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内窥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分析
2023-08-21姚东方
姚东方
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鼻腔结构性疾病, 主要是指鼻中隔形态发生异常改变, 导致患者鼻腔功能出现障碍, 易出现鼻塞、嗅觉障碍等症状, 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干扰, 导致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3]。鼻中隔偏曲在发病后容易累及临近结构,是诱发鼻窦炎的重要原因, 因此, 在鼻中隔偏曲发生后, 需尽快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是临床上对于鼻中隔偏曲实施的主要治疗手段, 可将发生异常改变的鼻中隔形态进行矫正。以往, 传统手术对于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术中操作时容易损伤患者血管, 造成较明显的创伤。近年来, 鼻窦内窥镜设备在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矫正手术中应用的频率增高, 有研究指出, 在鼻窦内窥镜下对鼻中隔偏曲进行矫正对于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4], 还有研究指出, 在鼻窦内窥镜下经改良切口开展鼻中隔矫正手术具有良好效果[5]。为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对于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对2015 年1 月~2022 年12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鼻窦内窥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与传统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各45 例开展回顾性研究, 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22 年12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治疗的90 例鼻中隔偏曲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45 例。研究组年龄18~59 岁, 平均年龄(38.79±6.93)岁;男25 例、女20 例。对照组年龄18~58 岁, 平均年龄(38.24±6.75)岁;男23 例、女2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 确诊鼻中隔偏曲, 具备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指征;②年龄>18 岁且<60 岁;③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耳鼻咽喉外科手术史;②凝血功能障碍;③心肺功能不全;④在精神、认知等层面伴随功能障碍;⑤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1.2 方法 研究组接受鼻窦内窥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治疗, 手术体位选择仰卧位, 全身麻醉后在术侧鼻腔表面应用1%丁卡因与肾上腺素溶液收缩鼻腔, 在鼻窦内窥镜照明条件下, 在患者鼻中隔正中于鼻腔黏膜交界处切开, 将鼻中隔黏膜切开, 将鼻中隔部位的软骨膜、骨膜分离, 切除部分筛骨垂直板,鼻中隔软骨划痕, 切透软骨但保留另一侧黏膜完整,矫正鼻中隔偏曲, 缝合切口, 采用膨胀海绵进行填塞止血。
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口的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治疗, 麻醉方法与体位与研究组一致, 在患者鼻中隔偏曲处切开, 将鼻中隔黏膜撑开, 将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切除, 矫正鼻中隔偏曲, 采用膨胀海绵进行填塞止血。
术后, 两组均需定期清理鼻腔内分泌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鼻中隔黏膜上皮化时间, 术后第1、2、3 天疼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术后并发症(鼻腔粘连、鼻中隔血肿)发生情况, 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 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①疼痛评分:所有患者开展疼痛评估工作, 评估方法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用0~10 分衡量疼痛程度, 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②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在患者清晨空腹状态时对其肘部静脉血液进行采集,采集量为3 ml, 离心处理后取血清检测炎症因子指标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C 反应蛋白检测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 白细胞介素-6 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③免疫功能指标:取血清样本开展免疫功能检测,检测指标有CD3+、CD4+/CD8+, 检测方法为流式细胞仪法。④生活质量评分: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量表评估时的维度为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 每个维度的分值均控制在0~100 分, 最终测评结果中该维度的分数越高, 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鼻中隔黏膜上皮化时间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中隔黏膜上皮化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鼻中隔黏膜上皮化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鼻中隔黏膜上皮化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鼻中隔黏膜上皮化时间(d)对照组 45 43.47±7.05 34.65±7.92 6.34±1.12 29.85±5.20研究组 45 32.16±5.67a 13.27±3.40a 4.75±0.98a 21.64±3.98a t 8.386 16.640 7.167 8.41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术后第1、2、3 天疼痛评分比较 术后第1、2、3 天, 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第1、2、3 天疼痛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术后第1、2、3 天疼痛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第1 天 术后第2 天 术后第3 天对照组 45 6.32±1.67 5.74±1.41 4.95±1.38研究组 45 4.46±1.21a 3.85±1.16a 3.37±0.82a t 6.050 6.944 6.603 P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术后第1、2、3 天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术后第1、2、3 天, 研究组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第1、2、3 天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s)
