴含着深厚的民俗风格及地方特色,充分反映了民众的情感与期望。经过历代艺人的表演实践,形成了如下特征:一是舞蹈道具立体感强,人、鱼、花融为一体,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二是舞蹈表演活泼风趣,角色形象生动,生活味浓且老少皆宜;三是舞蹈动作简单,舞姿滑稽幽默,配以唱词绘声绘色,令人忍俊不禁;四是活动期间不需搭台,在田间、村头和广场都能表演。

(一)音乐

“鲤鱼闹莲”舞蹈中的歌曲不用伴奏,过门由打击乐伴奏,打击乐器由锣、鼓组成。表演时,随锣鼓打击乐节奏,赶鱼者紧随鱼蓬与两个莲花女穿插走场,在赶鱼者的指挥下行进止步,暂停时两个莲花女在鱼蓬左右原地走“十字步”,唱《四六句》《剪剪花》《彩船》《对花》等民歌小调,一段唱完反复穿插走场。如此反复,遍数可多可少。淅川是楚文化摇篮,丹水之滨的丹阳是楚的始都,显殊的楚文化印迹,使锣鼓曲拥有遥远悠久的“前世”。锣鼓曲的内容,雅俗共生,以风土民俗、男婚女爱、农家生活为主要内容,同时也颂扬历史英雄,表现历史故事,还会依据时代变迁,增添新的内容。所以,淅川锣鼓曲折射的是一方水土的人文精神。丹淅大地是锣鼓曲生长的土壤,“鲤鱼闹莲”所用的锣鼓乐既宣示了祝贺和祈福色彩,又凸显着楚人尚鬼巫的风俗。

(二)表演主体及服饰道具

鲤鱼闹莲”的表演者有四:鲤鱼公子一,莲花女二,赶鱼汉一。表演者的服饰道具都较为鲜艳,极具诙谐幽默感,在整个舞蹈的人物表现方面,占据重要位置。鲤鱼公子头戴绿色小生帽,穿绿色斜领长衫、缀白水袖、便裤、便鞋。莲花女头顶扎两个抓鬏,右侧抓鬏上插一朵纸莲花,左鬓插一朵小花,穿黄色大襟上衣、便裤、粉红色长纱裙,披大红云肩,穿彩鞋。赶鱼者画白鼻梁,歪戴公子帽,穿镶白边的蓝灰色对襟上衣、黑中式裤,腰扎白色水裙,穿圆口布鞋。

鲤鱼闹莲”的道具制作与运用很有特色,精美的莲、鱼道具,通过演员操作,鱼游莲动,寓“连年有余”之意。表演时,如鱼在水中遨游,莲在波面漂动,动中有静,情趣盎然,给观众以清新流畅的美感。具体来说,道具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鱼莲蓬和莲花。鱼莲蓬先用竹竿扎成船篷框架,用竹条扎成若干竹圈(直径最长为70厘米,最小为25厘米)作鲤鱼身,用竹篾、铁丝将竹圈与船篷框架前后做成鲤鱼骨架,然后纸(布)糊彩绘,装上饰物。莲花用竹竿、竹篾扎成莲花盆架,纸糊彩绘,下沿缀布围为腰托,上沿装饰大、小荷花等。这些道具整体体积较大、包裹性强,与表演者的服装色彩相呼应,增添了舞蹈表演的热烈气氛。表演时,演员将鱼莲蓬和莲花架子上的系绳系于腰带,伴随锣鼓节奏,穿插走场,载歌载舞。

(三)基本动作

一切舞蹈形式都来源于生活,这种展现方式就是以人自身的肢体动作来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相对应的文化特征。舞蹈“鲤鱼闹莲”的演出者通常需要跟随打击乐的韵律和节拍进行表演,由于道具的特殊性,表演者们主要以下肢步伐为舞蹈核心,风格以“快、稳”为主,又凸显了舞姿的滑稽幽默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生活韵味。在活动过程中,场地空间较大,舞蹈调度也无太多限制,表演者需要跟随节奏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姿态和动作。舞蹈动作主要是执鱼蓬者和莲花女的挪步、摇蓬与摇莲,赶鱼者的小跑步、进退步和前吸步。

1.挪步

执鱼蓬者双手“端蓬架”,莲花女双手“握莲盆架”。每拍两小步,稍屈膝前挪,身体保持平稳,走起来要如在水上游,展现出水面的柔和与静谧。

2.摇蓬、摇莲

准备时,男“端蓬架”、女“握莲盆架”均站“八字步”。第一至二拍,双手操纵鱼头或莲花盆前沿自左前划上弧线移至右前。第三至四拍,做第一至二拍对称动作,使鱼头或莲盆前沿划下弧线回至左前。上身要随之摆动、起伏,使鱼蓬或莲盆作随浪起伏状。

