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培养下“地质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2023-08-21宫伟戴黎明邢军辉

科教导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郯城专业教学

宫伟 戴黎明 邢军辉

摘要“地质学基础”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而实践教学探索则是“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地质学基础”的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以“地震研究”为切入点的实践教学思路,列举以“郯庐大地震”为例的诸多优势,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实践教学实施步骤。

关键词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地震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0.035

“地质学基础”是中国海洋大学针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信)专业开设的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地质学有关概念,尤其是构造地质学方面的相关词汇、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地质构造的组成、特征与成因,树立构造地质分析的时空观。

1实践教学是大类培养下地信专业“地质学基础”的必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空间,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且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方式的实践性、学生活动的相对自主性、教育因素的多元性、实践过程的探索性等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掘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2];另一方面有助于锤炼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培养与人相处的合作精神[3]。

2019年以来,教育部全面推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更是强调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要求各高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更新和方法手段创新,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带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而地信等地球物理专业正是“高地建设计划”中的建设学科之一。

响应学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推动,中国海洋大学围绕地信专业发展、学生培养等方面已落实诸多工作,并在加强通识教育,推荐大类培养的教育方针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专业综合素养的提高,针对地信专业,学校已开设地质学基础等地质类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知识架构的结合。地信等地球物理专业作为地球科学的分支,强化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的地质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地质学涵盖矿物与岩石学、地层与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众多学科分支,在教师实际讲授过程中,则会遇到授课专业知识较多与学时不足的矛盾,相关知识只能是蜻蜓点水式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反过来,效果的不理想则会进一步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地质学基础”是针对地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其以研究地壳或岩石圈地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构造地质学为授课主体,该学科不仅有着地学理论综合理解上的要求,还需有立体几何空间想象力、物理力学解析能力等等,增加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难度。与此同时,对于地信等地球物理专业,因其学科自身学习要求高,又很难借鉴地质学专业开设诸多地学分支学科课程,让教师“掰开揉碎”来讲,使学生充分吸收。因此,实践教学是大类培养下地信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必要环节。

2基于地震遗址考察、活动特征分析的实践教学切入点

针对“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本论文拟以“地震研究”为切入点,结合地震遗址实地考察,发挥地球物理专业优势,并通过GPS资料及台站记录波形、震中、震源机制资料,探究郯城地震带活动特征及形成的震源机制,接触自然地震研究这一地学难题。改变“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走入“大自然实验室”内,强化实践教学这一关键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研思维能力,切实将教学工作的焦点由教师转移到学习者身上[4]。

本文之所以选择地震研究作为实践教学的切入点,主要基于如下几点考虑:①地震研究是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交叉极为紧密的地学分支之一,以此为实践对象,既可以知悉地质学的复杂形变表征及动力过程,又可以发挥出地信专业对于地震波场、GPS等地球物理知识熟识及数据处理的优势,更加贴合专业内容,而这一点使其与地信专业大一、大二秋季学期以“掌握基础地质学知识架构”的地质认识、教学实习存在明显差异;②即便在21世纪的今天,大地震基本上还是“天灾”,大地震的爆发仍在人类的控制之外。地震的爆发及其引发海啸等灾害(如2004年印尼大海啸、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等)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在带来人员、財产上损失的同时,甚至改变人类历史与文明进程,故以地震研究为切入点容易调动学生对地学学习的兴趣,而兴趣驱动下的学习也是最高效的学习,特别是将万年、亿年尺度的地质演变缩到百年尺度范围内,让学生“置身”于地质演变之中,充分感受、认识地质形变过程,让学生感觉到地学就在我们身边;③以Mallet针对1857年那不勒斯M6.9―7.0地震编制的等震线图为标志,地震学诞生以来,地震活动机制及其发震预测等方面始终困扰着地球科学家们[5],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力求培养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甚至为部分学生将来读研深造甚至从事地震、构造地球物理等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本文拟以郯城地震带为研究对象,则因其4点特殊之处:①地震震级大、构造现象显著:历史上郯城地震带附近曾发生过公元前70年安丘M7地震和1688年郯城M81/2地震等,其中1688年郯城地震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部最强烈的地震,地震活动强度超过汶川地震,其波及大半个中国,极震区烈度达Ⅻ级[6],形成上百公里的地表破裂,地震水平最大形变量和垂直最大形变量分别达10m、3m[7],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震级最大的破坏性地震,地震活动表征极为丰富。在郯城县麦坡村一带出露南北长约2600m、宽60m的发震断裂,涵盖断层陡坎、断头沟等地震活动遗迹[8],而在华侨段甚至出露长约80m、高约2.5m的断层陡坎,且陡坎两侧冲沟被右旋运动大规模错断[9];即使在距郯城大震震中80km的熊耳山,受地震活动影响,山顶岩石开裂,山体崩塌,形成“山东仅有、全国罕见”的崩塌开裂地震遗址景观[10]。上述遗迹皆为大地震留下的宝贵的自然遗产,对于开展构造运动及地震地质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2006年麦坡村地震活动断层遗址、熊耳山崩塌开裂地震遗址皆被中国地震局列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能为学生提供极佳的实地考察“实验室”平台。