表3 两组术后第1、2、3 天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C 反应蛋白(mg/L) 白细胞介素-6(ng/L)术后第1 天 术后第2 天 术后第3 天 术后第1 天 术后第2 天 术后第3 天对照组 45 8.97±1.65 7.93±1.50 6.80±1.54 26.54±3.09 23.49±3.15 21.07±2.98研究组 45 7.32±1.20a 6.41±1.24a 5.27±1.19a 23.56±2.41a 20.34±2.50a 18.10±2.43a t 5.425 5.239 5.274 5.101 5.254 5.18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5 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手术前, 两组CD3+、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两组CD3+、CD4+/CD8+均低于手术前, 但研究组CD3+、CD4+/CD8+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5 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手术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手术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CD3+(%) CD4+/CD8+对照组 45 手术前 46.21±2.39 1.82±0.34手术后 39.50±1.82a 1.14±0.25a研究组 45 手术前 46.02±2.45 1.80±0.33手术后 42.39±2.10ab 1.45±0.28ab
2.6 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手术前, 两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两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手术前,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6 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手术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手术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生理 心理 环境 社会关系对照组 45 手术前 73.81±5.20 73.23±5.14 73.34±5.31 73.18±5.09手术后 80.34±6.42a 80.87±6.17a 79.16±5.23a 79.83±5.40a研究组 45 手术前 73.96±5.17 73.45±5.13 73.52±5.49 73.40±5.16手术后 87.05±6.59ab 87.39±6.28ab 86.47±5.78ab 86.92±5.71ab
3 讨论
鼻中隔是指位于鼻腔中央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将鼻腔两侧分隔开的重要结构, 当鼻中隔形态发生异常改变, 如向一侧偏曲、局部突起, 即发生了鼻中隔偏曲[6,7]。鼻中隔偏曲发生后, 患者会出现鼻腔功能障碍及相关症状, 如鼻塞、嗅觉减弱等, 严重时会对鼻窦引流产生阻碍, 引起鼻窦炎, 还会增加鼻出血风险、缺氧风险, 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8-10]。因此,在鼻中隔偏曲发生后, 临床上需予以重视, 需采取积极治疗手段。
手术是临床上对于鼻中隔偏曲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 以矫正鼻中隔偏曲形态、恢复鼻腔通气为治疗目标[11,12]。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手术最早提出于1960 年,主要是对于鼻中隔黏膜下进行矫正, 经过了数十年的改进, 临床上关于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手术已经相对完善, 使得其成为鼻中隔偏曲治疗时的首选。以往, 鼻中隔偏曲在手术治疗时选择的手术方式以传统手术为主, 通过将鼻中隔偏曲处黏膜切开, 对鼻中隔偏曲形态进行矫正, 实现了通过矫正鼻中隔形态来改善鼻腔气流的目标。然而, 人体的鼻腔解剖结构特殊, 术中黏膜损伤较大, 术后恢复慢, 导致部分患者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效果欠佳, 操作难度较大, 在分布有丰富血管的鼻腔内容易造成血管损伤, 引起渗血情况, 进一步增加了操作难度, 术后还容易发生并发症, 使得其术后康复受到影响。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 鼻窦内窥镜在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中逐渐得到应用。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选择鼻腔正中鼻中隔于鼻腔黏膜处做切口, 在软骨膜下分离, 时间快, 出血少,以保证鼻中隔偏曲形态顺利得到矫正, 鼻腔气流状况顺利得到改善, 同时, 改良切口还可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性, 减轻手术操作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 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13-15]。
为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改良切口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对于两组分别开展鼻窦内窥镜下改良切口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与传统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对比两组手术治疗的结果后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鼻中隔黏膜上皮化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 天, 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 天, 研究组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两组CD3+、CD4+/CD8+均低于手术前,但研究组CD3+、CD4+/CD8+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 两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手术前, 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说明鼻窦内窥镜下改良切口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可有效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失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后炎性因子渗出, 减轻术后疼痛感, 并减轻手术创伤在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术后并发症方面造成的影响, 使得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不受影响,保证其术后康复效果, 提升其生活质量[16-22]。
综上所述, 在鼻窦内窥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等优势, 还可减轻免疫功能损伤, 减少术后炎性因子渗出, 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