3.小跑步

赶鱼者左脚起每拍向前跑两小步,同时上身稍前倾,右手“握芭蕉扇”在胸前不时挪动一下。此动作可向后退做,退时上身稍向后仰。

4.进退步

第一拍,以左脚原位踏地为重心,双臂屈肘,右手“握扇”稍后摆,左手稍前摆。第二拍上右脚,左小腿稍后抬,上身稍向后仰,头转向右侧,眼看右下方,右手稍前摆,左手稍后摆。第三拍同第一拍。第四拍右脚向后退一步,右手向胸前挪一下扇。

5.前吸步

第一至二拍同“小跑步”。第三拍,以左脚落地为重心,同时右腿前吸,并喊一声“嘿”。第四拍,右脚伸向右前、脚跟着地,同时喊一声“嘿”。本动作为示意跑场开始或跑场停止时使用。

舞蹈“鲤鱼闹莲”的外在形态是人民从劳作过程提炼而来,而其内在底蕴显示了淅川人民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观念。作为我国中原地区古代民间舞蹈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集中展示了以民俗仪式为核心信仰而展开的一系列文化建构,以此形成了“鲤鱼闹莲”独特的艺术特征。

四、“鲤鱼闹莲”的传承现状及策略

“鲤鱼闹莲”作为丹江库区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民间舞蹈,在世代传承中,没有强制性进行传授,全靠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依靠耳濡目染、旁观侧记,这也导致“鲤鱼闹莲”的传承现状并不理想。

(一)传承现状

本世纪初,淅川的“鲤鱼闹莲”以其传统的表演方式、浓郁的地方特色、精湛的艺术再现,获得了南阳市春节聯欢晚会表演一等奖,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淅川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以“鲤鱼闹莲”为代表的淅川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于2007年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县文化馆、县非遗中心对“鲤鱼闹莲”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进行了挖掘、搜集、整理与保护。县非遗中心不仅把挖掘搜集的文字资料存档,把录音录像资料使用电子光盘保存,还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淅川古俗》等书。2010年淅川县将其列入县第一批非遗名录,同年又被南阳市列入第二批市级非遗名录,后于2015年列入河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在寺湾镇长期居住的多为中老年人,他们对舞蹈艺术不甚了解且兴趣不大。以“鲤鱼闹莲”为代表的淅川民间舞蹈,虽然仍在淅川各乡镇及周边县乡传播,但当地学习这类艺术的中青年传承人不多,加之制作道具和表演艺术延续需要资金与政策扶持,因此保护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同时,笔者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到,寺湾镇文化馆分馆内有关“鲤鱼闹莲”的文献资料仍未更新,上一代传承人已不在世,现在的传承人也表示无法依靠个人力量将其延续。2019年淅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曾多次派专员前往寺湾镇进行挖掘拯救,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当地群众甚至对此类舞蹈文化一无所知。近几年,当地灯节活动未能如期举办,少了仪式表演场域的支撑,且舞蹈未经过细致舞台化的改编创新,种种因素都使“鲤鱼闹莲”在当下难以生存。

(二)传承策略

为促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延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当地研究民间舞蹈的专家学者应该承担起弘扬优秀舞蹈文化的重任,对“鲤鱼闹莲”的起源、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功能以及发展传承等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第二,针对非遗舞蹈“鲤鱼闹莲”存在的困境,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单位人力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完善有关机制,健全传统舞蹈管理体系,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在履行保护工作过程中,应拒绝形式主义,坚持按名责实,要以人民为出发点,把坚定文化自信的口号体现在实践之中,使舞蹈“鲤鱼闹莲”在当下重获生机;第三,政府除了做好保护工作,还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与高校、民间团体、企业在非遗研究与保护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深入挖掘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将它进一步与淅川县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提升旅游风景区的人文内涵;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愈来愈高,传统舞蹈在展示给广大群众时,需要进行创新。让舞蹈形式更具美感。

五、结 语

民间舞“鲤鱼闹莲”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农村民间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发掘“鲤鱼闹莲”这一传统舞蹈的审美形态,并分析相关传承策略。同时,“鲤鱼闹莲”现存的问题在传统舞蹈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将其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国内某些传统舞蹈所面临的消极现状。为了让更多人知悉并引起对非遗民间舞蹈的重视,作为舞蹈文艺工作者,需要保护传承好即将消失的优秀民间文化,以实际行动来守护先人留下的文化瑰宝。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1.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

[3] 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朴永光.论“非遗”语境下传统民间舞蹈的保护[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6):62-71.

猜你喜欢

民间舞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晋中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传统文化影响下民族民间舞表演新模式研究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融合趋势研究
关于现代舞融入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思考
关于新时期中国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