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2023-08-21吴义勤,陈培浩
四川文学 2023年4期
主持人语:
本期聚焦从京派到京味的语言创造。
京派在文学史上是指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活跃在京津地区的作家群形成的特定文学流派。京派作家大多疏离政治,看重生活,追求静穆的美学境界,有较突出的纯文学倾向。京派小说歌颂素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融诗情画意于乡风民俗的书写中,语言简约明净、神丰韵幽。公认的京派小说家包括沈从文、废名、凌淑华、汪曾祺、萧乾等。不过,从文学意义上来说,京派只是一个特定的文学群落的指称,而与此相关联的京味文学则是一个更大的概念或范畴,是贯穿整个现当代文学史的审美流脉。老舍、陈建功、王朔、苏叔阳、韩少华、赵大年等都是代表作家。我们今天对京派和京味文学语言的观察,不是为了文学史重评,而是消化和吸纳京派的审美经验和文学启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京派较早也较好地处理了民族性与世界性、古典性与现代性的融合问题,推进了现代文学的汉语性建设。讨论京派和京味,也是讨论地方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语言审美结晶的问题。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依然在民族与世界、古典与现代、现实与审美的多重张力中展开,此时回眸从京派到京味的审美经验,自有领悟与启示。
本期,还带来作家李晁的文学语言观和评论家石华鹏对诺奖作家拉什迪的评论。李晁在中西文学坐标中追慕一种“云霞满纸”的语言。石华鹏精读拉什迪的《羞耻》这部沉重而轻盈的小说,指出“比羞耻可怕的是不知羞耻或知耻而耻”的耻感伦理。