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性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2023-08-21李宏波

关键词:产教院校融合

李宏波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办公室,湖北 武汉 43020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增强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匹配度和贡献率,以“需求导向”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课程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承担起为社会、产业输送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创新教育供给机制,以专业建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面向产业生产的教育,产业的发展和变迁是职业教育内涵与使命革新的原动力。”[1]专业建设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对接产业办专业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2]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供给侧改革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强专业特色,即聚焦提升“适应性”与“特色性”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动机和取向,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两个基本维度和核心价值诉求。

(一)产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的客观依据

在发展经济学概念中,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产业及其内部生产要素之间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呈现出向新兴化与高端化发展趋势,生产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对人力资源供求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改变,而且还将导致人力资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及技术人才流失的供求失衡。作为以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地将新兴与高端产业对人才的创新性、实践性需求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正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和根本动机。

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服务于产业发展是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因,专业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是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看,产业结构比例的优化决定了专业结构的变化。当前随着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产业结构重心正持续向“三二一”“倒金字塔”形态转变;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结构,也必须依据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从供需结构上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LC)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决定了专业设置的周期性。当下“产业业态正朝着分工更复杂、科技含量更高、结构更合理的方向演进,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动力的‘后工业化时代’已经到来”[3]。而“后工业化时代”产业形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产品中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随着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进行调整、改造或淘汰,才能使专业设置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另外,从区域经济学角度讲,产业结构调整还决定了专业的区域性和特色性。由于受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产业结构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特色。在此基础上,产业带动专业,并受区域产业结构选择性影响,专业设置最终也会形成地域性特点,从而奠定高职院校专业属性、专业口径和专业标准的构建基础。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改变了高职院校人才供给和服务面向,而且重塑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格局和形态[4],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客观依据。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业建设的逻辑必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人力资源供需结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实与社会对高职教育与日俱增的诉求之间的矛盾形成了需求侧的巨大张力”[6]。这种“巨大张力”,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从“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服务方面来进行改革”[5],实现人才供需结构向有效、精准供给的方向转变。只有供给侧的质量提高了,才能真正满足需求端的发展,这正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推动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切入点,也是推动人才培养供需结构平衡的内在要求。因此,从理论逻辑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是经济领域改革主张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运用,它为专业建设实施创新、高效和精准的教育供给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

由于缺乏有效供给所带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这一客观现实,形成了高职院校“供需结构错配”的突出矛盾,使当前深化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得尤为紧迫。一方面是就业难,即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内涵质量发展的滞后性而产生的“低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技工荒,即中、高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紧缺所产生的“高端供给不足”,导致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相对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凸显。而要有效解决这种供需错配和相对过剩的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性矛盾,就需要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机制,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补齐专业建设短板,才能扩大有效供给,实现高职院校改革“从单一的‘需求侧拉动’到‘供给侧推动’的根本转变”[7]。所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实践基础和实施路径,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产教融合理论来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体现,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即产业和教育融合、企业和学校融合、生产和教学融合;目的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形成教学性产学流程与生产性学习流程有机统一的产教一体化发展格局。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建立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深化产教融合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以专业建设构建聚集创新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形态变革,是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人才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路径。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教育,从其人才培养过程看,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要求。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岗位实践训练的培养,理论知识传授可以在教室完成,而技术技能学习必须在工厂式的岗位实践训练中才能获得。这种岗位实践训练只有通过产教融合途径,将技术技能教学过程融入生产过程之中,形成校企资源配置互补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从职业教育价值诉求看,产教融合是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价值体现。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以需求融合为导向,将产业的先进技术和发展需求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中,提升职业教育课程技术含量,从而实现课程和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与职业素养吻合,有效解决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此,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是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及困境——以湖北省为例

目前,从总体上看,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和支撑力,较好地适应了加工制造、现代物流、旅游服务、汽车制造、土木建筑等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在专业建设中缺乏有效均衡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一)专业设置规划缺位,专业群聚集度较低

