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的融合与创新

2023-08-21赵婉婷许芝慧张子轩袁金满周小乔马宝儿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差异

赵婉婷 许芝慧 张子轩 袁金满 周小乔 马宝儿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我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合作办学双方多种大背景差异的影响,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体现在教学物质文化本土性、教学环境风格自由度、教学管理制度适配性三方面。本文提出文化融合的新原则和文化创新的新路径。解决差异的路径主要为交融创新,最终创造一种“和合共生”的中外合作办学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差异;文化融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21

0 引言

教育是与其他文明融合交流最重要的途径,文明间的交流是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坚守本土文明,这是互相交流的基础。交流也是各持所长,不贬低其他文明,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创造和合共生和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文明。当前,教学模式问题是当今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改革的新发展方向。各类教育研究员也提出教学模式是落实课堂深度教学的重要媒介,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今高素质教育时代教育变革的新方向。在教学过程中,中西方在教学物质文化本土性、教学环境风格自由度、教学管理制度适配性三方面有诸多不同。究其根本,主要是办学双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

1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现状与问题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在使知识、资源等引进与融合的同时,也会因地理、历史等多种背景文化的跨越带来不可避免的差异。

第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授知识与传播文化本就相伴相生。在引进的外方课程与经验模式的同时,也会带来其教育思想与观念。教学模式中体现各种物质文化都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因而这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是很难消除的。

第二,大学是介于校园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形态,国内外的高校均是在长期实践中获得经验发展起来的,这也导致国内外的大学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其中的中西方教学环境便存在差异。

第三,合作办学会涉及中外两个办学院校,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两方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接触融合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差异和矛盾。因此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创新型合作教学模式,实现特色办学更高水平的发展,需重视各种差异障碍,寻求融合与创新。

2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问题分析

2.1 教学物质文化本土性

梳理发现教学物质文化带来的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具体体现教学组织模式、方法与内容中。

2.1.1 教学组织模式

我国的教育模式中常信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担当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为国为集体。这就突出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集体性意识也就在教学模式中常见为班级授课制,学生大多都少有外出考察实践等学习模式而是固化的填鸭式教育。而西方文化追求个人人格的凸显,采用小班式的教学模式,崇尚竞争喜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多数采用小班制,与其他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差异。

2.1.2 教学方法

我国实质上是一个家庭本位制扩大化的国家,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我国现如今仍多采用灌输式教育,依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方法,靠记忆与数量取胜,让自己的专业基础更加扎实,而国外的教学模式更加提倡思维开拓与实践性的结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1.3 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中,课本的编写与课程设计主要服务于本国国情和受限于社会文化背景,具体会体现在课程内容和教材中,如西方所提倡的以物为本和重视制度完善的思想观念与我国以德为本和社会氛围的价值观念存在很大区别。我国教学深受儒家文化与经典影响,以国为家,重视集体利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中国的教学课程内容就显得较为功利古板,重视条理性和固定化形式。西方崇尚自由和开放,强调个人本位制,主张人去探索发现和解析新的事物。教学内容多以自主实践学习为主,引导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置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

2.2 教学环境风格自由度

教学环境作为教育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教学模式的不同。首先,中西方不同的教学特点导致教室的设置不同。我国课程设置通常为大课形式,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听老师讲课,教室设置为桌椅固定的大教室。而国外的课程环境更加多样化,注重学生间的自主讨论,桌椅多为可以移动的。在图书馆环境的设置上也显不同,例如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中的图书馆便有着阶梯状的座位以及更多单独的学习隔间,充分满足了各类同学的学习需要。此外,中西方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的地点不同。我国课程模式通常为老师在课堂上直接为学生讲授,教学地点通常为教室。而国外的课程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亲身研究学习,提倡行动上的自由,所以教学地点也通常更加随性。

2.3 教学管理制度适配性

每个学校的管理制度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各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领导体制等标准也各不相同,也要充分考虑引进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式是否与本校管理制度适配。在高层管理中,表面上各教学管理部门分工清晰,职责明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需要幾个部门一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相互推卸责任就会导致合作办学的管理不善,影响教学进行。同样,在中外合作教育中,语言类的课一般会比专业课占比大,所以在课程衔接方面也会出现不适配的状况。

3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问题应对策略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着力于推动我国高层次教育走向现代化。由于合作办学不同的文化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教育矛盾和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文化交流同时又具备了灵活性和适应性,不同的文明之间也能够彼此吸引与交融。正所谓的“和合共生”,任何民族文化都可以在世界文化的新模式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我们应该学会的便是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再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世界,在这其中,教育便是实现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

3.1 促进两校间的交流与协作

中国的本土基础教育要迈向全球化,国际教学也要迈向本土化。国际教育以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为主要特色,由于文明之间交流的基础是相互的,如果一个文明缺乏自身的美,那它也就缺乏了交流的基础。而交流的基础正是教育,所以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简单了解“其美”,而是将美与美进行融汇和发展,以形成共同的美感。在中外合作办学的交流与协作方面,选择“2+2”及“3+1”合作办学的同学作为桥梁,促进两校的深度交流对接,使得真实、全面,为教育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文明的交互。

