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影里表现的文学价值
2023-08-22刘瑾
文/刘瑾
文学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表现基础和核心,对电影的发展影响是最为深刻的。二者虽然是不同艺术形式,但是在表现手法和审美角度上却各有其独特性,文学艺术是文字语言的组合,电影艺术则是直观影响的蒙太奇组合。因此,在现代影视作品改编前,编剧必须对文本的文学性进行把握。如果无法正确使用镜头语言和拍摄手法来转换文学文本,那么拍摄出来的影视作品其文学性则会大打折扣。
电影表现中的文学价值
视听语言中的文学意韵
影视与文学存在一定联系,并且文学作为影视艺术的母题,为影视提供更多新鲜而又丰富的艺术滋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一定是影视与文学的完美融合,只有这两个方面下足功夫,影视作品才能够达到较高水平,影视作品文学价值也能够更好的提升。我们以2000年入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桐奖作品《一一》为例,这部电影拥有极致的叙事艺术,其视觉效果也是非常值得分析的。首先,我们从杨德昌导演的拍摄机位角度来看,这种拍摄角度是符合该片设定的,观众能从机位角度更好的贴近影视内容,这种真实感拉近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机位角度所拍摄出来的影视作品不再是荧幕上十分遥远的一种形式,而是变成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的东西。此外,影视作品中许多摇晃的镜头更加充分的体现电影真实感;其次,这部电影在色彩应用方面是非常熟练的,电影由一场红色基调婚礼为开场,再由黑白色的葬礼结束,期间还穿插不同元素的颜色,这样的场景表现极大程度体现这部影片主创人员高超的拍摄水平;最后,这部电影值得称道的还有它完美的台词,影片结尾孩童在葬礼上的告白可谓是影片的点睛之笔,他不仅拉伸整部影片的哲学意味,同时还增强影片的文学性。
文学母题在电影中衍生
在现代文学研究内容中,母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母题性元素作为整部影视作品的叙事框架,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电影题材与文学作品母题有着一定相似之处。电影作品想要创作出优秀的文学艺术表现方式,与以下两个因素有着一定关系。其一,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提升观众满意度的重要方式,影片内容如果雷同,那么将会受到观众强烈抨击,然而一部优秀的创作作品其本质上又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母题大范围。这个时候,创作者就需要另辟蹊径寻找一个新的创作内容。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13年由王家卫导演执导的一部电影《一代宗师》,这部电影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是一部综合多类题材的武打传记片。相较于之前的电影,它拥有更为宏大的主题并且为观众提供更多欣赏的选择,这样具有丰富内涵的影片往往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文字母题在电影题材衍生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电影精神与内涵不断发展的动力,创作人员把握好文学母题,注重母题的结合与衍生,深入挖掘母题所具备的文学价值,这样所创作出来的电影才能够迸发其特有的活力。
电影作品不管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还是由电影创作团队挖掘优秀且具有文学价值的剧本而来,这些文字内容经过改编拍摄后成为人们熟知的电影作品,这些优秀的电影作品本身蕴含极强的文学性,对文字产生十分积极的推动性作用。1994年多伦多电影节上映一部长达142分钟的经典犯罪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影片中安迪作为故事主人公,被诬陷谋杀妻子入狱。在监狱里,安迪历经种种磨难,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开典狱长的罪恶,最终成功实现越狱计划。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中的救赎,不仅仅是重获新生后的救赎,更是心理上的救赎。该影片表达文学中能够对于生命以及自由的认知,因而在豆瓣评分榜一直位居前列。由此可见,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学艺术作品更为贴合大众审美,并且在历史潮流中不断历久弥新,从而散发出电影艺术本身所具备的文学价值。
电影表现中文学创作融入路径
如实演绎,再现文学原著内容
对于文学创作融入电影内容的模式和原则,至今为止是尚未拥有一个统一说法的,然而这也并不会阻碍文学改编电影潮流。基于文学文本改编的电影作品,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改编尺度的问题,国内出现过大量文学文字改编实例。因此,在文学文字改编电影方面,实际上需要探讨的则是最低程度的文字改编。既然是文学改编,原著作为重要参考内容,许多学者针对是否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实质以及神韵进行改编进行过探讨。
一方面,忠实于原著。这一类主要是对原著内容进行如实演绎,并对原著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故事情节进行高度呈现,对原著精神意蕴以及主题思想进行精准表达。基于两种不同艺术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实际上是存在差别的,电影想要完全复制文学作品是不现实的,为了使故事内容更为流畅,情感表述更为完整,编剧在改变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枝节内容进行删减或者是改变。纵观我国近百年的电影改编史,《城南旧事》以及《边城》等电影作品属于此类型的典范。电影《城南旧事》基本保留原著格局,编剧通过小主人公英子的视角串联起多个小故事,为观众展现底层人物的悲剧命运。《城南旧事》在影像上更为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电影中充斥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完美再现原著本身所具备的情调。此外,由著名作家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边城》更是被众多学者誉为没有改编的文学影视。电影主创人员在吃透文学作品本身精神意味下,以完美的创作技法将原本朴素平淡的文字转化为电影表现力量。2011年,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影片《郎在对门唱山歌》,由第六代导演章明根据陕西作家李春平中篇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导演借助紫阳县所拥有的独特空间背景以及独具魅力的民歌,为观众呈现一个浪漫且又残酷的爱情故事,电影完整复述小说情节,在主旨思想方面也完全契合原著。