随着政府“简政放权”,高职院校的专业主要由院校自主设置,向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但由于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机制缺失,缺少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的专业布局总体规划,致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各自为政,过多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鲜有从战略层面对专业设置进行系统策划和理性思考,专业设置整体规划缺位。一是部分院校热衷于综合型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结果陷入了“高大上”“大而全”的专业设置误区,暴露出基础薄弱、底气不足、竞争乏力的致命弱点;二是新增专业盲目跟风,同质化现象严重,且缺乏自身专业特色,专业的社会吸引力不强,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严重错位;三是新办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为了保规模求生存,侧重于设置热点专业,急功近利现象明显,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存在结构偏差。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扩张,专业数量不断增加,专业分类越来越细,加上高职院校内部缺少相应的协作机制,专业之间各自为阵,互设壁垒,使得单一专业无法满足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8],专业群建设体系缺失。从2019年湖北省高职院校招生专业看,全省开设专业数超过35个的院校高达29所,有26所院校覆盖的专业大类超过了9类。其中超过10所学校存在某一大类只有1个专业的现象,专业群聚集度“形”聚而“神”不聚,难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聚集效应”专业群,矛盾日益突出;相当一部分学校开设的专业多且跨度大,忽视了自身原有的行业背景和专业优势,行业特色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湖北省高职院校专业群聚集度较低,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相悖,制约了其发展进度。

(二)专业建设结构失衡,人才供需结构错配

从近年来湖北省高职院校招生专业看,60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开设专业点2464个。其中服务于第一产业的专业点49个,占比2%;服务于第二产业专业点1241个,占比50%;服务于第三产业专业点1174个,占比48%。而湖北省现阶段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9.0:43.4:47.6,除服务于第三产业的专业外,服务于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明显偏低,而服务于第二产业的专业比例过高,与现阶段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性。一方面,服务第一产业的专业布点严重不足,不能为湖北省正在实施的“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服务;另一方面,虽然服务于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偏多,但与高端装备制造、显示及智能终端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布点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专业布点与产业布局的现实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场鸿沟,与湖北省现行的20条重大产业链、11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不适应,整体专业建设结构性失衡。

在现有的专业中,大多数院校基本停留在传统、单一的老旧专业上,专业建设舍本逐末现象严重。据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相关数据,全省有83%的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会计专业;近60%的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程造价、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而与具有传统优势的冶金、纺织、建材等产业相关的专业鲜有高职院校涉足。专业趋同化问题突出,缺少对接和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专业,特别是代表湖北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光电子和生物及新医药产业相关专业,也没有在专业建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专业老化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不同步,造成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学非所用”和“用非所学”、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供需结构错配。

(三)专业建设内涵缺失,人才培养创新不足

近年来,湖北省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业教学质量自主保证与监控体系,有效促进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但由于受办学理念、政策、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湖北省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内涵和整体办学实力并不高。从2019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入选名单看,湖北省有8所高职院校入选,其中1所院校入选第三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2所院校入选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2所院校入选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3所院校入选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代表更高水平的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第一类A档和第二类B档,与湖北院校无缘,这充分说明作为职业教育大省的湖北并不是职业教育强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9],湖北高职院校任重道远。

综合分析,专业建设内涵缺失原因主要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缺失,校企资源共享机制不畅,合作发展深度和广度受限。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结构偏重理论性,缺少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型知识体系,“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建设缓慢,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有效对接力度不够;第二,师资“足”而不“优”,支撑专业优化发展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结构性短缺,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科研能力不强;第三,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内容陈旧,知识更新较慢,缺少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教材;第四,实践教学设施不足,虽然大部分院校生均仪器设备值略超人才培养要求,但各专业分布不均,有效利用率不高,特别是有的学校对生源充足的专业突击扩招,导致该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生均值严重不足;第五,忽视了创新能力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缺失,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对策