3.2 促进教育物质文化融合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文明的融入,在革新、开放、公平、尊重、宽容的基石上,经过碰撞、交流、理解和融合的进程,最终实现融本国人文特色与西方人文特色于一身的新型教学文化。

一是要将合作办学双方的相关信息,以系统全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使报考生和在校生都可以充分地了解大学期间的学业生涯规划。

二是将合作办学双方办学理念注入同学们的生活中,使学生切身感受国际文化,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与自我发展意识。

三是将国际化融入英文版寄语、学业规划等学院的设计中,以英文方式命名学院各部分,设计售卖富含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理念的文创商品。

3.2.1 设置创新型合作课程与教材

多元文化交融也是提高中外合作与办学效率的重要动力。吸纳外国优秀教学思想和利用外国优秀教学资源的过程,都是进一步吸纳中华文化、增进双方的互信与交融的过程,而提高学生掌握文化的能力,又将是进一步掌握外国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过程。所以,在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兼顾与协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与在本国文化背景下的学习。依此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中国灵魂,掌握双语、多元发展,并具有很强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课程方面不断加强英语模块化教学,进一步与外方教师合作,设置适合两校间的教学课程,并将国内课本和澳方课本串联融通知识点,统一编写适合的创新型改版教材,培育适合现代化管理的应用型国际人才。

3.2.2 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中外学校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培养具备全球眼光、具有全球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将不断加强。作为我国当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中外合作办学方式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迅速成长及在世界竞争力的迅速增强,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育出更多的国际复合型人才。在最初便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立足于让每位学生都能自由全面的发展,培养知情意行相统一,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效调和中西方教学文化差异。

3.3 教学环境的融合创新

3.3.1 物质环境

中外办学校园文化的融合是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影响的。物质条件和硬件设施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文化认同感。在硬件设施上打造平等交流的环境,能让师生平等沟通促进教学。例如在教室布局中采用自由可活动的桌椅,鲜艳明亮的配色,现代化的设施,能在无形中削弱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打破传统中式课堂的严肃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推动创新创造、敢于“挑战权威”,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灌输式的传统思想。这也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新教育观,平等沟通知识共享以实现教学相长。

3.3.2 人文环境

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中,做到中外文化的融合与并重,构建多元开发的学习环境,能增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性。利用校园文化组织师生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寓学于乐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创造师生之间课堂之外的友情,利于课堂的无边界沟通与合作。文化认同是价值观念的认同,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开放包容地对待外来文化。并且,双方老师的交流沟通也对中外文化的渲染与融合有重要作用。教师是直接从事教学活动的第一线,是融合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实践者和责任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方教师就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料的交流探讨能取长补短融合创新。

3.4 制度管理的融合创新

3.4.1 教学规则制度

中外合作办学文化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制度融合,有着新奇的办学理念和不同于传统的规则制度和管理模式。规则制度的建设既是新型教学模式和内容的保障,也是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载体。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也要符合本國的社会发展与用人需求,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还是以本国教育规章为主,认知和文化层面的规范与融合还需要继续探索。融合创新的教学制度文化在于以人为本求同存异,尊重个性化情感,激发积极自主性,正视差异与差异。

3.4.2 教学评价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的教学督导体系。在中外合作办学制度管理的融合中,吸收东西方评价模式的长处,将西方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给学生留足空间思考的方式,融合在原有的结果性考核标准中。在评估体系中尊重个性与差异,重视学生与教师的意见,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将过程与结果兼重,创建新的核心教学理念。

3.5 优质资源的引进融合

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便是引进优质资源。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学模式能否本土化接受以及应用、引进的合作课程与专业主干课内容是否重复差异不相兼容等情况。随着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那么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应充分考虑好以何种方式引进的。资源的引进不应是乘政策的东风一路绿灯的,引进过少会让本土化教育虽披上高级外衣而没有真正实质性改革,过分引进则脱离了现实条件难以普适传播发挥更大作用。探索既要有国际化特色,又要忠于本土化需求,以辩证创新、尊重差异为前提的融合,寻找出真正适应本土的培养方式与体系也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4 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是当今教育国际化环境的产物。随着百年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共同催生下,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格局。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应从教学物质文化本土性、教学环境风格自由度、教学管理制度适配性三方面进行融合与创新,促进合作办学双方校际间的交流與协作,增强合作学校间的软文化融合,设置创新型合作课程与教材,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教学环境的融合,制度管理的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引进融合。从而让全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中国也更好地认识世界,最终实现“和合共生”。

参考文献

[1]赵乾坤.中外合作办学的文化融合与创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180182.

[2]秦琼.中外办学的教学文化差异与融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5):3235.

[3]钱晓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线教学中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科项目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426(30):2223.

[4]范文博.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意识形态差异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1516.

[5]曹霞.基于文化自觉的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融合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7,30(3):3033.

[6]吴欣宇,梅也天,胡凯,等.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以海南师范大学中俄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大众文艺,2021,520(22):144145.

[7]李文文,朱小玢,邱容机,等.中外合作办学前提下双语教学模式建构——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1):5355.

[8]付娆.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学运行实践研究——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中奥合办旅游管理本科项目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502(03):3740.

[9]林闻凯.推进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现代教育论丛,2021,242(06):9394.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差异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