②构造位置特殊:郯城地震带为我国东部著名郯庐地震带的一部分,其本质为郯庐断裂带的活动。郯庐断裂带起源于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过程,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南起长江北岸的广济地区,沿NNE向经安徽、江苏、山东,跨渤海,经东三省进入俄罗斯境内,仅在我国就长达2400多千米,切穿中国东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也是地球物理场异常带和深源岩浆活动带[11],国家在其周缘已开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MH主孔钻深達5158m)[12]、渤海湾地区海陆联合地震深部结构探测[13]等科学计划,以郯城地震带为研究对象,可让学生领略到超大尺度地质构造魅力的同时,有利于让学生接触到板块构造研究前沿及相关热点,拓展学科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③研究价值高:郯庐断裂带位于山东和江苏境内的部分称为沂沭断裂带,作为发震断层,诱发郯城―安丘一带多次历史大地震的发生,预示着该处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仍有着极强的活跃性[14],而GPS地表运动表征及小地震的频繁发生则意味郯城―莒县―安丘一带可能是我国东部地表行迹最明显、地震危险性最高的地区,再加上其处于我国东部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使其地震危险性一直备受关注。因此以郯城地震为研究对象,在为其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地质约束证据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思维能力。

3“地质学基础”课程地震实践教学的实施步骤

3.1地震活动机理介绍,铺垫地震理论基础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启迪科研思维,让学生自由组队,按照4―5人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郯城地震带地震活动机制研究,以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野外考察前,安排一定学时开展地震活动机理方面的讲解,并就勘查对象——郯城地震带的区域地质概况进行介绍,为学生野外地震遗址考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期望达到人人带着“武器”奔赴野外的程度。

3.2郯城地震遗址实地考察,厘定地震活动表征

教师带队,以小组为单位赴郯城地震遗址一带野外实地考察,观察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长度、宽度)、破裂类型、破裂性质及其组合特征,并完成典型地质现象拍照、描述及素描图等工作。

3.3地震震中、震源机制等资料解析,探究地震活动机制

野外考察结束返校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GPS资料厘定地震带区域地表活动特征,利用震中数据勾勒郯城地震带水平域、垂直域展布规律,基于地震波形、震源机制资料探究发震机制。基于课后自主探索性研究,综合区域地质概况、地震遗址野外地质考察及GPS、地震资料解析,探究郯城地震活动构造背景及其动力机制,并鼓励学生估算郯城周缘断裂的活动速率、郯城大震震后应力场变化及大震的复发间隔周期,以此为约束,尝试科学评价郯城地震带潜在地震的危险性。

4结语

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通过学生对郯城近代地震活动规律、机制的探究,强化实践教学,由书本到自然,让学生“置身”于地震表现形式的地质演变过程之中,学会“将今论古”地运用地学思维,加深对断裂活动的认识,促进其对构造地质学及地质学的整体认识,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围绕所研究的问题课后主动查阅资料、自主探索性研究,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鼓励大胆质疑,提出自身观点,充分激发学生对地学研究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其科研素养。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促进专业的内涵式发展,力求全面提高地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切实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通讯作者:戴黎明

基金项目:2021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新泰-蒙阴地质教学实习基地构造教学内容优化研究”(2021JY030)。

参考文献

[1]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解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

[2]玛丽埃伦.韦默(MaryellenWeimer).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洪岗,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毅卓.中外旅游教育比较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4]詹姆斯.R.戴维斯(JamesR.Davis),布里奇特.D.阿伦德(BridgetD. Arend).高效能教学的七种方法[M].陈定刚,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5]ANDREWR..Earth-shatteringevents::earthquakes,nations,andcivilization[M].LondonandNewYork:Thames&Hudson,2016.

[6]徐昊,孙玉军,吴中海.从同震和震后形变分析1668年M8.5级郯城地震对周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J].地质力学学报,2016,22(3): 568-576.

[7]王华林,耿杰.1668年郯城8.5级地震震源参数及其讨论[J].地震学刊,1996,(4):27-33.

[8]郑海刚,姚大全,陈安国,等.郯城-莒县1668年特大地震遗迹亟待保护[J].城市与减灾,2011,(2):14-16.

[9]李康,徐锡伟,魏雷鸣,等.1668年郯城地震断层的长发震间隔与低速率证据[J].科学通报,2019,64(11):1168-1178.

[10]宋磊.山东熊耳山地震遗址保护的思考[J].城市与减灾,2014,(2): 19-22.

[11]邱君,吴满路,范桃园,等.郯庐断裂带苏鲁界地应力积累特征及地震危险性研究[J].地质学报,2019,93(12):3249-3258.

[12]许志琴,梁凤华,杨经绥,等.再论“大陆深俯冲和折返动力学”:来自中国大陆科学群钻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制约[J].岩石学报, 2009,25(7):1561-1574.

[13]李祖辉,郑彦鹏,支鹏遥,等.渤海东南部深地震探测与地壳结构研究新进展——OBS2013剖面数据处理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30(3):1402-1409.

[14]鞠林雪,朱光,王浩乾,等.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构造应力场分析[J].地质科学,2012,47(3):836-850.

猜你喜欢

郯城专业教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My Mother Taught Me About……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郯城县渔业养殖现状分析及对策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山东郯城:多肉种植成花卉苗木产业“新宠”
2种模式下2001—2016年郯城主要粮食作物气象适宜度对比分析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