深化产教融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聚集创新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职业教育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的关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本、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搭建新时代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是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应然路径,也是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一)构建专业设置与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1.政府层面要发挥对专业设置调控的引导与服务作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健全专业定期评估制度,实时公布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动态,引导高职院校建立专业预警与引导机制,优化专业设置;严格新增专业准入标准,将相关行业企业参与作为新增专业的必备条件,防止院校过度开设热门专业。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供给,搭建产教融合政策平台,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对接高校、高校对接企业,促进地方创新发展产业转型,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水平提升的“双对接、双促进”机制。[10]以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为突破点,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产教融合从虚拟走向实体化,形成产教融合发展、同频共振的良性循环生态圈。

2.学校层面要构建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围绕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为支撑,加强资源要素之间的统筹、整合、优化,探索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综合性和专门性有机结合的专业结构体系。[11]以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专业改造和淘汰机制,动态调整专业构成,及时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实行“关、停、并、转”,着力构建多方协同的专业运行和动态优化评价机制;加强专业群建设,建立健全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机制,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9],推动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深度契合、高度匹配;坚持专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思路,“变掌为拳”,重点打造最具显示度、最有自身特色和区域优势的专业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结构平衡;以学校、企业、政府与社会等多主体关系的和谐构建为基础,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构建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二)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一体化课程体系

1.以职业性为主,优化课程结构

在课程结构中,要弱化普通本科教育传统“三段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置模式影响,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色,回归能力本位;以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为目标,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形成学校课程、校企课程、企业课程有机融合的校企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及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等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知识体系。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为驱动,按照“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能力递进”[12]原则,系统重构由专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素质拓展能力组成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将专业基本能力课程设置为群内共享课程,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为群内各专业特色课程,跨专业设置拓展课程;“探索柔性、可拓展、面向岗位群的课程建设新模式,形成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专业群课程体系。[13]优化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有机将“学”与“做”、知行合一的职教理念贯穿于校企一体化课程体系之中,满足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需求,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2.以岗位技能定标,强化课程标准建设

首先要坚持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与完备性原则,建立课程标准建设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建设。按照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找准职业核心能力,明确课程所对应的岗位,解构和重组课程标准体系,设定课程目标;然后以课程目标统筹考虑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制定教学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确定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再按顺序进行科学分类,形成相对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于不能量化的考核指标,要进行适当的程度描述,便于课程标准发挥指导性作用。同时积极推动课程层面的诊断与改进,以学生成长、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标准为主线,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制定课程的备课、授课、辅导答疑、考试、教学检查等运行标准。并结合课程发展实际,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改课程为抓手,制定课程发展标准,进一步强化课程标准建设。

3.以能力为本,深化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首先要突出能力与素质培养,在保持理论基础支撑的前提下,准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结构比例,改变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其次要依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知识模块,强化课程内容适应学生职业发展导向,“以职业活动任务、项目或工作过程为载体开发职业教育课程”[14],重构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另外,要统筹规划教材建设,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平台,共同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材,将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材之中,突出本校、本地区特色和优势。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15]不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要素,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动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1.构建新型职业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首先,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从改革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入手,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16],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其次,加强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入手,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打造“双师双能”教师队伍,促进专业教师结构与能力双重转型;再次,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优化教师队伍成分着手,建立健全兼职教师招聘制度,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促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最后,创新教师评价机制,从专业实践与教学能力入手,建立教师入职标准、骨干教师选用标准、“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职称评审标准,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建设引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创新团队。

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把握产教融合演化的内在规律,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以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合理规划、有效配置建设标准化的实训教学场所,搭建专业建设的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首先,建立实验实训设备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同步机制,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引入企业生产管理标准,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实现教学情境与生产情境相统一;其次,以职业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导,建立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自主研发机制,创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能力,不断满足专业教学、科研、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再次,探索校企混合所有制,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促进教学与生产融合,统筹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改革。

此外,还可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的经验,以多元化的市场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领域,建立适应产业新兴化与高端化的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向区域内学校、企业辐射,实行开放共享。并以利益共享为核心,不断创新实验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完善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着力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准确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新要求,以目标导向主动参与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以问题导向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推动职业教育向产教融合、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教育方向转变。

猜你喜欢

产教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