删繁就简,合理取舍原著内容
许多作者在写长篇小说过程中运用大量的艺术手法,描绘多种多样的人物以及丰富的故事情节,从而体现作者所想要主张的内容。因此,电影主创团队在改编长篇小说时,其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巨大的,在电影表现技巧上需要花费更多心思。我们纵观经典文学名著改编,发现许多改编的电影多少都会遭到观众的不满,甚至认为电影所表现出的场景并未呈现出原著带给人的感觉,还有部分电影甚至因为对原著内容大幅度删改遭到诟病。就电影实际改变尺度而言,电影改编由以往的零维度忠实于原著再到如今的颠覆性再创造,这两个维度之间存在一个相对保守的区域,二者以原著作为改编依据,后者策略性的选择部分人物、情感以及主题,将其重新铺设为一个完整的电影故事,这一类原著改编既不完全忠实于原著本身,却也不是完全背叛原著内容,而是选择一条中间路线进行改编。
我们以2014年张艺谋导演电影《归来》为例,该部电影改编自著名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小说前后跨越68年,讲述主人公陆焉识在历史变化和动荡的夹缝中的处境,为人们展现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蜕变历程。电影主创团队规避小说中对于历史背景的过多描述和展现,集中描写陆焉识在老年时期与冯婉喻的情感故事,在时间跨度、情节故事以及人物形象上做出一定删改。张艺谋对原著进行改动,重拾自己一贯所使用的文艺风格,尽可能的淡化小说的时代背景,将一个悲剧改写成纯粹的爱情颂歌。从思想深度上来看,小说所表现的内容可能更胜一筹,但是电影为了避重就轻,以情感演绎作为主要叙事核心,将时代伤痕下所发生的爱情作为电影的主要情感基调。因此,《归来》这部电影的改编同样受到原著作者严歌苓的认同。同比之下,由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狼图腾》,在电影选择上以狼这么一个相对陌生的形象引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对于原著中具有争议的内容,主创团队同样也是进行回避,通过对原著内容情节以及人物设置进行改写,原著小说由最初复杂的议题中明确提炼出以“生态主义”为核心的主题。
转变角色,迎合电影发展趋势
电影主创团队对原著内容进行大幅度修改,让人几乎看不出来电影的文学作品原型,这种改编方式也被称之为大动法改编。电影主创团队从原著中获取创意灵感与启发,在原著内容基础上增加许多电影化的注释,加以重新结构之后,使其显得更为真实可行。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国产改编电影很少出现这样的例子,彼时的文学占据至高位置,电影创作团队处于对文学著作的敬意,大多还是选择忠于原著式的改编。随着现代电影产业日趋开始成熟起来,许多导演开始不再满足于文学作品的视觉呈现,而是试图在文学改编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个人理解,摆脱原著对电影表现的限制,从而创造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改变电影。这一类作品从一定程度上反向扩大原著的知名度,或者让这些经典名著在电影改编表现下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效果,现代电影观众对于这种文学改编大多抱有宽容的态度,这也进一步鼓励电影创作团队推陈出新的勇气。
2017年由陈凯歌导演的《妖猫传》上映,该部电影改编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小说篇幅过长,受到电影时长的限制,原著中许多人物都被简化,例如原著中男二号橘逸势的戏份全部给到白居易身上,空海的仆人完全都没有出现,青龙寺惠果最后也只剩一个名字。除了人物,小说故事内容也做出简化处理,例如黄鹤与杨玉环的人物关系以及杨玉环开棺复活后的故事也没有了。原著小说讲述一个不择手段复仇的故事,黄鹤和白龙这对父子手段残忍,至亲骨肉也可以当做棋子,行事风格阴狠,动辄运用幻术杀人,陈凯歌导演利用原著小说的壳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情节上删减很多,结局也并不相同,但是这个故事依旧很吸引人。电影以一首如怨如诉的《清平调》表明妖猫作祟与三十年前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白乐天与空海追随阿部仲麻吕所留下的日记见证大唐曾经的荣冠,也揭开隐瞒至今的阴谋。原著里的白龙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人物,陈凯歌对原著里的白龙进行改编,让白龙作为一种牺牲,与妖猫合为一体,也将白龙塑造成至情至性的少年形象。《妖猫传》这部电影,用对白龙这个角色的改编,拯救了《沙门空海》这部原著中对杨贵妃的一些不美的描写,给白龙拔去了身上的黑色羽毛,彻底美化了这个人物。此外,在电影中,丹龙、白龙化身为一对白鹤少年,这在原著中是没有的,这个化身白鹤的联想,给了白龙真正的灵魂和生命,也展现了中国编剧和导演进行改编时的文学和历史考虑。
在文学叙述过程中,不同的切入角度以及创作手法会让读者有着不同感受,现代电影创作团队想要拍摄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必须把握文学文字改编力度,找准现代电影观众喜好,拍摄出更多能够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观或者是引起情感共鸣的电影。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学的延展,这种延展包括文学中无法到达的边界,文学本身所具备的静态美感也使电影重获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